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2003年5月-2005年12月,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并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和降低并发症,从而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田兴荣 《现代养生》2014,(16):121-121
目的:对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25例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肠道恢复时间、出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两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疗效显著,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且术后疼痛程度低,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型管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靖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201-2201,2203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因能达到微创的目的,已广泛应用到临床.术后T型管观察护理是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保证.我院自1997年7月~2004年10月共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置T型管术420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笔者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的观察护理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夕芬 《现代保健》2011,(4):118-1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道结石的同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3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通过细致的护理,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d。结论做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夏云强 《工企医刊》2004,17(3):11-12
我院自1999年7月~2002年12月间.共行内窥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例3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萍  李尧尧 《健康必读》2008,7(7):86-87
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行悬吊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配合,消除常规气腹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不利影响,熟练掌握悬吊式腹腔镜装置在术中的应用,避免气腹并发症,拓宽腹腔镜手术范围,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激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CBDE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前和术后3 d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术前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快于对照组,引流管拔除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68、11.093、8.430,P均<0.001),而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0,P=0.531)。观察组并发症(4.88%)少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观察组术后3 d IL-6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36、5.992,P均<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各指标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5、5.7...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及纤维胆道镜技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对36例中有2例中转小切口完成,1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2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早期胆漏2例,均经引流5d后治愈,术后1月拔除T管出现胆漏2例,均经置管引流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手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各40例。Ⅰ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一期缝合,Ⅱ组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联合T管引流,Ⅲ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并一期缝合,Ⅳ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联合T管引流。比较四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Ⅰ组和Ⅱ组术中出血量[(61.82±25.16)、(60.13±26.28)ml]少于Ⅲ组、Ⅳ组[(180.62±34.65)、(176.24±35.89)ml](均P0.05);Ⅰ组和Ⅱ组手术时间[(160.54±65.78)、(162.43±63.54)min]长于Ⅲ组、Ⅳ组[(106.36±42.68)、(110.64±10.28)min](均P0.05);Ⅰ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1.61±0.52)、(4.26±1.23)d]短于Ⅱ组、Ⅲ组、Ⅳ组[(2.53±0.81)、(8.43±3.15)d]、[(3.76±1.13)、(12.78±3.56)d]、[(3.89±1.42)、(13.01±2.79)d](均P0.05);Ⅰ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Ⅱ组(20%),Ⅲ组总并发症发生率(7%)低于Ⅳ组(25%)(均P0.05);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Ⅳ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 (CPH)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 (LC)的可行性与技术特点。方法 对照研究接受LC的 38例CPH组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 (NC)组患者的治疗结果。CPH组包括肝功能ChildA级 2 1例 ,B级15例 ,C级 2例。结果 CPH组LC手术完成 36例 ,因术中出血、Calot三角区致密粘连中转各 1例。手术时间(5 2 .6± 15 .2 )min ,术中出血量 (75 .5± 15 .5 )ml。NC组 4 0例均LC手术完成 ,手术时间 (36 .2± 11.6 )min ,术中出血量 (32 .8± 13.4 )ml。术后CPH组 5例 (13.2 % )发生并发症 7例次 ,分别是戳孔感染 1例次 ,呼吸系统感染 1例次 ,泌尿系统感染 1例次 ,上消化道出血 1例次 ,轻度肝性脑病 1例次 ,腹水增多 2例次。均治愈出院 ,术后平均住院 (4.6± 2 .4 )d。NC组术后 1例 (2 .5 % )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术后平均住院 (3.0± 1.5 )d。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PH患者的LC属于高难度的手术 ,是可行的、相对安全的 ,掌握手术的技术特点、注重围手术期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预防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4年 5月~ 2 0 0 2年 1 0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 80 0例。结果  1 755例手术过程顺利 ,平均手术时间 (66± 2 8)min ,术后住院 2~ 5d。中转开腹手术 45例 ,中转手术率 2 5 %。胆总管损伤 4例 ,肝总管损伤 2例 ,胆管损伤率 0 33 %。全组无死亡。结论 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是发生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掌握胆囊三角的正确分离和果断中转手术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吕明  符国珍  宋文渊  符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582-2583
