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13岁。1周前体检胃镜显示胃窦隆起性病变.于2013年7月6日入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胃及十二指肠异位胰腺(EP) CT表现,提高对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胃及十二指肠EP患者CT资料,观察病灶部位、形态、大小、生长方式、测量病灶长径和短径的比值,观察EP强化的方式和程度.结果 19例中位于胃窦大弯8例,胃窦小弯4例,胃体3例,十二指肠球部1例,降部3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胃肠道异位胰腺(EP)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或内镜活检证实的胃肠道EP的CT资料,分析总结其特征表现。结果:11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胃窦小弯侧1例,胃体小弯侧6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1例。EP长径1.6~2.9CITI,短径0.9~1.6cm,长轴均与胃肠道壁平行。7例胃部EP均呈卵圆形;4例肠道EP中,1例呈卵圆形,3例形态不规则。9例边缘模糊,2例边缘清晰。CT平扫示EP密度较均匀,无囊变及坏死。4例显示表面脐凹征,2例中央见导管征。增强示EP均呈明显持续性强化,类似正常胰腺的强化方式。结论:胃肠道EP的长径大小、长轴方向、强化方式、脐凹征及导管征等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联合上述特征可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宋瑞  彭健 《放射学实践》2019,34(1):41-44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异位胰腺的增强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8例腹部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及增强CT表现。结果:38例均为单发,病变位于胃部14例,十二指肠15例,空肠5例,回肠3例,小肠系膜1例;24例患者行CT增强检查,其中12例在CT图像上可观察到明确病灶,另外12例在CT图像上未见明确病灶,CT对病变的显示率为50%(12/24)。在CT图像上可观察到明确病灶的12例患者中,病灶长径(LD)为1.00~3.00cm,平均(1.89±0.69)cm,短径(SD)为0.60~1.60cm,平均(1.13±0.35)cm。胃部HP病灶呈宽基底梭形或扁丘状隆起,十二指肠及空肠HP病灶呈类圆形或卵圆形,两组LD/SD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病灶动脉期、静脉期强化平均CT值分别为(82.90+13.49)HU和(101.82+14.79)HU,与同时期正常胰腺CT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93)。CT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3例,其中1例可见“导管征”;10例边界清楚,2例边界不清。病变向腔内生长为主7例,腔内外生长4例,腔外生长1例。12例中10例病变位于黏膜下。结论:腹部异位胰腺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5.
窦丽娜  徐青 《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12):1752-1754
目的 分析消化道异位胰腺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消化道异位胰腺的CT表现,6例均行CT增强扫描,观察其CT表现特征.结果 6例异位胰腺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发生在胃部2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2例(均位于空肠).CT平扫病灶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多均匀,边界清楚,与胃肠道壁呈广基底连接,向腔内生长者居多,2例可见小囊变区.CT增强扫描,6例均明显强化,强化方式类似于正常胰腺,其中4例均匀强化,2例可见小囊变区未强化.结论 消化道异位胰腺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本病正确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胃部异位胰腺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胃部异位胰腺CT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胃部异位胰腺CT资料,其中11例进行了增强CT扫描,观察其CT表现特征。结果15例均为单发病灶,最大直径1.3-3.1cm,平均(1.9±0.2)cm。CT平扫示病灶密度较均匀,无囊变或恶性变的病例。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结节,与胃壁呈广基底;2例显示中央脐凹征。术前诊断正确2例,13例诊断不明确或误诊。病灶位于胃窦部11例,胃体部3例,胃底部1例;胃大弯侧10例,胃小弯侧5例。11例动态增强扫描中8例早期呈明显强化,类似胰腺强化和强化后的衰减,病理为胰腺腺泡组织为主;3例强化不明显,病理以胰腺导管及增生平滑肌为主。结论胃部异位胰腺发生部位具有特征性,CT呈黏膜下病变特征;不同的强化方式与异位胰腺病理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   

7.
8.
患者女,38岁。出生后颏下正中小结节,逐渐增大,偶尔进食吞咽异物感,于2周前耳鼻喉科就诊。查体:颈部正中喉前皮下可触及一直径约3cm×3cm大小圆形包块,表面肤色正常,包块质中偏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可,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无触痛,下颈中部略凹陷,耳鼻咽喉均无特殊。实验室检查:T3、T4、Ts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0岁。因阵发性房颤入院。查体:心界略大,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超声检查:轻度肺动脉高压伴中度三尖瓣反流;轻度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钙化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左房肺静脉CT成像:左房大小正常。左房及左心耳未见充盈缺损。左下肺静脉及右上、下肺静脉走行正常,汇人左房(图1)。左上肺静脉未进入左房,由左上纵隔旁垂直静脉引流入左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图2~4)。CT诊断: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  相似文献   

