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铜  金晓杰  王家东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4):283-283,284,288,T0002
目的观察单侧耳蜗损伤后不同时段α-氨基-3-羧基-5-甲基异唑-4-丙酸(alpha-amino-3-hyd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ate,AMPA)受体亚型谷氨酸受体2/3(glutamate receptor2and3,GluR2/3)在大鼠耳蜗核的表达的变化,为外周损伤后听觉中枢重组的分子机制提供可能的实验依据。方法手术破坏耳蜗各回,制造单侧耳蜗损伤模型;FITC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损伤后2、4、6、8、12、24h和3、7d的GluR2/3亚型在SD大鼠听觉中枢中的表达。结果①损伤后各组健侧GluR2/3受体表达的强弱各组间以及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②术后2h即可观察到术侧蜗核胞浆中受体表达增强,6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至第3d时低于正常水平;③正常对照组和健侧的蜗核中,GluR2/3受体主要分布在胞膜,膜周胞浆和突触上;而术侧蜗核中GluR2/3大都分布在胞浆中,胞膜上表达减弱。结论单侧耳蜗损伤后可导致术侧蜗核中GluR2/3在胞膜上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2.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后在大鼠耳蜗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后在大鼠耳蜗中的分布及代谢规律.方法 144只SD大鼠全麻下鼓室内分别注射5 mg/ml、10 mg/ml和20 mg/ml地塞米松磷酸钠,并分别于注射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1 h、2 h,4 h,8 h、12 h、24 h、48 h及72 h处死动物,每个浓度、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耳蜗标本处理后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法观察地塞米松在耳蜗组织中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荧光半定量分析.另取4只正常sD大鼠采用免疫荧光方法 观察糖皮质激素受体在耳蜗内的分布.结果 地塞米松自注射后15 min起在耳蜗内始被检测到,30 min达到高峰,主要分布在螺旋韧带,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10 mg/ml组与20 mg/ml组各时间点的地塞米松浓度均高于5mg/ml组,持续时间亦从低浓度组的48 h延长至72 h.糖皮质激素受体亦主要分布于Corti器,螺旋神经节和螺旋韧带.结论 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后可迅速到达耳蜗组织细胞中,其分布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本一致.增加地塞米松浓度可以提高其在耳蜗组织中的分布浓度,并延长其存留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单侧耳蜗毁损后1、2、3、4周谷氨酸受体4(glutmate receptor 4,GluR4)在大鼠耳蜗核的表达变化,为探讨单侧聋听觉中枢重组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新生SD大鼠饲养至出生后12 d(P12),随机分为实验组(左侧耳蜗毁损32只)、伪手术组(进行伪操作32只)及对照组24只,术后1、2、3、4周取三组大鼠双侧耳蜗核,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耳蜗核GluR4的表达变化。结果 伪手术组及对照组大鼠术后1、2、3、4周,双侧耳蜗核之间比较GluR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伪手术组及对照组双侧耳蜗核GluR4的表达在不同发育时间比较,术后1周与2周相比,2周与3周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耳蜗核两侧之间对比,术后1、2、3周双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发育时间对比,实验组术侧耳蜗核中GluR4的表达在术后2周与3周相比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1周与2周、3周与4周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健侧术后2周与3周相比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外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大鼠听功能和耳蜗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DBI后1、2、3、4周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其他4组制作大鼠DBI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ABR、40Hz AERP、ASSR测试,并以光镜、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耳蜗形态学变化。结果 DBI后1周组的ABR、40Hz AERP、ASSR阈值较正常组升高,第2、3周组阈值升高更明显,而在第4周组阈值略降低,DBI各组间及各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镜观察发现DBI 1周组耳蜗外毛细胞纤毛倒伏,线粒体嵴断裂或呈空泡变性;DBI 2、3周组外毛细胞纤毛倒伏明显,内线粒体空泡变性明显,而DBI 4周组耳蜗损伤改变减轻。