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豫东已故名医魏文彬家藏手抄秘本《产宝奇》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研究。方法将《产宝奇》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配伍规律。结果整理方剂300首,涉及223味中药,用药总次数达1928次;核心高频次药以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陈皮、白芍、生姜、白术、党参等为主;药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等为主;频次居于前25位的药物主要以补气药甘草、白术、党参、大枣、人参、黄芪;补血药当归、白芍、熟地;补阴药麦门冬及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等为主。结论《产宝奇》临证选用高频核心药甘草、当归、川芎、茯苓、陈皮、白芍、生姜、白术、党参加减处方用药;频次居于前25位的药物主要组成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两个经典方,突显以活血养血药和补益气血药相参加减变化,治疗妇产科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逍遥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姜、枣等药物组成,历代认为本方系《伤寒论》的四逆敌(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及《金匮要略》的当归芍药敌(当归、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二方综合而成。历代医家在运用中又有变化,如薛己《内科摘要》用本方合丹皮、山栀为加味逍遥散,又称丹栀逍遥散;徐灵胎《医略六书·女科指要》加熟地于此方中称黑逍遥散。近年来,各地编写的方剂学讲义将本方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3.
梁秉钧 《中外医疗》2010,30(17):131-132
目的观察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八珍汤加味(由人参、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葛根、白术、茯苓、升麻、柴胡、甘草等)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八珍汤治疗颈性眩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掘古今治疗眩晕及其相关病症的首选和常用药、首选和常用药对。方法通过"九九中医资讯网"数据库系统,分别检索古代治疗眩晕及其相关病症和现代中成药治疗眩晕的用药情况,采用逻辑分析、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分析数据,获得古今治疗眩晕及其相关病症的首选和常用药、首选和常用药对。结果现代中成药治疗眩晕的首选药为茯苓,常用药为当归;茯苓+熟地黄、茯苓+川芎为首选药对。古代首选药为防风和甘草;防风+甘草为治疗首选药对。结论通过古今用药分析及对比研究,发现优选药物及药对,并从中发掘潜在有效药物,可为中医临床治疗眩晕和中药新药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秀杰 《中外医疗》2011,30(24):106-106
逍遥散最早始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1107年),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组成。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为主,当归、白芍补血和营以养肝为辅,茯苓、白术、甘草健脾补中为佐,煨姜和中,与归、芍配伍能调和气血,助薄荷能增强柴胡疏肝解郁作用。纵观全方,实为气血双调,肝脾同治的良剂。笔者应用本方辩证加减,治疗数种皮肤病证,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6.
四制香附丸是中药固有成方,由香附、当归、白芍、川芎、熟地、泽兰、白术、黄柏、陈皮、甘草等10味药组成。其中香附是主药,全料药物总量为四十三两,而香附为十六两,占总量的37%强;此外,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各四两,白术、泽兰、陈皮各三两,甘草、黄柏各一两。香附具有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为治疗脘腹诸痛特别是妇女经来腹痛的要药;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即是妇科常用方四物汤,具有养血调经  相似文献   

7.
于华齐  张学仁 《河北医学》2004,10(2):191-192
逍遥散首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煨姜、薄荷组成。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痛昏重,心烦面赤……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今临床应用较广。笔者结合临床实践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汉代以来15位著名医家治疗眩晕方剂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以期对临床治疗眩晕提供参考,并为研发治疗眩晕的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汉代以来15位著名医家对眩晕的论述及医案共128条(方剂),输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对眩晕数据库中的证候统计、药对、角药、药物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演变与提取、新方发现进行研究。结果眩晕证候最多的是肝阳上亢证(30次,23.4%);最常见单药是茯苓(49次,38.3%);其中最常用的对药是炙甘草-白术(29次,22.7%);最常用的角药是炙甘草-白术-茯苓(17次,占13.3%);关联度高的药物组合有白术+当归→炙甘草(置信度为0.937 5)。得到22组3味药的核心组合,核心药物为:人参、白术、炙甘草、陈皮、茯苓、当归;得到治疗眩晕的11个新候选处方。结论提示今后研发治疗眩晕中药新药时优先以肝阳上亢证为适应证;单药、对药、角药优先考虑:茯苓、炙甘草、白术;配伍规律优先考虑:白术、当归配伍炙甘草,陈皮、白术配伍人参等;核心方剂优先考虑:茯苓-茯神-炙甘草,桑叶-白术-菊花等;新候选方优先考虑:茯苓、茯神、炙甘草、陈皮,桑叶、菊花、白术、人参等。  相似文献   

9.