[目的]探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几种安全可行的办法。[方法]回顾分析总结74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74例全部治愈,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胆总管损伤1例,胆漏2例,中转开腹6例。[结论]掌握正确手术时机,采用有效的手术方法,正确把握中转开腹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阻滞结合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组(A组)、全麻组(B组),每组40例。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后、插管前后和拔管前后血压(BP)、心率(HR)等指标,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气腹、拔管时心率、血压波动明显剧烈于A组,术中全麻用药量明显多于A组,且术毕苏醒时间较A组长,苏醒程度较差,在麻醉及插管后B组患者的BP和HR较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麻醉用药少,苏醒快,并发症少。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喉罩通气利于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呼吸循环平稳,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帕瑞昔布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全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帕瑞昔布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术中给予镇痛药不同随机分为四组(n=30):帕瑞昔布组(P组)、舒芬太尼组(S组)、帕瑞昔布+舒芬太尼组(PS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组(N组),所有患者采用BIS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麻醉方法,常规监测ECG、BP、HR、SpO2、PETCO2和BIS,术中维持BIS值于45~55之间并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在手术结束前20 min分别于P组、S组、PS组和N组给予帕瑞昔布40 mg、舒芬太尼0.2μg/kg、帕瑞昔布40 mg+舒芬太尼0.2μg/kg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毕即刻(T0)、术毕10 min(T1)、拔管前1 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10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于拔管后10 min、30 min、60 min、4 h、12 h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观察并记录苏醒期的麻醉并发症。结果与T0相比,N组、P组于T1~5时MAP升高,HR增快(p<0.05),分别与N组、P组相比,S组和PS组于T1~5时MAP下降,HR减慢(p<0.05);四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S组和PS组术后早期的VAS评分较N组和P组低(p<0.05),P组和PS组术后晚期的VAS评分较F组低(p<0.05),N组和P组术后出现苏醒期烦躁的发生率较高,四组患者术后无出现嗜睡和呼吸抑制。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帕瑞昔布40 mg+0.2μg/kg舒芬太尼能维持苏醒期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且不影响术后苏醒恢复,有利于围苏醒期安全。  相似文献   

16.
A total of 28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PCa) underwent extra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EP-LRP). The mean operative duration was 309 (287 ~ 600) minutes. Estimated blood loss ranged from 380 to 1000 (mean 480) ml. At 3 to 5 days postoperatively, the catheter was removed. No open conversion was required and no patient present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SA level was less than 0.1 ng/ml at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all patients. At a mean follow-up of 10 (6 ~ 16) months, there were no biochemical failures. The extraperitoneal technique potentially decreased the risk of intra-abdominal complications and better approximated than open 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In conclusion, EP-LRP is an effective, safe and precise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心脏起搏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问卷、电话及病案回顾性调查 2 0 0例心脏起搏患者的生存率 ,并利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心脏起搏患者总的生存率 :1、3、5、7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0 .981、0 93 7、0 90 1、0 887。影响生存的因素为器质性心脏病 ,未发现起搏方式、心律失常类型对生存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影响起搏患者生存率的基本因素为器质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8.
张德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4):1035-1036,103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6月于某院进行治疗的88例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手术组)44例和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术组)4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术前1d、术后1d、3d及7d的血清IL-1β、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d、3d及7d的血清IL-1β、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逆行胆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高,并且可以抑制患者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风险防范措施 ,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对 30 8例LC术前手术难易程度的评估、胆道系统的解剖和病理改变、术中处理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难度 1级占 53 % ,2级占 31 % ,3级占 1 6 % ;胆囊广泛粘连占 1 3 3 % ;异常胆囊管占 5 1 % ,其中类Mirizzi综合征变异有 3例 ;单支胆囊动脉占 70 2 % ,多支胆囊动脉占 1 3 6 % ,胆囊动脉缺如或Calot′s三角炎症分辨不清占 1 6 2 % ;30 4例成功施行LC术 ,仅 4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 ,中转率为 1 3 %。本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术后住院平均 3 1d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必须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难度的评估 ,熟悉胆道系统的解剖及变异 ,具有娴熟的腹腔镜外科操作技巧 ,从而有效地防范LC的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