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窦底壁的分嵴是上颌窦底壁皮质骨的突起,把上颌窦底壁分成两个或多个窦腔。该分嵴有可能起源于上颌窦和牙齿的生长发育阶段,称之为原发性分嵴;也可能是牙齿缺失后上颌窦气化导致上颌窦底壁形态的改变所致,称炎为继发性分嵴。不同学者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这一结构,发现大约13%到35.3%的上颌窦底壁存在分嵴,该分嵴可以存在于上颌窦底壁的任意位置,高度在2.5mm到12.7mm之间,也有学者报告了上后牙缺失后上颌窦底壁的分嵴发生率大于没有缺失上后牙。上颌窦底壁分嵴这一解剖结构在种植牙的上颌窦提升术中有重要意义,手术方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解剖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上颌窦不同气化分型的发生率及相关解剖特征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20年1-6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并拍摄CBCT影像患者200例,对其CBCT图像进行重建分析.依据上颌窦底与上颌后牙的位置关系将上颌窦气化类型分为正常气...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影像分析无症状人群上颌窦底壁与上和后牙根尖位置关系,为上颌后牙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3例98侧无症状人群的上颌窦锥形束CT影像,三维重建后在选取的截面上测量784个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距离,上颌后牙根尖的位置据此分为4类,并将各例上颌窦底壁与上颌后牙根尖距离的均值进行95%置信区间估计。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根根尖距离上颌窦底壁的平均距离最短,为(0.44±0.61) mm(置信度95%).上颌磨牙根尖广泛存在于上颌窦底壁密切接触的情况,其中上颌第二磨牙与上颌窦底壁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位置关系密切,锥形束CT可精确了解上颌后牙区的解剖情况,从而降低医源性上颌窦炎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4.
在上颌后牙区进行种植术时,常出现剩余牙槽骨骨量不足的临床条件,上颌窦外提升术能够达到垂直骨重建的目的,已经成为临床常用的手段.由于受上颌窦解剖结构变异的影响,如上颌窦黏膜增厚、上颌窦底壁骨隔存在、上颌窦动脉走行位于窦底或骨窗附近等,常导致上颌窦外提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如上颌窦黏膜穿孔、术中出血、上颌窦炎、感染、植骨...  相似文献   

5.
目前,种植手术已成为一种常规的技术应用于临床,随着种植体设计的改进和植入技术的日趋成熟,成功率不断提高,适应证也不断扩大,但是剩余骨高度不足仍是影响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多采用上颌窦底提升术,主要包括上颌窦侧壁开窗术和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这2种术式有效解决了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不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上颌窦的解剖结构、底壁分嵴等情况,以及口腔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归纳总结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基本原则,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切口设计、手术方法,以及3种改良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比较,骨挤压器和骨冲顶器的应用,初步探讨植骨材料的选择,辅助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特殊器械(超声骨刀和内镜)的特点,伴发上颌窦囊肿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上颌窦影像学特征,探讨不同类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影像学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700份数字化X线曲面断层片作为研究资料。调查上颌窦分隔和上颌窦囊肿的发生率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缺牙状况进行分组,测量各组缺牙区的窦嵴距及窦底高度,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牙缺失组窦嵴距〉多牙缺失组窦嵴距,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多牙缺失组窦底高度〉单牙缺失组窦底高度,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4)。59岁~77岁组女性窦嵴距〈男性窦嵴距,男性窦低高度〈女性窦低高度,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上颌窦分隔发生率为27%,上颌窦囊肿发生率为4.9%。结论:上颌后牙缺失不同缺牙状况窦底高度和窦嵴距有统计学差异,59~77岁年龄段窦底高度和窦嵴距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锥形束CT观察样本人群中上颌窦底黏膜增厚情况及性别、年龄、后牙缺失对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的影响;分析在病理状态下,上颌后牙根尖周病变与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的关系,及上颌后牙根尖周病变的侵犯程度对窦底黏膜增厚的影响。方法选用334例符合标准患者的双侧上颌窦影像资料,包含636个上颌窦。在NNT软件界面下在矢状及冠状面记录患者上颌窦黏膜厚度(A型:≤2 mm; B型:>2 mm)、性别、年龄和上颌后牙缺失及根尖周病变的存在情况。对于无后牙缺失及存在清晰上颌后牙根尖周病变的患者,记录病变与上颌窦底的波及关系:OS型(病变与上颌窦底存在一定距离); CO型(病变仅接触上颌窦底但未突破); IS型(病变突入上颌窦底)。所有患者按照年龄分为3个组:18~40岁; 41~60岁;>60岁。结果上颌窦黏膜病理性增厚的比例为40.4%,上颌后牙根尖周病变对上颌窦底黏膜增厚有明显影响(P=0.00),黏膜增厚比例为77.9%; 3种不同类型的上颌后牙根尖周病变与窦底的波及关系造成的窦底黏膜增厚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30);男性上颌窦黏膜增厚比例(45.6%)显著大于女性(36.3%)(P=0.01); 41~60岁及60岁以上人群上颌窦黏膜增厚比例显著大于40岁以下人群(P=0.00);上颌后牙有缺失时上颌窦底黏膜发生黏膜增厚的比例(58.9%)显著高于上颌后牙无缺失的情况(35.7%)(P=0.00)。结论根尖周病变是导致上颌窦黏膜增厚的主要因素,且随着根尖周病损逐渐侵入上颌窦内,上颌窦底黏膜增厚的发生率逐渐上升,但是,当上颌后牙根尖周存在病变时,即使病变范围未触及上颌窦底,也不能排除上颌窦炎的可能性。另外,男性、中老年人群及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黏膜增厚比例普遍较高。  相似文献   

8.
种植义齿是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有效修复方法。在上颌后牙区,严重的牙周炎或根尖周炎可造成较大范围的骨质破坏,患牙拔除后还可导致上颌窦的不断气化,造成剩余牙槽嵴骨量不足。上颌窦底提升术是增加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的常规治疗技术,应用这一技术可以扩大种植修复的适应证,其术后的成骨效果关系到种植义齿的长期预后。临床中不同病例术后的实际成骨效果不同,研究表明上颌窦的解剖及病理因素、手术术式及是否植骨、种植体突入上颌窦的高度、种植体植入时机、骨移植物的选择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均可能影响术后成骨效果。本文就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窦内成骨效果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以期为种植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上后牙拔除可以导致上颌窦气腔化,并且上颌窦气腔化在以下几种情况可以更明显:1、所拔除的后牙被高度弯曲的上颌窦底所包绕,并且牙根突入上颌窦窦腔内;2、拔除上颌磨牙比前磨牙所引起的上颌窦气腔化明显,而上颌磨牙中以第二磨牙更明显;3、多个相邻上颌后牙的拔除,或拔除的上颌后牙相邻的牙齿已有缺失情况.上后牙拔除致上颌窦气腔化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可以通过拔牙后即刻骨移植或即刻牙种植来维持拔牙区域上颌窦底的三维形态,有效防止或减少上颌窦气腔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作为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通过剥离提升上颌窦底壁的黏膜,形成容纳血液和骨移植材料的空间,从而增加上颌后部骨高度以满足种植体植入的需求。该技术包括经外侧壁开窗入路提升和经牙槽嵴顶入路提升两种术式,受诸如上颌窦底黏膜厚度、窦底解剖形态、上颌窦病变等的影响,其中上颌窦囊肿的存在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和手术风险。目前对于上颌窦底提升术中是否对囊肿进行处理以及如何进行处理仍存在争议,本文将针对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种植术中遇到的上颌窦囊肿问题的不同处理策略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