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类型及高血压发病的体质因素。方法以社区的《家庭健康档案》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为参考设计调查问卷,对1 0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按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进行中医体质辨析。结果 1 000例高血压患者中,平和质96例(9.6%),偏颇质904例(90.4%);在偏颇质患者中,其体质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特禀质、气郁质、偏阴虚质、偏气虚质、偏痰湿质。高盐饮食与上述诸多体质类型发病密切相关,其中高脂饮食易患痰湿质、血瘀质,锻炼少易患痰湿质、气虚质,熬夜易患阴虚质、血瘀质。结论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及气虚质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应从调理气血、劳逸结合、清淡饮食、戒烟限酒、锻炼等诸多方面开展防治,充分发挥中医防治高血压"治未病"的特点,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2.
陈国姿  周玉蒙  姚志城 《新中医》2016,48(2):108-112
目的:对深圳市龙岗区65岁以上常住社区老年人群健康体检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临床常见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尿酸代谢异常等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为社区老年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调查参考和依据。方法:查阅龙岗区116家社康中心4944例老年人参照《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的体质辨识记录表及体检报告,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气虚质、阳虚质和平和质人群类型为此次调查人群的主要分布类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人群在气虚质、阳虚质中分布最多,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与平和质比较:阴虚质、湿热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质人群无统计学意义;脂代谢紊乱人群在气虚质、平和质中分布最多,脂代谢紊乱发生率与平和质比较:痰湿质、瘀血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质人群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代谢异常人群在阳虚质、气虚质中分布最多,尿酸代谢异常发生率与平和质比较:湿热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体质人群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区老年人群中医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平和质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分布构成比不同。对开展中医"治未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亓琦  王瑞雯 《光明中医》2023,(18):3487-3489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医体质特点,为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济南市市中区1849例65岁以上高血压病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程和体重指数(BMI)分析其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结果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和血瘀质,其中痰湿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气虚质、阳虚质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75岁以上血瘀质患者显著高于65~74岁患者(P<0.05),病程10年以上患者中阳虚质显著高于病程10年以下者(P<0.05),痰湿质超重肥胖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者(P<0.05),而阴虚质体质量正常者显著高于超重肥胖患者(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以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和血瘀质为主,与年龄、性别、病程和体质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深圳市罗湖区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高血压发病的体质因素。方法以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门诊、罗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家庭健康档案》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为参考设计调查问卷,对罗湖区6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进行中医体质辨析。结果 600例高血压患者中,平和质19例(3.2%),偏颇质581例(96.8%);在偏颇质患者中,体质类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质、血瘀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特禀质、气郁质。其中,体质性别分布,男性居于前三的为痰湿、血瘀、阳虚体质,女性则是痰湿、血瘀、阴虚体质;以65岁作为节点,小于65岁的痰湿体质为主,而大于65岁的病患血瘀体质为主;以5年作为病程分水岭,小于5年病患居于前三的为痰湿、湿热、阴虚体质,大于5年病患居于前三的为痰湿、血瘀、阳虚体质。结论痰湿质、血瘀质及阴虚质、阳虚质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应注重岭南多湿多热地域特点进行防治,同时宜从清淡饮食、戒烟限酒,劳逸结合、调理气血等诸多方面开展防治,充分发挥中医防治高血压"治未病"的特点,通过体质调理,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60岁以上老年人通过老年人健康管理活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有不同慢性病老年人的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征,为"中医治未病"提供有力的理论与数据支持。方法: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1902人,占18%,8种偏颇体质8691人,占82%,依次为湿热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本次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60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现场调查,分析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特征,提示了老年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有助于为老年人开展"中医治未病",对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C)与中医体质相关性,为MC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78例MC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体质类型与性别、年龄相关性。结果 MC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不同性别M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MC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体质类型(P0.05)。结论 MC中医体质类型主要由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痰湿质构成,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老年MC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征,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列入社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并参加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647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标准进行中医体质分析,并对不同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与体质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偏颇体质(68.38%)明显高于平和体质(31.62%),偏颇体质以痰湿质、阴虚质、血瘀质、湿热质、阳虚质为主;高血压患者痰湿质所占比例显示男性高于女性;阳虚质所占比例显示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偏颇体质特点是以痰湿质、阴虚质为主,男性与女性比较,痰湿质与阳虚质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通过了解其体质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干预在防治老年高血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R-Q型因子分析于聊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20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探索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相关性。