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参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发病过程的亚型阿片受体。方法:观察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大鼠心脏μ、δ和κ阿片受体的变化及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关系;观察δ和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创伤失血休克后,大鼠心脏δ和κ阿片受体数目明显升高,与血流动力学指标下降呈显著负相关。δ和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可明显逆转创伤失血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下降。结论:心脏δ和κ阿片受体可能参与了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腺苷A3受体(A3AR)在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阻力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反应性的降低是决定创伤休克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腺苷是机体遭受创伤、缺氧时大量释放的重要内源性调质,并通过相应受体发挥作用。本研究拟观察腺苷A3受体(A3AR)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的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与休克血管反应性变化间的关系,初步探讨A3AR是否参与对休克血管反应性的调节。方法:参照以往的工作基础,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40 mmHg)模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缩血管物质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收缩反应性采用离体小血管张力测定仪检测;A3AR的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情况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进行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在大鼠失血性休克后0-4 h,其肠系膜上动脉1-2级分支血管对由NE诱导的收缩反应性呈现“双向性”变化;A3AR mRNA表达随休克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而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平滑肌A3AR的蛋白表达在休克后即刻呈增加趋势,随着休克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尤其以休克后4h的表达下降最为明显;此外,A3AR激动剂可部分恢复休克2 h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对NE的收缩反应性,且该作用可被A3AR阻断剂MRS1523所拮抗。结论:A3AR参与失血性休克血管低反应性的形成,在失血性休克后激动A3AR受体可保护血管功能,部分恢复失血性休克后大鼠阻力血管对NE的收缩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β-内啡肽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β-EP通过何种阿片受体亚型介导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抑制中作用,以期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角度探讨创伤后免疫紊乱的机制.实验以正常大鼠脾细胞为靶细胞,以代表T细胞免疫功能的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IL-2的分泌及IL-2R的表达为观察指标,采用离体实验的方法,分别用β-EP抗血清、δ、κ高选择性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NTI)、Nor-BNI、及μ相对选择性受体拮抗小剂量naloxone(NAL)为工具药进行研究.实验首先通过测定创伤失血性休克不同时相血浆β-EP对脾细胞增殖功能、IL-2分泌及IL-2R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观察休克血浆经β-EP抗血清预处理后对脾细胞功能的作用,以证明β-内啡肽是否直接参与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实验第二部分用1-1000nmol/L的NTI、Nor-BNI及1-100nmol/LNAL体外作用于含休克血浆的脾细胞培养体系,观察脾细胞功能的变化,以探讨β-EP通过何种受体介导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抑制中作用.结果表明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即刻(0h)至休克后6h血浆β-EP水平显著升高,休克血浆非常显著地抑制正常大鼠脾细胞功能,休克血浆β-EP含量与脾细胞增殖功能、IL-2分泌及IL-2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β-EP抗血清显著降低休克血浆对脾细胞功能的抑制,结果直接证实了β-EP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免疫抑制中有重要的作用.δ、κ受体拮抗剂NTI、Nor-BNI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逆转休克血浆对脾细胞功能的抑制,小剂量NAL无作用,提示创伤性休克后β-EP可能主要通过与δ、κ受体结合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未观察到与μ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后不同时相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sorcin蛋白表达及其对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反应性,初步探讨sorcin是否参与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的调节。方法:36只SD大鼠,12只用作非手术对照组,其余采用经股动脉放血法制成失血性休克(动脉压40 mmHg)模型。分别将成模大鼠再分为休克早期(30min)组及晚期(2h)组;各组开腹分离肠系膜动脉,采用离体器官张力测定技术检测肠系膜动脉对NE的反应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WB)检测肠系膜动脉平滑肌sorcin的表达及其分布;采用免疫共沉淀联合WB检测sorcin-肌浆网2型雷诺定受体(RyR2)表达,并分析休克大鼠sorcin水平与肠系膜动脉对NE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失血性休克早期组大鼠肠系膜动脉对NE的收缩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而晚期组对NE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早期组和晚期组大鼠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sorcin总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生了明显转位现象,即早期组sorcin在胞浆及质膜内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晚期组sorcin在胞浆内的表达明显增强,而在质膜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免疫共沉淀发现,早期组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sorcin-RyR2复合子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晚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晚期组sorcin由质膜向胞浆移位与其血管反应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后2h,大鼠肠系膜动脉平滑肌sorcin从RyR2解离,导致sorcin从肌浆网向胞浆转位,至少部分参与肠系膜动脉对NE低反应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抑钙剂NPS 2143对创伤失血性休克(THS)大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NPS 2143输注对THS大鼠的存活情况、平均动脉血压与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升压反应、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未经治疗的大鼠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数小时内全部死亡,单纯给予乳酸林格氏液(LR)复苏有轻度的改善作用,NPS 2143输注可明显延长THS大鼠的存活时间,提高24 h存活率。