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o the editor: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is a malignant kidney tumor that originates from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system,and 30% of patients with RCC have metastasis at the time of initial diagnosis.1 Frequent sites of RCC metastases include lung,regional lymphatic nodes,liver,bone,and brain,2 while vaginal metastasis of RCC was extremely rare and mostly occurred in the left kidney We reported a rare case of a patient with metastatic RCC to vagina and investigated the symptoms,diagnosis,therapies,and possible metastatic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肺鳞状细胞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51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术后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清除的2535枚淋巴结(LN)中,434枚(17.1%)发生转移。第1l、10、8、7、6、4、2组淋巴结转移率(LNR)均较高,第9、5、3、1组LNR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期患者LNR较低。中央型肺癌LNR(50.5%)较周围型(27.1%)高(P<0.01)。上叶肺鳞状细胞癌纵隔LNR较下(中)叶高。原发病灶位于上叶者易发生上纵隔组转移;原发病灶位于肺下叶者除下纵隔组外,亦可出现上纵隔组转移。跳跃性纵隔LNR为19.5%。结论: 肺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部位有关,且伴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外科治疗中对原发病灶位于上叶者,应重点清扫上纵隔组LN和下纵隔第7组LN;对下(中)叶者,除下纵隔组LN外,也应清扫上纵隔组LN。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转移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400例恶性肿瘤尸体解剖结果,其中癌321例(80.3%),肉瘤79例(19.7%)。在肉瘤中,恶性淋巴瘤65例(82.3%),软组织及骨肉瘤14例(3.5%)。癌转移频率最高的部位是肝脏与肺脏,各为162例,占40.5%。肝转移癌主要来自乳腺癌、大肠癌、卵巢癌、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NHL)及胃癌等,肺转移癌主要来自乳腺癌、肝癌、NHL、胃癌及卵巢癌等。肿瘤引流区淋巴结为最主要淋巴结转移部位,但颈部、纵隔、主动脉周闹淋巴结也为最多转移的部位。结果表明转移最广泛的肿瘤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及NHL,而转移发生频率较少的肿瘤是:宫颈癌、膀胱癌、咽喉癌及睾丸肿瘤。这与肿瘤的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提示,癌晚期要注意血道转移问题,特别要预防肝与肺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 (D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区域淋巴结中的浸润状况 ,探讨其抗肿瘤免疫作用。方法 4 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和 6 8枚盆腔淋巴结石蜡标本 ,用SP法检测DC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分布 ,并对浸润细胞数目进行计数。结果 DC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浸润数目多于中分化和低分化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术后生存期超过 5年的患者癌组织中DC的浸润多于术后生存期低于 5年者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无转移者的淋巴结中DC浸润数目多于有转移者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D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微环境和区域淋巴结中的浸润 ,反映了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可以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直肠癌术后复发的CT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复发癌的病理和CT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首次术后复发28例和二次术后复发4例共32例的CT表现.结果 32例患者均匀直肠癌手术部位复发,合并①局部转移:盆肠淋巴结10例,直肠静脉丛淋巴结1例,膀胱3例,闭孔内肌2例,骶骨1例;②远隔转移:肺6例,肝脏2例,中上腹膜后淋巴结2例,肾脏1例,脊椎1例.结论直肠癌术后复发部位以手术吻合口为主,其次为盆肠淋巴结,复发癌的病理类型与原发癌可以不一致.CT反映直肠癌术后复发较全面,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Ets-1和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在下咽癌原发灶及其颈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下咽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单纯手术患者下咽癌原发灶及相应36例颈淋巴结转移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在52例下咽癌原发灶中,Ets-1、P-STAT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61.54%(32/52)和75.00%(39/52);Ets-1、p-STAT3蛋白在,13~T4级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T1—T2级(P〈0.05,P〈0.01);在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均P〈0.05);Ets-1蛋白在有肺转移下咽癌原发灶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肺转移者(P〈0.05);在3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下咽癌中,Ets-1、P-STAT3蛋白在转移灶的表达率分别为52.78%(19/36)和58.33%(21/36);原发灶P-STAT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Ets-1和P-STAT3蛋白在下咽癌中均高表达,并与肿瘤T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Ets-1表达还与肺转移有关。Ets-1和P-STAT3有可能成为临床判断下咽癌侵袭性、转移潜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层粘蛋白(LN)的表达与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96例肺癌(鳞癌49例,腺癌47例)组织中LN的表达。结果:LN的表达类型在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分化,分级的肺癌中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01);在有否淋巴结转移及术后不同生存期的肺癌组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LN的表达类型可作为判断肺癌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及病人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总结32例经病理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CT表现。结果32例患儿中检出34个原发肿瘤,其中神经母细胞瘤33个,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个。肿瘤原发于肾上腺23例,腹部、盆腔交感神经链8例,纵隔1例;31个肿瘤可见钙化,腹膜后肿瘤跨越中线19例,肿瘤包埋血管12例,侵犯肾脏4例,腰大肌或髂腰肌受侵2例,侵入椎管2例,胰腺、膀胱受侵各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3例,骨转移8例,肝转移5例,肺转移1例;31例术前作出正确诊断,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96.9%;24例行1 ̄4次随访复查。结论CT对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及随访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随访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9.