10.
正女,64岁,体检发现胰腺体尾部占位性病变4 d入院。入院后行CT检查发现胰腺体部后份见一17 mm×16 mm的环形高密度钙化类密度影;其内为等密度影,CT值47 HU。增强扫描检查呈明显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同层面腹主动脉相当。CT诊断:胰腺体部等密度结节灶,边缘环形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考虑胰腺实性假乳突状瘤(图1)。术中于胰腺体尾部上缘可见一1.8 cm×1.8 cm×1.5 cm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性,50岁。体检超声探及胰腺头体前上方一约51mm×48mm不均质低回声包块,其前方与胃窦、后方与胰腺头体分界不清。CDFI:可探及穿人性血流信号,可取及动脉血流频谱,流速35.9cm/s,RI 0.55。诊断:上腹部包块.考虑来源于腹膜后。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30岁.因"多饮、多尿伴皮肤瘙痒2年余"入院,常规术前筛查时超声探及胰腺体部一约34mm×26mm强回声团块.诊断:胰腺实性占位.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软,未触及明显包块及压痛.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男,68岁。因反复纳差、乏力20余年,并发右上腹胀10余天入院治疗。50年前因脾肿大行脾切除术。胃镜发现食管中段中度静脉曲张,慢性浅表性胃炎(II级),慢性糜烂性胃炎(III级)。血肝功能提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CT平扫示胃底部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清楚,大小约为33mm×49mm,CT值53HU,肿块边缘可见条形钙化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41岁.上腹疼痛不适,以剑突下明显.既往反复上腹部疼痛6年,空腹时加重,进餐后缓解.查体:剑突下深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胃镜检查提示:胃底间质瘤.CT平扫胃底见结节状肿块,CT值约46 HU,增强扫描动脉期 CT值88 HU,静脉期CT值 68 HU,病变边缘光滑,与胃壁呈广基底相连,突入胃腔(图1~3).  相似文献   

15.
于龙  王涛  巩若箴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4):532-532,537
患者女,52岁。返酸并消瘦1年,上腹胀痛1月,加重1周。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无糖尿病、结核病史。血常规:白细胞9.28×109/L,中性粒细胞为80.2%;结核抗体阴性,血胰淀粉酶正常,血沉41 mm/h;血清学检查AFP1.75ng/ml,CEA 2.09ng/ml,CA12-5 22.80 U/ml,CA19-940.23 U/ml。外院胃镜示:十二指肠降段粘膜充血糜烂。外  相似文献   

16.
田英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11):1632-1632,1650
患儿女,8个月。查体发现心脏杂音行心脏彩超检查。查体:患儿发育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未触及细震颤,扣诊心界增大,心率12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可闻及三级连续性杂音,P2稍亢进。彩超检查发现:肝脾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3岁。因间歇性中上腹痛1月余入院。查体:腹平坦,无胃肠形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可触及10cm×8cm实性固定包块,活动性差,边界欠清。肝脾肋下未及,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白细胞5.24×109/L,中性粒细胞55.2%,血小板142×109/L,血红蛋白125.0g/L,凝血酶原时间12.6s,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弱阳性,肝功能正常,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均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5岁.饭后恶心、呕吐,纳呆一年,右上腹胀痛,加重一周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较好,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右上腹压痛.曾患胆囊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X线胃肠钡餐造影检查:十二指肠球部充盈像略扩张变形,其内见一约2.0cm×2.0cm大小圆形充盈缺损区,边界清晰,周围粘膜皱襞紊乱,排空迟缓.X线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平滑肌瘤(图1).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明显增大,其内可触及一约2.5cm×3.0cm×3.0cm大小肿物,质韧,表面尚光滑,有一定的活动度,与胰腺被膜有粘连,肿块上界与胆囊有轻度粘连.周围未发现明显的肿大淋巴结,手术切除.病理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19.
商文海  张允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2):146-146,149
患者 女 ,4 1岁。黑便 4天。查体右上腹可触及约 1 0cm× 9cm大小肿物 ,边缘不清 ,压痛不明显 ,活动可。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腹部B超 :右肾前方、肝胆下方触及一约 1 1 .7cm× 5 .7cm不均匀肿块回声。CT所示 :右肾前方、胆囊窝区紧靠十二指肠外侧见一约7.2cm× 9.5cm大小肿块 ,边缘尚清 ,内密度不均 ,中间密度较低 (图 1 )。增强后边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中间低密度坏死区无强化 (图 2 )。内侧壁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 ,胆囊及右肾受压变形 ,但分界尚清。手术所见 :于十二指肠降段外侧有一约 1 0cm× 1 0cm×8cm大小肿物 ,边界清楚、血运丰富…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8岁.自述5年前偶感乏力,无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半年前症状加重,外院CT诊断为腹膜后肿瘤,未予治疗.现上腹部持续性绞痛,与饮食、体位无关,遂于我院就诊.入院查体:右上腹触及一8cm×9cm的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轻微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