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MRI诊断、类别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MRI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51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根据肿瘤的MRI及类别选择手术入路,经枕下后正中入路手术切除41例,经枕下远外侧入路手术切除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72.5%),次全切除13例,部分切除l例。临床症状改善者40例,保持原有症状者5例,症状较术前加重4例,术后死亡2例。术后随访到45例,随访期内复发3例。结论枕骨大孔区肿瘤种类及表现差异性大,MRI检查可提供准确的定位和诊断;根据MRI成像特点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方法和入路分析。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20例,其中脑膜瘤13例,皮样囊肿3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1例,脉络丛乳突状瘤1例。影像学检查17例肿瘤位于硬膜内,3例位于硬膜外,其中肿瘤位于枕骨大孔前方、前外侧12例,后、侧方8例,5例肿瘤骑跨于枕骨大孔。结果本组20例中,采用后正中入路7例,枕下外侧入路12例,经口咽入路1例。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出现后组颅神经轻度麻痹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枕骨大孔区肿瘤手术显微程度要求高,脑干、后组颅神经和血管保护尤为重要。手术入路应根据肿瘤位置及与脑干的关系来选择,枕下外侧入路对于处理前、外侧肿瘤是一项好的选择,而脑干被压于侧方的,即使肿瘤位于前腹侧也可选择后方入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以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23例,全组病人均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切除12例,枕下正中外拐入路切除8例,远外侧入路切除3例。结果本组手术肿瘤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位置及特点,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告了5例无明确后脑下疝的脊髓空洞症患者经后颅窝减压后的情况,描述了5例患者的临床、放射学及手术所见,并对其发病机制做了讨论,认为此类疾病有类似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 方法:所有病人接受了颅颈减压术,术前行颅脑及全脊柱影象学检查,确证有无脑积水及其它脑部异常:除外引起脊髓空洞症的其它原因。二维成像技术用来评价枕骨大孔周围的脑脊液流体动力学情况。经枕下开颅术、颈1椎板切除,硬膜扩大,疏通四脑室出孔。术后进行MRI随访,评价空洞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并手术切除的枕骨大孔区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共14例,病灶最大径2.5 ~5.0 cm,均经病理证实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9例采用枕下中线入路,5例采用远外侧入路,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早期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5 7岁。因持续性枕部疼痛 6年 ,加重半年并出现多汗、发音嘶哑、吞咽呛咳、行走步态不稳入院。检查 :意识清 ,发音低哑 ,悬雍垂轻度左偏 ,舌后 1/3味觉减退 ,双侧咽反射均迟钝 ,转颈耸肩两侧对称乏力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肌力Ⅲ级 ,左下肢肌张力稍高 ,病理征( ) ,共济运动差。两次头颅CT检查仅显示脑室扩大 ;MRI检查示 :枕骨大孔上延髓右前方见一 3 2cm×3cm× 3cm类圆形占位性病变 ,延髓受压向左后移位 ,四脑室以上的脑室系统均扩大 ,符合阻塞性脑积水。行经枕下中线入路枕骨大孔区探查术 ,术中见枕骨大孔上方 ,延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我院1992年3月至2008年4月收治22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全部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其中经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20例,经外侧枕下枕骨髁入路手术切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15例随访4个月至8年,12例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2例肢体肌力有改善,但肌萎缩无好转;1例四肢轻瘫,可扶行。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13例,脑(脊)膜瘤5例,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结论枕骨大孔区肿瘤起病隐匿,早期常易被误诊。MRI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绝大多数患者可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锁孔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我院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显微锁孔入路切除10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其中远外侧经髁后入路5例,远外侧经髁入路3例,枕下中线入路2例。结果10例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远外侧经髁后和部分经髁锁孔入路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最佳手术入路,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椎动脉及其分支,保护后组颅神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显微锁孔入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区肿瘤,重点探讨手术入路及手术技巧。方法 总结我院1999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显微锁孔入路切除8例枕骨大孔腹侧区肿瘤的经验。手术入路:远外侧经髁后入路5例,远外侧经髁入路3例。结果8例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2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远外侧入路是切除枕骨大孔腹侧区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经髁后和部分经髁锁孔入路足够暴露和切除枕骨大孔腹侧区肿瘤。  相似文献   

10.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研究了12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等。手术采用枕下正中入路、枕下旁正中入路和远外侧入路三种术式。结果肿瘤全切(SimpsonⅠ、Ⅱ级)除8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恢复良好者8例,症状改善3例,死亡1例。后组脑神经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手术入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和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枕下正中入路手术切除的10例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肿瘤均全切除。术后病理显示脑膜瘤9例,神经鞘瘤1例。术后1例有副神经牵拉损伤,1个月后逐渐恢复;1例瘤体减压后出现脑干再灌注损伤,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术,3个月后拔除气管导管,顺利康复。术后随访2~28个月,平均(16.1±5.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枕下正中入路是治疗枕骨大孔区腹侧肿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远外侧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自2003年5月至2010年5月经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11例,其中,经枕髁后入路5例,经部分枕髁入路4例,经C1~2关节面侧方联合部分枕髁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级)7例,次全切除(SimpsonⅢ级)3例,大部切除(SimpsonⅣ级)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经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腹侧及腹外侧脑膜瘤的关键在于:①合理设计磨除枕骨大孔侧方骨质的范围以充分暴露肿瘤;②术中注意保护脑干、上颈髓、后组颅神经及椎动脉等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13.
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的显微外科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提供较详细的解剖资料。方法应用16例(32侧)成人尸体头湿标本,15例干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结果乳突尖、环椎横突、第2颈神经前支、枕骨髁及枕下三角都是重要的术中解剖标志。椎动脉第三段周围有丰富的静脉丛,是术中显露椎动脉时重要的出血来源。切除枕骨髁后内侧1/3,外科术野可扩大(15±1)°,切除1/2时术野扩大(18±1)°。应用此入路解剖学研究结果治疗枕骨大孔腹侧肿瘤5例,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解剖关系复杂,但可在不牵拉脑干的基础上充分显露枕骨大孔区腹侧,枕骨髁的切除范围仅限于其后内侧1/2。  相似文献   

