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miRNA是一类具有转录后调控功能作用的单链小RNA。从1993年在秀丽线虫发育时期发现第一个miRNA后,miRNA的研究取得巨大突破,目前在多种生物体内发现数量庞大的miRNA,并且观察到miRNA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学功能,对生物体的发育代谢凋亡过程均具有调控作用。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RNA,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具有高度保守性。大约占到整个人类基因组的1%,调控人类30%以上基因的表达。参与各种生物体细胞早期发育和生长、增殖、分化、分裂以及凋亡,并且参与重要基因的调控、体液调节、组织重建、内分泌调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具有重要影响~([1-3])。其在  相似文献   

2.
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中具有负调控作用,参与调控器官的形态建成、生长发育、激素分泌、信号转导、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凋亡分化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应答能力等生物学过程.自1993年Lee等人发现参与调控线虫时序发育的lin-4以来,研究人员在水稻、线虫、果蝇、人、小鼠、病毒等生物中相继已鉴定出上千种miRNA.据推测,约1%的人类已知基因编码了miRNAs,每个miRNA可调控约100个靶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样作用[1].  相似文献   

3.
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对基因进行微调的非编码RNA小分子,约占人类基因组的3%,控制了人类约1/3的mRNA表达,通过与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抑制mRNA的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蛋白表达,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重要进程,包括早期胚胎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脂肪代谢以及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等 [1].1993年Lee等 [2]首次在线虫中发现基因Lin-4通过转录生成的RNA调控虫体的发育过程,2000年Reinhart等 [3]又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具有转录后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let-7.随后的研究发现,此类小RNA在各种生物中普遍存在,miRNA作为新的研究切入点,为功能基因组学、转录调控机制及基因治疗等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将miRNA的生物学特性、生成、作用机制及与妇科肿瘤的相关性研究等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miRNA以其特有的基因、生物学特性及潜在的生物医学应用价值,在治疗各项难治性疾病中越来越引人注意,研究miRNA在胆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中的调控作用机制,从而解决胆道并发症——"阿格硫斯之踵"医学难题。1993年,LEE等在秀丽新小杆线虫发育调控研究中发现了第一个miRNA[1],7年后Pasquinelli在对线虫发育调控中发现了let-7[2]。目前已有500余个miRNA在人体内发现。miRNA在肝  相似文献   

5.
RNA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发现,RNA的功能不只局限在蛋白质合成,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RNA的定点修饰以及染色质的结构组织等,其中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更是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6.
贾林  赖人旭 《广州医药》2007,38(2):10-11
miRNA(micro RNA,微小RNA)为一类近年新发现的,由21~25个核苷酸构成的非编码短序列单链RNA分子,其研究始于1993年首个发现的可时序调控线虫胚胎后期发育的基因lin-4.自2001年《science》杂志连续报道三个实验室从线虫、果蝇和人体克隆的几十个lin-4的小RNA基因,随后许多实验室在包括人类、果蝇、植物等多种生物物种中鉴别出数百个miRNA.  相似文献   

7.
Micro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在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人类全部基因的1/3都受到miRNA的调控。目前的研究表明,miRNA广泛调控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生物体发育、心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生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小RNA(miRNA)最早在线虫中被发现[1-2],结构上主要有3个特点:(1)本身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ORF)及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特点;(2)通常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3)有独特的特征序列.很多学者认为miRNA对其靶基因主要为抑制作用,但是,2007年,美国哈佛医学研究所在研究ARE的调控作用中发现,miRNA有活化翻译的作用,即在细胞周期的调控中上调靶mRNA的翻译[3].  相似文献   

9.
师婕  张林燕 《疑难病杂志》2011,10(12):955-957
<正>microRNA即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长度为18~25nt,它能在转录后水平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或翻译。1993年,Lee等在秀丽新小杆线虫中发现了第一个miRNA即lin-4,2000年Reinhart等在线虫发育调控研究中发现了let-7,从而拉开了miRNA研究的序幕。至今提  相似文献   

10.
陈方园 《医学综述》2011,17(12):1797-1800
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2 nt的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作用广泛,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NA let-7是最早发现的miRNA之一,是线虫时序性发育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在哺乳动物中调节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而且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不同,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现主要讨论let-7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正>micro RNA(mi RNA)是一类长20~25nt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广泛存在于从植物、线虫到人类的细胞中。目前最新的miRNA数据库(miRBase)版本号是21.0(2014.6,www.mirbase.org),涵盖了223个物种、共35 828条成熟mi RNA序列。miRNA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导致m 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参与包括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分化、发育和逆境应答等所有已验证  相似文献   

