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从豁教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从医60余载,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在针灸治疗中,田教授强调中医辨证施治,注重理、法、方、穴、术,主张当针则针、当药则药或针药并用,临床擅长治疗中风后遗症、风湿痹病、郁证等,尤以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绝佳[1].现将先生临床中针药并用治疗肺系疾病2例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针药结合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针灸与中药相结合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针药结合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在中医发展的长河中经过历代医家的继承和发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针灸和中药的结合需要辨证施治,将针药结合灵活应用于临床,对于医者治疗疾病有显著的优势,也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回顾并结合临床实践可以发现,临床医生对针药并用的临床价值和理论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本文在文献回顾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的角度对中医针药并用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提出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针药并用的核心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通过针药并用提高临床疗效的具体形式,提出了分别将患者、疾病、证候、症状及疾病的不同时程作为临床的“干预对象”时针药并用的方式,以期为理性地了解针灸和中药治病的特点与优势,进一步拓展中医针药并用临床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宋·王执中明言:“知针知药,固是良医。”中药和针灸为传统中医治疗的两大疗法,虽然二者治疗方式不同,但均以中医的基础理论为指导,针药并用能显著增强疗效,因此倍受古代医家推崇。这一方法至今仍被医家广泛而大量地应用于临床各科。为了进一步认识针药并用的治疗范围和协同作用的机理,现将近年来针药并用治疗各科疾病的报道,综述如下:1 针药并用治疗内科疾病 内科疾病种类繁多,症状复杂,单纯使用针或药对某些疾病疗效不佳,针药并用能显著增加疗效,扩大治疗范围。于氏[1]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分为A、B、C三组,分别为 3…  相似文献   

5.
针灸和药物是中医临床两大治疗手段,古代医生在实践中形成了针药结合临床模式,促进了中医药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产生了新的理论和学说。针药结合临床模式不仅在提高临床疗效和开展临床研究方面,更可在提升中医药学术方面,带来诸多的启示。通过分析发现:针药结合临床模式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尤其是运用中医药治疗疑难复杂性疾病和危重疾病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在现代研究中,尤其是对于中医理论、针灸和中药方剂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现阶段,在发扬中医特色、提高中医疗效、繁荣中医学术的形势下,需要重视针药结合临床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辜孔进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四十多年。遵循《内经》"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的治疗观,主张"一针二灸三药",认为针药结合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兼治多种疾病、降低针药副作用。临床上根据病情需要,该针则针,该灸则灸,该药则药;针药结合,通权达变,辨证精准,疗效显著,被誉为"海南第一针"。现举辜老针药结合治疗疑难奇症验案数则,与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7.
中医针药并用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同一患者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两种治疗措施,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形式。针药并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领域,临床报道虽多,但水平参差不齐,亦无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就近年来针药并用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总结,以期为中医针药并用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谢强针药并用临证举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谢强教授既擅长针灸,又精通中药,五官临床多针药合用,疗效卓著。他认为:针灸药物并重,是提高中医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知针知药,方为良医。作为从事中医五官临床的医生,应以突出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又不排斥其它疗法,力争佳效。现将谢强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经验略谈一二,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家维教授出身阳江中医世家,现为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及学术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教学40余载,中西汇通;精研进针手法,善用"飞针",临床中主张针药并举,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家维教授在对中医经络学说及西医病因  相似文献   

10.
<正>针灸和中药作为中医看病的两个主要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运用得当常常事半功倍。纵观古代名医治病大都集针药之大成,然而现代中医临床看病,大多是或有善用药者,或有善用针者,能针药并用者鲜而。笔者作为一名针灸临床医师,研究生阶段跟随山东中医药大学高树中教授学习,常侍诊左右,在临床工作中养成了针药并用的习惯,现就针灸临床工作中针药并用的点滴体会分享如下。1 关于针药并用的临床价值历代医家关于针药并用  相似文献   

