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赣州市HIV/AIDS患者免疫水平及疾病进展情况,为其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入选的564例HIV/AIDS病例首次血液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cont)进行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检测。结果 564例HIV/AIDS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256.00(277.75)个/μl,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200个/μL者占35.28%,201~350个/μL者占32.09%,351~500个/μL者占18.26%,500个/μL者占14.36%。不同性别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样本来源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值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赣州市多数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免疫水平偏低,HIV感染者已经进入发病高峰期,应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00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进行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结果:300例HIV/AIDS患者中CMV DNA呈阳性者26例,阳性率为8.67%。CMV阳性患者中,有18例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个/μL,占CMV阳性者的69.23%。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CMV感染率明显升高,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200个/μL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8.42,P<0.05)。不同性别间CM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824)。年龄越小,CMV阳性率越高,各年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7.93,P=0.042)。结论:在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个/μL时,应加强CMV监测。  相似文献   

3.
HIV/AIDS患者口咽部念珠菌病与CD4+、CD8+T淋巴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IV/AIDS患者的口咽部念珠菌病的发病特点,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的分布特点,以及抗真菌治疗的特点。方法 观察20例合并口咽部念珠菌病的HIV/AIDS患者和对照组口腔病损情况,病损部行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计数。研究组和对照组伊曲康唑治疗第1周、第2周、疗程结束时、停药后两周真菌学疗效比较。结果 19例为白念珠菌感染,1例为近平滑念珠菌感染。20例艾滋病患者可见舌部感染6例,口腔侧壁感染14例。CD4+、CD8+计数和CD4+/CD8+比值分别在119.40±127.43、652.50±338.57和0.163±0.130范围。伊曲康唑治疗HIV/AIDS组第1周、第2周、疗程结束时、停药后两周真菌清除率分别为16.67%、50.00%、61.11%、66.67%。结论 HIV/AIDS患者口咽部念珠菌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是白念珠菌,最常见靶部位是舌和口腔侧壁。HIV/AIDS患者的口咽部念珠菌病抗真菌疗效与免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HIV/AIDS患者CD4~+ T细胞中CD25和CD8~+ T细胞中CD28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 T细胞中CD25表达率和CD8+ T细胞中CD28表达率在HIV/AIDS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染色技术检测35例HIV/AIDS患者CD4+ T细胞中CD25表达和CD8+ T细胞中CD28的表达,以41名健康体检人员做对照。结果HIV/AID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CD4+ T细胞中CD25表达率(27.51±4.23)%,(44.41±9.17)%,CD4+25+ 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2.00±1.42)%,(16.62±4.60)%,CD4+25- 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5.16±3.37)%,(21.03±6.19)%,CD8+ T细胞中CD28中的表达率(25.12±6.33)%,(44.24±8.61)%,CD8+28- 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36.85±8.98)%,(13.33±4.58)%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D8+ 28+ 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12.31±4.14)%,(10.51±3.71)%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IV/AIDS患者CD25在CD4+ T细胞与CD28在CD8+ T细胞的表达率降低可能与HIV感染后引起的免疫缺陷有关,CD8+ CD28- T细胞的增加有助于促进HIV/AIDS患者的炎性反应和免疫激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未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自然变化与机会性感染(OIs)1年内发生率之间的关联,为临床防治OIs提供依据。方法对新报告的739例HIV/AIDS开展为期1年、每3个月一次随访的队列研究,了解其1年内OIs出现情况,获取OIs出现与未出现者基线与末次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数据,描述并比较其末次与基线T淋巴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结果 739例研究对象中207例(28.01%)1年内出现OIs,50岁及以上年龄组1年内OIs发生率(79.69%)较50岁以下年龄组(23.11%)高(P0.05),随着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降低,1年内OIs发生率由8.97%上升至69.02%(P0.05);OIs各组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值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无OIs组(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快速、平缓下降组OIs出现构成比分别为48.72%和25.18%,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缓、快速上升组OIs出现构成比分别为18.45%和9.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OIs增加越明显,无论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是高是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快速下降均对应着OIs出现几率的明显提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及其下降速率对OIs发生的预测、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斑秃(A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Tr)细胞数量变化,分析AA的可能病因。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荧光抗体技术,测定重度和局限性AA各40例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及CD4+CD25+Tr细胞在CD3+CD4+T淋巴细胞中的比率。结果重度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细胞占CD3+CD4+T细胞的比率为(1.43±0.74)%,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25±0.97)%(P<0.01),重度AA患者的CD4+T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为(31.42±6.66)%,略高于正常对照组(30.69±7.47)%(P>0.05),差异无显著性,而CD8+T占T淋巴细胞的比率为(25.86±4.3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42±6.10)%(P<0.01);局限性AA患者的三项指标分别为(2.14±0.87)%,(32.60±10.27)%和(21.59±5.24)%,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A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T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可能是导致重度AA发病的主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HIV流行状况日益加重,特别是云南这一个感染严重的地区,近来临床就诊的艾滋病人越来越多。CD4 T淋巴细胞数和病毒载量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监测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由于仪器昂贵,检测费用高,病人经济难以承受等一些问题,这两项检查  相似文献   

8.