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构成中,男性以痰湿质(31.3%)、湿热质(23.9%)居多,其次为气郁质、阴虚质(各8.9%);女性以气郁质(22.7%)、痰湿质(18.8%)、血瘀质(15.1%)、阴虚质(15.1%)居多,其次为气虚质、湿热质(各9.4%);不同性别患者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中存在差异性(P0.05)。18~29岁以平和质为主,30~3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多呈现出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男性患者18~29岁以平和质、特意禀体质分布为主,30~44岁以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为主,45~59岁以阴虚质为主,60岁以上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为主;女性患者18~29岁以气郁质为主,30~44岁以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为主,45以上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渐多。结论:不同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存在中医体质偏颇性,不同性别、年龄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存在差异,可以为中医药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上海某辖区内选取3个社区,再应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社区分别抽取2个居委,招募抽取居委中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中医体质特征和行为生活方式相关数据,分析中医体质特征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被调查的808例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偏颇体质以气虚质(28.59%)、阳虚质(22.03%)、阴虚质(17.70%)和痰湿质(16.21%)为主。不同性别患者在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和质在男性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在女性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平和质在不吸烟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而气虚质、阴虚质和气郁质在吸烟者中所占的比例较高(P0.05)。男性体重与痰湿质呈正相关,女性体重与阳虚质呈负相关(P0.05)。男性腰围与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和气郁质呈正相关(P0.05)。体质指数与阳虚质呈负相关,与痰湿质、湿热质呈正相关(P0.05)。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各中医体质均有相关关系(P0.001),服药依从性越好,平和质得分则越高,其他偏颇体质得分则越低。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偏颇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性别、吸烟行为和服药依从性是影响体质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的中医体质类型和分布特点,为老年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入住宁波市区9家养老机构中年龄在55~75岁的老年人进行调研,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王琦《老年版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辨识,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共调查346名老年人,其中平和质占30.92%,8种偏颇体质占69.08%;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分别占16.47%、14.74%、13.29%和11.56%。男性痰湿质、气虚质明显高于女性,女性血瘀质、阳虚质明显高于男性,性别各体质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以10年为一个年龄组距,将老年人群划分为两个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慢性疾病者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以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为主,性别、疾病是影响体质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保定市南市区结肠黑变病(MC)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MC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我院,针对就诊的确诊结肠黑变病患者78例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问卷调查,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8例MC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不同性别MC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MC患者中,气虚质、阴虚质所占比例大于其他体质类型(P0.05)。结论 MC中医体质类型主要由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构成,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老年MC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阴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胖、超重与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调整体质偏颇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以我国9省市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数据库中,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肥胖高血压患者218例、超重高血压患者574例、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66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体质量指数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之外的8种体质类型均为偏颇体质)分布特点。结果:肥胖高血压组、超重高血压组、正常体质量高血压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有显著差异(P<0.01),平和质各组分别占22.94%、26.83%和26.13%,8种偏颇体质各组分别占77.06%、73.17%、73.87%。居于前3位的偏颇体质类型:肥胖高血压组是痰湿质(24.77%)、气虚质(19.72%)、阴虚质(12.39%);超重高血压组是气虚质(14.98%)、阳虚质(10.80%)、阴虚质(9.93%);正常体质量高血压组是气虚质(13.75%)、阳虚质(13.44%)、阴虚质(10.88%)。结论:不同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组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不同,临床对高血压防治的辨体调护应考虑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特点,为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我社区部分糖尿病患者共251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体质辨识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糖尿病患者体质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与体质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异常体质201例(81.38%,95%CI=76.53%~86.23%)显著高于平和体质46例(18.62%,95%CI=13.77%~23.47%),异常体质中以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为主。糖尿病患者男性痰湿质高于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BMI24 kg/m2的糖尿病患者中痰湿质比例明显高于BMI≤24 kg/m2的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我社区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为主,在不同性别存在差异,体重指数与各主要中医体质类型存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阴市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并结合舌脉以分析判定2013年江阴市121497名老年居民及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65岁)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在全体调查对象中,偏颇体质占34.46%(41867例),平和体质占58.92%(71582例),缺失6.62%(8048例);偏颇体质以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为主。