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联合纳布啡硬膜外间歇脉冲式注射(PIEB)在阴道分娩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市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产妇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PIEB,试验组接受罗哌卡因联合纳布啡PIEB。对比两组不同时间段[分娩镇痛前(T0)、镇痛后30 min(T1)、镇痛后1 h(T2)、镇痛后2 h(T3)、宫口全开时(T4)、分娩时(T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和自控镇痛次数;对比两组分娩镇痛前和宫口全开时血清疼痛介质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1、T2、T3、T4、T5时期VAS评分低(P<0.05);两组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纳布啡硬膜外间歇脉冲式注射分娩镇痛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阴道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2)与对照组(n=42).试验组产妇予以纳布啡复合盐酸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间歇脉冲式注射,对照组产妇予以罗哌卡因行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产科拟实施无痛分娩的1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研究组采用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评估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分娩前及胎儿娩出后即刻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皮质醇(Cor)、5-羟色胺(5-HT)、P物质(SP)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30 min、给药60 min及宫口全开后,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91,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9、-1.425、0.543,P>0.05);在胎儿娩出后即刻,研究组的血清IL-6、Cor、5-HT、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1、-3.857、-3.538、-7.494,P<0.05);研...  相似文献   

4.
魏育洁 《中原医刊》2006,33(19):49-4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92例要求行分娩镇痛患者,当宫口开至3 cm左右行硬膜外镇痛,选用0.2%罗哌卡因与1μg/m l芬太尼持续泵入4m l/h,至宫口开全停止。结果86%的产妇基本无痛,大部分可安静休息,96%的产妇可自由行走,83%的产妇顺利分娩。全过程产妇生命体征平稳。结论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病人自控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分娩中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5 2例ASAⅠ -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 (n =2 6 )和自然分娩对照组 (n =2 6 )。PCEA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实施PCEA ,用药 0 .15 %罗哌卡因 +芬太尼 1μg ml,首次输注量 8~ 12ml ,PCEA基础注药速率为 5ml h ,冲击量为 2ml,锁定时间 15min。对PCEA组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 ;记录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CEA组用药后 15~ 30min均感到无痛或只感到轻度可耐受的疼痛 ,MBS镇痛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PCEA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 ,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7.
曹忠莉  谭国秀  杨旭  邱娅 《当代医学》2009,15(2):119-12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56例初产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的方法进行分娩镇痛(镇痛组),并与同期自然分娩的60例初产妇(对照组)比较产程进展、分娩方式、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等情况。镇痛组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用针刺法测定麻醉平面,观察产妇双下肢活动情况,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结果镇痛组56例产妇生命体征平稳,用药10分钟后78.6%的产妇镇痛效果达到满意,21.4%达到基本满意。麻醉平面均在T10以下,双下肢活动良好。镇痛组产程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而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并能缩短产程时间,减轻孕产妇痛苦,提高了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是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低浓度时具有感觉运动分离的特点[1 ] ,适用于分娩镇痛。我院用 0 2 %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进行分娩镇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  选择足月初产妇 6 0例 ,ASAⅠ Ⅱ级 ,随机分为Ⅰ组 :罗哌卡因和Ⅱ组 :布比卡因 芬太尼。  待产妇宫口开至 2~ 3cm时 ,按常规于L2~ 3 或L3~ 4穿刺置管 ,推注 1%利多卡因 3~ 5ml,5min后Ⅰ组推注 0 2 %罗哌卡因 8ml,Ⅱ组推注 0 12 5 %布比卡因 10ml ,30min后用微量输液泵经硬膜外导管连续输注镇痛药 ,Ⅰ组 0 2 %罗哌卡因 7ml …  相似文献   

9.
