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医疗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160套外来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未实施细节管理(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6月实施细节管理(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以器械损坏率、清洗质量合格率、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包装标签合格率、器械遗失率、手术科室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临床使用过程中问题反馈次数为研究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科室满意度以及医师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器械损坏率明显更低,同时清洗质量合格率、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包装标签合格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器械遗失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管理各项各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使用过程中问题反馈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提升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质量,避免器械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毒供应中心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未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前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将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作为观察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对比消毒供应中心在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前后的工作质量,对比两组器械回收、器械清洁消毒、器械包装、器械发放合格率;对比两组工作满意度。结果:各抽取300件器械作为调查对象,观察组器械回收、器械清洁消毒、器械包装、器械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40名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为95.00%(38/40),对对照组的工作满意度为70.00%(28/40),对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更高(P<0.05)。消毒供应中心观察组时期工作满意度为100.00%(20/20),对照组时期工作满意度为80.00%(16/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器械供应质量显著提升,能够为医院各个科室及时供应质量合格的可复用器械,其工作质量也得到各个科室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规范化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妇科腹腔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12月使用的200套妇科腹腔镜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2月使用的200套妇科腹腔镜器械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对比两组实施前后妇科腹腔镜器械的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手术室医护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妇科腹腔镜器械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管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手术室医护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妇科腹腔镜手术器械实施规范化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可以保障腹腔镜器械的处理质量,切实避免其出现感染问题,降低差错的发生,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骆丽燕 《智慧健康》2022,(28):247-250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随机抽检消毒供应中心1000件/包灭菌器械设为对照组,此阶段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另于2020年1~12月随机抽检消毒供应中心抽检的1000件/包器械设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加入微信平台管理。比较无菌物品合格率、缺陷事件发生率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菌物品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包装不合格、湿包、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相关设备故障等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科室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减少设备故障发生,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并更好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对于改善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手供一体化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2月使用的600件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3月~5月使用的600件手术器械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管理模式对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效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满意度的评价。结果: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后发现,实验组在器械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估,从器械清洗消毒、物品标识、文书记录、合理运送发放、医疗废物分类处理五个环节进行评估发现,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手术室医护满意度调查中发现,经手供一体化管理后,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运用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器械清洗消毒质量,还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的满意度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实施手术室器械处理的过程中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将2018年1月~12月按照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法实施处理的手术器械220件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月~12月按照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实施处理的手术室器械220件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感染事件发生率、医生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感染事件发生率、医生满意度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在手术室器械处理过程中的应用,具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PDCA循环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压力容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8年11月河源市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所提供的实施常规管理(设置为对照组)的80包器械和2018年12月—2019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所提供实施PDCA循环(设置为实验组)的80包器械,比较2组实施PDCA循环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压力容器中的使用效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40名,对比实施PDCA循环后其工作能力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96.2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评分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压力容器使用中效果显著,器械清洗合格率、护理人员规范性及满意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应用全程质量管控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5月本院实施全程质量管控模式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70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4月~2019年4月未实施全程质量管控模式为对照组,共352例医疗器械管理事件,2019年5月~2020年5月实施全程质量管控模式为观察组,共352例医疗器械管理事件。回顾性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资料,对比两组器械管理合格率,同时比较临床各科室对医疗器械使用满意度。结果:医疗器械使用总满意率比较,观察组(95.24%)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显著(P<0.05);回收合格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储存合格率、发放合格率比较,观察组(99.72%、99.72%、99.15%、99.43%、99.43%、99.15%)均高于对照组(95.17%、94.32%、94.60%、94.03%、93.75%、94.89%),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应用全程质量管控模式,可有效提高器械管理合格率,有利于提高临床科室对医疗器械使用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情况和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应用循环管理后进行对比,并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质量、器械供应、感染控制等工作质量合格率和护理管理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并改善护理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面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全面质控管理。比较质控管理前后器械管理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全面质控后,消毒物品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功能区的合格率明显较实施前高(P<0.05)。