CD8~+T淋巴细胞增多是HIV-1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早期免疫学异常表现之一,但对于这种细胞计数增加的意义尚存在有不同的看法。作者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血清HIV-1阳性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340例血清HIV-1阳性的男性病人,通过门诊、电话随访和每年的全国死亡登记掌握其病情发展为AIDS和死亡等状况。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 8~+T淋巴细胞,并作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连续观察60个月,分别研究CD4~+及CD8~+细胞计数的初始水平、动态变化与发展成为AID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云南省玉溪市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简称HIV/AIDS)在未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其CD4~+T值快速下降及显著下降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未抗病毒治疗HIV/AIDS历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人口学特征、样本来源和可能感染途径等,计算快速下降率和显著下降率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1 480例HIV/AIDS其CD4~+T值快速下降率和显著下降率分别为42.64%(631/1 480)、52.23%(773/1 4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4~+T值快速下降与性别、文化、年龄、职业、婚姻状况、传播途径、首次CD4~+T值以及首末次检测时间间隔有关,CD4~+T值显著下降与文化、民族、传播途径、首次CD4~+T值以及首末次检测时间间隔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OR=1.271,95%CI:1.044~1.674)、已婚(OR=1.460,95%CI:1.093~1.949)、传播途径注射吸毒(OR=1.365,95%CI:1.016~1.833)、首次CD4~+T值500cell/μL,更容易出现CD4~+T值快速下降,首末次检测时间间隔18个月更不容易出现CD4~+T值快速下降;传播途径注射吸毒(OR=1.286,95%CI:1.018~1.625)、首次CD4~+T值500 cell/μL、首末次检测时间间隔≥6个月,更容易出现CD4~+T值显著下降,传播途径为男男性行为(OR=0.426,95%CI:0.199~0.914)更不容易出现CD4~+T值显著下降。结论 HIV/AIDS患者CD4~+T值快速下降和显著下降与性别、婚姻状况、传播途径等因素有关,需加强对女性、已婚、注射吸毒人群的定期随访,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主要致病机理是HIV侵犯CD4+T淋巴细胞,造成CD4+T细胞数量和功能进行性破坏,导致艾滋病患者以免疫系统损害导致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主要临床特征及致死原因.因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观察艾滋病病情进展的最重要指标[1]. 为了解云南省普洱市HIV抗体确认阳性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便于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及医疗随访等提供科学依据,对153例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散发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探讨其与散发型白癜风发病的关系。方法散发型白癜风患者29例,男13例,女16例。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散发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散发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CD8+T细胞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病程的患者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发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下降,可能与散发型白癜风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300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进行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结果:300例HIV/AIDS患者中 CMV DNA 呈阳性者26例,阳性率为8.67%。 CMV 阳性患者中,有18例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个/μL,占CMV阳性者的69.23%。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CMV感染率明显升高,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于200个/μL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礸2=18.42, P<0.05)。不同性别间 CMV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礸2=0.05, P=0.824)。年龄越小, CMV阳性率越高,各年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礸2=7.93, P =0.042)。结论:在 HIV/AIDS 患者CD4+T淋巴细胞低于200个/μL时,应加强CMV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皮损中CD4+,CD8+T淋巴细胞、朗格汉斯细胞(LC)及黑素细胞(MC)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2例白癜风进展期患者和9例稳定期患者皮损处CD4+,CD8+T淋巴细胞、LC及MC进行检测,并与10例正常人皮肤进行对照。结果白癜风患者皮损中CD4+,CD8+T淋巴细胞、LC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而MC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皮损中LC,CD4+,CD8+T淋巴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白癜风的发病,其作用模式可能是LC抗原递呈,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破坏或攻击MC,从而引起白癜风患者表皮基底层的MC减少或消失,导致白癜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控中心咨询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中HIV确证阳性者首次CD4检测情况,为尽早发现机体免疫功能情况,及时开展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0)年云南省疾控中心咨询点的VCT检测中HIV确证阳性者的首次CD4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0)年新发现的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350个/ul已达55%,其中≤200个/ul已达30%左右。