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适宜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学斌  陈千煌 《浙江医学》2003,25(3):137-138,14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合适浓度。方法:180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A、B、C、D、E、F6组,每组各30名,前5组分别采用0.05%、0.075%、0.1%、0.15%、0.2%罗哌卡因,并辅以1μg/ml芬太尼,按需硬膜外隙泵注混合液4-10ml/h;F组为对照组。镇痛前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各镇痛组镇痛后VAS均较镇痛前显著下降,A组产妇镇痛后VAS显著高于B、C、D、E4组;D、E组各有2例和3例产妇MBS为2-3分,其余产妇MBS为0-1分;F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显著长于A、B、C、D、E5组(P<0.05);6组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分娩方式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0.05%-0.2%罗哌卡因辅以小剂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均确切有效,可缩短等一产程活跃期,不影响新生儿评分,但0.075%-0.1%罗哌卡因镇痛完善且很少出现运动神经阻滞,更适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0.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 5 0例 ASA ~ 级 ,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行硬膜外镇痛作为观察组 ( 组 )。另选 5 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予任何止痛方法的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 ( 组 )。 组给予 0 .0 75 %罗哌卡因加芬太尼 (1mg/ L) ,共 10 0 ml,给予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 (6 m l/ h) ,依镇痛效果调节。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记录分娩方式、产程时间、胎儿心率 (FHR)、新生儿 Apgar评分及监测母体生命体征。结果 : 组用药后疼痛感觉比 组显著减轻 (* P <0 .0 5 )。 组 MBS在镇痛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 组第一、二产程时间与 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组新生儿 1,5 min Apgar评分和 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对产程及胎儿无影响 ,是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邓洁  冯亮群 《中外医疗》2012,31(23):89+91-89,91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镇痛分娩中的效果。方法将要求无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50例分入观察组,另外选择50例初产妇分入对照组。将观察组产妇进行开放静脉,用迈瑞多参数监护仪对产妇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进行监测,用宫缩胎心监护仪监测宫缩强度、频率、胎心率。当产妇宫口扩张3cm时进行硬膜外镇痛,在产妇平卧后给予1%利多卡因溶液3mL试验量,观察5min无全脊麻及局麻药中毒症状后,追加芬太尼浓度为2.5mg/L的0.15%罗哌卡因混合溶液5~8mL,使其镇痛平面控制在T10以下,随后连接电脑镇痛泵,持续量为5mL/h。自控镇痛量为1mL,锁定时间为15min,在宫口开全后停止用药。观察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产程长短、分娩方式、失血量及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前后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程短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量及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镇痛分娩安全有效,对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硬膜外腔在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产程和胎儿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IⅡ单胎足月、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宫口开至3~4cm时,A组经硬膜外腔注入0.125%罗哌卡因4ml,加用芬太尼2μg/ml,B组经硬膜外腔注入0.125%布比卡因4ml,加用芬太尼2μg/ml,C组为未实施分娩镇痛者作对照。观察VAS评分,产妇宫缩、产程、新生儿评分、改良Bromange评分及副反应等。结果硬膜外腔给予罗哌卡因或布比卡因加芬太尼者,均能获得满意镇痛效果。但B组运动神经阻滞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硬膜外腔予0.125%罗哌卡因加用芬太尼2μg/ml,能使产妇获得满意镇痛效果,是一种对母婴安全性高且副作用小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2):111-114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例,当产妇宫颈扩张≥4 cm,且变薄50%时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予硬膜外0.125%罗哌卡因,总体积为15 mL,B组(n=30)予硬膜外0.125%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4 mg,总体积15 mL。在首次要求止痛时,通过硬膜外导管给药10 mL 0.125%罗哌卡因,每小时用8 mL 0.125%罗哌卡因进一步镇痛。主要观察指标是硬膜外镇痛时间,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阻滞前和阻滞后15 min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使用罗哌卡因总量、Apgar评分、脐静脉pH值、产妇满意度和副作用。结果 B组的平均镇痛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罗哌卡因总需求量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阻滞前相比,阻滞后A组和B组的VAS均低于阻滞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0平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最高感觉阻滞平均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最高感觉阻滞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无运动阻滞发生率。两组在血流动力学、疼痛评分、新生儿结局、产妇满意度和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在治疗分娩疼痛时延长硬膜外镇痛时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母婴不良反应有限。  相似文献   

14.
管海建 《中外医疗》2022,41(1):96-99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96例有分娩镇痛需求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持续硬膜外输注(CEI)联合硬膜外自控给药镇痛(PCEA)技术输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5.