结论:全面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提高医疗器械的灭菌质量,提高供应中心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中运用手术器械一体化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将本院外科实施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2017年3月-2019年7月间)纳入研究,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常规组(n=48,手术器械常规管理)、一体化组(n=48,对手术器械实施消毒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分析总结手术室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状况、主刀医师使用满意度状况、患者感染状况。结果一体化组手术室器械检查中回收、清洗及消毒、包装、灭菌、存储、发放合格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P<0.05)。一体化组主刀医生对手术室器械的器械外形、器械性能、器械外观清洁、器械准备齐全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组间对比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感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运用手术器械一体化护理管理可提升清洁消毒质量,提升医生使用满意度,降低患者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2—6月未清洗的100件手术室手术器械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件手术器械。对照组手术器械使用普通清洗及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手术器械使用美国STERIS VISION(vision mc)多腔清洗/消毒机清洗及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管理后,观察两组手术器械清洁满意度以及两组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结果消毒后,对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洁度满意度为94%;显著高于对对照组手术器械清洁度满意度为7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器械清洁合格率为8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手术器械清洁度的合格率,具有较高的清洁效率,并且有很好的消毒作用,在护理应用中获得一致好评,提高医疗人员对手术器械清洁的满意度,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循证护理管理模式日常质量掌控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1-12月于该院杀菌供应中心杀菌的260台设备被列入分析,概率性的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0台。对照组实行了传统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观察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行循证护理管理。对于两组设备的清洁率,包装合格率,灭菌手动合格率,部门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指标展开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清洁质量,包装质量与灭菌质量评分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与临床科室的满意度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根据证据的护理管理模型运用在杀菌供应中心的日常质量掌控可显着提升设备消毒,包装与灭菌操作的合格率。精确地提升了部门满意度与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人员20名,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常规质控管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对比实施常规质控管理后及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后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消毒灭菌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抽检手术器械270件,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检验手术器械270次,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手术器械生物监测、 B-D试验合格率均高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实施精细化质控管理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质控管理(P <0.05)。结论精细化质控管理能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探究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8月间选取8名医护人员为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办法。选取10名医护人员为试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比对两组的灭菌合格率、消毒达标率、包装质量合格率、员工满意度。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比对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后的灭菌知识、灭菌实操与综合评分,试验组均分高于参照组(P<0.01)。比对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后的消毒知识、消毒实操与综合评分,试验组均分高于参照组(P<0.01)。比对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后的包装收回、供给、包装质量和综合评分,试验组均分高于参照组(P<0.01)。比对两组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试验组均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1)。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不仅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还对供给、收回、包装等护理质量具有改善作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讨论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5月—2018年11月期间该院消毒供应室中22名医务人员纳入到讨论中,此期间将细节管理融入到消毒供应室中,实施前后调查其医务人员护理质量、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前风险事件发生率28.57%高于实施后2.86%,实施前合格率76.00%低于实施后98.00%(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安全意识、错误防范意识、服务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度54.55%低于实施后86.36%(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融入到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可提升满意度、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使用的700套再生医疗器械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未施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只施行常规管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已施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观察比较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实施前后再生医疗器械的管理情况以及医务人员对器械消毒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灭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施前后医务人员对器械消毒满意度分别为83.33%和100.00%,实施后显著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对再生医疗器械的全程质控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率、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以及灭菌合格率,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医务人员对器械消毒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规范化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流程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以144件口腔器械为样本实施对应清洗措施,规范化清洗消毒的72件器械属观察组,普通清洗消毒的72件器械属对照组,观察清洗消毒质量,统计合格率以及满意度。结果: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质量中,流程规范、区域划分分值,清洗工作、消毒工作、器械存放分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口腔器械清洗消毒后,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98.61%,90.28%;98.61%,87.50%,P<0.05),器械损耗率低于对照组(2.78%,13.89%,P<0.05)。关于器械消毒满意度的统计,该数据在观察组比对照组高(95.83%,79.17%,P<0.05)。结论:规范化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可使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提升,有灭菌合格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精密手术器械管理中应用护理专案的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6月从本院手术室回收的精密手术器械200件及同期手术室23名手术组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以2020年7月~12月从本院手术室回收的精密手术器械200件及同期手术室22名手术组人员为研究组采用护理专案管理模式,以精密手术器械过程损坏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满意度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精密手术器械过程损坏率更低(P<0.05),且研究组手术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应用护理专案能够有效降低精密手术器械过程损坏率,提高手术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外科门诊换药室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与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19年5月在职的4名外科门诊换药室人员及79件再生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与管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3个月内外科门诊换药室消毒灭菌质量检测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器械灭菌合格率、器械回收合格率、器械包装合格率、器械保管完好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满意度明显提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门诊换药室采取消毒灭菌质量监测与管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