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暴露对高脂高糖饮食大鼠心肌组织与氧化应激相关的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关键分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C组)、高脂高糖组(HC组)、大气颗粒物组(CP组)及高脂高糖大气颗粒物组(HP组),每组12只。采用独立通气笼盒(IVC)饲养大鼠,CC组和HC组饲养于装有过滤大气颗粒物装置的IVC,CP组和HP组饲养于拆除大气颗粒物过滤装置的IVC,且其内空气成分接近室外空气成分,染毒3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处死24只大鼠,取心肌组织。用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血管细胞黏附因子(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和VCAM-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C组比,HC组、CP组和HP组的Nrf2、HO-1、NQO1、VCAM-1和MCP-1 mRNA表达水平和VCAM-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HC组和CP组相比,HP组的Nrf2、HO-1、NQO1、VCAM-1、MCP-1 mRNA和VCAM-1、MCP-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3个月相比,6个月CP组和HP组的Nrf2 mRNA水平降低(P0.05)。【结论】大气颗粒物、高脂高糖饮食及其联合暴露可引起心肌组织炎症反应,激活Nrf2通路通过抗氧化作用达到保护心肌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暴露和高脂高糖饮食对雄性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3周龄SD雄性大鼠共80只,按照体重随机均分为4组。利用独立通气笼具,暴露组大鼠吸入含大气颗粒物的空气,对照组吸入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大气颗粒物的空气,对照组和暴露组均设立高脂高糖饮食组和普通饮食组,分别喂饲高脂高糖饮食和普通饮食。每组又分为暴露3个月和暴露6个月2个亚组,每亚组10只大鼠,在暴露后用Morris水迷宫(包括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定位航行实验中:暴露3个月,高脂高糖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大鼠训练第4天的游泳距离和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47±1.96)m和(26.89±10.37)s,高于普通饮食对照组的(2.13±1.38)m和(12.99±7.24)s,以及高脂高糖饮食对照组的(2.73±1.09)m和(15.01±4.43)s(P0.05);暴露6个月,高脂高糖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大鼠训练第4天的游泳距离为(7.74±6.64)m,高于普通饮食对照组的(3.68±2.11)m(P0.05),逃避潜伏期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暴露3个月时高脂高糖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分别为(2.30±0.48)次和(31.41±5.48)s,普通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时间分别为(3.30±1.64)次和(31.48±7.85)s,均低于普通饮食对照组[(4.70±1.64)次和(38.95±5.47)s](P0.05);暴露6个月时高脂高糖饮食+大气颗粒物暴露组大鼠的穿越平台次数[(2.40±1.51)次]低于普通饮食对照组[(4.00±1.05)次](P0.05)。[结论]大气颗粒物和高脂高糖饮食联合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比单独暴露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母鼠在孕期及子代哺乳期暴露于大气颗粒物对仔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妊娠0d(见栓当天)SD大鼠,于2009年12月28日-2010年2月7日,采用平行的两个暴露箱,将妊娠期和哺乳期的暴露组孕鼠暴露于室外大气,对照组孕鼠暴露于经过滤装置滤除颗粒物后的大气;对其3周龄仔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臭氧(O3)和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大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和系统炎症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PM2.5低、中、高剂量单独暴露组为每只动物分别经气管滴注0.2、0.8和3.2mg的细颗粒物。O3和PM2.5联合暴露低、中、高剂量组为大鼠预先暴露于0.8ppm的臭氧4h,然后再气管滴注PM2.50.2、0.8和3.2mg。O3单独暴露组为只吸入暴露4h臭氧,对照组为气管滴注生理盐水,每周暴露2次,共3周。末次暴露24h后,测定血压,同时记录心电图。测定血清中TNF-α、IL-6和CRP。取右心室进行HE染色病理分析。结果 PM2.5单独暴露和联合暴露组中心率变异性(HRV)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变化。O3单独暴露仅引起低频成分(LF)显著增加。心率只有在联合暴露组有明显降低。血压在联合暴露组和高剂量PM2.5组有明显上升。TNF-α和IL-6在PM2.5单独暴露和联合暴露组均有上升趋势。CRP在PM2.5单独和联合暴露组均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IL-6、TNF-α和CRP与HRV之间显著相关。病理学检查发现,PM2.5暴露组有颗粒物的沉积和心肌炎症。结论 O3可增强由PM2.5暴露引起的大鼠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香烟暴露及戒烟对大鼠肺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2,HDAC2)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吸烟1个月组(B组)、吸烟2个月组(C组)、戒烟1个月组(D组)、戒烟2个月组(E组).吸烟组及戒烟组大鼠每天上午、下午在自制熏烟盒中给予烟熏两次,吸烟组分别在吸烟1、2个月后取材;戒烟组在给予两个月烟熏后停止,分别正常饲养1、2个月取肺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在正常饲养四个月后取肺组织标本.肺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在镜下观察气道炎症改变、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HDAC2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吸烟组肺组织HDAC2含量逐渐降低(吸烟2个月组<吸烟1个月组);戒烟组肺组织HDAC2含量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趋势是逐渐升高(戒烟2个月组>戒烟1个月组).与吸烟组相比,戒烟组肺组织HDAC2含量有所回升(P<0.05).结论 香烟暴露可使肺部组织中组蛋白修饰酶HDAC2减少,抑制炎症基因表达作用减弱,戒烟后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吕鹏  董兆举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481-1484