Spontaneous rupture of the collecting system with extravasation of urine and urinoma formation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by a ureteral calculus. Tumor growth is an extremely rare cause of urinary extravasation. Here we report a case of bilateral obstructive uropathy with a huge spontaneous left retroperitoneal urinoma caused by advanced infiltrative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The point of leakage was located in the left renal pelvis. The urinary leakage ceased after percutaneous nephrostomy drainage, and the patient subsequently underwent radical cystoprostatectomy. Histopathology revealed a high-grade 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urinary bladder with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patient refused any adjuvant treatment and expired 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from disseminated metastasis from bladder cancer.  相似文献   

10.
uPA、uPAR在尿路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 PA)及其受体 (u PAreceptor,u PAR)在尿路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Pic Ture TM通用型二步法检测 5 0例肾盂输尿管癌、4 0例膀胱癌组织中 u PA和 u PAR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高 ,u PA和 u PAR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P均 <0 .0 5 ) ;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癌组织中 u PA、u PAR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 (P<0 .0 5 ) ,且 u PA阳性表达与 u PAR阳性表达有高度正相关性 (r=0 .979,P<0 .0 1)。结论  u PA、u PAR的共同表达是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特征之一 ,与其浸润和转移情况密切相关 ,可作为预后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促进术前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方法:分析86例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为肺癌病例的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并与53例肺部非恶性病变的病例比较。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肺部良恶性病变的纵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肿大与不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其癌转移率(MLNMR)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部位主要发生在第2、3、5和7组。病程越长、原发病灶的T分级越高,则MLNMR越大(P<0.05),鳞癌、腺癌、小细胞癌的MLNMR依次增大(P<0.05),有毛刺征者比分叶征、偏心空洞征及单纯包块者MLNMR都大(P<0.05)。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和癌转移具有一定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可以促进术前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结果。结果10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局限性粘膜中断破坏,小的龛影和充盈缺损,局限性腔壁线毛糙和管壁僵硬;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明显的粘膜紊乱、中断及破坏,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和龛影,管腔狭窄,管壁僵硬,扩张受限,钡剂通过受阻,纵隔内软组织肿块影。10例早期食管癌CT检查仅发现6例,表现为局限性的管壁增厚;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CT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淋巴结和肝肺等远处转移。结论食管癌首选食管钡餐检查,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X线钡餐造影优于CT检查。CT除可显示食管癌病变本身外,还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远处转移情况,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威  李玉  高松  李建哲 《中外医疗》2012,31(11):9-10
目的研究中心型肺鳞癌侵及支气管壁的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肺癌手术合理廓清淋巴结提供依据。方法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128例中心型肺鳞癌行系统淋巴结廓清术,术后病理确定肿瘤侵及支气管壁深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结果 128例患者中肿瘤侵及支气管粘膜和粘膜下层者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侵及支气管软骨及肌层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8.7%(5/27),且以N1为主;肿瘤侵及支气管周围肺组织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7.3%(47/82),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心型肺鳞癌随着肿瘤对支气管壁浸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率增加。当肿瘤侵及支气管周围肺组织时,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加,术中应廓清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少见的前列腺混合型肿瘤的认识。方法:分析5例前列腺混合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前列腺混合型恶性肿瘤的诊疗方法。结果:前列腺混合型小细胞癌和腺癌1例,予以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及氟他胺治疗,7个月后死于肺转移。前列腺混合型小细胞癌和腺癌1例,予以TUVP术及睾丸切除术,10个月后死于肺转移。前列腺腺鳞癌1例,予以TUVP术、放疗及氟他胺治疗,8个月后肺、肝、骨多处转移,死于多脏器衰竭。前列腺腺鳞癌1例,予以膀胱、前列腺切除并尿路改道,已生存1年,仍处于随访中。前列腺癌肉瘤1例,患者行膀胱、前列腺切除并尿路改道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予以放疗,13个月后出现广泛肺转移, 死于肺部并发症。