逍遥散载于<太平惠民和齐局方*卷九*治妇人诸疾>,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煨生姜、薄荷及炙甘草组成,为肝郁血虚之证而设,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补肝柔肝,茯苓、白术、甘草健脾补中,煨姜和中,与当归、白芍同用有调和气血之功,薄荷少许助柴胡疏肝解郁之力,为疏肝健脾、和营养血常用方,主治因肝脾失调所致的肝郁脾虚、营血不足的病变.笔者从事临床以来,以本方为基础方加减,在治疗妇科及内科等疾病屡收奇效,现列举数例验案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中华医典》为资料来源,对历代医家从肝论治崩漏的中药处方的方药进行信息提取并建立数据库,借助SPSS Modeler 14.1平台,对高频药物进行用药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得到治疗崩漏的方剂42首,涉及中药64味,药物使用总频次为427次,使用频次≥10次的前11味中药为白芍、当归、甘草、柴胡、白术、牡丹皮、川芎、茯苓、生地黄、香附、栀子;有强关联的5组核心药对组合分别为白芍与当归、白芍与柴胡、当归与柴胡、白芍与白术、当归与川芎。结果提示历代医家从肝论治崩漏时,注重采用柴胡、香附、当归、白芍等药以疏肝、养肝、柔肝,同时不忘行气活血、养阴生血。  相似文献   

11.
用复杂网络挖掘分析冠心病证候-治法-中药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冠心病证候、治法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调查301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用复杂网络挖掘分析冠心病患者证候-治法-用药关系。结果: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阳虚、气滞、血虚。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治法主要有活血、清热、补气、化浊(痰)、养阴、温阳、宣痹,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药物主要有黄芪、陈皮、地黄、川芎、白术、桃仁、茯苓、甘草、半夏、泽泻、赤芍、当归、丹参、枳壳、桂枝、麦冬,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关联的药物功效有止痛、化浊(痰)、清热、活血、补气、凉血、利水、化瘀、解毒、补血、理气、安神、补脾、调经、通便、润燥、散结。结论:冠心病中医临床诊疗符合理法方药相一致的原则,治疗冠心病的清热治法、解毒治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发表于1990年1月至2017年11月之间的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挖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文献资料,根据制定的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的文献数据,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内置程序分析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规律,包括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使用频次、组方配伍规律及潜在的新方组合。【结果】筛选得到文献197篇,涉及药物228味,药性以温、寒、平为多,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归经主要归脾、胃、肺、肝经。使用药物频次最多的5味药物是白术、甘草、白芍、茯苓和党参,居前5位的药物配伍组合为"白术,甘草""白术,茯苓""党参,白术""甘草,白芍"和"白术,白芍",挖掘出核心药物组合28个,新方4首。【结论】从文献数据挖掘得到的用药规律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疏肝理气药物为主,并常配伍温阳补虚、养血活血类中药。  相似文献   

13.