结论弥漫性脑外伤可造成听功能受损及耳蜗超微结构损伤性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Bip/GRP78)在强噪声致豚鼠耳蜗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48只豚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不给噪声暴露)和强噪声暴露后3 h、1 d、4 d、14 d、30 d组,每组8只,噪声暴露的5组豚鼠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顺铂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PCR技术,观察耳蜗螺旋神经元损伤1d、3d、5d后NeuroD的表达变化。正常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5ml/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用药1d组(顺铂5mg/kg,腹腔注射),用药3d组(顺铂5mg/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3d),用药5d组(顺铂5mg/kg,1次/d,腹腔注射,连续5d),每组8只,建立顺铂耳毒性模型。采用Real-Time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间螺旋神经元NeuroD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顺铂耳毒性大鼠模型,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神经分化因子NeuroD在耳蜗螺旋神经元中呈动态变化。NeuroD的mRNA和蛋白表达在用药1d及3d组分别为2.17±0.39、1.15±0.20及7.02±0.69、2.42±0.40,与对照组及用药5d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结论 NeuroD在用药1d后开始增加,3d后达到高峰,5d后下降;在用药早期有一过性表达增强,后期表达下降同时听力损失明显。表明NeuroD可能参与顺铂损伤螺旋神经元后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耳鸣大鼠耳蜗核5-羟色胺受体1B(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1B)和5-羟色胺受体2C(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2C)、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谷氨酸受体1(glutamate receptor1,GluR1))和谷氨酸受体2(glutamate receptor2,GluR2)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耳鸣产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24只白色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空白对照组(8只)、Ⅱ组:生理盐水组(8只)和Ⅲ组:耳鸣模型组(8只)。将耳鸣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水杨酸钠造模并用行为学方法证实动物感受到耳鸣后,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动物耳蜗核5-HTR1B/2C、GABA、GluR1/2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只注射水杨酸钠的耳鸣模型组大鼠全部造模成功。在耳鸣模型组5-HTR1B、γ-氨基丁酸(GABA)的表达显著低于Ⅰ、Ⅱ组(P<0.01);5-HTR2C、谷氨酸受体1和谷氨酸受体2(GluR1/2)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Ⅰ、Ⅱ组5-HTR1B/2C、GABA、GluR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模型大鼠耳蜗核中神经递质及受体发生了改变,其功能失调可能是耳鸣发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青霉素在铁缺乏条件下对大鼠耳蜗毛细胞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哺乳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12只。A、B两组喂标准饲料,C、D两组喂缺铁饲料。喂养4周制成铁缺乏动物模型后,B、D两组腹腔注射青霉素(100万U/kg,2次/d,共14d),A、C两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做对照,停药后第1、15天每组各随机选取6只处死作耳蜗扫描电镜观查。结果 D组停药后第1天:3个耳蜗标本(25%)中区、顶区部分区域内、外毛细胞静纤毛散乱、扭曲、倒伏。停药后第15天:有7个耳蜗标本(58.3%)存在不同程度内、外毛细胞静纤毛散乱、扭曲、缺失,以中区、顶区损害较重。结论 大剂量青霉素在铁缺乏条件下可造成大鼠耳蜗内、外毛细胞静纤毛不同程度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建立卡因酸(kainic acid,KA)致豚鼠耳蜗兴奋性传入神经元损伤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腺病毒载体携带的人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基因在豚鼠耳蜗内的表达及对豚鼠耳蜗KA损伤后传入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健康白毛红目豚鼠随机分成3组。第1组(6只):经右耳蜗鼓阶一次性灌注KA(4 mmol/L,10μl),建立耳蜗兴奋性损伤动物模型,7 d后再经右鼓阶灌注腺病毒载体-人神经营养素3基因复合物(pAdeasy-NT3)10μl作为实验组(Ad-NT3组)。第2组(7只):经右耳鼓阶灌注KA(4 mmol/L,10μl)作为实验对照组(KA组)。第3组(7只):不做耳蜗灌注,作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Ad-NT3组和KA组均于KA处理后第20天处死,观察Ⅰ型螺旋神经节细胞(传入神经元)的形态变化;空白对照组经相同的存活期后处死,观察Ⅰ型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作为正常对照。