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后腹膜腔镜手术中气腹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及动脉血气的影响,选择了40例(ASA I~Ⅲ)后腹膜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监测二氧化碳(CO2),气腹前、气腹后30 min、解除气腹后30 min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气、气道压力的变化.结果气腹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气道压力变化不明显(P>0.05),动脉血气发生显著改变,出现高碳酸血症(P<0.05).研究表明,后腹膜腔镜手术CO2气腹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及血气产生一定的影响,术中需加强麻醉的管理及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膜腔镜手术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了128例(ASAⅠ~Ⅱ)后腹膜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监测气腹前及气腹后 30 min血压(Bp)、心率 (HR)、心电图 (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气、气道压力的变化.结果: 气腹前、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气道压力变化不明显(P>0.05),动脉血气发生显著改变,出现高碳酸血症(P<0.05).结论:后腹膜腔镜手术CO2气腹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及血气产生一定的影响,术中应加强麻醉的管理及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中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15例ASAⅠ~Ⅱ级患者,在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Swan-Ganz导管技术及反向Fick检测方法 对麻醉手术期间的氧代谢进行测定,检测点为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10、30、60 min和放气腹后15 min.结果 与麻醉前比较,供氧在麻醉后及气腹过程中轻度下降,而氧耗(VO2)、摄氧率(ERO2)均显著降低(P<0.05).pH值在麻醉后及气腹过程中均明显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CO2麻醉后及气腹过程中均明显增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毕停气腹后15 min各参数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异丙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ASAⅠ~Ⅱ级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能降低氧消耗,无氧代谢谢障碍,但麻醉后及术中有发生高CO2血症和轻度酸中毒风险,术中应加强监测和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4.
脊柱脊髓损伤手术的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麻醉经验.方法:本组32例患者均选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辅助机械通气.诱导用药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维持用异丙酚持续静脉泵入加小量异氟醚吸入,术中监测血压(BP)、心率(HR)、脉捕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结果:术毕10分钟~30分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导管后回病房,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静吸复合全麻是脊柱脊髓手术较为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ransurethralelectrovaporizationoftheprostate,TVP)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胸骨上无创超声多普勒心排量仪分别测定30例老年患者TVP麻醉前后及术中、术后的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心排量(CO)、射血时间(ET)、体循环血管阻力(SVR),然后加以分析.结果麻醉后循环功能稳定;术中30min及术后SVR分别较麻醉前升高17.32%和14.9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30minCO较麻醉前下降11.49(P<0.05).结论TVP手术期间老年患者心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术中应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琼  孙婷婷  严晓晴 《四川医学》2005,26(3):257-257,260
目的 观察新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全麻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 2 0例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施行静脉全麻 ,用七氟醚作吸入麻醉药维持麻醉 ,分别记录每例患者诱导麻醉时、诱导麻醉后、吸七氟醚 5min后、手术开始前、气腹后、胆囊切除后以及术毕时的心率 (HR ,次 /min)、平均动脉压 (MAP ,KPa)、中心静脉压(CVP ,KPa)、肺动脉压 (PAP ,KPa)、每搏量 (SV ,ml/beat)、每搏指数 (SI ,ml/m2 )、心输出量 (CO ,L/min)、心指数 (CI,Lmin 1 /m2 )及每搏量比率 (SVR ,dyn·s 1 /cm5)。结果  2 0例病人诱导麻醉前、后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明显。吸入七氟醚5min ,SV及SI明显高于诱导麻醉前 (P <0 .0 5 ,P <0 .0 1) ;气腹后SV和SI则下降并接近诱导麻醉前水平。吸入七氟醚5min后、气腹后及胆囊切除后 ,MAP均明显低于诱导麻醉前 (P <0 .0 5 ) ,到术毕时接近诱导麻醉前水平。结论 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安全可靠 ,能有效减轻CO2 气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先学  莫洪  潘道波 《广东医学》2021,42(2):221-225
目的 评价围麻醉期脑氧饱和度联合BIS监测对老年肠梗阻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因肠梗阻行肠切除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8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脑血氧饱和度联合BIS监测组(BS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30例.BS组患者同时使用脑氧饱和度联合BIS监测,根据两者数值作为麻醉用药管理依据,脑氧饱和...  相似文献   

8.
