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螺旋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血管成像用于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价值。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A在腓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股动脉、骼外动脉、骼总动脉8节段评定其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度,同时分析其阳性、阴性诊断预测值情况。结果:51例患者经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后,不同诊断下肢动脉节段图像各400个。其中两种诊断结果一致的阶段有385个,一致率为96.25%。其他15个不相符的节段中,7个节段为低估,8个节段为高估。经Kappa检验分析得出,Kappa值=0.969,证实两种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得出CTA在腓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股动脉、骼外动脉、骼总动脉8节段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度,同时分析其阳性、阴性诊断预测值中均高于90%,证实了CTA诊断在该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螺旋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血...  相似文献   

2.
任立刚 《医疗装备》2022,(17):29-32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天津市津南医院收治的58例疑似下肢ASO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均进行CTA和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下肢CTA动脉树图像并评估其对ASO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统计796段下肢动脉血管图像,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96.73%(770/796),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37)。58例疑似下肢ASO患者经DSA确诊48例,CTA诊断下肢ASO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75%、80.00%和91.38%,漏诊3例,误诊2例,漏诊和误诊的原因主要为静脉显影和(或)动脉部分节段显影不良。结论 CTA和DSA均能充分获取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信息,两者对下肢ASO的诊断效果接近,且各具优势和不足,临床中应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涛 《医疗装备》2023,(7):77-79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CT血管造影(CTA)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颈动脉超声、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CTA单独及联合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统计超声、CTA单独及联合诊断颈动脉斑块的效能。结果 200例患者中,DSA诊断阳性163例、阴性37例。超声、CTA单独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均较差(Kappa=0.224、0.258),超声联合CTA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41)。超声联合CTA诊断诊断颈动脉斑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CTA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且诊断效能高于两者单独诊断,可对颈动脉斑块病变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技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及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 2014年12月在该院宫颈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3D-CPA、HR-HPV及TCT检查,以上3项指标任一阳性者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选取慢性宫颈炎52例、低级别CIN 50例、高级别CIN 80例、早期宫颈癌(Ⅰa-Ⅱa)35例进行分析.评价3种筛查方法单独或联合筛查共5种方案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及约登指数.结果:早期宫颈癌组血管形成指数(VI)大于高级别CIN组及低级别C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血管形态及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筛查方法单独筛查发现:灵敏度最高为HPV(89.70%),特异度最高为VI(80.77%),诊断符合率最高为HPV(85.25%).HPV+TCT与HPV+TCT+VI联合筛查发现: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均为三者联合筛查,灵敏度为96.36%,特异度为75%,诊断符合率为91.24%,约登指数最高为0.715.HPV16/18阳性患者宫颈癌组占94.29%,高级别CIN组占55.00%,低级别CIN组占21.57%.结论:3D-CPA、HR-HPV及TCT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应加强对HPV16/18阳性患者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血管CT(CTA)对患者冠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进行检查,记录两种检查各自的阳性、阴性结果。以CAG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CT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检查均能较好地显示冠脉狭窄等病变情况,CTA检查的灵敏度为96.1%,特异度为78.0%,阳性预测值为94.3%,阴性预测值为84.2%。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较高,诊断灵敏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冠状动脉病变的无创检查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显示下肢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可疑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横断面增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7例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后均能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狭窄的情况,20例腔内的血栓清晰地显示,27例下肢动脉显示清晰。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和独特的优越性,为诊断和治疗下肢动脉栓塞提供了一种精确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HFU)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对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PLG患者96例,均接受HFU、SM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HFU、SMI单独及联合诊断PLG的效能。结果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96例患者中恶性24例(胆囊癌13例,腺癌11例),良性72例(胆囊结石5例,炎性息肉12例,胆固醇性息肉51例,腺瘤4例)。HFU联合SMI诊断PLG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于HFU、SMI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FU、SMI单独诊断PLG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U联合SMI诊断PLG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阳性预测值均高均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诊断中冠状动脉CTA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疑似冠脉临界病变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样本。最终确诊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准,评价冠状动脉CTA对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的诊断效果,包括诊断符合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同时比较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参数。结果:冠状动脉CTA对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均比较高,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中,患者斑块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偏心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脉临界病变管腔狭窄程度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冠状动脉CTA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可以准确判断与评估管腔狭窄程度,指导疾病治疗,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宫颈活检的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宫颈醋白肉眼观察试验(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VIA)和碘染色肉眼观察试验(visual inspection with Lugol’s iodine,VILI)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以2009年10月—2010年3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入选的591例患者行宫颈刮片检查及VIA和VILI试验,最后行宫颈多点活检,比较3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3种方法的相符性。结果宫颈刮片的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100.0%,约登指数为0.09;VIA的灵敏度为46.9%,特异度为87.1%,约登指数为0.34;VILI的灵敏度为62.5%,特异度为83.1%,约登指数为0.45。