大枣性甘温,为补中益气药食两用之佳品.张仲景使用大枣治疗病证之广泛,大枣配伍生姜调和营卫以解外邪,同时以益气养营,防止过汗伤津之用,治疗营卫不调等病证.大枣配伍利水燥湿或峻下逐水之品以缓和药性及顾护津液以防止利水太过而伤脾胃之阴,治疗水饮病证.大枣配伍降逆及人参、甘草补中之品安中养脾以恢复中焦升降之机,治疗因汗、吐、下等误治之后造成脾胃阴液已伤之胃气上逆证,以平胃气.大枣虽不是治疗疼痛之主药,但大枣性甘,用在疼痛病证当中可起到甘缓止痛之作用,治疗身痛、腹痛等各种疼痛.大枣配伍补益气血之品以增养血益气之效,治疗营卫气血两虚之血痹或阴阳两虚之虚劳失精等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阎晓萍辨治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阎晓萍门诊诊治的DKD患者的中药处方194个,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处方中的药味的性味归经、用药频次、核心组方等进行总结,并梳理出新的方剂.结果 药性以温平之药为多,少用苦寒大热之药.药物五味中甘、淡、辛味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历代古籍中治疗滑胎症方剂的整理、分析,挖掘其中药物的潜在关联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所查阅到的历代中医古籍中治疗滑胎的方剂建立数据库,统计其中所包含药物的分类、功效、性、味、归经等数据,运用Excle 2007、SPSS 22.0、Weka 3.8、Cytoscape 3.6.1及"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总共筛选出中医古籍61本,收录方剂104首,涉及中药150味。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中药有当归、白术、川芎、熟地黄、白芍、续断、黄芩、杜仲等,多属温性补虚药,且归肝、脾、肾经药物居多。常用药对白术-当归、川芎-当归、川芎-白术、熟地黄-当归、熟地黄-白术、白芍-当归等。单独药对以补血活血、健脾养阴为主,重组新方以养血活血、补肾、燥湿安胎为主,兼有益气、行气之用。结论中医药对于滑胎的治疗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承,所筛选出的方剂大多具有健脾益肾之作用,可为当代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和肝法是以柔和调达,复平肝木气血及其人体气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主要有疏肝气、柔肝血、清肝热等。女子以肝为先天,因而和肝法在妇科病中广泛应用。带下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在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强调肝在带下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将和肝法贯穿在带下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即采用疏肝健脾、养血柔肝、清肝祛湿等方法调肝气、助肝用,既可调理气血,又能助脾运化水湿以治带下病症。总结近年来的文献发现:在带下病的治疗中,脾虚湿困型常用柴胡、荆芥、玫瑰花、绿萼梅、川芎等疏肝理气使肝不乘脾,阴血亏虚型则用当归、白芍、阿胶、山萸肉等滋阴补血柔肝,湿热型用栀子、茵陈、龙胆草、椿根皮等清肝泄热,肾阳亏虚型则用熟地黄、山茱萸、补骨脂、菟丝子肝肾同补等等,并总结了近代大家以和肝法治疗带下的独家经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庆海教授在临床中主张心悸治络、心悸醒脾、心悸治肾。心悸治络:对因虚致心悸者,用益气养血充络之法,气足则血旺而运行有力,血足则络得充养而心神得藏。常用黄芪、人参、阿胶。大剂量黄芪益气养血,补扶虚损。心悸醒脾:脾喜燥而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通过温里、补益、芳香等药物醒脾、健脾、运脾,醒复脾之神机。常用脾脏第一要药白术,配合人参、炙甘草、茯苓益气健脾。心悸治肾:治疗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心悸时,从肾着手,予滋肾填精、温肾助阳药治之,常用熟地黄,山萸肉、巴戟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期刊文献中治疗抑郁症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期刊文献中治疗抑郁症的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应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项集、频繁项集以及关联规则对筛选的方剂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了90 个处方,方中以行气药出现频数最高,其次是补气药、安神药、清热药、补血药和活血药,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白术-柴胡,频数43 次; 出现频率最高的10 味中药为柴胡、甘草、茯苓、白芍、郁金、当归、酸枣仁、白术、香附、半夏;药对关联分析显示桃仁-红花为置信度和重要性最高的药对。[结论] 期刊文献中治疗抑郁症的方剂用药精当,针对抑郁症的基本病机,能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索中医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1年文献,获得中医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相关文献,并分类统计,按中药不同剂型、功效、使用频度进行分类排序。结果 :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的中药中,静脉制剂最常用的是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口服制剂报道较多的是驴胶补血冲剂、复方冬虫胶囊(院内制剂);汤剂常用补中益气汤、生脉散、八珍汤、桂枝甘草汤等加减,也有用自拟方如黄精升压汤、益气聪明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取得良效的报道。单味中药使用频度排序较靠前的为黄芪、甘草、当归、党参、白术、升麻、熟地、麦冬、五味子、桂枝、柴胡、陈皮、附子、人参、黄精、肉桂等,主要包括益气、养血、养阴、温阳及调气、升提等药物。结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的用药剂型有静脉、口服和汤剂之不同,但无不从益气入手,临床有据辨证、经验或成药便用而选择益气养血、养阴、温阳等治法,常用调气、升提等药物配伍,少见应用活血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