14.
<正>Chiari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以小脑扁桃体通过枕骨大孔不同程度的下疝为主要特征,具有不同的病因、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1]。现对其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1分型目前大多仍沿用奥地利病理学家Hans Chiari的早期分型,即Ⅰ~Ⅳ型[2]。ChiariⅠ型畸形最为常见,表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骨大孔下(3~5 mm),多伴随有脊髓空洞,空洞好发于颈胸段;脑组织异常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要点及疗效,研究延髓神经及血管保护策略。方法 回顾2017年1月~2022年6月收治15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病例,采用后路正中入路显微切除肿瘤,术中结合神经导航及进行神经及血管保护,必要时应用神经内镜切除肿瘤并保护脑干腹侧血管及神经组织,分析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15例,全切11例,次全切4例。术前存在症状如颈肩部麻木、上肢无力、饮水呛咳及行走不稳等症状,其中完全缓解9例,好转2例,维持或加重4例,随访0.5~6年均未出现新发症状。本组无脑脊液漏及感染、死亡发生。结论 个体化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疗效确切,神经导航及神经内镜辅助可有效防止脑干及血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6.
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的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对枕骨大孔区肿瘤致锥体束受损的临床诊断价值,我们对36例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行MEP检查,分析其与肢体运动障碍的关系及其诊断敏感性。现报告如下。资料临床资料正常对照组:30名,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4~62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量化分析枕下远外侧入路中不同部位骨质切除与其相对应的显露范围的差别.方法 15例(3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模拟基础远外侧入路,行骨窗成形后分为3组:分别模拟经髁入路、髁旁人路及髁上入路,比较其对应的显露范围.结果 基础远外侧入路对斜坡方向显露范围为(15.77±1.67) mm,对枕骨大孔前缘向侧方的显露范围为(-1.85±0.63) mm,距颈静脉孔后缘手术距离为(11.23±0.46) mm,距枕骨大孔前缘的手术距离为(21.78±1.49) mm.与基础远外侧入路比较,经髁入路显著增加斜坡方向和枕骨大孔前缘方向的显露范围,明显缩短距枕骨大孔前缘的手术距离(P<0.05);髁旁入路明显缩短距颈静脉孔后缘的手术距离(P<0.05);髁上入路显著增加斜坡方向的显露范围(P<0.05).结论 磨除枕髁可显著增加枕骨大孔腹侧和下斜坡的显露,磨除颈静脉结节可显著增加中斜坡的显露,磨除髁旁骨质可显著增加颈静脉孔区的显露.  相似文献   

18.
报告60例经手术证实的枕骨大孔区畸形患者。临床表现为枕骨大孔区压迫、高颈髓中央损害及小脑损害综合征。全组均经颅后凹减压术和颈椎1—3椎板切除术,术后症状消失15例,改善33例,有效率80%,死亡1例(1.7%)。对本病的诊断、分型及手术治疗进行讨论。认为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凡年轻患者,只要有本病的症状和体征,且影像学可证实者,就应尽早手术治疗,避免造成神经组织不可逆性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的手术要点及疗效,并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探讨神经及脊髓保护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我科2012年1月~2019年6月收治17例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病例,手术采用后路正中入路,术中结合电生理监测进行神经及脊髓保护。结果本组病例17例,其中脑膜瘤4例,神经鞘瘤9例,神经纤维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全切14例,次全切3例。本组术前存在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及肩部紧缩感等症状完全缓解13例,好转2例,随访0.5~8年均出现恢复良好。遗有呼吸困难气管切开2例,无脑脊液漏及感染、死亡发生。结论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枕骨大孔区良性肿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肠源性囊肿是比较罕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1999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定义为:囊肿内壁衬有类似于胃肠道上皮、能分泌黏液的上皮[1]。颅内肠源性囊肿十分少见[2~4]。此前国内文献报道的枕骨大孔区肠源性囊肿只有1例[5],国外报道只有9例[3,7],现将我院2005年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因颈背部麻木2个月入院。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头颅MRI检查提示左枕骨大孔区占位,表皮样囊肿可能。治疗:行手术切除,术中发现囊肿位于左延颈交界处,有一系带与蛛网膜黏连,锐性剪断后完整摘除囊肿。术后病理诊断:左枕骨大孔区肠源性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