宫颈刮片、VIA及VILI3种方法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肉眼观察法价格低廉,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宫颈刮片高,且可以立即出结果,是本地区宫颈癌筛查经济、有效的方法,同时应用VIA与VILI进行筛查,可以提高检查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超声参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冠心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87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使用超声仪器对颈动脉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颈总动脉IMT及颈内动脉IMT,评估颈动脉硬化超声参数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颈总动脉IMT、颈内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P <0.05)。ROC曲线显示,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颈总动脉IMT、颈内动脉IMT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AUC为0.924,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 <0.05)。颈动脉硬化斑块指数、颈总动脉IMT、颈内动脉IMT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率均高于三项指标单独检测(P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颈动脉粥样病变,临床使用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肾动脉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进行对照性研究,评价CE-MRA与CTA这2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显示情况。方法:对临床上怀疑有肾动脉狭窄的30例患者同时行肾动脉的CE-MRA与CTA检查,其中证实有狭窄的15例患者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比分析CE-MRA与CTA这2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结果:CE-MRA与CTA在肾动脉狭窄程度的判定上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CE-MRA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上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要略低于CTA。结论:CE-MRA与CTA都能较准确地诊断肾动脉的狭窄,但CE-MRA无辐射、更安全,更应作为临床上检查肾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E—MRA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拟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进行CE—MRA检查.并使用MIP等后处理方法分析。结果:24例MRA检查成功,本组患者显示右侧髂外动脉闭塞2例.腹主动脉狭窄2例,闭塞2例;股动脉狭窄4例,闭塞2例;胴动脉狭窄5例,小腿动脉狭窄3例,闭塞4例。其中1例由于患者不配合导致检查失败。结论:利用CE—MRA可直观、全面的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对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头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对照,分析超声检查的价值。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的诊断阳性率为48%,与头颈部CT血管造影52%相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的诊断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92.31%,准确率为96%。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明显,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诊断准确率可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FPG、HbAlc及联合指标诊断T2DM的最佳切点。方法采用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423例研究对象分为T2DM组(n=60)和非T2DM组(n=363),所有受试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测定其FPG及HbAlc。绘制FPG和HbAlc诊断糖尿病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结果①HbAlc诊断T2DM的切点为6.1%,此时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78.5%,曲线下面积0.910(95%CI,0.873~0.946),阳性预测值(+PV)为41.4%,阴性预测值(-PV)为98.3%,You&n指数为O.702,正确率为80.4%,Kappa值为0.465。HbAlc≥6.5%时,灵敏度为61.7%,特异度为93.7%,+PV为61.7%、-Py为93.7%,Youden指数为0.553,正确率为89.1%,Kappa值为O.553。②FPG诊断T2DM的切点为6.09mmol/L,此时灵敏度83.3%,特异度89.3%,曲线下面积0.898(95%CI,0.885-0,957),+PV50.5%,一州96.9%。Youden指数0.726,正确率86.1%,Kappa值0.549。当FPG≥7.00mmol/L时,灵敏度33.3%,特异度99.2%,+w87.0%、-PV90.0%、Youden指数0.325、正确率89.8%、Kappa值0.438。③HbAlc≥6.1%和FPG≥6.09mmol/L联合指标具有较好的诊断性能。且优于单个指标,此时的灵敏度83.3%.特异度93.7%,+PV68.5%,-PV97.1%,Youden指数0.770,正确率92.2%,Kappa值0.706。结论HbAlc≥6.1%和FPG≥6.09mmol/L联合指标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Youden指数、正确率、Kappa值都高于其他指标,与OGTT有很好的一致性,对T2DM的诊断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GerdQ)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方法:40例初诊为烧心、反流的患者,分别予以24h食管pH值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结果:食管pH值监测灵敏度0.9722,特异度1,Youden指数0.9722;GerdQ灵敏度0.7778,特异度0.25,Youden指数0.0278;胃镜检查灵敏度0.833,特异度0.75,Youden指数0.583。24h食管pH值监测较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有显著差异(P0.05);24h食管pH值监测较有胃镜检查显著差异(P0.05)。结论:24h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中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胃镜检查、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GerdQ)。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比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CTA)与冠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其评估冠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先行冠脉CTA筛查,经其诊断为重度狭窄或闭塞的31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CAG检查,分析比较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评估其精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冠脉CTA对于评估正常或重度狭窄的冠脉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判断的精确率达73.4%。结论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比较可靠、简便而且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手段,对冠脉病变的评估较准确,可以作为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筛查与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下陂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戍像检查,重建分析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曲面重建(CPR)。结果:其中腹主动脉狭窄4例,髂动脉狭窄6例,股动脉狭窄狭窄8例,闭塞3例;小腿动脉狭窄7例,闭塞2例。全部患肢均存在股动脉以下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可以直观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倍比稀释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作为布鲁氏菌病(布病)诊断实验的可能性。方法 选择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布病患者血清93份,同时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AT)和倍比稀释RBPT检测,根据二者实验结果的相关性,以SAT结果作为判定标准,分析不同稀释倍数的RBPT作为诊断截断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来评价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倍比稀释RBPT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6,以1∶2为截断值时约登指数最高为0.893,灵敏度为89.30%,特异度为100%;以1∶4作为截断值,RBPT的灵敏度为63.10%,约登指数为0.631,特异度为100%;以1∶8作为截断值,RBPT的灵敏度为57.14%,约登指数为0.571,特异度为100%;以1∶16作为截断值,RBPT的灵敏度为19.05%,约登指数为0.191,特异度为100%。结论 倍比稀释RBPT以1∶2为截断值时诊断的准确性最高,可以为布病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心型游离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超早期(小于3 h)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011年我院就诊的127名NSTEMI患者,以急诊PCI术中造影结果、冠状动脉CTA结果以及发病后3个月随访等信息作为最终诊断,在发病超早期内定性测定H-FABP及定量测定cTnI,并进行统计。结果:在本研究入组的患者中,H-FABP与cTnI相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H-FABP与cTnI两项结果进行诊断,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H-FABP有望作为急性心肌坏死监测的一项快速、准确、敏感、特异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