12.
唐婷  赵一俏 《广东医学》2016,(15):2350-2352
MicroRNA( 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由发夹结构的单链RNA前体(约70~90个碱基大小)经过Dicer酶加工后生成。主要通过与靶mRNA的3′端非翻译序列结合,导致靶mRNA降解或转录后翻译抑制,从而调控靶基因的表达。据推测,miR-NA调节着人类三分之一的基因,由于miRNA存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提示miRNA可能有非常广泛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miRNA调节人体多种生理病理活动,如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分化等。 miRNA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心肌及相关组织中的miRNA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病理过程。 miR-NA是多细胞生物中众多基因调控分子中的一种,越来越多的miRNA及其功能被发现,使得miRNA指导基因调控的重要性备受关注[1]。1993年,由Lee等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分析的方法在秀丽新小杆线虫( C.elegans)中发现了能时序调控胚胎后期发育的lin-4,lin-4不编码蛋白质,而是编码一种小片段的RNA。然而,当时并未引起研究者太大的注意,因为没有发现其他类似于lin-4的基因,也没有发现类似的不编码蛋白的RNA。直到7年之后,Reinhart等在2000年发现了另一个非编码RNA-let-7,它在调控线虫由幼虫L3期向成虫发育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随后的一年里,随着生物基因学的迅速发展,许多科研人员又相继在线虫、果蝇、斑马鱼和水稻等真核生物和细胞中找到这类的小分子RNA,并将这些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命名为miRNA。至此, miRNA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界研究的焦点,对其形成、作用机制和功能的研究很快全面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微RNA(miRNA)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生物体中,miRNA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多种生命进程和心肌肥厚、心室重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miRNA在心血管方面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越来越被关注,很有希望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细胞的一类长度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在生物体发育和基因表达过程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分子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近来研究表明miRNA在病毒感染宿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设计抗miRNA反义寡核苷酸促进或阻断特定miRNA的表达可以实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标。本文综述了抗miRNA反义寡核苷酸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吴红明 《医学综述》2013,19(15):2705-2707
microRNA又称miRNA,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生物体中,miRNA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多种生命进程和病理生理过程。胰岛素抵抗在多种疾病和病理生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并诱发和(或)加重糖尿病及心力衰竭。目前认为,miRNA在胰岛素抵抗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微RNA(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通过对靶信使RNA降解或抑制翻译过程起负性调节作用的内源性单链小分子RNA。迄今,上万种miRNA已经得到成功鉴定。miRNA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其序列高度保守,在生物体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就miRNA的命名规则、形成过程、生物学特征、主要功能、研究策略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25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通过与mRNA互补结合,通过转录后抑制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普遍存在于多细胞生物中,而且数量可观,约占整个基因组基因总数2%左右.miRNA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并已被证实参与和调控了包括时序发育、细胞凋亡、脂肪代谢、神经元发育、细胞分化、激素分泌等在内的多种生理过程,以及包括肺癌、白血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发生过程.从最早在线虫中发现的lin-4和let-7开始miRNA已经成为各领域专家的研究重点,而抑郁症作为全球疾病总负担中的第四位疾病和青壮年人群中的第二大疾病负担也成为了医学工作者不得不攻破的一项难题,miRNA与抑郁症是否存在着一些关系,miRNA对抑郁症的防治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将对作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最大的发现之一的miRNA与人类精神疾患中的第一“杀手“-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郝克红  段涛 《医学综述》2011,17(19):2884-2887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长20~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它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翻译序列结合促进靶基因降解或抑制翻译过程,从而抑制靶基因表达。miRNA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凋亡的调控,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从miRNA的产生、作用机制、在生物体发育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作为生物学标记的研究进展以及病理状态下在胎盘中的差异表达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RNA干扰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环  吴永忠 《重庆医学》2008,37(2):198-200
1998年,Fire等在研究线虫基因沉默机制时发现,双链RNA较单链的正义或反义RNA更有效,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 RNAi现象已在植物、真菌、低等无脊椎动物等多种生物体内发现,它是生物体适应外界环境、基因表达调控、抵抗外源病毒RNA侵染而保护基因组的重要机制.2001年Elbashir等[1]首次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观测到RNAi现象,开始了RNAi技术在这个领域的探索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是指双链RNA(dsRNA)分子在mRNA水平关闭相应序列基因的表达或使其沉默的过程,是一种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RNA干扰在许多生物体如线虫、果蝇、植物以及哺乳动物中都存在,防止生物体受到外源性核酸的入侵.RNA干扰现象被发现以后,广泛应用于基因的功能、基因治疗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