休克后大鼠的血压和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升压反应都显著降低,LR复苏有一定的恢复作用,NPS 2143能明显改善血压和升压反应。同时,NPS 2143可明显改善休克后降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_(max)),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LR复苏。结论抑钙剂NPS 2143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心血管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及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节律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失血性休克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RT-PCR检测模型肠系膜上动脉节律基因per1、per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休克组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肠系膜上动脉节律基因per1、per2的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模型肠系膜上动脉节律基因per1、per2表达水平下调,提示失血性休克可以影响节律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μ,δ,κ阿片受体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血管功能抑制中的作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400042)刘良明卢儒权胡德耀陈惠孙陈艳但飞君目的:探讨μ,δ和κ阿片受体与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血管功能抑制的关系,明确这三种亚型阿片受体是哪型或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β-内啡肽(β-EP)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细胞免疫受抑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收集休克前、休克后0h、1h、3h、6h、12h、24h休克血浆(SP),并检测SP中β-EP水平;②采用体外实验,分离并混合4只正常大鼠脾细胞,分别与SP、SP+β-EP抗血清体外培养,观察ConA诱导的脾细胞增殖、白介素2(IL-2)分泌及白介素2受体(IL-2R)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休克后即刻血浆β-EP水平显著升高(P<0.01),1h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24h接近休克前水平。②与对照组相比,SP可显著降低ConA诱导的脾细胞功能(P<0.01),SP中β-EP含量与脾细胞增殖功能、IL-2分泌及IL-2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SP经β-EP抗血清处理组脾细胞功能明显高于较未经抗血清处理组(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血浆中显著升高的β-EP参与了机体的细胞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144只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休克对照组、乳酸林格氏液(LR)复苏组、CsA 1 mg/kg、5 mg/kg和10 mg/kg组。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后,观察不同剂量CsA治疗对休克动物的存活时间和24 h存活率的影响,同时通过股动脉和左心室插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CsA对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和心率(HR)的影响。结果 CsA(5 mg/kg和10 mg/kg)可明显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和24 h存活率。休克后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MAP、LVSP、±dp/dtmax和HR都显著降低,LR复苏可使各项指标有所回升,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sA(5 mg/kg和10 mg/kg)可明显升高LVSP和±dp/dtmax,在复苏2 h时明显高于LR组,并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CsA显示出较好的抗创伤失血性休克作用,其中以5 mg/kg和10 mg/kg的给药剂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研究了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脏α、β和多巴胺受体的影响。结果显示,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脏α和β受体最大结合数下降,亲和力降低,DNA受体Bmax下降,亲和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淋巴液对失血性休克作用与肾上腺素能α受体的关系。方法 45只失血性休克大鼠分为三组;酚苄明(POB)组,单纯淋巴液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POB组放血后以POB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失血性休克大鼠离体左房观察了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nsinghor-more,TRH)对肾上腺素能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正性肌力作用的影响,用全细胞记录式膜片钳制技术研究了TRH对豚鼠单一心肌细胞慢钙内流的作用及对肾上腺素能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促钙内流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TRH本身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离体左房仅有轻微的正性肌力作用,但却可增强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正性肌力作用,但不增强苯肾上腺素的正性肌力作用。表明TRH对休克大鼠心脏β-肾上腺素能和多巴胺受体具有一定的增敏作用。TRH可延长豚鼠单一心肌细胞的钙通道开放时间,增强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促钙内流作用,这可能是TRH增敏心脏β和DA受体,增加其受体激动剂正性肌力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后肠淋巴液(PHSML)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小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ACE2平衡的作用。方法:复制小鼠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休克组与休克+引流组,行液体复苏;休克+引流组液体复苏后,引流肠淋巴液。在液体复苏后6 h,检测肾组织ACE、ACE2、血管紧张素II(Ang II)1型受体(AT1R)、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MasR)的mRNA表达以及Ang II、Ang(1-7)含量。结果:失血性休克提高了肾组织ACE mRNA、AT1R mRNA和Ang II水平,降低了ACE2 mRNA、MasR mRNA和Ang(1-7)水平,PHSML引流抑制了失血性休克对ACE2和AT1R 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PHSML引流也降低了失血性休克增加ACE/ACE2、Ang II/Ang(1-7)和AT1R/MasR比值的作用。结论:PHSML引流恢复了失血性休克后肾组织的ACE/ACE2平衡,有利于减轻失血性休克所致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14.