结论:前列腺混合型恶性肿瘤预后差,确诊需经详细病检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及时随访经过内分泌或放疗的前列腺腺癌患者,根治性手术是目前治疗前列腺混合型肿瘤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3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并讨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35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预后进行研究。结果35例均为女性患者,发病年龄28~95岁(平均60.4岁)。肿块大小0.8~5cm(平均2.04cm)。组织学形态包括:实性黏附型(15例)、腺泡型(10例)、实性乳头型(5例)、细胞黏液型(2例)、小细胞/雀麦细胞癌(2例)、大细胞癌(1例)。所有病例NSE和CK阳性表达,分别有34例(97.1%)和21例(60.0%)表达Synaptophysin和chromogranin A,腋下淋巴结转移率为25.0%(5/20例),除1例因发生肺和骨转移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健在,随访时间2~76个月(平均32.1个月)。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少见的独立病种,病理形态复杂,其生物学行为特性还需大样本较长期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Cal27舌鳞癌动物正位移植瘤淋巴道转移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口腔癌细胞转移的规律及分子机制提供帮助.方法 经口底将2×106 Cal27细胞悬液0.08 mL分别注射至24只裸鼠下颌舌骨肌与颏舌肌之间.成瘤后定期测量肿瘤体积, 记录裸鼠体重变化;14 d后处死裸鼠, 对组织切片型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异型性和细胞异形性, 颌下淋巴结及肺、肝有无转移, 并统计转移率.结果 裸鼠在接种Cal27细胞第3天成瘤, 成瘤率100% (24/24) .HE染色示肿瘤组织呈典型鳞癌表现.颌下淋巴结内可见转移鳞癌细胞, 转移率70% (17/24) .肝、肺未见转移.结论 成功建立Cal27裸鼠正位移植瘤淋巴道转移模型.此动物模型能客观反应口腔癌生物学行为, 模拟口腔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过程, 是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较理想动物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7.
探讨前列腺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临床病理特点并提高诊疗认识。通过报道3例B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BCC诊疗特点的认识。3例BCC患者年龄为57~83岁,其中1例因血尿就诊,2例因排尿困难就诊。3例患者均合并前列腺增生,其中2例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增高,1例PSA正常。病例1前列腺癌侵及膀胱、直肠前筋膜,伴淋巴结转移、骨转移、双肺多发转移,2014年11月2日行膀胱全切+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双侧闭孔及髂内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诊断BCC,2015年1月8日复查盆腔增强MRI提示盆腔内复发,2015年7月11日复查腹部增强CT提示肝多发转移,胰腺转移,2015年10月因前列腺癌死亡。病例2于2015年3月27日行前列腺穿刺病理诊断为BCC,伴肺转移及骨转移,行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后行局部放射治疗,2016年1月11日复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示患者肺转移瘤及骨转移瘤直径较前增大,数量增多,随访至2016年1月10日患者带瘤生存。病例3外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术后病理考虑BCC可能,行PET-CT提示残余前列腺恶性肿瘤,伴双侧盆腔淋巴结转移可能,2016年4月20日复查PET-CT提示盆腔可见巨大不规则混杂密度影,临床考虑肿瘤复发,遂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至2016年1月10日患者带瘤生存。BCC临床罕见,是一种侵袭能力强、恶性程度较高、易发生转移的肿瘤,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密切的随访。  相似文献   

18.
1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与自体骨髓移植(ABMT)。患者58岁,肝、肺、骨骼、肾与淋巴结均有转移,且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用一般剂量的联合化疗无效,ABMT后肝脏和肺部转移灶明显缩小,全身情况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孟淑娟  陈小君  尹丰  王勇  于永利 《西部医学》2014,26(11):1426-1428
目的 探讨Fasci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ascin在10例膀胱癌旁粘膜、20例腺性膀胱炎及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Fascin在10例癌旁粘膜组织中均不表达,在20例腺性膀胱炎中仅2例表达(2/20),在10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3.5% (91/109).癌旁粘膜组与腺性膀胱炎组织比较无差异(P>0.05)、癌旁粘膜组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腺性膀胱炎组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及肿瘤是否多发无关(P>0.05).结论 提示Fascin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侵袭转移有关,检测Fascin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肺癌患者肺组织MMP-2、MMP-7和TIMP-2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和组织金属蛋白酶-2(tissne inhibitor of matalloproteinase-2,TIMP-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4例肺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MP-2、MMP-7和TIMP-2的表达及其与肺癌类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MMP-2和MMP-7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P<0.05).MMP-2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MMP-7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肺癌TIMP-2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肺癌MMP-2和TIMP-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MMP-2表达阳性者生存率低于MMP-2阴性者(P<0.01),TIMP-2阳性者生存率高于TIMP-2阴性者(P<0.01).结论 MMP-2和TIMP-2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有用指标,MMP-7表达在肺癌侵袭转移中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