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尿酸是人体中目吟代谢的最终产物。由于体内瞟吟代谢紊乱而引起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又是产生尿酸肾病的病因。现就我院1978年至199.6年收治的原发性高尿酸血症29例进行分析讨论。1!日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25例,女性4例。年龄40~60岁,大于55岁者24例,平均年龄56.l岁  相似文献   

2.
3.
黄智勇  谢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2):2727-2728,273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无症状轻度高尿酸血症内皮损伤时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氧嗪酸+尿酸,14d后取血测尿酸(UA)、尿素氮(UN)、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过氧化氢(H2O2),光镜下观察大血管及肾脏情况。结果:模型组血UA水平升高(P<0.05),血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小鼠肾脏及大血管组织病理上均无明显病变,但模型组血H2O2水平升高(P<0.05),血NO水平降低(P<0.05),血vWF水平升高(P<0.05)。结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时存在氧化应激增强,内皮功能损伤,应考虑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茯苓皮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HUA)小鼠的降尿酸和肾脏保护作用。方法:用醇和水溶剂提取茯苓皮活性成分,用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7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500 mg/kg次黄嘌呤+250 mg/kg氧嗪酸钾)、茯苓皮醇提物(PCE)高(388 mg/kg)、低(97 mg/kg)剂量组、茯苓皮水提物(PCW)高(96 mg/kg)、低(24 mg/kg)剂量组、苯溴马隆(BEN)组(7.5 mg/kg),分别给药治疗16 d。末次给药后,收集24 h尿量(UV),测定尿液中尿酸(UUA)、肌酐(UCr);收集左右肾,观察左肾的形态及右肾的病理变化;测定血清中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尿酸排泄分数(FEUA)和尿酸清除率(CU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肾脏中阴离子转运蛋白1(OAT1)、尿酸转运体1(URAT1)、葡萄糖转运蛋白9(GLUT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CE和PCW能增加HUA小鼠的UUA、UCr、FEUA、CUr、OAT1(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秦艽抗大鼠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测高尿酸血症大鼠24 h总尿量和尿酸排泄量,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来检测高尿酸血症大鼠肾脏阴离子转运蛋白OAT1、OAT3、URAT1蛋白表达及变化探明其作用机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秦艽能够降低大鼠血尿酸、增加大鼠24 h尿量和尿酸排泄量。结论:秦艽抗大鼠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是通过降低模型组大鼠URAT1的蛋白表达,现提高OAT1、OAT3的蛋白表达来实的。  相似文献   

6.
高尿酸血症及其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尿酸血症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致尿酸生成增多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这一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从分子水平及基因水平对高尿酸血症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经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以及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发现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心血管、代谢综合征以及肾脏疾病等关系密切,被认为是导致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伤,既往认为其损伤机理主要是尿酸结晶引起的梗阻及局部炎症反应,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不予以干预.现发现高尿酸血症可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en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 RAAS)、启动炎症反应、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是引起、加重甚至是预测肾脏损伤的因素,促使人们对其肾损伤机理制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血尿酸水平男>420μmol/L(7mg/dl),女>357μmol/L(6 mg/dl)则称为高尿酸血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如糖尿病肾病、IgA肾病、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等。关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有多项指南,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的基础及核心,降尿酸治疗应达目标值<6 mg/dl。  相似文献   

8.
徐玮  陈卫东 《安徽医学》2017,38(5):665-667
高尿酸血症系嘌呤代谢障碍使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所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根据中国专家共识[1],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mmol/L(7 mg/dL),女性>360 mmol/L(6mg/dL).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高.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2]表明,2007~2008年美国成人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21.4%,高于1988~1994年NHANES的18.2%.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动物蛋白在居民食谱中的比例增加的同时,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也在日益增多。发达国家高尿酸血症者占正常人群的5%左右。肾功能异常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半有高尿酸血症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最近的一组对6403例患者的观察,发现,血尿酸是肾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其风险甚至高于尿蛋白量[1]。尿酸是核酸中嘌呤的代谢终产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尿酸具有以下功能:(1)清除氧自由基和其它活性自由基,能比抗坏血酸更显著地增强红细胞膜脂质抗氧化能力,防止细胞溶解凋亡;(2)能保护肝、肺、血管内皮细胞DNA,防止细胞过氧化,延长其生存期,延缓自由基所引起的器官退行性病变;(3)延缓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凋亡,维护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稳定持续、简便易行的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单纯氧嗪酸钾、氧嗪酸钾+次黄嘌呤、腺嘌呤+乙胺丁醇、单纯酵母膏、酵母膏+腺嘌呤、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不同药物与不同浓度进行实验,检测模型动物血清尿酸值。[结果] 单纯氧嗪酸钾、氧嗪酸钾+次黄嘌呤模型组尿酸值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差异,但模型不稳定,重复性差,个体差异较大。腺嘌呤+乙胺丁醇、单纯酵母膏、酵母膏+腺嘌呤模型组尿酸值与空白组比较无差异。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模型组尿酸值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模型稳定,个体差异小。[结论] 采用酵母膏+腺嘌呤+氧嗪酸钾复制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最佳。  相似文献   

11.