各种休克都有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如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肾上腺素都兴奋α-受体,引起血管收缩,组织低灌注.对α-受体阻断剂治疗休克持有不同观点,为揭示休克不同时期α-受体阻断剂对组织NE含量的影响,我们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虹膜交感神经膨体去甲肾上腺素荧光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 1 8mg/kg熊胆冻干粉针剂 (BBI)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平均动脉血压 (MABp)和存活时间。方法 :取Wistar系大鼠 2 70~ 32 0g ,2 0 %乌拉坦皮下麻醉 ,股动脉放血造成失血性休克 60min后开始给药抢救。动物随机分 3组 (n =8) :( 1 )正常组 :麻醉手术完毕稳定 1 0min后取材 ;( 2 )休克组 :麻醉手术完毕稳定 1 0min ,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 60min后取材 ;( 3)给药组 :此组又分2组 ,即①实验组 (BBI组 ) :麻醉手术完毕稳定 1 0min ,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 60min ,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Rho激酶和PKC在环孢素A( CsA)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中的作用及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和缺氧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MSC),观察了Rho激酶和PKC在CsA调节休克血管反应性中的作用,以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线粒体MPTP开放的影响,同时观察CsA对休克动物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结果 CsA明显改善了休克血管反应性,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可显著拮抗CsA恢复休克血管反应性的作用,但是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对CsA的作用无明显影响。 CsA和Rho激酶激动剂U46619都可抑制缺氧后线粒体MPTP的开放程度。休克后大鼠血液中TNF-α和IL-1β的浓度均显著增加,但CsA处理仅使其轻微减少。结论 CsA可以通过抑制线粒体MPTP开放改善休克后血管的低反应性,发挥对创伤休克的治疗作用。 Rho激酶参与了这其中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时脑啡肽(D-Ala2-Leu5-enkephalin,DADLE)和褪黑素对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3,RIPK3)、三磷酸肌醇受体/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4,5-trisphosphate receptor/voltage ...  相似文献   

18.
<正>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肠淋巴液(PHSML)对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TAVECs)通透性以及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40 mmH g,1.5 h),液体复苏后,常规方法引流PHSML,分为0~3 h和3~6 h两个亚组;原代培养大鼠TAVECs并传代,检测CD31表达;分别观察4%和10%的PHSML对TAVECs形态(光镜、扫描电镜)和活性(MTT  相似文献   

19.
益母草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器官血流量和血液流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LHS)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从颈总动脉放全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采用观察器官微循环观察、微血流量和血液流变学测定方法,观察LHS对失血性休克转归时血液动力学的调节作用。结果:失血性休克时,器官血流量降低,血粘度增高;LHS和NS组均能改善胃、肠、肝的微区血流量,但前者效果优于NS组(p<0.05);AHL治疗后,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明显低于NS治疗组,且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增强 (p<0.05)。结论:LHS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时的血液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20.
<正>目的:以线粒体保护剂环孢菌素A(Cs A)作为干预因素,观察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失血性休克淋巴管低反应性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40 mm Hg,3 h),休克+Cs A组在低血压1 h后注射Cs A(6 mg/kg)。观察Cs A对胸导管组织淋巴管平滑肌细胞(LSMCs)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制备胸导管组织匀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与线粒体功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