目的观察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一次气管滴注染毒后,大鼠肺脏、心脏的炎症反应,初步探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大鼠的急性损伤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体重为380~470g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颗粒物低、中、高剂量组(5、15和45mg/kg)。采用气管滴注染毒颗粒物,24h后处死动物,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并对BALF中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和炎性因子(IL-6、TNF-α)的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6mRNA(IL-6mRNA)的表达,并观察心脏、肺脏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各染毒组大鼠BALF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TP、LDH及IL-6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中TNF-α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心肌IL-6mRN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显示大鼠肺部炎症,各染毒组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中、高剂量组还能看到肺泡壁增厚,肺泡间隔增宽,并可见散在黑色颗粒状物质沉积。心肌组织病理未见异常。结论可吸入颗粒物一次性气管滴注染毒后可引起大鼠肺脏炎症损伤,进而造成心肌的炎性反应,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可能通过炎性机制造成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低浓度大气颗粒物(PM)短期暴露小鼠模型,探讨低浓度大气PM短期暴露对小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 20只6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PM暴露组和阴性对照组,PM暴露组暴露于未过滤空气,阴性对照组暴露于经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的空气,每天暴露24 h,持续2周。观察小鼠体重等指标变化,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并分类,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部病理学形态变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细胞色素P450 1A1(CYP1A1)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m RNA的表达。结果 PM暴露组平均PM2.5浓度为(99.7±51.6)μg/m3。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小鼠体重增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M暴露组小鼠BALF中巨噬细胞数量增加(P0.01),但两组粒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暴露组小鼠肺组织病变率为50.0%,高于阴性对照组的0.0%(P=0.033);PM暴露组小鼠肺组织CYP1A1和MGMT m RNA表达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PM短期暴露可诱导小鼠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上调CYP1A1和MGMT基因表达,对小鼠肺组织产生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镍污染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大鼠心血管系统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于2007年6-7月和12月,采集镍污染区和对照区的大气PM2.5,进行部分元素分析;并将42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镍污染区及对照区PM2.5低(1.6mg/kg)、中(8.0mg/kg)和高(40mg/kg)剂量组,每组6只,经气管分别一次性滴注PM2.5悬液和生理盐水.染毒24 h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和心肌组织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的含量.结果 镍污染区大气PM2.5中镍含量约是对照区的50倍.镍污染区组PM2.5染毒后大鼠心脏组织匀浆中MCP-1含量与染毒剂量成正相关,镍污染区各剂量组均显著性高于对照区各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镍污染区和对照区各剂量组染毒后大鼠血清中sVCAM-1含量均有所升高.镍污染区中、高剂量组与对照区相应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镍污染区大气PM2.5对大鼠血清sVCAM-1和心肌MCP-1影响较对照区大.其中镍可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充左旋精氨酸(L-Arg)对冷暴露大鼠骨骼肌组织氧化应激酶系的影响,了解一氧化氮(NO)对冷暴露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酶系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8只大鼠分为3组:①对照组(8只);②冷暴露组(40只);③L-Arg+冷暴露组(40只)。冷暴露组和L-Arg+冷暴露组又分别分成5个小组,每组8只:分别于冷暴露1、3、7、14、21 d处死,对照级饲养7d处死。对照组于室温下饲养,冷暴露组和L-Arg+冷暴露组于(0±4)℃饲养1、3、7、14、21 d,L-Arg+冷暴露组大鼠每天给予L-Arg水溶液2 ml灌胃,相当于50 mg/kg的剂量。在冷暴露后各时间点取大鼠小腿骨骼肌组织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冷暴露组在冷暴露1~14 d时,大鼠骨骼肌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在冷暴露21 d时恢复正常。L-Arg+冷暴露组在冷暴露1~7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冷暴露1~3 d时明显高于冷暴露组(P0.05,P0.01),在冷暴露14d时恢复对照水平。CuZnSOD、MnSOD、CAT、GSH-Px的活力在冷暴露组从冷暴露第3天开始明显升高(P0.05),除CuZnSOD活力在冷暴露14~21 d时恢复正常外,其他抗氧化酶活力在整个冷暴露期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L-Arg+冷暴露组CuZnSOD、MnSOD、CAT、GSH-Px的活力在冷暴露1~21 d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冷暴露组(P0.05,P0.01)。结论补充L-Arg能明显提高冷暴露过程中大鼠骨骼肌抗氧化防护能力,同时提示,NO对冷暴露大鼠骨骼肌氧化应激酶系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不同暴露时间内,低浓度焦炉逸散物对小鼠肝肾的损伤作用。