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以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为其基本特征,发病严重者可致虚脱.本病属中医学"哮证"、"哮喘"范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大多数于12岁以前发病[1].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属中医“哮证”“喘证”范畴,探寻并整理中医古籍及专著中对哮证及喘证的发病症状、病因病机、选方用药等辨证施治规律,溯源以明理,期后学在临证和科研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笔者运用止咳平喘汤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诊断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1]中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符合《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2)》[2]中痰哮证的辨证标准。随机分  相似文献   

4.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基本法则。哮证患者经正确辨证,从寒热、饮食、服药、日常生活等方面施护,发挥中医整体调理的优势,实施个体化的辨证施护,使患者知其哮证的证型,护理人员将辨证施护深入细致地运用到护理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持续期哮喘不同证候与外周血及气道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相关性,为哮喘辨证分型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收集122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观察患者的外周血及诱导痰EOS水平,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分布与外周血及气道EO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122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虚哮证70例,风哮证42例,冷哮证7例,热哮证3例。考虑热哮证患者例数太少,检验效能较低,故分析时未将其纳入,最后实际纳入统计分析的样本量为119例。(2)不同证候患者外周血和诱导痰EOS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虚哮证>冷哮证>风哮证,其中风哮证患者的外周血和诱导痰EOS水平均明显低于虚哮证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各个证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候哮喘患者的外周及气道变应性炎症程度分布存在差异,外周血及诱导痰EOS水平可为哮喘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及与常规一般护理的比较。方法:60例哮喘在常规一般护理基础上,辨证分为寒证、热证、虚证3个证型,根据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设60例常规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结果:采用辨证施护的各证候之间疗效相当(P0.05),而三组证型均与对照组之间效果有明显差异。结论:对支气管哮喘采用辨证施护,可收到满意效果,且效果优于常规一般护理。  相似文献   

7.
刘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4,(22):120-12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提高支气管哮喘病人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将93例哮喘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采用辨证施护能改善哮喘的症状,有效预防和减少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和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型特征及其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呼吸科门诊40岁以上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测定其肺功能、FeNO,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179例,其中冷哮证24例、热哮证43例、寒包热哮证16例、风痰哮证56例、虚哮证40例。不同证型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哮证患者年龄高于其他患者(P0.05)。虚哮证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热哮证、寒包热哮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痰哮证患者Fe NO高于热哮证、虚哮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气道炎症者证型分布为热哮证(35%)虚哮证(33%)风痰哮证(15%)冷哮证(12%)寒包热哮证(5%),重度炎症者证型分布为风痰哮证(44%)热哮证(18%)虚哮证(15%)冷哮证(14%)寒包热哮证(10%),不同气道炎症程度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以风痰哮证、热哮证、虚哮证为主,虚哮证患者病程最长且高龄患者多见,风痰哮证在重度炎症患者中的分布和FeNO水平均高于其他患者,FeNO可能为中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哮喘是小儿常见的病证之一,属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本病变化迅速,若失治失护可使病情加重,若辨证施护合理则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共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支气管哮喘在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降低患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和住院天数,且有助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苏敏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33-1034
目的:分析喘证患者的个性特征,为临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0例喘证患者进行人格测试。结果:喘证患者在精神质(P)维度的得分低于常模组,表现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喘证患者在说谎测定掩饰(L)维度的得分高于常模组,表现为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喘证患者的心理护理重点在解除心理上的依赖情绪,减轻患者对自身状态的掩饰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86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恐惧程度低于对照组,且适应并接受NIPPV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哮喘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程度,使其在短时间内适应并接受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海鹰 《光明中医》2016,(13):1962-1963
哮病是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为北方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冬春季。常突然发病,迅速缓解,也可常年反复发作。发作期有寒哮、热哮之分。缓解期有肺虚、脾虚、肾虚之分。因证型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所以在临床护理中,除需要一般护理外,更应根据哮病的证型实施辨证施护,以达到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缩短病程、减少发病次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论:临床统计资料得出经过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重症哮喘患者,并配合科学系统的临床护理,能够保障患者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16.
刘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3,(16):111-112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并给予全面,周到的护理。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有效预防和减少发作次数,方法简便,效果显著,科学细致的护理在治疗中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支气管哮喘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注意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吸氧、发热、排痰)、药物治疗护理、预防护理,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探究临床有效干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焦虑情绪的可靠措施,从而为相关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次研究病例资料来自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全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共计136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中医护理组(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每组68例。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情况。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①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水平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本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水平比较,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水平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水平比较,中医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措施和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改善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焦虑情绪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9.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