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左肝右肺"理论治疗肠鸣泄泻,探讨"左升右降"与脾胃气机升降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在人体气机阴阳升降相交中肝肺两脏的功能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泄泻病的发生跟脏腑气机运行失常关系密切,其中肝脾不和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病病机.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运转之枢纽,肝主一身气机之疏泄.调理肝脾气机是泄泻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治法.  相似文献   

3.
肝肺气机升降循环体现了"肝左肺右,气机左升右降""金木相制,气机相得""气血流注,开合于肝肺二经"等中医理论。肝肺气机升降轴逆乱,则百病生。临床根据肝肺气机升降乖戾、脾胃气机失调、阴阳失调以及久病入络等病机,可采用散肝收肺、调和脾胃、平肝润肺、通利络血等治法,拟柴胡、桔梗、苦杏仁,蒺藜、桑叶、天冬等组药,四逆散、镇肝熄风汤、麻黄汤等经方调和肝肺气血,治疗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光明中医》2021,36(6)
泄泻的发生和脏腑气机运行失常关系密切,其中肝脾不调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病机。脾胃是脏腑气机升降运转之枢,肝主一身气机之疏泄。故调理肝脾气机是治疗泄泻病的一种常规思路。本文另辟蹊径从《黄帝内经》中的“开阖枢”理论来探究肝脾不调型泄泻的病机证治,以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理对该病论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慢性腹泻多因肠道不能吸收水谷精微、清浊不分、气机升降失常所致。肝主疏泄,助脾运化水谷精微,肺主肃降,协肠道下行糟粕;肝合春生之气,性喜条达而升发,肺合秋收之气,性善敛降而下达。故肝与肺,一疏一宣,一升一降,构成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或曰: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脾胃为升降之枢。岂不知脾胃所升降者,精气也,肝肺所升降者,气机也,精气为体,气机为用,精气的运化有赖运动的气机为动力,气机的运行又需化生的精气为能源。脾胃化生气血,供养肝肺气机的运行,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肝肺得  相似文献   

6.
疏肝达肺运脾胃 斡旋气机建中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疏 ,疏泄 ;达 ,达之意。疏肝达肺即使肝肺气机疏畅条达 ,各司其职 ,则脾胃功能不失其常。因脾胃居于中焦 ,为气机升降之枢 ,在五行属土 ;肝主疏泄 ,调畅全身气机 ,属木 ;肺为气之主 ,主宣发肃降 ,属金。木能克土 ,金赖土生 ,肺金又能制约肝木 ,使木受制而横 ,则中土得安 ,升降有序 ,此“亢则害 ,承乃制” ,五行生克制化之妙也。故肝、肺与脾胃关系至为密切。临床上调理脾胃的同时 ,宜兼顾疏肝达肺。今就此浅述管见 ,与同道商榷。1 调治中州 ,以利气的升降有序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与气血阴阳的相互联系 ,无不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 ,而“升…  相似文献   

7.
总结程丑夫教授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辨治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其病机或为脾胃虚弱,致脾胃升降失常,清阳不升而致眩;或为肝升太过,肺降不及,肝阳上亢而致眩;或为肾水不足,心肾不交,心火独亢上攻脑窍而致眩。治疗强调一身之气需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具体组方从调畅脾胃或平肝降肺或交通心肾入手,基于调整脾胃、肝肺、心肾的整体气机达到周身气机升降平衡以治疗眩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升降理论是用来表明人体气化功能的一种独特理论.升降功能的失调是泄泻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临床泄泻的治疗应顺应气机升降之规律,遵循气机升降的辨证关系,注意脾胃的升降逆乱与肝的疏泄与否,遣方用药注重升中有降,降中寓升,升降相宜,从而达到升降斡旋,气血冲和,疾病痊愈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老认为,婴幼儿泄泻在临床上多为过食伤中,胃肠积热及脾胃气机阻滞.而其中最基本的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相似文献   

10.
王老认为,婴幼儿泄泻在临床上多为过食伤中,胃肠积热及脾胃气机阻滞。而其中最基本的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失健运,清浊不分。  相似文献   

11.
百病皆生于气,便秘也不例外,调畅气机是治疗便秘的总则。当今临床调畅气机多从肺、脾胃、肾入手,忽视了肝肺气机升降在便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文章基于"左肝右肺"理论,并结合典型病例,阐述"左金制木"法调夑肝肺气机升降是治疗便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之一,治疗较为棘手,中医多从风邪[1]论治。导师王琦教授善从气机升降理论入手进行辨证施治,指出气机升降逆乱、肺气上逆作咳为基本病机,主要病位在肺、肝、脾胃。其中肺气上逆者,治以肃肺止咳;肝气郁结,肝火犯肺者,以疏肝理气兼以清热为法;脾胃气机逆乱,脾失运化生痰者,以理气化痰为法。临证时多以调理气机升降为基础,使气机调畅、肺宣发肃降功能恢复正常,则咳自平。  相似文献   