结果Ad-NT3组灌注pAdeasy-NT3后第13天,应用免疫组化法可检测到耳蜗内NT-3表达明显,其强度大于KA组;而且Ad-NT 3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减少的数量低于KA组(P<0.001)。结论①豚鼠耳蜗兴奋性损伤后第7天局部应用重组腺病毒pAdeasy-NT3仍可减轻KA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②对基因治疗而言,在KA造成螺旋神经节细胞不可逆损伤之前有一段宝贵的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耳蜗基底膜毛细胞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表达的变化,揭示老年大鼠耳蜗毛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方法入选Fischer344大鼠27只,青年组12只,3~4月龄;老年组15只,20~27月龄。3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荧光标记青年大鼠耳蜗各8个,老年大鼠耳蜗各10个。应用电位反应测听仪检测不同频率短纯音(5、10、20和40kHz)诱发的青年和老年大鼠双侧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值(ABR)。听觉功能测试后,用微量注射器分别将新鲜配制的3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荧光染色液缓慢注入动物内耳,耳蜗内灌注后1h,动物断头处死。采用细胞核DNA荧光染料碘化丙锭(PI)染色耳蜗基底膜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月龄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3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荧光染色的变化。结果老年大鼠的不同频率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均高于青年对照组(P<0.05)。青年大鼠耳蜗毛细胞核周围未见3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阳性荧光标记物,老年大鼠耳蜗基底膜以核固缩为特征的凋亡外毛细胞核周围存在caspases-3和caspases-9绿色荧光标记物,未见caspases-8标记物。以核肿胀为特征的坏死外毛细胞核周围未见3种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阳性荧光标记物。结论老年大鼠耳蜗毛细胞凋亡可能通过caspases-9相关的线粒体信号转导通路而不是cas-pases-8相关的死亡受体通路启动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噪声暴露后耳蜗碳酸酐酶(CA)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白色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另外3组为实验组。实验组暴露在4kHz、110dBSPL窄带白噪声环境中4h/d,分别测试噪声暴露1d、1周、3周和对照组大鼠脑干反应(ABR)。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耳蜗外侧壁CA的活性,RT-PCR检测大鼠耳蜗CAIImRNA的表达。结果:噪声暴露后大鼠ABR阈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耳CA活性及CAII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ABR阈值增加而cA活性及CAIImRNA的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噪声刺激能降低耳蜗CA的活性及CAIImRNA的表达,CA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聋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新霉素对小鼠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小鼠16只在出生后第8天开始连续10 d皮下注射硫酸新霉素,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停药后1、4、8、12 w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每次ABR检测后,新霉素组随机取3只小鼠,对照组随机取2只小鼠,处死后,取耳蜗进行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耳蜗Corti器及毛细形态学变化。结果 新霉素可造成小鼠耳蜗毛细胞严重损伤,且小鼠ARB阈值显著增高,不可恢复;新霉素对耳蜗Corti器毛细胞的损伤顶圈最轻,中圈次之,底圈最重,且随着时间推移Corti器形态结构破坏逐渐加重且不可自我修复。结论 硫酸新霉素造成小鼠Corit器毛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椒苯酮胺(piperphentonamine hydrochloride,PPTA)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听功能保护作用及其对耳蜗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32只成年豚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第1组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第2组为空白对照组(手术切开颈前正中皮肤,分离出双侧椎动脉、双侧颈总动脉,但不做其它处理),第3组为缺血再灌注对照组(阻断双侧椎动脉及右侧颈总动脉建立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同时股静脉给予与PPTA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第4组为缺血再灌注实验组(手术造模成功后,再灌注同时静脉给予PPTA 10mg/kg)。测量实验前后各组动物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波Ⅲ反应阈。