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构建医院感染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所有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医院感染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干预前(2017年1—12月)与干预后(2018年1—12月)医院感染过程、结果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前后同期住院患者数分别为106 558、111 904例,分别发生医院感染1 803、1 526例次,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从1.69%下降至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40,P0.001);干预后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CAUTI)发病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MDRO检出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较干预前下降,VAP的预防率、MDRO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构建医院感染质量指标评价体系能促进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医院内在的感染指标测定是开展院内感染预防以及全面控制其基本组成的重要手段以及方法,也是确保医疗品质以及患者安全、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径,其可以更为客观化、准确化以及灵敏地体现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以及管理风险实践详情.但不能忽视的是,在开展实际工作中能够发现与之相关的管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尚未完善,就此引发诸多原应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在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为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实施质量评价前后的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效果。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手术科收治的1 025例患者及医护人员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实施前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实施前患者共515例;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实施后为2020年7月—2021年10月,实施后患者共510例,医护人员无变化。对比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实施前后质量评价指标及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实施前相比,实施后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中央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下降(P<0.05)。实施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导尿管使用率、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均高于实施质量指标评价体...  相似文献   

4.
有关评价医院感染统计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关评价医院感染统计指标的探讨解放军兰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王兴泰,黎红斌,张夏目前,评价医院感染的统计指标应用比较多,尚不统一,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监控工作,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构建口腔专业医院感染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主题框架法初步形成评价指标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分级评价指标,并运用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初步形成具有机构管理、诊疗环境、隔离措施、消毒区域、消毒药械及卫生用品、医疗废物6个维度、3个层次、47项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第三级指标中权重系数居前5位的指标分别是:消毒产品及卫生用品证件齐全(0.0362)、物表清洁与消毒(0.0344)、医疗废物分类收集(0.0326)、监督管理(0.0323)、冲洗消毒水管路(0.0321)。结论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开展口腔专业的医院感染控制评价、监督、标准规范制定、教育课程内容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实施多种干预措施对ICU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ICU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监测期同9个ICU 共有住院患者5269例,发生医院感染224例、254例次,感染率为4.25%、例次感染率为4.82%,平均病情严重程度ASIS评分为3.35分;呼吸机的平均使用率为13.29%,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为8.50‰,中心静脉导管的平均使用率为29.93%,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发病率为1.17‰,留置导尿管的平均使用率为45.89%,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为1.83‰;9个ICU感染例次率由干预前2011年第一季度的4.26%逐步降至干预后2012年同期的3.47%,以VAP感染率下降最为明显,由干预前2011年第一季度的15.80‰逐步降至干预后2012年同期的5.30%;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67.72%,其次是泌尿道、血流,分别占9.45%、6.69%;检出病原菌以鲍氏不动杆菌居多,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0.80%、18.81%.结论 实施多种简单、易行的干预措施,对ICU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VAP感染率仍较NHSN、北京市三级医院ICU的数据为高,还需重点加强VAP干预措施的制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业胜任力量化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价为专职人员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文献资料和经验总结构建评价要点,通过专家咨询法筛选评价要点并计算评价要点的权重系数,由专家组为各评估要点设计等级化的评价内容选项并赋予分值。每项评价要点得分与权重的乘积即为此要点得分,所有评价要点得分合计计算被评价者总得分。结果 评价体系包括“基础条件”“医院感染识别能力”“医院感染监测能力”“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应用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质量改进能力”“教育培训能力”和“感染防控专业科研能力”共9个维度,25项评价要点,每项评价要点包含3项等级量化评分内容。专家问卷咨询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总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868,条目内容效度(I-CVI)范围为0.71~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量化评价体系信度、效度结果满足要求,评价体系科学可行,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业胜任力的科学评价,可以有效识别能力短板,确定培养方向和重点,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医院感染频率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罹患率、病人日发病率、病人月发病率和现患率。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方法以发病率为多。为了更好的理解各频率指标,笔从数理科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出院患者44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此期间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采取护理管理,观察2019年我院出院患者的感染情况,感染漏报情况以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情况.结果:2019年我院出院患者4486例中发生感染的病例共21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与分析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研究持续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效果,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预防医院感染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根据2006年监测结果,自2007年开始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医院感染办每季度抽查1个月的出院病例,药剂科每月通过监测软件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的排名.结果 通过5年持续干预措施的落实,不断持续改进,使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由2006年的69.4%降至2010年的62.21%;单一用药比例由2006年88.6%提高至2010年94.15%;抗菌药物使用量排名头孢哌酮/舒巴坦由2007年排名第1降至2010年第4位,医院感染率由2006年3.08%降至2010年的2.07%;医院感染漏报率由2006年15.5%降至2010年的1.63%;治疗性用药病原学送检率由2006年34.20%提高至2010年59.22%.