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暴露组,每组30只。将暴露组小鼠饲养于低浓度焦炉逸散物污染的环境中,对照组饲养于清洁环境中,动态观察对照组及暴露组在暴露1、2、3个月时小鼠的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酐(CRE)、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暴露组ALT与CRE出现升高趋势,ALT及CRE的在暴露3个月时含量分别达到46.00、52.58U/L,明显高于暴露1个月时和对照组。但对照组与暴露组AST与BUN的含量各个时期变化不明显;小鼠肝肾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暴露2个月时小鼠肝脏出现细胞肿胀,暴露3个月时出现细胞空泡化现象。肾脏在暴露2个月时出现上皮细胞轻微水肿,管腔狭窄,暴露3个月时出现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结论焦炉逸散物可对小鼠肝肾组织产生一定的毒性损害,并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损害作用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移植前低钾右旋糖苷液二次灌洗减轻供肺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移植前低钾右旋糖苷液(LPD)二次灌洗对供肺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12),对照组供肺经LPD液灌洗后于4℃保存18 h,取右肺组织测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8(IL-8),建立离体肺再灌注模型,左肺灌注30 m in;实验组供肺灌注前用LPD液再灌洗一次,余同对照组。灌注期间每隔10m in测定供肺静脉流出血氧分压(PaO2)、供肺平均肺动脉压(PaP)、气道峰压(PawP),灌注结束后测肺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供肺右肺组织MDA、MPO、IL-8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灌注30m in后实验组供肺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P、Paw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灌注后供肺组织MDA、MPO、IL-8含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移植前LPD液二次灌洗可以减少供肺组织内MDA、MPO、IL-8含量,减轻供肺的再灌注损伤,改善供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巴豆醛暴露致雄性大鼠神经毒性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将24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2.5、4.5、8.5 mg/kg染毒组,每组6只,分别经口给予0.0、2.5、4.5、8.5 mg/kg体重巴豆醛溶液,每周5次,连续染毒90 d。染毒结束后,测量大鼠体重,麻醉解剖取大鼠大脑组织和肝组织。测定大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及肝组织乙酰胆碱(ACh)水平;检测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5、4.5、8.5 mg/kg染毒组大鼠大脑组织中AChE活力明显降低,8.5 mg/kg染毒组大鼠肝组织中ACh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4.5、8.5 mg/kg染毒组大鼠大脑组织中MDA水平明显升高,GSH水平和SOD、GSH-Px活力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5、4.5、8.5 mg/kg染毒组大鼠大脑组织中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4.5、8.5 mg/kg染毒组IL-1β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豆醛暴露可致大鼠神经系统损伤,可能与氧化平衡状态改变及上调大脑组织炎性因子表达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鼠胎粪吸入综合征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30只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n=10)、胎粪模型组(Mec,n=10)和胎粪+生理盐水对照组(Mec/saline,n=10),建立新生儿胎粪吸入模型,24h后采用ELISA检测3组肺组织中MPO、MDA、SOD含量,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IL-1、TNF-α、IL-8、MI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比较,Mec组及Mec/saline组肺组织匀浆中MPO、MDA含量均显著性增高,3组间SOD活性无明显区别。Mec组及Mec/saline组IL-1、TNF-α及IL-8、MIP-1的表达均明显增高,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粪吸入综合征导致急性肺损伤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氧化-抗氧化失衡,在此过程中启动的细胞因子瀑布反应加重了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动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龄性变化及脱氢表雄酮(DHEA)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分三组:18月龄鼠组;DHEA干预鼠组(18月龄,12月龄时开始在喂养基础饲料中添加DHEA1mg/kg.d);12月龄鼠组。均为雄性Wistar大鼠,每组各6只。取胸主动脉,比色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12月龄鼠组比较:18月龄鼠组主动脉中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给予DHEA干预的18月龄鼠组上述变化均明显改善。结论增龄鼠动脉的抗氧化功能减弱,DHEA能改善增龄引起的鼠动脉抗氧化功能,从面延缓血管的衰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源性瘦素(1epti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活性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Wister大鼠36只,分为假手术组、SAP动物模型组、瘦素治疗组,各12只。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顺行注射胰胆管制模,治疗组行外源性瘦素腹腔注射,6h后采血、取胰腺标本,检测各组动物血淀粉酶、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NF-κB活性,并对大鼠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制模6h后血淀粉酶、leptin、TNF-α、IL-κB水平均升高,胰腺组织NF-κB活性增高,胰腺组织出血坏死明显,外源性瘦素干预组可显著降低血淀粉酶、TNF-α及IL-1β水平,NF-κB活性降低,胰腺组织出血坏死程度减轻,NF-κB活性与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外源性瘦素可能通过通过抑制NF-κB活性,降低促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产生,从而达到对SAP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标准品的水溶性及酸溶性成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致炎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模型组),每组各24只。