高尿酸血症与肾损害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三霞  于长国  曾春艳 《医学综述》2014,(10):1775-1777
高尿酸血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经济、物质水平的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动物蛋白质的比例较之前明显增加,导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增加。多项研究证明,高尿酸血症伴随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疾病出现,对肾脏有直接的致病作用,同时是肾脏病进展的独立作用因素,因此对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病的重新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D-半乳糖(D-galactose)诱导大鼠体内不同糖基化水平,研究其肾脏损伤发生的机理及药物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D-半乳糖[150、75、37.5 mg/(kg·d)]分别腹腔注射(ip)处理大鼠8周,诱导糖基化状态和肾脏损伤,同时D-半乳糖高剂量[150 mg/(kg·d)]分别给与氨基胍[150 mg/(kg·d)]和维生素E[150 mg/(kg·d)]处理8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糖,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硝基四氮唑蓝(NBT)比色法测定血清果糖胺;按文献方法分别测定血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及肾脏组织中AGEs含量,羟胺法和比色法分别测定SOD和GSH-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采用CBB法测定尿蛋白含量,二乙酰-肟法测定血尿素氮,苦味酸法测定血肌酐;流式细胞仪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D-半乳糖高、中剂量处理8周后,大鼠2 h血糖明显升高,血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升高,糖化产物形成增多(P<0.01,P<0.05);肾组织中AGEs含量明显升高,SOD及GSH-Px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0.01,P<0.05),尿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量明显增加,肾脏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P<0.05).而氨基胍和维生素E处理后,可明显抑制高剂量D-半乳糖引起的糖基化反应,减少上述物质的生成,并减轻对肾脏组织的损伤作用,尤其是氨基胍作用更为明显.结论 D-半乳糖通过诱导体内蛋白糖基化和肾组织AGEs大量生成,降低抗氧化能力,诱致肾脏细胞凋亡;氨基胍和维生素E对D-半乳糖诱致的肾脏损伤作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对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的疗效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别嘌醇被认为是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有效药物,但是别嘌醇对于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时期治疗仍存在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别嘌醇可以有效保护肾脏,但是由于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损伤而被限制使用。目前,益生菌已被证明可以有效降解尿酸(UA)。目的 从传统泡菜中筛选出益生菌,分析其对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的疗效。方法 于2017年12月-2018年8月采集中国不同省份地区的18种传统泡菜,从不同种类的泡菜中分离出乳酸菌,首先通过双氧水(H2O2)、HE染色后镜检进行初步确定,随后筛选出具有降核苷,对酸性、胆盐、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耐受性、黏附性良好的功能性乳酸菌,用16SrDNA序列分析对菌种进行鉴定,并最终应用于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12菌株干预组、别嘌醇干预组,各10只。在第0、10、20天测定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18种泡菜中分离出14株乳酸菌,其中S1、S5、S12、S14作为候选菌株。因S12菌株提纯度最高,因此以此进行动物阶段实验。第10天时,四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时,四组UA、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S12菌株干预组、别嘌醇干预组UA、BUN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第20天时,四组UA、Scr、BU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型组、S12菌株干预组、别嘌醇干预组UA、Scr、BUN水平均高于正常组,S12菌株干预组UA、Scr、BUN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别嘌醇干预组UA水平低于模型组和S12菌株干预组,BUN水平低于模型组、高于S12菌株干预组(P<0.05)。结论 益生菌对高尿酸血症肾功能损伤时期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浆肝功、肾功和血脂等生化指标,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38064例成年体检者中,筛选出无症状 HUA 患者1969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血尿酸(UA)水平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50例,测定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无症状 HUA 患者的 BMI、舒张压(DBP)、UA、γ-谷氨酰转移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浆总蛋白(TP)、肌酐(CRE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浆葡萄糖(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 HUA 患者的 UA、GGT、ALT、总胆红素(TBIL)、CREA、TG 和 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HUA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HUA 患者 UA 水平与血浆 GGT、AST、ALT、CREA、TG、HCY 浓度呈明显正相关(P <0.05),而与血浆 HDL-C 浓度呈明显负相关(P <0.05)。结论无症状HUA 患者的肝功、肾功、血糖和血脂的代谢状态与 UA 正常者明显不同,而血浆 GGT 活性可能是反应其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高尿酸血症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亮 《医学综述》2013,19(5):909-911