动物造模成功后24小时迅速断头取听泡,每组取4只扫描电镜下观察耳蜗结构、另外4只用透射电镜观察耳蜗结构。结果实验前4组动物ABR波Ⅲ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24h后第3组ABR波Ⅲ反应阈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P<0.05),第4组ABR波Ⅲ反应阈比第3组明显降低(P<0.05);扫描及透射电镜下可见第3组耳蜗外毛细胞纤毛倒伏、脱落,内毛细胞纤毛散乱,血管纹内皮细胞核固缩、边集,神经元可见脱髓鞘改变,而第4组的耳蜗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PPTA可以防止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毛细胞损伤缺失,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听力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APE/Ref-1在正常成年SD大鼠内耳蜗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2组(n=12),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各组动物于再灌注24h取出左侧耳蜗,每组随机4个耳蜗,石蜡包埋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APE/Ref-1表达分布。各组余下耳蜗组织进行均浆,进行免疫印记实验,测定匀浆中APE/Ref-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APE/Ref-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在假手术组大鼠耳蜗中,APE/Ref-1主要表达在正常螺旋神经节区,细胞内定位在细胞浆和细胞核,螺旋韧带和血管纹也可以见到表达。缺血再灌注组APE/Ref-1在耳蜗这些部位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正常大鼠内耳表达APE/Ref-1,主要表达在螺旋神经节区。耳蜗缺血再灌注后,APE/Ref-1在内耳的表达显著增加,提示APE/Ref-1可能与耳蜗缺血再灌注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痰开窍方对耳鸣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中5羟色胺(serotonin,5-HT)1B、2C受体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0只健康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生理盐水组),耳鸣模型组50只(采用水杨酸钠腹腔注射联合"饮水抑制"大鼠行为学实验方法建立大鼠耳鸣模型),耳鸣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再分为水杨酸钠组10只、中药组30只(补肾活血化痰开窍方低、中、高剂量组各10只)、西药组(卡马西平组)10只,除水杨酸钠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外,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8周,造模成功后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耳蜗SGN中5-HT1B、2C受体的表达。结果耳鸣造模成功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8周后,各组大鼠耳蜗SGN中均有5-HT1B、2C受体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水杨酸钠组中5-HT1B表达减少,5-HT2C表达明显增多;与水杨酸钠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耳蜗SGN中5-HT1B表达增多,2C表达均明显降低。结论耳鸣大鼠耳蜗SGN中的5-HT1B受体表达减少、5-HT2C表达增加,应用补肾活血化痰开窍方后5-HT1B表达增多而5H2C表达降低,产生了拮抗作用,该方可能应用于耳鸣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SD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ral ganglion cell,SGC)的损伤.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4组经耳蜗鼓阶钻孔分别给予0.01、0.02、0.05 mmol/L哇巴因以及生理盐水.术后7d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及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大鼠处死后取耳蜗组织,通过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观察耳蜗SGC形态学变化.体外分离培养孕14d胎鼠SGC,加入1×10-8mmol/L哇巴因,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哇巴因对离体培养SGC的损伤.结果 鼓阶注入哇巴因后,大鼠DPOAE无明显改变,各组之间不同频率DPOAE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耳蜗鼓阶注入哇巴因后,大鼠ABR 反应阈升高,且升高幅度随着哇巴因浓度的增加而加大;哇巴因组大鼠ABR阈值与生理盐水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电镜下哇巴因组大鼠SGC发生退行性改变,细胞器结构破坏,核膜溶解,神经髓鞘崩解、空泡化.哇巴因同样可导致离体培养SGC的损伤,胞体皱缩、变小,突起缩短、断裂,细胞结构破坏.结论 无论是在体还是体外细胞培养,哇巴因均可确切造成SGC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强度低频稳态噪声对大鼠耳蜗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暴露于频率100Hz和300Hz,声压级153.7dB和158dB的声场中10分钟。