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胆固醇饲料,12周后冠脉病理切片示模型成功建立。提取PM2.5的水溶性成分(WSC)及酸溶性成分(ASC)。将对照组和模型组再各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WSC对照组、ASC对照组;以及模型对照组、WSC模型组、ASC模型组,每组8只。WSC对照组和WSC模型组(均称WSC组)尾静脉注射WSC(40mg/kg)染毒,ASC对照组和ASC模型组(均称ASC组)尾静脉注射ASC(40mg/kg)染毒,而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均称空白组)则以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染毒24h后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心肌中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WSC组血清TNF-α水平为(2.83±0.97)ng/mL,高于空白组(2.53±0.76)ng/mL;心肌NF-κB活性为(14.56±10.58)%,高于空白组(7.33±3.97)%。ASC组心肌NF-κB活性为(18.80±17.04)﹪,也高于空白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在升高IL-6、激活心肌NF-κB方面,与WSC、ASC分别存在协同作用。[结论]WSC具有升高TNF-α水平、激活心肌NF-κB活性的作用;ASC也具有激活心肌NF-κB活性的作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还与WSC、ASC染毒具有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升高IL-6水平,激活心肌NF-κB活性的作用上,表明PM2.5水溶性成分及酸溶性成分均可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热复膜汤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CE)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E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复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10、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7.1%)与对照组(91.4%)无差异(P>0.05),观察组痊愈及显效率(85.7%)高于对照组(71.4%)(P<0.05)。治疗第2、3、4疗程时,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1β、IL-6、IL-17、MMP-9、VCAM-1、MDA、AOPP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血清IL-4、IL-10、TGF-β1、SOD、GSH-Px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6.7%)低于对照组(28.0%)(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11.4%)与对照组(8.6%)无差异。结论:清热复膜汤治疗CE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宇  苏君梅  陈维亚 《健康研究》2014,(1):19-21,25
目的:探讨C肽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 Sham组),失血性休克+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 Ringer’s lactate , RL组),失血性休克+C肽复苏组( C肽组)。实验结束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arrow perioxidase ,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 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 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B )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观察肺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相比,C肽组和RL组肺组织MPO活性、血浆IL-1、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C肽组较RL组则明显下降(P<0.01);C肽组与RL组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较Sham组增加(P<0.01),C肽组较RL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C肽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减轻失血性休克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细颗粒物的亚慢性暴露动物模型,探讨PM2.5对大鼠炎症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气管滴注建立细颗粒物的亚慢性暴露动物模型;光镜下观察各脏器病理学变化;采用相应的试剂盒测定肺泡灌洗液中的总蛋白和唾液酸水平;ELISA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收集肺泡巨噬细胞,采用孔雀绿比色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取脾脏,采用MTT方法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结果在染毒后的大鼠肺内均观察到异物性肉芽肿形成;在肝脏血窦内观察到有单核吞噬细胞聚集形成肉芽肿的趋势;在肺门淋巴结和肝脏、肾脏血管内观察到明显的吞噬PM2.5的巨噬细胞和游离的PM2.5。总蛋白和唾液酸水平随着暴露时间和剂量升高而增加。在观察的前3个月,染毒组TNF-α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在6个月时,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6表达水平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毒3个月后最高,而在6个月后表达水平回落。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随着剂量的增加而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没有出现显著性变化。结论细颗粒物的亚慢性暴露可以引起机体的持续炎症损伤;细颗粒物对免疫系统的损伤随着剂量和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细颗粒物引起的细胞因子网络紊乱会加重免疫系统的损伤;细颗粒物引起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是肺部慢性疾病的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