心脏术后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较常见,是导致术后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据报道其发生率为33%~83%[1].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早期研究表明低灌注或低血压导致的脑灌注不足可能与术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脑氧饱和度(rSO2)监测利用红外光谱学分析法直接测定脑部的氧饱和度值,从而反映脑氧供需平衡情况[2].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静吸复合麻醉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患者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血浆内皮素的变化.方法 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30例.麻醉诱导选用依托味酯0.2~0.3mg/kg、芬太尼10~15μg/kg,罗库溴铵1 mg/kg.麻醉维持以芬太尼、罗库溴铵或维库溴铵、丙泊酚、异氟醚行静吸复合麻醉,应用Swan-Ganz六腔漂浮导管连续监测心排(CCO)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氧代谢指标的测定:分别从肺动脉和桡动脉取血,测定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氧分压(PaO2)、血红蛋白(Hb)和动脉血乳酸(ABL),计算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ERO2),同时测定术中心肌酶谱及内皮素(ET-1).结果 30例OPCAB患者氧代谢及内皮素变化与麻醉后相比,吻合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吻合回旋支时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明显下降(P<0.01);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体循环阻力(SVR)显著升高(P<0.01),DO2减少,ERO2增加,VO2、ET-1在吻合回旋支时升高最明显(P<00.5);术后6 h ET-1水平接近麻醉后;ABL水平随手术时间逐渐升高;全部患者术后2~4 h清醒,6~12 h拔出气管插管,麻醉时间(5.1±0.3)h,手术时间(4.4±0.4)h,无麻醉并发症和早期死亡.结论 以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或维库溴铵+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吻合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较小,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BIPAP治疗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提高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预防并发症的疗效观察。方法:对32例重度OSAHS患者术前1周用BIPAP治疗,监测其治疗前后的睡眠紊乱指数(AHI)、嗜睡程度得分(ESS)、夜间平均氧饱和度(SpO2)、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及血二氧化碳浓度(PaCO2),并对结果展开分析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治疗前后睡眠紊乱指数(AHI)、嗜睡程度得分(ESS)及治疗前后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均有显著改变;32例OSAHS患者经腭咽成形术后,手术及麻醉耐受性良好,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重度OSAHS患者腭咽成形术前1周用BIPAP治疗可改善其睡眠结构,能纠正其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提高其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性,可有效地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对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瑞芬太尼组(R组,n=20).插管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负荷量,术中以维持量静脉泵注,缝皮时停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记录麻醉前(T1),气管插管后1 min (T2),气腹后15 min (T3)、30 min (T4)、60 min(T5),解除气腹后5 min (T6)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变异度(SVV)、每搏量(SV).观察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结果 R组HR、MAP于T2、T3明显升高(P<0.05),CO和CI在T2、T3时点显著降低(P<0.05).D组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少于R组(P<0.05),D组麻醉苏醒拔管时间明显长于R组(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用于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疼痛减轻,恶心呕吐减少,但麻醉恢复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监测健康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手术时围术期循环功能的变化.方法 53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健康产妇,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为Ⅰ~Ⅱ级,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和脉氧饱和度,同时采用无创监测仪连续监测心输出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比较各指标在麻醉前(基础值)、阻滞平面满意~皮肤消毒前、按压宫底、胎儿娩出即刻、胎盘剥离即刻、胎儿娩出后15 min和30 min、手术结束即刻、麻醉后2 h(T1~T9)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整个围术期,产妇的胸腔液体量无明显改变(P>0.05);其他各循环参数的显著性改变主要集中在胎儿娩出前后,心率、左心室泵血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速率指数、加速指数、左心室射血时间、左心做功/做功指数)在胎儿娩出前后均明显高于基础值及麻醉后2 h(P<0.05);平均动脉压、前后负荷指标(体循环血管阻力/阻力指数)、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预射血期、收缩时间比率)则在胎儿娩出前后明显低于基础值及麻醉后2 h(P<0.05).结论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健康产妇,通过自身调节代偿及合理的麻醉管理,能基本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麻醉中脉搏氧饱和度监测(附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 0例中、低位硬膜外麻醉病例进行麻醉前、后及给予不同辅助用药后的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结果显示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 ,在麻醉后稍下降 ,给予哌替啶、异丙嗪合剂后尤为明显。故应重视硬膜外麻醉中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主张将吸氧列为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全麻)在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联合组)和全麻组,各60例。联合组选L2-3或L3-4间隙,用腰硬联合穿刺套件行腰硬联合阻滞;全麻组行快诱导气管插管全麻,微量泵静脉持续输入丙泊酚、芬太尼。在麻醉前、麻醉后5 min、术毕及术后1、6、12、24 h时,监测2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并比较2组患者在接受相应麻醉时的舒适度、术后VAS评分及麻醉费用。