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5,(6):753-755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32只,禁食12h,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血栓通胶囊组。另选取11只大鼠做为正常对照组。每组每天干预1次,12周后检测大鼠的热痛潜伏期、神经血流量、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及神经传导速度,并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热痛潜伏期延长,神经血流量减少,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髓鞘松解;耳部及上肢末端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明显减少;下肢末端血流灌注量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血栓通胶囊组大鼠热痛潜伏期缩短,神经血流量增大,神经传导速度增快,神经束膜整齐,耳部及上肢末端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明显增加,下肢末端血流灌注量增加。结论:复方血栓通可能是通过增加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灌注量,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2.
复方杞鹰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复方杞鹰颗粒对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用Wistar大鼠,高脂、高糖饮食8周,小剂量STZ 35 mg·kg-1 ip 12周后,形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复方杞鹰颗粒低、中、高剂量(1.17,2.34,4.68 g·kg-1)治疗8周.测定坐骨神经、尾神经传导速度,全血黏度、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坐骨神经醛糖还原酶和Na +/K+ ATP酶活性.结果:复方杞鹰颗粒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同时可抑制糖化产物的形成;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中Na +/K+ -ATP酶的活性;可以延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中醛糖还原酶的活性的升高,改善神经功能.结论:复方杞鹰颗粒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引起的神经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神宁颗粒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早期给予糖神宁颗粒灌胃给药,2个月后测定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并分离腓肠神经,光镜下行腓肠神经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糖神宁颗粒治疗后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加。治疗组大鼠腓肠神经有髓鞘神经纤维数量和密度显著高于糖尿病组。结论糖神宁颗粒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损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麦活血饮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早期给予中药复方参麦活血饮灌胃,4周后测定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电镜下观察坐骨神经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参麦活血饮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增快,H 反射加快;大鼠坐骨神经的轴突、髓鞘的病变有所修复。结论:参麦活血饮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损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苦荞麦对STZ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配合高热量饮食的方法建立模型.分组给药并测定体重、血糖、血浆胰岛素、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结果:复方苦荞麦能明显地改善STZ糖尿病大鼠的症状,有效地降低空腹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明显降低TXB2含量,升高6-ketp-PGF1α,明显减轻STZ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作用明显优于消渴丸组.结论:复方苦荞麦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早期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末宁对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和红细胞山梨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世家  王镁  张兰  吴春福  刘雯 《中成药》2004,26(5):405-40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末宁对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红细胞山梨醇(RBC-S)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糖末宁灌胃(2.95、5 90、11.80g·kg-1,i.g)连续3周,以甲钴胺作为阳性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对糖尿病大鼠神经传导速度、RBC-S含量的影响.结果:糖末宁治疗后,与模型组和治疗前相比,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对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有显著增加作用(P<0.05);治疗后,糖末宁及甲钴胺组RBC-S含量明显下降(P<0.01),中剂量组RBC-S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糖末宁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可能与纠正多元醇代谢异常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葛根素合用甲钴胺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单用甲钴胺组、单用葛根素组、两药联合组、并设置空白对照组.检测大鼠血糖;组织切片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变化;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测定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甲钴胺组和模型组之间的的血糖水平无统计差异(p>0.05),葛根素组及两药联合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坐骨神经组织切片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神经组织损伤较轻.结论:葛根素合用甲钴胺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影响,探讨其镇痛及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和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发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及糖痹康高、中、低剂量组,另设10只大鼠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蒸馏水,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4周检测体质量、空腹血糖,16周后取大鼠一侧坐骨神经,光镜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变化,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浆β-EP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血糖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甲钴胺组及糖痹康各剂量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β-EP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糖痹康中、高剂量组显著增加β-EP表达(P0.01)。结论糖痹康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上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浆β-EP水平,对坐骨神经的形态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益肾通络法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弥可保)、中药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治疗6周后,观察中药复方对模型大鼠血糖、MDA、NO及NGF含量的影响。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MDA、NO明显升高,NGF含量明显降低;中药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血糖、MDA、NO明显降低,NGF含量明显升高。结论益肾通络法能够改善MDA、NO及NGF的含量,从而达到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和神经肌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何竟  廖方正 《针刺研究》1999,24(1):56-59
