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观察5-氨基-4-酮戊酸盐酸盐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选取尿道尖锐湿疣患者2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5-氨基-4-酮戊酸盐酸盐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96.3%)显著高于对照组(8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氨基-4-酮戊酸盐酸盐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显著,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浅谈电离子结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尖锐湿疣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接诊的尖锐湿疣患者进行研究,将60例尖锐湿疣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电离子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度评分、尖锐湿疣清除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 在照光过程中,实验组照光1min、3min和5min的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有意义;实验组炎性因子水平在治疗前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数值更优(P<0.05),数据存在可比性;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统计性明显;实验组在治疗后总复发率更低(P<0.05),数据统计有意义。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电离子疗法联合使用后,可明显降低尖锐湿疣患者在治疗时的疼痛感,治疗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液氮冷冻法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与CO2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7例,对照组23例。对研究组病例采用液氮冷冻法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CO2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比分析两种疗法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7.4%,对照组复发率为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氮冷冻联合光动力治疗肛周尖锐湿疣效果略优于用CO2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同时液氮冷冻联合光动力治疗方法的复发率显著低于CO2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 PDT)联合治疗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的疗效.方法 对102例患者随机分2组,其中男性62例,女性40例,A组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B组为CO2激光治疗(对照).7~10 d治疗1次,根据病情不同共治疗2~6次,对每次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疗效做出评价.结果 A组(治疗组)2次治愈为13.3%,4次治愈为70.0%,6次治愈为8.33%.B组(对照组)2次治愈为9.52%,4次治愈为42.8%,6次治愈为14.3%.A组总治愈率为91.6%,明显高于B组的66.6%,2种方法对尖锐湿疣的疗效比较,治疗组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3,P<0.05).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CO2激光选择性较高、清除率高、复发率低、治疗周期短、操作简便、术后无需特殊处理,优于单纯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2月重度痤疮患者64例,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单用红光照射治疗,每10天治疗一次,共治疗4次。治疗组34例,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每10天治疗一次,共治疗4次。在第一次治疗后的第10、20、40天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4次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痤疮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红光照射治疗,且不良反应小,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宜在痤疮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平阳霉素局部封闭治疗巨大型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外生殖器及肛周巨大型尖锐湿疣患者26例,采用平阳霉素局部封闭1~2次,1次/2周,治疗后用盐酸氨基酮戊酸溶液湿敷病损部位3h,以波长635 nm、能量密度100 J/cm2的半导体激光照射,2~3次.结果 总治愈率96.2%,3个月随访期内复发5例,复发率19.2%,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外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平阳霉素局部封闭,可有效治疗巨大型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7.
李洁燕 《中国校医》2017,(5):389-390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收治的74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CO_2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结果 2组7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和随访,无失访病例。观察组基本痊愈率为89.19%(33/37),高于对照组的62.16%(2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PV清除、伤口愈合及伤口结痂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0%和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尖锐湿疣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6,(5):665-668
目的探讨影响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术后疼痛和水肿的因素。方法 CO_2激光除去显性疣体后,即刻使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每周1次,连续3次。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统计方法分析影响术后疼痛强度及水肿时间的因素。结果尖锐湿疣的治愈率为92.5%。混合线性模型统计分析发现:术后疼痛强度随治疗次数增加而增强,学历在本科以下、睡眠质量好者疼痛强度低;女性患者水肿时间较男性长。结论 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影响术后疼痛强度的因素包括学历、睡眠和治疗次数,影响水肿的因素仅有性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以温敏凝胶为光敏剂载体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上药时分别选用注射用水、基质霜和温敏凝胶作为光敏剂的载体.患者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次后观察疗效.结果 三种不同的光敏剂载体,注射用水、基质霜、温敏凝胶疣体清除率分别为 90%、90%、95%.疣体复发率分别为16.7%、19.4%、10.5%.结论 以温敏凝胶为光敏剂载体的上药方法操作简单,药物浓度准确,在疣体清除及降低复发方面也比其他的光敏剂载体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92例尖锐湿疣患者,外搽盐酸氨酮戊酸溶液3 h后,用氦-氖激光照射20 min,能量密度100 J/cm2. 结果 92例患者经过1~5次治疗,均达到完全缓解.在随访的三个月内,有9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9.8%.治疗后无一例患者有瘢痕形成. 