暴露前、暴露后即刻、3天和7天分别测试大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值(ABR),并取耳蜗标本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2组大鼠噪声暴露后听性脑干反应阈值均显著提高,脱离声场3天后仅可轻度恢复,7天后无进一步改善。300Hz组听力损伤更重。2组大鼠内外毛细胞均损伤严重,表现为毛细胞静纤毛缺失、融合及团状变,并可见螺旋器表面渗出性改变。由底圈向顶圈毛细胞损伤逐渐减轻,7天损伤程度较即刻有所减轻。300Hz组损伤较100Hz组重。结论高强度低频稳态噪声可造成大鼠耳蜗形态及功能严重损伤。耳蜗形态损伤以底圈最重,外毛细胞损伤较内毛细胞重。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耳蜗K-Cl协同转运体家族mRNA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耳蜗K-Cl协同转运体家族(K - Cl- cotransporter ,KCC)成员KCC1~4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KCC在水杨酸盐耳毒性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用30只正常大鼠,随机分成五组,每组6只:第一组为预实验组,未给予任何处理,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大鼠耳蜗中KCC1~4mRNA表达情况;第二、三、四、五组分别为对照组(不用药)、慢性组(肌肉注射水杨酸钠175 mg/kg,2次/天,连用14天后处死观察)、急性组(一次肌肉注射水杨酸钠400 mg/kg后处死观察)、恢复组(水杨酸钠用量及用法同慢性组,停药14天后处死观察),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各组大鼠耳蜗内KCC1~4mRNA表达情况. 结果 KCC1~4mRNA在正常成年大鼠耳蜗中均有表达;在对照组及水杨酸钠作用后大鼠耳蜗KCC1~4mRNA表达均有变化,急性组KCC1mRNA、慢性组和恢复组KCC2mRNA、恢复组KCC4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KCC2mRNA、急性组、慢性组和恢复组KCC3mRNA以及急性组、慢性组KCC4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KCC1~4mRNA在正常大鼠耳蜗中均有表达,提示其可能共同参与耳蜗内淋巴液Cl-浓度的维持;在水杨酸钠作用后KCC1~4mRNA表达的不同变化,破坏了耳蜗内淋巴液Cl-浓度平衡,影响外毛细胞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高尚  金晓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3):214-215,222,T0003
目的检测α-氨基羟甲基恶唑丙酸(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acid,AMPA)受体亚型GluR2/3在不同周龄大鼠耳蜗核的表达及其与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的关系,为听觉中枢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可能的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测定1、4、9、15周龄SD大鼠ABR反应阈;FITC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R2/3亚型在不同周龄SD大鼠耳蜗核中的表达。结果1周龄SD大鼠未引出明显的ABR波形,4周起能引出稳定的ABR波形,且4、9、15周龄SD大鼠ABR反应阈无显著性差异。GluR2/3在不同周龄大鼠蜗核神经元中均有表达。1周龄SD大鼠背侧蜗核(dorsalcochlearnucleus,DCN)中神经元表达较少,位于胞膜,较弱。4周龄时表达强,主要位于胞膜;9周龄时较弱,位于胞膜及胞浆;15周龄时可见于胞膜及核周胞质,但胞质较强,胞膜含量低。4周龄与1、9、15周龄胞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周龄与9、15周龄胞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出生后GluR2/3在耳蜗核的含量及分布部位均随年龄变化而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与耳蜗核的发育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体外模型.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耳蜗血管纹缘细胞中加入过氧化氢(H2O2),观察细胞形态结构变化;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200、300、400、600、800μmoL/LH2O2作用0.5、1、2、4、16、24 h对血管纹缘细胞活性的影响;检测不同浓度H2O2作用2 h后血管纹缘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变化;利用碘化丙锭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凋亡率;通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mpase-3)活化片段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 H2O2作用后血管纹缘细胞出现核固缩、边缘化,胞质浓缩,被膜包裹、隆起,产生凋亡;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缘细胞活性降低;200 μmol/L的H2O2作用2 h,即可诱导缘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eaved-caspase-3在正常缘细胞呈微弱表达,H2O2作用后cleaved-caspase-3表达增强,并随H2O2浓度的增高而增强,但当H2O2达到600 μmol/L时,表达开始减弱,800 μmol/L时仅见微弱表达.结论 利用H2O2可成功建立耳蜗血管纹缘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体外模型,caspase-3的激活参与了缘细胞的氧化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