本研究运用光镜、电镜和神经肌电图等检测手段来观察针刺对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大鼠坐骨神经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组糖尿病大鼠经过 3个月病程后,坐骨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已形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样病理改变,而针刺组糖尿病大鼠的坐骨神经损害明显轻于模型组。结果说明:针刺可延缓或减轻由糖尿病所致的大鼠周围神经损害,即针刺可防治糖尿病大鼠形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归知糖疽颗粒对I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试验分对照组、模型组、归知糖疽颗粒组(0.81,1.62,3.24 g·kg-1)、阳性对照药组,灌胃给药12周,以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摆尾温度阈值、血糖、体重、病理形态学为观察指标。结果:归知糖疽颗粒能延迟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降低摆尾温度阈值,调节血糖及改善大鼠体重;病理学证实,可减少神经纤维断裂及轴索萎缩,减轻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抑制炎细胞浸润。结论:归知糖疽颗粒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及末梢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以3.24 g·kg-1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穴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周围神经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西药组、治疗1组(肺俞、脾俞、肾俞)、治疗2组(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和治疗3组(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每组10只。模型采用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溶液方法进行制备。成模后西药组予口服弥可保,治疗组予针刺治疗;各组分别于造模前、造模72 h及12周后测定血糖及体质量,治疗12周后取大鼠尾神经组织HE染色以观察各组大鼠尾神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血糖(29.7±1.3 mmol/L)较正常组大鼠血糖(6.1±0.09 mmol/L)明显升高(P<0.05),体质量明显下降(P<0.05),尾神经形态结构明显异常,治疗1组血糖(20.6±0.9 mmol/L)、治疗2组血糖(20.5±1.2 mmol/L)和治疗3组血糖(17.1±0.6 mmol/L)及西药组血糖(21.0±1.0 mmol/L)较模型组大鼠血糖、体质量水平及病理形态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3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1组、治疗2组及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体针腧穴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血糖、体质量水平及尾神经病理学形态改变,这可能与针刺腧穴的配伍协同作用相关,通过腧穴配伍协同效应,更好的发挥了针刺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的作用,从而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的周围循环状态及病理学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温经散寒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萍 《光明中医》2009,24(3):462-463
目的:观察温经散寒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5例,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对总体疗效、血糖、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温经散寒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明显改善症状,修复受损神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艾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周围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形成DPN模型,艾灸大鼠"胰俞"、"足三里"穴,每日1次,每穴15 min,连续治疗56天.通过血糖、尿糖、体重、饮食量等的监测,结合神经电生理方法检测神经传导速度,评价艾灸对DPN的治疗效应;HE染色、光镜观察坐骨神经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坐骨神经NGF含量.结果 治疗后,艾灸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模型组(P<0.01);艾灸组病理形态较模型组有改善;艾灸组NGF含量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1.艾灸能有效改善DPN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体征.2.艾灸改善DPN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症状的效应可能与提高NGF含量,促进周围神经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与电生理所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与电生理的关系.方法 选择8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中医辨证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应用丹麦产DANTEC CANTATA型肌电图仪,采用表面电极测定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 阳虚证患者腓总神经MCV最慢,明显低于气虚证、热证、血瘀证和湿证(P<0.05);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最低,明显低于气虚证、热证和湿证(P<0.05).阳虚证患者腓肠神经SCV亦最慢,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亦最低,均明显低于气虚证、热证、阴虚证、血瘀证和湿证(P<0.05).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辨证阳虚证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异常最明显.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可以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桑白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早期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DM)大鼠模型,经桑白皮提取物、弥可保灌胃每天一次,连续2月治疗后观察大鼠血糖(FBG)、体重(W),对坐骨神经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髓鞘面积、髓外纤维、髓鞘横断面面积。结果:桑白皮提取物能降低血糖,增加糖尿病性大鼠坐骨神经髓鞘面积、髓外纤维、髓鞘横断面面积,减轻神经髓鞘水肿,减轻坐骨神经的病变。结论:桑白皮提取物可明显缓解DM大鼠周围神经的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17.
乌芪通络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复方乌芪通络胶囊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乌芪通络胶囊组、弥可保组,给予乌芪通络胶囊灌胃,并以弥可保作对照,疗程8周,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红细胞与坐骨神经中醛糖还原酶活性(AR)、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并对治疗后的坐骨神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经乌芪通络胶囊治疗后的DPN大鼠坐骨神经中AR明显降低,坐骨神经传导速度(SNCV)增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中AR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该药对血糖及坐骨神经的形态学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论:乌芪通络胶囊对大鼠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血糖及改善多元醇代谢来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有关,并对改善神经系统的超微结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桑白皮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报道认为确诊1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其神经病变的发生率为7%,而病程25年以上者,发病率达50%,如果包括亚临床的神经病变,发病率高达90%。蛋白的非酶糖化和自由基损伤是导致神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应用蛋白非酶糖化抑制剂如氨基胍及抗氧化剂硫辛酸均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经功能的作用[1-2]。本实验研究桑白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脂质过氧化物、糖化终产物、坐骨神经髓鞘面积等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10周,体质量(200…  相似文献   

19.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针药结合治疗对实验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针药结合组,运用链脲佐菌素造成实验性DPN大鼠模型,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观察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用电镜观察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 针药结合治疗组与模型组、电针组、穴位注射组相比,感觉传导速度(SNCV)、运动传导速度(MNCV)均有所改善(P<0.05),但未达到正常组的水平;针药结合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轴突变性、脱髓鞘程度有所减轻.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法对实验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 (SIRT1)/p53通路发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治疗DPN的机制和方中黄芪用量.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PN加含12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组(BYHW120组),DPN加含60 g黄芪的补阳还五汤组(B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