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消化系统肿瘤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外泌体作为一种可以包裹药物的载体,目前已被应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携带蛋白质和miRNA在细胞之间转运,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并且可以作为消化系统肿瘤治疗药物运输的载体,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在促进消化系统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外泌体进行研究。外泌体具有传递信息,转录RNA的功能,其非编码区mRNAs是肿瘤等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焦点。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以释放大量外泌体,产生局部效应和全身反应。这篇文章中,我们针对外泌体最新研究进行总结,大致归纳为两点:(1)外泌体在肿瘤的生物学功能和机制有着重要作用;(2)外泌体可以作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并可以监测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纳米级囊泡结构,在血液、唾液、尿液等多种体液中均有分布.作为一类重要的细胞间通信分子,外泌体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可通过多种方式在人体中发挥调节作用.在多种类型的细胞中均发现外泌体的存在,肿瘤来源或肿瘤相关的外泌体是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对肿瘤外泌体的分析和检测可以辅助肿瘤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已成为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就近年来外泌体在消化系统肿瘤诊断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宿主局部的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全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参与作用.肿瘤细胞与间质之间通过酶和细胞因子的交换改变了细胞外基质,导致肿瘤细胞侵袭,刺激其播散,促进其生存增殖.因此,一种基于对肿瘤与宿主间的微环境病理学改变的研究而产生的靶向治疗方法将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食管癌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的癌变机制,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以及其他各种间质细胞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各自重要的作用。要更加全面地了解食管癌,在关注肿瘤细胞的同时,肿瘤微环境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肿瘤微环境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胞群体及其分泌的各类细胞因子,微环境中癌相关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对食管癌微环境中癌相关细胞及其与食管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肿瘤微环境是指肿瘤细胞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组成,组成成分因肿瘤类型而略有不同。肝癌微环境是由肝癌细胞、免疫细胞等共同构建的促癌微环境,通过招募炎症细胞、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和促进肿瘤耐药导致肝癌的发生,并导致侵袭和转移。本文讨论了肝癌微环境特征、肝癌微环境的组成和作用以及靶向肝癌微环境肝癌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具有促癌和抑癌的双重特性,其可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促进新生血管生成,调节上皮间质转化使肝癌细胞发生增殖、侵袭和转移。外泌体同样可调节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从而对肝细胞癌具有调控作用,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及转移,进而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出通过免疫调节、重塑肿瘤微循环等可使外泌体成为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对化学治疗药物产生耐药是肿瘤患者化学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外微环境高度酸化是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之一.改变肿瘤细胞内外pH梯度是逆转耐药的一种有效方法.用于治疗酸相关疾病的质子泵抑制剂能通过抑制质子泵功能,改变胞内外pH 梯度而阻断肿瘤微环境酸化,达到提高肿瘤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性的目的.此文就其在化学治疗增敏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肿瘤微环境为肿瘤提供了特有的营养代谢环境,使得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受到自身遗传学及其周边微环境的双重调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是起源于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它以分泌生物活性物质为特点.GEP-NENs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常已发生转移,对其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GEP-NENs的发生发展机制,并能为临床诊断、治疗GEP-NENs提供新的依据.本篇文章综述了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重塑蛋白、可溶性生长因子以及嗜铬粒蛋白在GEP-NENs进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液体活检技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液体活检在消化系统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预后检测、复发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在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细胞外泌体及肿瘤衍生循环核酸,如循环肿瘤DNA(ctDNA)、循环肿瘤RNA(ctRNA)等在内的液体活检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为一种稳定且广泛存在于人类体液中的纳米级囊泡,特殊的结构使其能够介导一种新的细胞间通讯模式,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近期研究表明,外泌体LncRNAs不仅可以作为胃癌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甚至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以及化疗耐受。