结论VCT是发现HIV感染者和开展干预的重要窗口,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艾滋病的重要措施,CD4检测结果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及判断是否治疗的关键指标,也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参考指标,鼓励更多的HIV感染者和有高危行为的人主动地尽早地到各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及HIV抗体和CD4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感染或是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机会性感染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调节性T细胞(Treg)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不同病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同时表达CD25和在Treg的发生与功能中处中心地位的义头转录因子p3(Foxp3)~([1-2])以及Treg的相天表型分子(HLA-DR)的百分比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2152例HIV/AIDS流行特征及CD_4~+CD_8~+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云南省艾滋病流行特征。方法分析流行病学资料,应用流式细胞计数仪和三标TruCount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试剂盒对2 152例H 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CD4、CD8检测。结果10~19岁组H IV/AIDS中女性占61.5%,暗娼占28.2%,远远大于其他年龄组。通过性途径传播的在50岁以上组中所占比例最大(52.6%),10~19岁组次之,占41.0%;2 144例中CD4+<200个/mL的有356例(16.6%),其中50岁以上龄组<200个/m l的占36.8%,10~19岁组中>350个/m l的占82.1%;AIDS患者CD4+、CD4+/CD8+低于H IV感染者(P<0.001和P<0.001),2 144例H IV/AIDS中CD4+/CD8+≥1的有41例,其中女性占51.2%,异性传播感染的占31.7%。结论目前云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仍以注射吸毒人群为主,但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危险性加大。CD4+、CD4+/CD8+与临床进程明显相关,随着疾病的进展,CD4+、CD4+/CD8+持续降低。发现部分感染者CD4+/CD8+≥1,未倒置情况是否提示该组感染时间较短,其流行病学分析资料是否可为艾滋病的控制提供依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分析机体免疫功能与患带状疱疹的相关性,揭示带状疱疹发病的规律和机理。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73例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带状疱疹患者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并选择88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健康对照。结果带状疱疹患者血清CD4+T细胞显著降低,CD3+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CD4/CD8比值有所下降;不同年龄和不同病程的患者间也存在T细胞亚群的明显差异。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CD4+T细胞的降低和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下降,其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发病的危险人群。  相似文献   

18.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尖锐湿疣(CA)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细胞因子IL-2,IL-12,IFN-γ和IL-4的水平,探讨其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60例C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T细胞细胞因子IL-2,IL-12,IFN-γ,IL-4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CA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01);IL-4-CD4T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h1/Th2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CA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失调,这可能是CA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对HIV/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 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回顾性收集2004年参与河南中医项目地区的HIV/AIDS患者的基线信息及随访年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按是否参与中医项目分为中医治疗组和非中医治疗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来控制组间差异,并观察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 046例HIV/AIDS患者,其中中医治疗组973例,非中医治疗组1 073例,匹配后共得到723对病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年变化趋势图显示,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和200~350个/μL的HIV/AIDS患者在治疗初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医治疗组升高得更快。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达到350个/μL左右时,组间差异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其在银屑病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和CD8+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检测。结果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CD4+CD25+细胞及CD8+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P<0.005),而CD4+CD25+/CD8+CD25+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与CD4+CD25+和CD8+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同步降低有关,与二者的比值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