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血尿酸浓度的高低取决于体内嘌呤合成量、食入量和尿酸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掌握糖尿病患者的高尿酸血症状况有助于为临床医师提供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案。该文主要在危险因素、肾功能、心血管事件、痛风、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及其治疗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高嘌呤饮食诱发大鼠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河北医学》2007,13(9):1060-1062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高嘌呤饮食诱发高尿酸血症的过程,明确饮食治疗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方法:腺嘌呤每公斤体重100mg/d,测血尿酸水平及肾功能改变,以了解外源性嘌呤代谢紊乱致高尿酸血症的作用.结果:高嘌呤灌胃3周大鼠血尿酸开始升高且随时间延长升高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高尿酸血症与高嘌呤饮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01/2013-01月在作者医院门诊体检的1873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出372例HUA患者作为HUA组,1501例尿酸正常者作为正常组,对肾功能、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糖、血脂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中HUA的患病率为19.86%,HUA组伴发肾功能不全、痛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超重)和脂肪肝等疾病的患病率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UA组血清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糖、血脂、血压、BMI水平明显升高(P〈0.05),HUA患病与性别有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HUA与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应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HUA相关疾病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德兵  李文华  刘娜娜  王虎  郑迪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2):133-137,156
目的 按照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造模方法,建立对比剂急性肾损伤大鼠模型,使用姜黄素(curcumin,CUR)进行干预研究,探究姜黄素对低渗性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造成的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以期为对比剂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证据。方法 将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组)、对比剂肾病组(contrast-media nephropathy group,CM组)及姜黄素干预组(curcumin group,CUR组),每组各10只。CUR组大鼠连续给予姜黄素灌胃5天,其余两组大鼠给予相应体积溶剂灌胃。于造模48h后,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测定肾功能;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并评估肾小管损伤程度;应用氧化应激指标检测试剂盒检测肾脏组织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各组大鼠Sirt1、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组相比,CM组血Scr、BUN水平显著升高,肾组织匀浆SOD活力、Sirt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肾组织MDA含量、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E染色可见CM组大鼠肾脏肾小管损伤严重,髓质充血,肾小管结构破坏明显,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空泡变性、细胞坏死及蛋白质管型沉积等病理改变,肾小管损伤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M组相比,CUR组Scr、BUN水平显著降低,肾组织匀浆SOD活力、Sirt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肾组织MDA含量、NF-κB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可见点状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且表现为胞质内细小空泡,少量蛋白管型及髓质充血,肾小管损伤评分较CM组减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能显著减轻对比剂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姜黄素对CIN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途径来完成的,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Sirt1的表达来改善对比剂所致的急性肾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情况及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18~74岁城乡居民进行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检测血尿酸、肌酐、血糖、血脂,尿清蛋白/肌酐比率、血尿(离心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和肾脏B超,用国人校正的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各年龄组城镇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均高于相应年龄组农村居民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8~29岁组城镇与农村的女性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年龄组城镇与农村的男性及女性居民发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6.00%,其中城镇居民高尿酸血症发病率(19.78%)明显高于农村(12.31%),男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率(20.39%)高于女性(11.59%),高尿酸血症组的体质指数、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均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的清蛋白尿、肾功能下降、肾结石和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分别为8.86%、9.35%、15.21%和7.79%,显著高于非高尿酸血症组的4.94%、3.60%、8.07%和6.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城乡居民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达16.00%,城镇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高于农村,高尿酸血症是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