其中高血压病患者以湿热质、阴虚质、痰湿质的偏颇体质较多,分别为8.71%、7.54%、7.05%;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的偏颇体质较多,分别为10.50%、7.49%、7.44%;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偏颇体质以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为主,分别为8.59%、7.75%、7.35%。结论:中医体质与常见慢性病存在相关性。湿热质容易出现在高血压老年患者中,阴虚质容易出现在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中。而在老年人中气虚质、阳虚质也占相当比例。提示在临床上对慢性病进行防治的时候,若能结合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辨证论治及善后调理,可在常见慢性病的治疗上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分析不同性别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为老年人预防疾病、中医养生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选择自愿参加免费体检的1 143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自助系统,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自助采集信息进入软件,完成后自动生成体质类型。结果:1 143例老年人中无基础疾病老年人633例,占55. 38%,主要体质类型为平和质191例、偏颇质952例(1种偏颇质327例,2种偏颇质321例,3种及3种以上偏颇质304例),其中阴虚质499例、痰湿质439例、气虚质397例、阳虚质239例、血瘀质78例。不同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合并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为痰湿质、阴虚质、气虚质,不同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合并糖尿病患者体质类型为痰湿质,不同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体质类型为痰湿质、阴虚质,不同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分布规律,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对指导老年人预防疾病、养生保健、合理用药等,有益于提高老年人群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对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睡眠科收治的306名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检测,分析性别、年龄与其体质分布的关系,并针对不同体质患者制定合理的中医防治方案。方法:选择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高血压睡眠科收治的30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通过"中医体质辨证、健康管理系统"分析其体质总体分布、不同年龄阶段体质分布、不同性别体质分布,并针对不同体质患者制定养生调理方案。结果:通过中医体质检测发现,306例高血压病患者体质总体分布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19.3%,阴虚质18.0%,痰湿质15.7%,平和质13.7%,阳虚质10.5%,气郁质9.5%,湿热质5.9%,血瘀质5.5%,特禀质1.9%,其中阴虚质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且女性男性,痰湿质男性女性,气虚质以20~40岁中青年居多,气郁质和血瘀质以女性居多,阳虚质以60岁以上老年人和女性居多。结论:兰州地区高血压病患者体质检测结果以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为主,不同年龄阶段高血压病患者男女体质具统计学差异,其原因与男女生理特点、生活压力、观念、气候、饮食、地域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为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汇集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数据7782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实施,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判定应用判别分析法。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原发性高血压有意义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结果: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因素后,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入选了3个中医体质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其比值比(odds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分别为2.00[1.58,2.55]、1.66[1.33,2.08]和1.37[1.13,1.66]。以性别分层分析,男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痰湿质、阴虚质,其OR值和95%CI分别为1.61[1.22,2.14]、1.60[1.17,2.19];女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其OR值和95%CI分别为2.80[1.79,4.39]、1.55[1.13,2.14]和1.39[1.05,1.84],痰湿质对女性高血压的影响更显著。结论: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田智慧  王琦  张妍  王济 《中医药导报》2019,25(19):86-89
目的:对韩国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韩国老年人521人,运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韩文老年版)》进行体质调查,分析9种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慢性病的韩国老年人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差异。结果:韩国老年人群中,平和质占30.5%,8种偏颇体质占69.5%;偏颇体质类型以阳虚质最多,其次为阴虚质、痰湿质,分别占21.1%、12.7%、10.7%。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占36.2%,兼夹体质占63.8%;偏颇体质中以虚实夹杂体质为最多,占45.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有无慢性病的韩国老年人体质类型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老年人平和质、痰湿质、湿热质构成比高于女性;女性老年人阳虚质、阴虚质构成比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平和质比例逐渐降低而气虚质、阴虚质比例增高。无慢性疾病者平和质比例明显高于有慢性疾病者;除了特禀质以外,慢性疾病人群偏颇体质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疾病人群。结论:韩国老年人群呈现多虚、多痰湿的体质特点,体质特征以兼夹体质、虚实夹杂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居民的中医体质状况。方法对社区60岁以上常住居民612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采集33项体质基础信息的得分,通过计算机软件并由中医师复核确认其中医体质,并记录人口学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体重指数、血生化指标等。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单一平和质14.05%,其余为偏颇或复合体质;出现频率较高的为阴虚质、平和质及阳虚质,其次是痰湿质和气虚质。(2)平和兼痰湿质、阴虚兼痰湿质、阳虚兼痰湿质的体重指数升高。(3)与平和质比较,阳虚兼阴虚质、阳虚兼特禀质、气虚兼痰湿质的老年人血糖值明显偏低;气虚兼阴虚质的老年人甘油三酯显著升高。结论社区老年居民多为复合偏颇体质,痰湿质体重指数升高,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及特禀质容易发生血糖、血脂异常,需要改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年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了解老年人中医体质情况以及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因素下中医体质类型。方法:选择2019年1—5月参与健康体检等活动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中医体质辨识对象,共2532例,采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及《体质判定标准》中相关标准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根据中医体质类型分类主要为阴虚质(36.41%)、痰湿质(26.15%)、湿热质(14.10%);高血压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36.10%)、痰湿质(29.80%)、湿热质(19.40%);糖尿病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32.93%)、阴虚质(26.95%)、湿热质(15.57%);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32.31%)、阴虚质(27.69%)、湿热质(15.38%);社区慢性病管理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31.10%)、痰湿质(30.17%)、湿热质(19.18%);其他老年群体中体质类型主要为阴虚质(37.84%)、痰湿质(25.06%)、湿热质(12.73%)。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及湿热质是常见中医体质类型,对调整该区域老年人一般体质调养方案及慢性病病种体质调养方案,筹备开展中医治未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