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致残率极高。中风后遗症是中风急性期有效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蹇涩等后遗症状。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补脾通络汤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络化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遗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化痰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效率为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化痰汤治疗痰瘀互结型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秦齐齐  许海莺 《陕西中医》2013,(10):1301-1302
目的:观察扶正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扶正通络化痰汤(黄芪、西洋参、川芎、地龙、天麻、丹参等)治疗42例,并与对照组服用曲克芦丁、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片36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83.3%。结论:扶正通络化痰汤具有扶正益气通络化痰开窍之功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体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100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58例,显效25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0%。结论:体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益气扶正、活血祛瘀、补气通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风后遗症治以祛瘀通络,养血补气。补阳还五汤补气行血、化瘀通络、调和阴阳。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灸法温阳散寒,温经通络、活血逐瘀消痹;针灸配合效果更佳。功能训练(体位保持、肌力恢复、平衡力、语言训练)、情志调适、饮食调理等有助于中风后遗症康复。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可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再发率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程丑夫教授论治中风后遗症经验。程教授认为,中风后遗症病机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虚、气血虚为发病之本,瘀血、痰浊为标;治以补虚扶正、健脾补益气血为基础,泻实祛邪,注重活血通络、祛痰。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中风后遗症分为肝风痰热证,脾虚肝旺、风痰阻络证,气虚血瘀证,分别选用导痰汤、醒脾汤、补阳还五汤加减,可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文雅 《中医临床研究》2013,(15):67-68,70
中风病的中医药防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笔者运用张学文教授经验方清脑通络汤用于临床治疗中风先兆肝热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针灸与化瘀涤痰汤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9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维脑路通治疗;对治疗组患者采用针灸与化瘀涤痰汤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中风后遗症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灸与化瘀涤痰汤联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镇肝熄风汤为主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韶雪  敬念明 《陕西中医》1999,20(8):349-349
采用内服镇肝熄风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30例,对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提示滋补肝肾、平肝潜阳、行瘀通络,以针灸调节阴阳平衡,祛瘀通络为法旨,促使机体功能的恢复,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浅谈通络法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总结古籍内容并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及自身临床应用体会,客观分析通络法在中风后遗症中的治疗应用。结果:通络法在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通络法是临床治疗大法,是中风后遗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病证分型及论治方法值得我们应用。  相似文献   

11.
阐述顾兆军名老中医诊治中风后学术理念与临证经验,以启示后学。顾教授认为,中风治疗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治疗中风当把握祛风化痰通络,使用顾主任经验将6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祛风通络汤联合通脑活络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祛风通络汤联合通脑活络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具有补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为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笔者突破以往补阳还五汤常规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禁锢,辨证施治,将此方加减变通后用于舌痹、肩痹、缺血性肠病等属气虚血瘀者的治疗中,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脑通络汤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型的疗效。方法:50例用清脑通络汤加味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血脂4项、不良反应等改变。结果:痊愈8例,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结论:清脑通络汤治疗高脂血症痰瘀互结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自拟通络化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先富 《光明中医》2010,25(5):871-872
目的探讨自拟通络化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7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两组。采用自拟通络化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46例为治疗组,并设单纯西药常规治疗30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6.7%。结论自拟通络化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7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11例患者,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按中医辨证施治理论,酌情加通腑醒神、清化痰火、活血通络、益气通络、安神定志及补肾填精方治疗。结果对第一、二、三、六疗程FIM评估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酌情加通腑醒神、清化痰火、活血通络、益气通络、安神定志及补肾填精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化瘀通络丸治疗中风后遗症150例金国英,金永信,高社光,康日新(鸡泽县中医院057350)我院自1987年6月~1992年6月,用自制化瘀通络丸治疗中风后遗症150例,并与维脑路通、肠溶阿斯匹林治疗的50例中风后遗症进行对比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邵银录 《河北中医》2004,26(6):431-432
半身不遂系中风后遗症,临床多用补阳还伍汤化裁治疗。然半身不遂非仅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者,故对复杂证候,益气通络似有一法难应万变之憾。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初步总结出化痰通络、平肝通络、滋阴通络、补虚通络、养血通络和搜逐通络等法,与益气通络法分别用于中风之半身不遂不同见证。殊途同归,皆收效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失语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症状之一,通过收集文献,将当代医家运用中医方药治疗中风失语的文献进行整理,并按治疗罗列归纳、总结。如祛风化痰开窍法:解语丹、转舌解语汤;化痰祛瘀通络法:资寿解语汤、中风回言胶囊、复语汤、苏丹解语汤、舒郁解语汤;清热化痰开窍法:中风回语丹、牛黄解语丹;补肾化痰开窍法:地黄饮子、三黄汤。以期为临床上利用方药治疗中风失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卢灿辉  林汉平  吴春鸿  郑婷  卢永兵 《光明中医》2014,29(11):2401-2402
本文介绍应用全国著名老年医学专家卢永兵主任医师验方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急性瘀阻型缺血性脑中风、老年脑供血不足、心血管病、慢性肢体疼痛、头部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风恢复期证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内科疑重症之一,尤其是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更为棘手,本文从中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方面探讨其恢复期的证治规律,提出了滋阴活血、平肝熄风;养血活血、祛通络,行气活血、化淤通络;滋肝肾、活血通络;祛风涤痰、活淤通络;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益气升清、养血通络等七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