结果:联合组在麻醉操作过程中患处疼痛率明显高于全麻组(P0.01);术中2组生命体征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联合组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直至术后12、24 h,2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脉搏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在术后6 h内明显低于全麻组(P0.01),6 h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费用明显低于静脉全麻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静脉全麻用于髋部手术时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术中脑氧饱和度(rSO2)降低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78例年龄大于65岁,拟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SLV)管理,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从清醒状态到气管拔管阶段的脑氧饱和度( rSO2)变化,并观察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和标准监测参数,在对应时间点进行血气分析,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镇痛,在术前2天和术后4天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估结果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64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入组,全身麻醉术后POCD发生率为28.1% (18/64);在SLV期间,rSO2绝对值低于50%的患者比率为29.7%( 19/64),POCD与rSO2绝对值低于50%具有明显相关性;POCD组的MMSE基线变化率明显大于非POCD组.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与单肺通气期间脑氧饱和度绝对值低于50%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老年女性患者,85岁,主因“上腹部疼痛1d余,加重10h”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糖尿病史20余年,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30余年,陈旧性脑梗死病史10余年.入院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脓毒性休克、胆总管结石等.患者高龄,病情危重,手术麻醉风险极高危.采用快速顺序麻醉诱导,持续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及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有创动脉压、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体温、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量变异度.术中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及输注去甲肾上腺素抗休克,应用甲泼尼龙及乌司他丁减轻炎症反应,并积极纠正低钙血症及低钾血症.术毕患者带气管插管返回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接受支持治疗.术后第9天拔除气管导管,术后25 d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7.
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及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及血气的影响,旨在提高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24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其中7例联合椎管内麻醉。麻醉期间行机械通气,术中严密监测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气道峰压(Ppeak),并分别于气腹的不同时点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气腹前比较,24例患儿的HR、MAP、Ppeak、PETCO2、PaCO2在气腹后明显增高(P<0.01),pH值在气腹后及放气后10m in明显降低(P<0.05),术中SpO2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小儿的呼吸、循环及血气虽有较大影响,但如能选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小婴儿行压力控制通气),加强围麻醉期监测,可使小儿安全接受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以心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为目标导向的液体管理策略对行开胸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30例行择期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以CI/SVI/SVV为导向的S组(n=15)和常规液体管理组(routine group,R组)(n=15),监测围术期两组指标,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Pmax)、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等,评价以CI/SVI/SVV为导向的围术期液体管理策略在改善患者术后转归方面是否优于常规液体管理策略.结果 S组患者术中不同观察时间点HR、MAP、SpO2、PETCO2、Pmax、BIS与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患者术后脱离呼吸机时间4±2h、术中输液量1310±310ml、术后液体输入的正平衡量516±212ml明显小于R组患者9±3h,1920土646ml,859±335ml(P <0.05),术后ICU驻留时间、氧合指数等指标S组较R组呈现良好的转归趋势.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CI/SVI/SVV为目标导向的老年开胸手术围术期液体管理策略较常规液体管理策略更严格限制液体的摄入量,缩短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不增加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的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用于下腹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择择期经腹腔镜行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A组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组(n=30);B组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组(n=30);C组二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组(n=30).监测患者心电图(ECG)、血压(SBP/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术后苏醒时间及患者麻醉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相似,且麻醉前后、CO2气腹前后及手术结束时SBP、DBP、MAP、HR、SpO2、PETCO2变化均有所波动,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A组相比术后苏醒时间快(P<0.01);C组比B组麻醉效果更强,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P<0.01).结论 下腹部短时间(<60 min)腹腔镜手术可酌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而二点法则具有起效迅速、镇痛及肌松完善、术中易于调节麻醉阻滞平面,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不失为基层医院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的麻醉方法,可在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0.
脑氧饱和度监测用于颈部大动脉手术围术期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宝伟  米卫东  陈知进 《医学争鸣》2005,26(13):1206-1208
目的:探讨颈部大动脉手术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的管理.方法:通过对颈部大动脉手术患者(颈动脉体瘤8例、颈动脉狭窄7例)围术期脑氧饱和度(rSO2)、动脉压和颈内动脉反流压等监测,维护患者术中脑氧供需平衡.结果:颈动脉狭窄患者和颈动脉体瘤患者双侧rSO2对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体瘤患者术侧阻断前、中、后rSO2有显著差别(P<0.05);颈动脉狭窄患者阻断动脉开放前后即时rSO2的变化是有差别的(P<0.05);两例患者因术中反流压过低行动脉旁路术.结论:术中rSO2监测对患者围术期脑氧供需平衡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