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清GSH-PX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天麻钧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抗氧化应激的研究.方法选择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60例,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组(治疗组)30例和非洛地平组(对照组)30例,治疗4周,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变化,并用20例正常人的血清作参考.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GSH-PX的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11.48,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能增加患者的GSH-PX活力,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防止血管内皮细胞的脂质过氧化,从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郑和平  郑劲松  王祥  强红梅  殷文 《西部医学》2020,32(7):1049-1052
【摘要】目的 探究天麻钩藤饮联合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7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门诊就诊的15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将其随机分3组,每组各53例。A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B组采用常规西药+天麻钩藤饮治疗,C组采用常规西药+天麻钩藤饮+针刺太冲穴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C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A组、B组(P<005);C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NO、ET 1、hs 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且C组NO较A组、B组明显升高,ET 1、hs CRP较A组、B组显著降低(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联合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具有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4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与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各92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连续用药1个月后的血压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与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肾上腺素(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含量(AL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O、E、AngⅡ、ALD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确切,可通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天麻钩藤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针灸、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2%)低于对照组(80.00%),不良反应(1.54%)低于对照组(13.8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针灸、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可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加减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l)的影响,观察加减天麻钩藤饮的临床疗效,探讨加减天麻钩藤饮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用加减天麻钩藤饮和尼群地平口服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清NO、ET-1的变化,并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评价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降压疗效与对照组相当,而证候疗效、血清一氧化氮(NO)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天麻钩藤饮可以升高患者血清NO,降低血清ET-1水平,从而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加减天麻钩藤饮还具有尼群地平同样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实施天麻钩藤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天麻钩藤饮,分析患者的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生化指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眩晕、心悸积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实施天麻钩藤饮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改善血管紧张状态,疗效良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高血压患者经中医辨证均为肝阳上亢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20 mg,2次·d-1。治疗组同时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方,水煎服,1剂·d-1。两组均治疗8周,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8%(31/37)(P0.05);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9.8±4.3)mm Hg和(84.9±4.7)mm H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虽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方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高血压引起的相关症状,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保护机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天麻钩藤饮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保护机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血压变异性各指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微颗粒(EMPs)均明显降低(P 0.05),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均升高,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以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效调节血管内皮保护机制,对原发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变通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变通天麻钩藤饮,对照组(30例)口服氟桂利嗪胶囊,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变通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血管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1 2 0例EH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阳上亢型( 3 0例)、阴虚阳亢型( 42例)、肝肾阴虚型( 2 6例)、阴阳两虚型( 2 2例)和正常血压对照组2 0例。分别检测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浓度并分析之间的变化。结果不同中医证型EH患者较正常对照组ET明显增高,NO明显降低。ET值: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NO值: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结论ET和NO可作为EH中医辨证分型和判断病情轻重程度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雷米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对一氧化氮(NO)、内皮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36例及正常对照组32例,高血压病组服用雷米普利5mg/d,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及正常对照组行血浆NO、vWF检测。结果:治疗前血浆NO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血浆NO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血浆vWF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血浆vWF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雷米普利明显升高血浆NO、降低vWF,说明它在降压的同时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肽的测定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组(n=20)及坎地沙坦组(n=20)进行比较,均治疗8周,并将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统计治疗后的血压控制率和测定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水平。结果:①两组药物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后发现两治疗组一氧化氮(NO)明显增加,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内皮素(ET),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治疗组血浆ET下降幅度(△ET)、△ET/△NO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合成ET,降低血清HGF,增加NO的分泌,从而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探讨通心络对其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ACOP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并随访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分别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NO和ET含量的变化,并与2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优于对照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P患者NO含量较健康组明显降低(P<0.01),而ET含量显著升高(P<0.01);2组治疗后NO、ET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通心络治疗后NO含量明显升高(P<0.05),ET含量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迟发性脑病8例(17.8%)和2例(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通过促进NO的分泌,抑制ET的产生,发挥对ACOP患者受损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 )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不同临床分期EH患者 (EH组 )及2 5例体检健康的正常人 (对照组 )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 (ET)、血清一氧化氮 (NO)、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浓度、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 ,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结果 EH组ET、MDA、vWF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NO、SOD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EH时内皮细胞损伤 ,NO和ET的平衡受到破坏 ,NO和ET及氧化应激参与EH的发生、发展。vWF可作为EH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程度的特异性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刘颖  张稳  范建民 《疑难病杂志》2022,(2):139-144,150
目的 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6月30日.2名研究人员独立阅读和筛查,...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和比较氯沙坦、福辛普利和硝苯地平控释剂对原发性高血压 (简称高血压病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分别应用以上 3种药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 ,并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比较治疗前及治疗 4周末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1 4 0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P <0 .0 1 ) ,一氧化氮(NO)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但NO/ET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3种药物治疗 4周后 ,血浆ET、vWF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5,P <0 .0 1 ) ,但vWF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血浆NO及NO/ET较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P <0 .0 1 ) ;与氯沙坦和福辛普利组相比 ,硝苯地平控释剂组血浆GMP1 4 0治疗后显著降低(P <0 .0 5)。提示以上 3种药均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早期的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硝苯地平控释剂对GMP1 4 0的改善作用优于氯沙坦组和福辛普利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浆中血脂、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4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用药组(即常规组,应用溶栓剂、抗凝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盐、ACE-Ⅰ类等)24例,常规用药加用阿托伐他汀组(即联用组)2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4例.用Greiss法测定NO,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GRP和ET的水平.并测定治疗前后的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结果:AMI患者早期血浆中NO和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E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AMI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联用组改善更为显著;联用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结论:常规用药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MI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AMI患者早期血浆中NO、CGRP和ET的代谢失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9.
氯沙坦对高血压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时对纤溶活性、内皮素、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方法 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68例EH患者用氯沙坦治疗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t-PA、PAI活性,ET、NO、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 EH患者t-PA活性、CGRP和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P...  相似文献   

20.
左奇伟 《中外医疗》2012,31(23):21-22,24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该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在该院门诊或病房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降压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氟伐他汀,分别于治疗2月后测定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一氧化氮(NO)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血浆中MCP-1、NO、vW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2月后比较血浆中MCP-1、NO、vW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