13.
“聚于胃,关于肺”指出咳嗽与肺胃相关。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为小儿久咳的根本原因,调理脾胃是治疗小儿久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郭林轩  李明 《河南中医》2022,42(3):353-357
人体脏腑中,脾胃、肝肺、心肾三个"轴心"脏腑构成了人体的气机运动中心。脾胃轴心的生理功能体现在调节气机升降出入上,当其出现异常,由脾胃轴心维系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失常,也会导致其他相关脏腑疾病及营卫失调。治疗当谨守病机,把握好具体疾病的标本缓急、虚实寒热,注重气机的调整,应用药物的升降浮沉以调治气机的升降失常。肝肺轴心在调节气机升降,推动气血运行、津液代谢方面发挥了紧密的协同作用。当肝肺轴心出现紊乱时,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津液代谢方面会出现相应的问题,脾胃升降也受到其影响而失常,出现脾胃轴心的病证;肾中阳气借助肝气生发不能升腾至上焦,心火也不能借助肺气清肃下潜至下焦;肝病及肺;出现血液、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应针对主要病机进行治疗。心肾轴心机能可以概括为水火既济、君相安位,心肾轴心出现紊乱,因其升降的相因性,往往二脏同时出现病变。如心阳不足,不能下降暖肾,肾水不温;或肾阳不足,阳虚水泛,水饮上冲于心;肾阴不足,不能上滋心阴,导致心阴亏虚,心阳偏亢;肾阳不足,不能蒸腾阴液于上,心阴不足,心阳偏亢;或阳气上亢于心,不能潜敛,肾阳失温,则为上热下寒之证。应先判断其主要病机,之后仔细分析阳气阴液在心肾中的偏亢与不足。脾胃、肝肺、心肾三对轴心脏腑在生理上虽各司其职,却有着密切的协同关系,应分清主次,兼顾彼此。  相似文献   

15.
研究认为,现代医学中的胃肠动力与中医学的脾胃气机升降相关.脾胃升降失调引起的胃肠症状与胃肠动力异常的临床表现相吻合.脾胃虽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然肝失疏泄,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心神失调皆可引起脾胃气机的升降紊乱,表现出胃肠动力的相应变化.因此,在探讨胃肠动力异常时,既要从中医的观点分析脾胃升降失调,也应重视其他脏腑与胃肠动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初的论述见于《内经》。气机升降是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而脾胃又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相因,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全过程。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是脾升胃降的结果。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与多种脾胃病密切相关,升降失调是脾胃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升降是治疗脾胃病基本大法。在临床上遣方用药时,要注意顺应脾胃升降之性,灵活应用升降药物,重视肝肺升降对脾胃升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胃与食管,病因与脏腑气机升降密切相关,临床主要病机为脾胃升降失调,肝肺不调,心肾不交等,且阳虚、土湿、水寒也是其重要发病因素。故在临床上以调节脏腑气机、和阴阳为主要原则,升脾降胃、升肝肃肺、交通心肾为主要方法,结合温阳化气,温通行气,进而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难治性咳嗽属于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西医以病因治疗为主,效果不理想。本病中医病因病机复杂,如单纯从肺论治效果亦不理想。提桂香教授以气机升降理论为指导,认为气机不利是难治性咳嗽久治不愈的关键所在,而肺气气机不利、宣发肃降失常与多脏腑关系密切,治疗主张从肺论治外,需兼顾调节肝、肾、脾胃、大肠等脏腑气机,提出脾胃健运、肺卫得充,左升右降、调肝泻肺,主根相合、权衡肺肾,肺肠同调、咳嗽易止等治疗思路及策略,其思路灵活常获奇效。  相似文献   

19.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特点,从整体恒动观、气机升降观、天人一体观审察其病机,提出动态把握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正气渐虚、邪气日盛,缓解期正虚为重、伏邪渐深的病机演变规律.临证重视脾胃、肺、肝、肾等脏腑气机升降的不同作用,以及五运六气对人体脏腑气机的影响,强调把握不同病程阶段正邪主次、侧重病机的不同,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调畅气机探寻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为功能性便秘责之周身气机不畅,气滞致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治疗上以调畅气机为原则,采用复脾胃升降之序、肝肺左升右降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