结论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盐酸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复发率.方法 将60例尖锐湿疣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采用ALA-PDT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治疗),每组30例.均为每周1次,疗程不超过3周.观察不良反应,于末次治疗后1周判定疗效,末次治疗后1个月、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0.00%(24/30)和96.67%(29/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8.33%(2/24),12.50%(3/24),对照组分别为17.24%(5/29),41.38%(12/29),两组治疗后1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8,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0,P<0.05).两组均无系统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6例次,对照组为44例次.结论 ALA-PDT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尖锐湿疣痊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P15蛋白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所致的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尖锐湿疣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经HPV分型PCR检测试剂盒检测HPV 16/18型阳性的40例尖锐湿疣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5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水平,并以35例正常组织做对照。结果在尖锐湿疣组织中和正常对照组织中,P1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9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15蛋白在尖锐湿疣组织中表达降低可能与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皮肤科就诊的尖锐湿疣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联合干扰素局部应用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部微波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12次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2.65%,复发率为7.3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0.59%,复发率为29.41%;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局部应用干扰素联合微波治疗可以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组织中HPV感染与CD44v7/8蛋白表达关系研究,探讨它们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59例宫颈癌,18例尖锐湿疣和18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HPV的阳性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上述组织中CD44v7/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PV感染在宫颈癌、尖锐湿疣及慢性宫颈炎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9.32%,61.11%,11.11%,宫颈癌和尖锐湿疣中HPV感染阳性率均高于慢性宫颈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组与尖锐湿疣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疾病中CD44v7/8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27%,11.11%,11.11%,宫颈炎组及尖锐湿疣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V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原因之一,预防HPV感染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CD44v7/8蛋白的表达增强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蔡敏  何娟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703-1705
目的了解HPV阳性患者宫颈病变情况。方法调查431例HPV阳性患者TCT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在宫颈疾病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431例HPV阳性标本中正常组(包括炎症组)占阳性样本率为55.9%(241/431)、湿疣组为6.7%(29/431)、ASCUS组为10.4%(45/431)、LSIL组为11.8%(51/431)、HSIL组为10.6%(43/431)、SCC组为5.2%(22/431)。各亚型在不同病变中的分布不同,HR-HPV亚型阳性率随感染级别的严重程度而比例升高,除湿疣组外,其它组与正常组HR-HPV亚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疣组多重感染率为56.2%,其它组多重感染阳性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除LSIL组和湿疣组外均以HPV16亚型感染率最高,病变组中HSIL组与SCC组HPV16阳性率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理级别年龄段感染率,主要以36~45岁年龄段感染为主。结论在宫颈病变中仍以高危亚型感染居多,多重感染可能并不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广州市区尖锐湿疣(CA)患者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核酸扩增、快速导流杂交和低密度基因芯片分型检测HPV亚型.结果 249例CA患者宫颈标本HPV检出率100%,除1例仅HPV43阳性外,都可以检出HPV6或HPV11亚型;单1、2、3种和≥4种亚型感染分别为154例占61.85%,68例占27.31%,19例占7.63%和8例占3.21%,CA组合并感染高危亚型HPV者76例占30.52%,最常见合并的高危HPV亚型依次是HPV-52、16、59、18、33、39、58和68;2039例普通生殖道感染(RTI)患者宫颈标本中,单1、2、3种和≥4种亚型感染者,分别为484例占23.74%,114例占7.95%,34例占1.67%和14例占0.69%,与RTI组比较,CA组的HPV检出率较高,平均年龄较小,而且感染高危亚型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 CA患者应选择敏感的试验方法进行HPV分型,需注意潜在宫颈病变追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2月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HR-HPV持续感染围绝经期CINⅠ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8)、对照组(n=48)。研究组采取光动力疗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血清VEGF-C、Th17/Tre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疗效、HPV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指标(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HPV-DNA病毒载量。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17、IL-6、TGF-β、VEGF-C低于对照组,阴道分泌物pH值、Nugent评分及HPV-DNA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光动力疗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HR-HPV持续感染围绝经期CINⅠ患者,能显著降低血清VEGF-C、Th17/Treg细胞因子表达,改善阴道微生态、病毒载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