因此,本文对近年来外泌体LncRNAs在胃癌中的上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可以导致肿瘤细胞发生耐药,称为肿瘤微环境介导的细胞耐药(EM-DR)。EM-DR主要包括细胞黏附介导的耐药(CAM-DR)、可溶性因子介导的耐药(SM-DR)和其它途径诱导的耐药。SM-DR涉及大量的因子,这些因子主要通过促进恶性血细胞存活与增殖,抑制恶性血细胞凋亡导致细胞对药物不敏感。CAM-DR的研究主要通过肿瘤耐药细胞模型完成的,常见模型包括:球形模型、FN模型、间质模型。通过对模型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向细胞提供存活信号,从而导致耐药发生。另外肿瘤微环境还可调节耐药基因表达或局部的pH值诱导恶性血细胞发生耐药。本文就肿瘤微环境介导的恶性血液病细胞耐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外泌体是一种介导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载体,通过传递功能活性物质(如蛋白质、脂质、RNA分子、循环DNA等)在细胞间发挥作用,主要集中在免疫监测和肿瘤发生进展中方面.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外泌体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作用,除了诊断HCC外,还与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包括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等密切相关.因此,我对外泌体在HCC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最新实验和临床研究数据做一综述.外泌体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的耐受状态来调节免疫反应和肿瘤抑制,说明其在治疗HCC中具有作为靶点和药物载体的实用性和潜在可行性.未来将进一步阐明外泌体作为肝癌患者筛查、诊断和治疗靶点的确切作用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钟宇萧 《中国临床新医学》2021,14(10):1049-1053
[摘要] 鼻咽癌是起源于鼻咽上皮的恶性肿瘤,且鼻咽癌微环境是影响其生长与转移的关键因素。微环境中外泌体携带的大量功能性蛋白质、mRNA、miRNA、DNA片段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调控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及血管的形成,还可以影响肿瘤的缺氧环境。因此,探究微环境中重要的外泌体和其信号通路机制,对了解鼻咽癌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该文就鼻咽癌微环境的相关外泌体及其通过不同作用方式调控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肿瘤侵袭转移研究目前多聚焦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解析,而针对肿瘤细胞定植转移靶器官前,由原发瘤诱导靶器官"土壤"微环境改变形成"预转移龛"的关注和认知却明显不足.随着原发瘤来源肿瘤可溶性因子、膜泡、外泌体,及募集骨髓衍生细胞在不同肿瘤动物模型转移靶器官中相继鉴定发现,预转移龛加速促成转移在靶器官实现获得越来越多实验上的验证与支撑.本文对肿瘤预转移龛形成的始动因素、细胞组分、形成调控、促转移发生机制进行总结综述,并讨论预转移龛潜在的临床意义及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473-1476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未成熟骨髓细胞,其大量存在于肿瘤患者体内,诱导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细胞的杀伤,促进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近年来,其在肝癌微环境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在肝癌微环境中募集、分化的相关机制仍未有清晰的阐述。主要总结了肝癌微环境中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基质细胞如肝星状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相关内皮细胞等对MDSC分化、募集的作用机制,提出靶向MDSC作为辅助疗法以增强肝癌免疫治疗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蒋斐  李兆申 《国际消化病杂志》2009,29(6):377-378,387
肿瘤微环境是决定肿瘤细胞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胰腺癌肿瘤微环境能促进肿瘤生长、侵袭,保护其免受免疫系统的攻击.此文主要介绍了胰腺癌肿瘤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阐述微环境中一些重要的蛋白酶、生长因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多发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胃癌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外泌体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外泌体可通过转运特定的外泌体内容物来调节局部和远处的细胞通讯,亦可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肿瘤相关免疫功能以及肿瘤血管生成,促进或抑制胃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就外泌体及其内容物对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据《Cancer Res》2016年2月报道】题:缺氧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通过诱导肝细胞癌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转移(作者Ye LY等)门静脉癌栓是肝细胞癌(HCC)发生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门静脉癌栓的存在经常伴有肿瘤微环境的缺氧,进而加速肿瘤转移,但目前其发生机制仍不清楚。最近的证据表明,缺氧诱导因子~(-1)α诱导上皮间质转化进而促进肿瘤细胞转移。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的Ye等做了相关研究,探讨是否缺氧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可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进而促进肿瘤免疫抑制。作者发现,缺氧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上调了肝癌细胞内细胞因子CCL20的表  相似文献   

20.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外泌体是由各种体液分泌的膜性囊泡,其中包含有脂质、核酸、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等多种物质.外泌体包裹下的miRNA拥有更好的生物稳定性.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较正常细胞能分泌更多的外泌体,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miRNA在肿瘤的进展、转移、耐药等多个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外泌体源性的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