李慧  印春铭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346-347,350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80例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作为镇痛组,自然分娩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40例。镇痛组于宫口开至2-3cm时,取L2,3常规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经硬膜外腔刺人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通畅,缓慢注人0.2%罗哌卡因1.5ml(3mg),拔出腰麻针,硬膜外腔向头侧置人硬膜外导管3.5cm,阻滞平面在T10以下,根据镇痛程度硬膜外腔每小时给予0.1%罗哌卡因6-8ml+芬太尼2μg/ml,必要时追加3-5ml/15min。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第一、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镇痛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分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注射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足月产妇ASAⅠ级,宫口扩张至3~4cm以上时取L2-3硬膜外腔穿刺置管,1%利多卡因3~5mL试验量,无脊麻可能性,再注入5mL,观察无异常后,用微量输液泵以每小时6~10mL速度持续注入罗哌卡因-芬太尼混合液(0.1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直至分娩后半小时停药。结果分娩过程VAS评分均≤3分,其中0分128例占85.3%,3分18例占12.0%,有效率100.0%;ECG窦性心律;HR、BR、RB平稳,SPO298%~100%;宫缩、腹肌收缩力,双下肢活动无明显影响;自然分娩率90.6%。结论0.15%罗哌卡因-芬太尼混合液硬膜外腔注射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膜外应用纳布啡复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拟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Ⅱ~Ⅲ级,年龄20~40岁,体重指数BMI≤30,随机分为R组(n=30,硬膜外0.15%罗哌卡因镇痛)、NR组(n=30,硬膜外0.3 mg/mL纳布啡+0.15%罗哌卡因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记录2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48 h切口疼痛、宫缩痛、Bromage评分,记录2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镇痛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R组比较,NR组术后12 h、24 h切口疼痛评分、宫缩痛评分降低(P<0.05),术后4 h、48 h切口疼痛评分、宫缩痛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及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比较,术后1 d NR组低于R组(P<0.05),2组患者术后2 d、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镇痛并发症发生率、Bromage评分、PC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8.
罗哌卡因 (Ropivacaine)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心脏毒性小 ,在低浓度时可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1 ] 。本研究选择低浓度罗哌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 ,采用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技术 ,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评价其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5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 ,年龄 2 0~ 32岁 ,身高 >1 50cm ,体重 <1 0 0kg ,无严重产科并发症且胎儿情况正常。 50例产妇产前均经助产师检查估计可阴…  相似文献   

19.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法分娩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曼菁  佘守章 《广东医学》2001,22(10):889-890
目的 比较 0 1%罗哌卡因 (Rop)或 0 1%布比卡因 (Bup)与芬太尼 (Fen)分娩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临床效应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足月初产妇 (ASAⅠ~Ⅱ级 ) 30 0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n =10 0 )用 0 1%Rop +Fen1 5 μg/ml,以LCP模式行PCEA ;B组 (n =10 0 )用 0 1%Bup +Fen 1 5 μg/ml ,以LCP模式行PCEA ;C组 (对照组 )阴道自然分娩 ,未镇痛者 ;观察镇痛效应及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3组镇痛质量分数为A组≈B组 >C组 (P <0 0 1) ,镇痛起效时间A ,B组分别为 ( 7 5± 2 6 )min和 ( 8 6± 3 1)min (P >0 0 5 ) ;镇痛期间Bromage运动阻滞及下肢麻木活动障碍情况为A组≈C组 B组 >C组 (P <0 0 1)。A ,B组比C组活跃期明显缩短(P <0 0 5 ) ;阴道自娩率A组≈B组 >C组 (P <0 0 5 ) ;新生儿窒息率C组高于A ,B两组 (P >0 0 5 ) ;宫缩、胎心、使用缩宫素及出血量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0 1%罗哌卡因或 0 1%布比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 ,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产妇满意度高 ,且以 0 1%罗哌卡因加芬太尼LCP模式行PCEA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20.
为减轻产痛给产妇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和痛苦 ,保证母婴安全 ,给产妇创造一个无痛、安全的分娩环境 ,我院自 2 0 0 1年 6月起应用罗哌卡因加芬太尼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 ,取得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单胎、孕龄 37~ 42周 ,胎儿头先露 ,无明显产道异常的初产妇 6 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2 3~ 32岁 ,对疼痛耐受能力差。均于宫口开大 2~ 3cm时 ,选L2~ 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剌 ,向头端置管 3~ 5cm ,注入 0 .2 %罗哌卡因 4ml,确认无误后连接自控止痛泵 (上海怡新生产 )。镇痛药由 0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