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43岁.间断性无痛性肉眼血尿11天.体检:无特殊异常.膀胱镜检:膀胱容量80 ml,膀胱镜视野全部为菜花状肿物,后尿道前列腺段黏膜上可见散在乳头状肿块,膀胱颈抬高明显.KUB平片:未见明显异常.IVP:两侧肾脏显影淡,两侧肾盂明显扩张.两侧输尿管明显迂曲、增宽.膀胱底部可见一形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膀胱上抬.膀胱逆行造影:膀胱充盈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未见输尿管返流征象.膀胱右侧见一憩室样阴影(图1).CT平扫:膀胱充盈不佳.膀胱壁增厚,且厚薄不均,可见软组织样影向膀胱内突起.膀胱右侧见一憩室样阴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膀胱壁未见明显强化.静脉期膀胱壁轻度强化(图2).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54岁。无痛性肉眼血尿2周。无尿频、尿急,无发热、消瘦、乏力。影像学检查:CT表现为膀胱顶正中部壁内,见大小约1.61cm×1.18cm软组织肿块影向膀胱腔内外局限性膨出,累及膀胱壁全层,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增强后肿块无明显强化。肿块后缘见点状钙化。膀胱充盈佳,膀胱底部和两侧壁光整,无异常增厚,膀胱前间隙清楚(图1,2)。精囊及前列腺无异常。考虑膀胱顶部脐尿管肿瘤。MRI表现为膀胱前壁顶部正中见一卵圆形短T1WI长T2WI软组织肿块信号,大小约1.74cm×1.28cm,病灶前缘与前腹壁分界清楚,后缘向膀胱腔内突起,冠状位和正中矢状位病灶位…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对非浸润性前列腺癌行前列腺根治术后监测术后局部复发的常规检查方法包括:对膀胱尿道吻合部及前列腺隐窝部位的直肠指诊检查(Digital rectal examlnation,简称DRE)、对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Serum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简称血清PSA)水平的测量、尿前列腺特异抗原(urinary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简称尿PSA)水平的测量,对膀胱尿道吻合部及前列腺隐窝部位的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S简称TRUS)以及行 骨盆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2 1岁。进行性排尿、排便困难 6月余 ,加重伴血尿 1月余入院 ,入院后查血压 14 0 / 10 0mmHg。专科检查 :前列腺增大 5cm× 6cm ,呈球状凸入直肠 ,质硬有弹性 ,无压痛。CT检查 :平扫前列腺不规则形增大 ,突入膀胱内 ,大小约 7.0cm× 7.5cm× 5 .5cm ,密度不均 ,顶部见斑点状钙化影 ,注射对比剂后呈不均匀强化 (图 1~ 3) ,病变与膀胱颈部界限不清 ,膀胱直肠窝未见肿大淋巴结 ,骨盆构成骨未见破坏征象。B超 :膀胱后下壁可探及向腔内突起的不均质回声团 ,其周边不规则呈菜花状 ,DFI显示其血流丰富 ,多为静脉样血流谱。于 2 0 0 1…  相似文献   

5.
我院从1982年到1995年,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239例.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切除前列腺增生部手术96例,经尿道电切前列腺术143例,我们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82年2月至1997年6月,在开展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中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切除前列腺增生部手术114例,经尿道电切术162例,经尿道非接触式激光治疗术34例,我们对这三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32岁。曾患右输尿管结石,经我院体外超声波碎石术后,尿流突然中断,变细,排尿疼痛,遂来我院就诊。尿常规检查潜血++。超声检查:双肾大小形态正常,集合系统显示清晰规整。输尿管不扩张。膀胱充盈,壁光骨,内透声好。于尿道内(前列腺部)探及0 .87cm×0 .5 8cm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图1)。超声诊断:①尿道结石;②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服我院中药排石汤3日后,患者小便时解出一黄豆粒大小结石。复查B超:尿道内强回声光团消失。讨论:尿道结石多来自上尿路和膀胱,也可继发于尿道憩室,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多见,结石易嵌顿于尿道膜部和阴茎…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18例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膀胱颈部狭窄 10例 ,后尿道狭窄 3例 ,前尿道狭窄 1例 ,腺体残留 3例 ,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 1例。尿道扩张联合开放手术或腔内电切术治愈 17例 ,永久性膀胱造瘘 1例。结论 膀胱颈部狭窄、尿道狭窄、腺体残留、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是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 ,多由医源性因素引起。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术中术后操作得当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尿道扩张联合开放手术或腔内电切术是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儿盆腔及泌尿生殖系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儿童盆腔及泌尿生殖系横纹肌肉瘤(RMS)的尿路造影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于盆腔及泌尿生殖系RMS的影像学资料。其中10例经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3例经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10例经CT检查,1例经MRI检查。结果8例膀胱RMS的IVP、CT表现为膀胱内葡萄状充盈缺损,膀胱颈部与耻骨联合间距增宽,VCUG可见肿物延伸至后尿道;4例前列腺RMS表现为后尿道肿物压迫膀胱颈部并使其抬高、环绕尿道的盆底部包块。6例盆腔RMS IVP及CT表现为盆腔包块,压迫膀胱移位、变形,膀胱壁轻度浸润不规则,输尿管下段浸润者可有轻度输尿管及肾盂积水。1例尿道RMS表现为尿道内充盈缺损,1例阴道RMS,IVP表现为膀胱颈部充盈缺损。结论IVP及VCUG能明确诊断原发于膀胱、前列腺、尿道的RMS及上尿路继发病变;CT及MR可进一步了解起自阴道、前列腺、盆腔的RMS及其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经尿道视频电气化术治疗膀胱前列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经尿道视频电气化术治疗膀胱前列腺疾病的疗效。方法应用经尿道视频电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56例;膀胱颈挛缩8例;膀胱肿瘤22例(其中12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TUVP)80min,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术(TVBt)32min,TUVP+TVBt86min,膀胱颈挛缩26min。术后留置尿管3~5d,90%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残余尿消失,22例膀胱肿瘤随访24个月复发4例。结论经尿道视频电气化术治疗膀胱前列腺疾病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