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为总的辨证纲领,但在其诊疗过程中,却十分重视脾胃的生理病理作用,以脾胃盛衰作为疾病治疗转归的重要依据,这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着体现,该文试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浅析仲景的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继承了《内经》重视脾胃的基本理论 ,使顾护脾胃思想贯穿其辨证施治的始终。从扶正祛邪时之健脾胃 ,用药峻烈时之护脾胃、病后调养时之养脾胃三个方面总结论述了仲景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 ,以使这一学术思想更好的指导临证应用  相似文献   

3.
《内经》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以“胃气为本”之论述,《伤寒论》结合临床实践,使之进一步发挥、完善。论中反复 (10余次 )提及胃气,并以脾胃所派生出的营卫之盛衰作为疾病发生与否的内在根据,以能食与否 (胃气的弱 )作为疾病发展 (传变 )和转归 (预后 )的辨证依据,提出了“无犯胃气”、“令胃气和则愈”的治疗原则。保胃气之秘旨贯穿通篇。试从疾病的发生、传变、预后、治疗等方面粗浅地探讨《伤寒论》重脾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论顾护脾胃在仲景学术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继承了《内经》重视脾胃的基本理论,使顾护脾胃思想贯穿其辨证施治的始终。从扶正祛邪时之健脾胃,用药峻烈时之护脾胃、病后调养时之养脾胃三个方面总结论述了仲景顾护脾胃的学术思想,以使这一学术思想更好的指导临证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九、十两卷中对仲景《伤寒论》进行了收载研究,其中对仲景脾胃学术思想的继承研究可以概括为以方类证、明治脾胃诸方适用范围,总结病状、明脾胃病证临床病证治疗,伤寒宜忌、指导临床合理治疗等三个方面。通过孙思邈的归类总结,阐扬了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为后世继承运用仲景脾胃学术思想提供了便捷的门径;也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脾胃学术思想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仲景脾胃学说临证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追根溯源,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无不推崇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作者通过系统学习仲景脾胃学说,结合临床实践,受益匪浅,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重视阳气的作用,推崇温补脾胃,重视脏腑气机的上下通畅,强调行气导滞。  相似文献   

7.
仲景脾胃学说临证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内经》脾胃理论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对后世脾胃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追根溯源,历代脾胃大家,如李东垣、叶天士等,无不推崇仲景脾胃学术思想。作者通过系统学习仲景脾胃学说,结合临床实践,受益匪浅,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重视阳气的作用,推崇温补脾胃,重视脏腑气机的上下通畅,强调行气导滞。  相似文献   

8.
喻昌,字嘉言,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医家,著有《医门法律》、《尚论篇》、《寓意草》等书,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广泛。喻氏治病非常重视顾护脾胃,本文试就喻氏脾胃思想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归纳张仲景调理脾胃的11首方剂,各自体现出不同的治法,其各自所治病症又可清晰地分为寒、热、虚、实四大证候及体现出温、清、补、消、和、下等大法,体现出张仲景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文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涉及针灸的条文为依据,分析张仲景的针灸学术思想。方法 在通读理解的基础上,摘录有关条文,分析、归纳、总结其学术思想。结果 书中直接涉及针灸的条文48条。结论 张仲景提出了“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的针灸治疗原则,在辩证的基础上,将针灸用于发散表邪、疏通经脉、清泻瘀热、温阳散寒、通阳行痹等方面,并将针灸后病人的反应作为判断及病愈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脾胃学说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以脾胃为本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从六经病的理、法、方、药等方面探讨张仲景脾胃学说的内涵,认为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多取决于脾胃的盛衰。治疗时立法、组方、用药、服法应处处顾护脾胃;诊察脾胃之气的盛衰可测知疾病的传变及预后;药后饮热粥、禁生冷和久病的调、补、和、清之法均意在顾护和恢复胃气。  相似文献   

12.
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所载十一条虚脉的经文予以归类,从辨证、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推测疾病预后等方面阐述虚脉的临床意义,并结合病案,介绍作者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脾胃病治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衰,生化无源,产生虚证、寒证;邪实壅于中焦,正邪相争,则为实证、热证;正气已虚,然邪仍恋战,则发展为虚实夹杂证、寒热错杂证;脾为生痰之源,脾虚运化不力则致痰阻气逆证.仲景在治疗外感病过程中运用五法治疗脾胃病:温补脾胃、苦寒直折、寓清于补、攻补兼施、降逆化痰,有效提升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气机升降出入,成功截断病程,促进痊愈.《伤寒论》对脾胃病的治法,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针灸疗法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针灸疗法作了较深入地探讨,认为张仲景针灸疗法的学术思想和运用特点是:针、灸、药诸疗法并重;重治未病,防病御变;辨证论治,循经取穴;宜针宜灸,各展其长;针、灸、药并施以增强疗效;警示误用针灸可致变证。指出其所蕴含的针灸理法原则和买践经验,为后世针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初探李东垣脾胃学说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创立的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李东垣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内经》,而张仲景、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对李东垣影响也较深,尤以张元素的直接经验对李东垣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影响尤为深刻。李氏认为"脾胃为生化之源",人以胃气为本,人身机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依赖于脾运胃纳。文章从该学说形成的时代背景、典籍和师承的启示及理论依据3方面对李东垣脾胃学说理论作以初探。  相似文献   

16.
张介眉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专家,在50余载临床实践中对内科疾病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张师非常注重辩证论治,遣方用药亦独具特色。现举其辩治脾胃病验案4则,以馈同道。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脾胃病证辨治思路与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关于脾胃病内容丰富,在辨与治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的内容。其中在辨的目标上主要是辨其“证”,在辨的方法上主要是辨其八纲属性.在治的原则上遵循着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包括审病变脏腑、病证属性等;其组方用药体现为围绕主症,结合病机,以组方用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张小萍教授运用脾胃气化学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虚,标实为湿热、疫毒、寒湿侵犯肠腑。其发生发展与脾胃的纳化失常、燥湿失衡、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有关,临床常以调升降,清内邪;理出入,抗外邪;顾纳化,复脾胃;兼燥湿,固肠腑等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从历代文献入手,结合临床,系统阐述对中医脾胃理论的认识,探讨脾胃与肝的关系,介绍脾胃理论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