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单排固定(SR)和双排固定(DR)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 23例肩袖损伤患者(23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R组(12例)和DR组(11例),SR组采用2枚锚钉、简单缝合固定,DR组采用3枚锚钉、内排褥式缝合固定.术后24个月评价其临床功能,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内旋、外旋)、手术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再撕裂情况及其临床功能.结果 SR组手术时间短于DR组[(115.8±25.0) min比(124.5±19.7) min,P=0.033];两组临床功能(VAS、Constant、ASES、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内旋、外旋)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组术后全层再撕裂2例,DR组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组部分分层再撕裂和全层再撕裂7例,DR组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再撕裂患者临床功能(VAS、Constant、ASES、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治疗2~5 cm肩袖撕裂损伤在临床功能及再撕裂方面与SR相比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李亮 《智慧健康》2023,(6):95-99
目的 根据武警江苏省总队医疗骨科对老年肩袖伤的治疗特点,就肩关节镜下单排与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本项目选择了武警江苏省总队医疗骨科临床中心2013年6月-2022年2月收治的近40例老年肩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处理方法不同分成治疗组(运用双排缝合桥修复技术)和对照组(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桥修复技术),每组20例,研究了两组患者术中术后UCLA评估、Constant评估、术中术后VAS疼痛评估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UCLA评分和Constant评分,结果表明,手术各项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各项数据分析效果,治疗组好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患者术前后结果差异相对地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的对照显示,手术痛苦分数相比无差别(P>0.05),术后疼痛分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肩袖伤的患者而言,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修复技...  相似文献   

3.
汤海峰 《医疗装备》2022,(24):15-18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以单排为主的缝合桥技术,试验组采用以双排为主的缝合桥技术,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评估]、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肩关节活动度(ROM)、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6月内再撕脱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UCL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CL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UCL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外旋、前屈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外旋、前屈度数均大...  相似文献   

4.
刘静  石莹 《医疗装备》2021,(4):132-133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以及对肩关节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宝坻区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的97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体侧外旋角度、主动前屈角度、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体侧外旋角度、主动前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UCLA评分、A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利于改善术后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0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以患者的入院顺序为其进行分组,其中用肩关节镜下单排锚钉治疗的患者,有39例为对照组,另外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应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31.48±2.09)分、疼痛评分(1.19±0.28)分,相比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11.99±5.76)分、疼痛评分(3.47±1.09)分明显更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7.44%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76.92%相比要高(P<0.05);相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职能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通过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再撕裂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于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修补,其效果确切,能有效避免患者的再次撕裂,以此来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全肩关节镜和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肩袖损伤患者90例,将于关节镜辅助下实施切开治疗的45例设为A组,将开展全肩关节镜切开术的45例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UCLA评分与ASE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VA 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与A组的6.67%则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治疗,肩袖损伤患者采用全肩关节镜切开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与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的疗效分析。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2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研究中11例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治疗,常规组11例患者接受半月板下修整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进行半月板缝合术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在肩袖撕裂患者中采取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肩袖撕裂患者进行对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5例仅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  相似文献   