结论 多部门联合管理,综合性监测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根据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反复多次突出重点的强化培训,多渠道持续干预是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综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二级综合医院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的干预措施及效果。 方法 选取2021—2022年某二级综合医院的所有住院患者中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为干预前组,2022为干预后组,比较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前后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指标。 结果 2021年全年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为66.07%,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后,2022年全年送检率达91.55%,符合规范要求的≥9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P<0.01)。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后,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实施有效的干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但质控指标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多模式手卫生干预对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以及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2022年,某三甲医院感染控制团队对全院医务人员实施多模式手卫生干预,回顾性分析手卫生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 病房手卫生用品消耗量呈稳定上升趋势;手卫生依从率从2014年64.98%提高到2022年85.01%(P<0.001),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从1.21%下降至0.83%(P<0.05),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之间存在负相关(r=-0.369,P=0.027)。各季度不同区域及不同岗位的手卫生依从率均有所提高(P<0.001)。各季度5个时刻手卫生依从率中,无菌操作前与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小幅波动;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呈上升趋势;接触患者前与接触患者体液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在2020年之后有所下降(P<0.001)。结论 多模式手卫生干预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估算其发病率,为采取重点干预,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数据,采用Rhame and Suddertth公式估算不同科室、不同部位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84%,估算发病率为4.57%。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现患率最高(16.13%),儿科估算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8.78%)。下呼吸道的医院感染现患率和发病率均居首(2.35%和2.28%)。结论医院感染患病情况调查建议同时报告现患率和估算发病率,提高干预措施的科学性,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基于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医院感染管理指标,评价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评估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TOPSIS法、秩和比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3种综合评价方法对2014-2020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指标进行分析,利用模糊Borda法对单一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获得模糊Borda数Bi值进行排序,Bi值越高管理质量越好。结果 评价结果显示,2014-2017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较差,2016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水平最低,2017年下半年实施精细化管理后,2018-2020年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明显改善,2020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最好,2018年和2019年分别位列第2、3位。结论 完善专业的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化系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基础,可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及发现管理薄弱点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并评价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方法 初步设计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指标体系,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指标。结果 构建了一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体系,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26和0.852;第二轮协调系数比较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二级指标组合权重排序前五位者分别为感染相关指标(0.204)、感染安全(0.155)、感染考核(0.110)、消毒灭菌(0.109)、手卫生(0.103)。三级指标权重排序前五位者分别为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0.05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0.048)、手卫生指征执行(0.045)、感染知识掌握情况(0.044)、医院感染发病率(0.042)。信度和效度检验,指标体系Cronbach's α系数为0.788,指标的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r值均大于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此研究构建的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对医院感染管理绩效进行较为公正、客观的考核。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择某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31日进行常规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月1日—9月20日进行集束化干预的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集束化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以及感染部位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18%(28/342),低于对照组的17.40%(75/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降低最明显(28.85% VS 9.80%),其次为急性白血病患者(24.42% VS 13.27%),集束化干预前后两种疾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瘤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发生明显变化,两者在呼吸系统、口腔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构成比均有所下降,而血液感染构成比呈上升趋势。结论 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能降低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近10年中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文献的质量,以期规范研究过程和报告方法。方法系统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200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发表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和干预研究,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交叉核对提取资料后,应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干预研究的透明报告规范(ORION规范)评价报告质量。结果共纳入166篇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文献,ORION平均得分为5.34分。发表研究最多的省份为广东(19篇)、江苏(19篇)和湖北(18篇)。发表单篇研究质量较高的3个省份为广东(17.0分)、陕西(13.5分)与江苏(12.0分)。研究质量评价显示存在未详细介绍研究背景(80.72%),未说明研究目的(87.95%),未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相关经济学研究(100%)等问题。结论近10年中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欠规范,其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