11.
针药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治疗型糖尿病西药主要为磺酰脲类、双胍类及胰岛素。但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药物剂量随着病程延长而加量,甚至不能很好控制糖尿病而使血糖升高。近年来采用的中西药结合治疗,但疗效也不满意。中医针药结合治疗疾病,早在唐代孙思邈就认识到其重要性,提出“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因是良医。”本文通过对西药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联合加用针药或单独加用中药治疗的疗效的差异比较,来说明针药配合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和优越性。1 临床资料临床资料来源于本院1992…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的古代认识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析古代医家针药并用的经验与认识.通过对古代医家论著文献的梳理,从古代中医针药并用的思想和具体运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历代医家对针药并用作为医家必备素质的学术思想极为推崇,在针药并用临床治疗方法模式运用规律以及针药的作用特点效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认识,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针灸临床与科研.  相似文献   

13.
吕光荣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研究,从医40余年,对心脑疾病形成诊疗一体、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中医诊疗体系.在治疗上注重整体调理,特点为针药气功并用.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心水"范畴.笔者跟从吕教授临症多年,每见其他医院束手、濒于垂危的慢性心衰患者,在吕教授针药并用之下,转危为安,得颐天年.现探讨分析其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背部段压痛点联合西药对抑郁症合并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伴有胃肠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药物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口服西酞普兰40 mg,每日1次。针药组另给予针刺督脉背段压痛点,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2周HAMD各因子评分及总分、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HAMD各因子评分及总分、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针药组治疗1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日夜变化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及总分均较药物组降低,针药组治疗2周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因子分也较药物组降低,针药组治疗1、2周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督脉背段压痛点联合西药治疗抑郁症合并胃肠道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且对部分症状改善效果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5.
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长期腹胀、腹痛、排便改变为特征。导师朱庆军认为治疗慢性腹泻应当注重辨证,强调针药并施、隐药于食的中医特色疗法,并在临床中采用"辨证施治—内外并治—食养食治"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方式治疗慢性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赵华  田从豁 《北京中医药》2007,26(8):485-486
田从豁教授从事针灸事业55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全国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之一.在针灸治疗中,田教授强调中医辨证施治,注重理、法、方、穴、术,主张当针则针、当药则药或针药并用,倡导中西医相结合、主动治疗与被动治疗相配合,临床擅长治疗中风后遗症、精神紧张症、各种神经痛和麻痹、风湿病、胃肠痛、哮喘和过敏性疾患等.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骨科软组织损伤疾病,属中医学"痹症"范畴,其中尤以膝关节居多。创伤性滑膜炎可分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治疗方法各异。本文整理、分析了近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经验,选取了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中药为主、针灸为主、针药结合和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四个方面对中医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针药结合疗法在对本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临床效果确切,治疗方便。此外,中医综合疗法是本病临床研究中的创新疗法,多措并举,以中药为方,针刺为术,佐以推拿按摩综合治疗,能更好地发挥各种手段的长处,综合性强,疗效颇佳,可作为本病临床研究的切实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冀雅彬  郭义 《四川中医》2008,26(4):38-39
针灸和方药是中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各有所长,但中医发展到了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分化了,或者说医者的针药结合理念已经变得很模糊、针药结合意识已经变得很微弱了.当然仍有很多同仁在临床进行针药并用的治疗,并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但其中大多是针灸与方药的各自为战,而不是把二者统一在一个诊疗体系当中,通过有机的结合,协同运用.本文将对<伤寒杂病论>中一些典型条文进行分析,以揭示张仲景的针药结合理念,以期引起大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作为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长期困扰女性患者,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多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肾虚、脾虚、兼夹痰湿、血瘀与肝郁,中医多采用辨证论治,针药治疗,中药周期治疗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临床,改善生活方式在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查阅近5年文献总结临床常见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4例和中药组34例,比较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结果针药组疗效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大于中药组。结论针药并用能更好地改善慢性盆腔炎的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