9.
李智  李玉茂  刘立航 《医疗装备》2023,(21):17-19+2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RCR)对肩袖损伤(RCI)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治疗的78例R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于术前、术后1、3、6个月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于术前、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UCLA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肩关节前屈、内旋及外旋活动度分别较术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下小切口肩袖修补术有利于降低RCI患者术后疼痛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0.
雷昱 《医疗装备》2019,(13):11-13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老年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的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84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施行手法分解+肩关节镜肩袖修复术;试验组施行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肩袖修复术。比较两组疼痛减轻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后4、8、12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疼痛减轻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短,术后4、8、12周ASES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肩袖损伤合并冻结肩患者采取肩关节镜下直接松解联合肩袖修复术治疗,可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缩短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系统锻炼对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接受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锻炼,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锻炼.比较两组患者肩袖损伤修复结局、患肢肩关节活动度、患肢肌肉力量、患肢肩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手术治疗中选用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肩袖损伤患者均分为两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40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选用康复护理,统计对比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数据对比,χ2=4.5006,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肩部功能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评分(30.14±1.25)分高于对照组(25.26±2.19)分,数据对比,t=12.2396,P<0.05。结论将功能康复护理应用在肩袖损伤患者肩关节镜手术治疗中对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及恢复时间,提高关节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改良Hwu缝合术联合缩宫素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两组患者均给予缩宫素治疗,同时对照组行B-Lynch缝合术,实验组行改良Hwu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较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正常所需次数较少,恶露持续时间及月经周期较短(P均<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vs.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Hwu缝合术联合缩宫素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保障产妇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性影响因素。方法:2006—01—2009—05行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的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56岁,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撕裂大小、肌腱回缩程度和质量。结果:根据UCLA评分,优23例(76.7%),良5例(16.7%),差2例(6.7%)。术后患者肌力明显改善(P〈0.05);患者的年龄、撕裂大小及回缩的程度等因素明显影响预后(P〈0.05);术前的病程、症状和关节活动范围对治疗效果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关节镜下修补肩袖损伤创伤比较小,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但需要正确操作及不断提高关节镜操作技术,并在选择患者时仔细考虑影响疗效的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钦萍  周宏 《现代保健》2014,(26):29-31
目的:比较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VI缝合的效果,选择更好的子宫切VI缝合方法。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子宫切121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连续单层缝合组(单层组)和连续套锁缝合组(套锁组)各150例。单层组采用连续单层子宫切口缝合法;套锁组采用连续套锁子宫切171缝合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术后恶露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并随访1年,记录两组月经复潮时间、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结果:单层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分别为(48.46±7.35)111in、(32.8±5.9)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分别为(263.6±112.4)mL、(36.74±0.83)℃、3.33%和(3.7±0.6)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随访1年。单层组术后1年内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分为2.67%和8.67%,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单层组月经复潮时间为(4.46±2.18)个月,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相比于连续套锁缝合,连续单层缝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恶露时间,并且降低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高场磁共振螺旋桨(PROPELLER)技术下联合标准"Y"位在临床上对于肩袖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5月,选择40例具有肩袖损伤相关症状的患者,均采用两种方法进行MRI检查,方法一,采用常规扫描序列:即FSE T2WI,斜冠状面FSE T2WI和斜矢状面FSE T2WI;方法二采用PROPELLER(螺旋桨)技术序列联合标准"Y"位扫描。评价两组患者的肩袖损伤分级程度和肩胛损伤脂肪浸润程度评分比较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在肩袖损伤Ⅱ级(χ^2=4.943,P=0.026)、Ⅲ级(χ^2=7.168,P=0.007)比较中,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在脂肪浸润程度评分Ⅱ级(t=-4.673,P=0.041)、Ⅲ级(t=-4.442,P=0.046)比较中,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ROPELLER技术联合标准"Y"位在降低伪影,充分展示肩袖结构等方面更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补肝肾方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肩袖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联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补肝肾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关节功能评定结果,并于治疗后统计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和关节功能评定结果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补肝肾方治疗老年肩袖损伤临床有效,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Rotator cuff tear is a common degenerative shoulder disorder that often requires surgical treatment. Howev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ize of the tear and the functional results is somewhat controversial, which generates inconsistency among orthopaedic surgeons about the indications for and methods of rotator cuff reconstruction. Aims: The aim of the authors was to evaluate the midterm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rotator cuff reconstruction and the possi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sults and the surgical technique or the postoperativ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In addition, recently published corresponding studies are also reviewed by the authors. Methods: Twenty-seven patients with full thickness rotator cuff tear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who were treated either by arthroscopic (14 patients) or by open repair (13 patients) technique. Functional results were assessed using clinical tests.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as also performed. Results: The average postoperative Constant Score was 73, the average DASH (Disabilities of the arm, shoulder and hand score) was 14. The Constant scores averaged 80 for the arthroscopic and 70 for the open group.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howed partial or full thickness retear of the cuff in 40% of the cases. Conclusion: More than 70% of the patients had excellent or good results two years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The change in the acromiohumeral distance or partial retear failed to affect the results significantly, but full thickness tear had an effect on them.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缝合技术对剖宫产产妇子宫憩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50例,分为观察组(全层连续缝合联合连续褥式缝合,25例)和对照组(子宫全层连续缝合2次,2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围手术期指标、子宫憩室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子宫憩室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观察组的子宫憩室肌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憩室容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全层连续缝合联合连续褥式缝合技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能有效降低子宫憩室发生率及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