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段红莉 《河北中医》2010,32(10):1582-1584,1592
<正>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水肿、肩手疼痛、肩关节脱位及关节活动受限等。SHS常见于中枢性上运动神经瘫痪的患者,尤以卒中后SHS更为常见,常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发生率12.5%~70%[1]。目前,卒中后  相似文献   

2.
于金栋  曹世强  吕丽柯 《河北中医》2014,(12):1908-1910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nt,SHS)是指卒中后并发的以突然出现的肩部疼痛,运动受限,手水肿及疼痛,后期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畸形,直至患手的运动永久丧失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影响患肢功能康复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围绕着SHS做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我们仅将近5年涉及中医药治疗SHS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段红莉  王雅娟  刘玉洁 《河北中医》2009,31(10):1450-1452
目的观察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3例随机单盲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在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予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自拟方口服。对照组21例予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B rathel指数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上肢Fugl-M 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4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 rathel指数评分、ADL评分、上肢Fugl-M 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前后比较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上肢关节疼痛、肿胀、痉挛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提高其生存质量,比单纯的基础康复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透刺针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SHSⅠ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透刺针法联合肌内效贴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肢FMA、ADL评分均升高(P0.05),疼痛VAS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肢FMA、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针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卒中后SHS在改善患者上肢运功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5.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针刺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障碍综合征(RSD)。临床表现为肩痛,手浮肿、痛,皮肤温度升高,关节活动受限,严重的出现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等,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挛缩畸形。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肩手综合征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红莉  王雅娟  刘玉洁 《陕西中医》2009,30(9):1160-1161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在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柔肝理筋,化湿通络自拟方(芍药、甘草、石斛、乌梅、鸡血藤等)口服,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Brathel指数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共治疗8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Brathel指数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评分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P<0.05)。结论:运用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从肝论治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上肢关节疼痛、肿胀,痉挛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靳三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30例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视觉模拟量表(VA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疼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定,治疗结束后进行肩手综合征综合疗效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治疗14 d后和治疗28 d后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综合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汪建平  张伟玲  王建兵 《河北中医》2014,(11):1679-1680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其典型症状为肩痛,手水肿,被动活动时痛剧,皮温高,手部肌肉萎缩,最终发展至挛缩畸形心,其发生率约为5%~32%,是卒中后仅次于跌倒、精神错乱的第三大并发症,多在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最早可在发病后第3d,迟至6个月后发生073,仅有20%患者能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引起卒中后遗症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2010—10—2013-05,我们采用指趾端刺结合放血疗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36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灸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正强  黄坤  皮艳 《河北中医》2009,31(3):470-471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mme,SHS),又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中风后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12.5%-27%。目前,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3期:I期表现为肩、手部有疼痛、触痛,手部肿胀、色泽改变,X线片示骨密度正常,此期尚可逆;11期表现为肩、手部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瑶医神火灸结合综合康复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0例卒中后SH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瑶医神火灸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采用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心理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SS-QOL各项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精力、活动、情绪、自理能力、上肢功能、工作和劳动因子各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HAMD及S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瑶医神火灸治疗,有利于提高卒中后SHS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及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罗孟辉 《河北中医》2016,(5):750-754
目的观察针灸按摩联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SH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按摩治疗。2组均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水肿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BI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及手肿胀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除纤维蛋白原外,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按摩联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SHS疗效确切,且能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康复训练.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FMA评分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内埋针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治疗,实验组应用皮内埋针疗法结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证候总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Fugl-Meyer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 of Motor Function,FMA)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证候总积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FMA评分和BI,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以及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应用皮内埋针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阳和解语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阳和解语汤口服。疗程共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及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各项语言功能评分及CFCP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5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阳和解语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运动性失语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优化方案。 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上海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或康复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中风后SHS受试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9组,每组10例。按正交设计方案设立SHS治疗的4个因素穴位配伍(A)、留针时间(B)、频次(C)、疗程(D)及3个常见水平。选取有代表性的9种治疗方案:(1)头皮针配阳经穴,留针10 min,隔日1次,疗程2周;(2)头皮针配阳经穴,留针20 min,每日1次,疗程4周;(3)头皮针配阳经穴,留针30 min,每日2次,疗程8周;(4)头皮针配阴经穴,留针10 min,每日1次,疗程8周;(5)头皮针配阴经穴,留针20 min,每日2次,疗程2周;(6)头皮针配阴经穴,留针30 min,治疗隔日1次,疗程4周;(7)头皮针配阴、阳经穴,留针10 min,每日2次,疗程4周;(8)头皮针配阴、阳经穴,留针20 min,隔日1次,疗程8周;(9)头皮针配阴、阳经穴,留针30 min,每日1次,疗程2周。对9组受试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的Barthel(BI)指数评分的变化,从而对中风后SHS患者针刺治疗方案进行优选。基线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VAS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资料采用正交设计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9组中风后SHS受试者治疗前年龄、病程,VAS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VAS评分的改善方面,A、C、D为显著因素(F=7.382、3.742、15.775,P均<0.05),最优方案为头皮针+阳、阴经穴,隔日1次,留针20 min,疗程8周。对FMA评分的改善方面,A、B、D为极显著因素(F=5.629、11.006、32.305,P均<0.01),最优方案为头皮针+阳、阴经穴,隔日1次,留针20 min,疗程4周。对于BI评分的改善方面,B、D为极显著因素(F=6.269、19.919,P均<0.01),最优方案为头皮针+阳、阴经穴,隔日1次,留针20 min,疗程4周。根据临床经验可知,治疗时间长则疗效更佳。 结论选取头皮针加阳、阴经穴,留针20 min,隔日1次,治疗8周,为针刺治疗中风后SHS的优选方案,能有效减轻患肢的疼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察中药热奄包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进行临床观察,评定疗效。结果:药热奄包配合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为94.74%,单纯康复训练总有效率为65.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热奄包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收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进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康复疗法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主要功能恢复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共27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位136例,该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另外辅用中药、针剌和推拿等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将患者的运动功能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和BI指数评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提高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评分提高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给予积极的中医康复治疗,能够加快运动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冷热中药交替浸泡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冷热交替浸泡治疗,治疗组进行改良的冷热中药交替浸泡的疗法。1次/d,20min/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面肌电测试。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前的各项观察指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腕手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表面肌电旋前圆肌肌力较对照组增强程度大(P〈0.05)。结论:改良冷热中药交替浸泡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明显优于仅进行冷热交替浸泡的治疗方法。新型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法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