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是含有单个唾液酸的酸性鞘糖脂,被认为是除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和层粘蛋白外,对神经系统损伤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的生物药物。GM1主  相似文献   

2.
神经节苷脂是含唾液酸的酸性鞘糖脂,由亲水的寡糖链和亲脂的神经酰胺两部分组成,在信号转导和细胞黏附中发挥重要作用。GD2和GD3是含有2个唾液酸而糖基数目不同的神经节苷脂,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乳腺癌、胶质瘤、黑色素瘤等,且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同时,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已被证实在维持乳腺癌干细胞特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GD2和GD3的生物学特性、在乳腺癌和乳腺癌干细胞中的作用及在临床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神经节甘脂是一组含有唾液酸的鞘糖脂,神经节甘脂GM1(即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甘脂)是哺乳类神经节甘脂的主要种类.神经节甘脂GM1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关于探讨其脑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的研究很多,本文仅就目前较为公认的脑保护机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神经节苷脂是存在于细胞质膜表面的一种含唾液酸的神经鞘糖脂分子,与细胞的多种功能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神经节苷脂的分子结构特点、分类、生物学作用,尤其是对神经系统促生长作用和营养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应用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背景:神经节苷脂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惟一具有修复神经损伤,重塑神经网络的特效物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是神经节苷脂的一种。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并应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大鼠脑梗死的效果。 方法:Wistar大鼠应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建模成功6 h后通过尾静脉注射浓度为1×1010 L-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或细胞培养液1 mL,同时经腹腔注射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水溶液或生理盐水,1次/d,连续3 d。静脉移植后24 h,3 d及伤后1、2 周行Longa行为学评分,检测神经功能的损伤情况。治疗3 d后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AQP4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变化。2周后行BrdU免疫组化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对组织的修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2周,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细胞移植+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组低于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组低于梗死组(P < 0.05);移植后3 d,脑梗死周围组织AQP4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梗死组高于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组高于细胞移植+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组(P < 0.05);2周后BrdU免疫组化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细胞移植+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组多于细胞移植组,细胞移植组多于梗死组(P < 0.05)。结果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同时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内源性神经节苷脂GM1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节苷脂GM1是膜表面一类重要的鞘糖脂 ,与神经系统发育密切相关。神经节苷脂GM1对神经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核膜神经节苷脂GM 1与神经细胞轴突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8只)、神经节苷脂治疗组(GM1,32只)、缺血再灌注组(I/R,32只)。GM1治疗组和I/R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再细分为6h、12h,24h、3d,共4个小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REB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时发现,缺血处理后,CREB表达水平迅速增高,在6h时最高,之后持续激活,至12h时开始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CREB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OD)显著升高(P0.01);与相同时间点的缺血组比较,GM1治疗组的CREB蛋白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方法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结论 GM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CREB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发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发病的分子机理。方法:培养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酶学、Western印迹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果:4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患者成纤维细胞内β-氨基已糖苷酶(hexosaminidase,Hex)活性均显著降低,分别为正常人的12%、3%、15%和6%;两例Sandhoff病Hex成熟的α、β-亚基(αm、βm)明显减少,但婴儿型与成年型减少的程度不同,1例Tay-Sachs病只有αm明显减少,1例GM2激活蛋白缺陷症αm、βm与正常人无差异;4例患者成纤维细胞内均有不同程度的GM2神经节苷酯的堆积。结论: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的发病与HEXA、HEXB、GM2A基因突变引起相应蛋白表达、成熟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9.
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是霍乱弧菌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 kD的肠毒素,由1个A亚单位(CTA)和5个B亚单位(CTB)形成的五聚体共价连接而成。CTA(大约28 kD)为毒性亚单位,CTB(大约12 kD)为无毒的受体结合亚单位,可以和所有有核细胞膜上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结合。CTA则通过CTB与GM1的结合作用得以进入细胞发挥其毒性级联反应[1,2]。目前,CTB已作为载体蛋白广泛用于基础研究。本文采用ELISA法测定了两种国产CTB与其受体GM1之间的亲和性,并与国际标准品CTB进行了比较。材料与方法1材料GM1为Sigma公司产品。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ARMS与CrkL表达的影响。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32只)、神经节苷脂治疗组(GM1,32只)、缺血再灌注组(I/R,32只)。GM1治疗组和I/R组依据缺血后再灌注的不同时间点再细分为6 h、12h、24 h、3 d 4个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ARMS与CrkL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假手术组大鼠海马有微量ARMS与CrkL表达,而经过脑缺血再灌注处理后,ARMS与CrkL表达水平在6 h已显著升高,在24h时达到峰值最高,3d时表达较假手术组仍显著升高;与同一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比较,GM1治疗组的ARMS与CrkL蛋白阳性表达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GM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ARMS与CrkL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