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1152名大一至大三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对艾滋病的态度以及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及需求情况。结果调查对象中,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的总合格率为90. 06%,男生的认知程度高于女生(P 0. 05);随年级升高表现出上升趋势,大一的合格率最低,大三最高(P0. 05)。有50%以上的调查对象介意室友或好朋友是感染者。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需求不同,大一需求率最高,为97. 05%,大三最低,为84. 82%(P 0. 05)。结论不同性别、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同,且对于相关知识的需求及获取渠道有所不同,在进行艾滋病预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取得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选择本辖区内的4所中学,按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所中学分别抽取初一到高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1298名为调查对象。每位调查对象接受问卷调查。结果对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性交、输血、共用注射器等)的知晓率大于80%;但是对于非传播途径,如蚊虫叮咬、与艾滋病人一起吃饭、与艾滋病人共用游泳池和浴缸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却较低(低于40%),对于其他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也在80%以下。问卷中的各项题目的应答正确率在不同性别学生中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初中及高中学生中比较,各项的回答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防治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薛芳辉  孙智霞  林素芳  郑纲 《疾病监测》2008,23(10):610-612
目的 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对中学生开展艾滋病及性行为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7年4月对温州市鹿城区的8所中学4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及性行为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465名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4.93%,男生(71.61%)低于女生(78.32%)(p0.01),高中生回答正确率高于初中生(P0.01);对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知识的了解随年级的升高而增高,各年级学生对传播途径认知正确率显著高于非传播途径(P0.01)。1.72%的学生回答有性生活史,6.25%的学生曾与一个人发生过性关系,12.50%的人与2个人发生过性关系,最近一次发生性行为没有使用安全套的占12.50%,曾经怀孕或使对方怀孕的占12.50%。结论 目前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有一定的水平,但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还存在认识误区,性知识缺乏。学校应继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及性行为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法,对某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00名在校大学生以不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甲型 H1N1流感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共回收1126份有效问卷,分析影响认知情况的因素。结果医学专业学生认知率总体优于非医学专业( P<0.05),知识获知途径主要是网络占83.93%,其次是电视广播占28.95%,课堂获知最少占13.5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级、专业及健康状况均与甲流认知情况关系密切(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三是影响甲流知识认知情况的保护因素,而中医专业、非医学专业和有心理疾病均是甲流知识认知情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某高校大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应即刻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宣传方式,加大相关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行为现状、态度,对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及行为干预的有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在某中学随机抽取初一、初二各2个班301名学生开展讲座,于讲座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结果:301名学生干预前后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信息的调查应答率分别为90.03%、86.7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P<0.01),态度和行为也有明显的转变(P<0.01)。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作为预防艾滋病有效可靠的疫苗,应该作为初中生健康教育必修课,并考虑将初中生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毕业考核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民办高校低年级女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347名民办高校一年级女大学生采用自制艾滋病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6.0%的学生知晓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且至今尚无预防性疫苗,〉94.0%的学生知晓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但仍有79.0%的学生认为咳嗽打喷嚏也是其传播途径;≥70.6%的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非传染行为有正确的认识,≥33.7%的学生认为咳嗽打喷嚏及共用剃须刀、针具、牙刷、修脚刀等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在艾滋病防治知识方面,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80.4%,而认为与感染者握手拥抱和礼节性接吻、使用公共设施、感染者打喷嚏咳嗽、蚊虫叮咬、与感染者共同进餐及共用餐具、与感染者共用办公用具等非传播途径可传播艾滋病病毒者分别占86.5%、72.3%、70.9%、28.0%、62.5%、91.6%。结论民办院校低年级女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认知状况较好,对非传播途径认知度不高,学校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下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方法 2018年6—12月,以调查问卷方式,将纳入研究的大学生1100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学生对于艾滋病认知程度差异。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回收1100份,有效回收率100%,以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高年级、非艺术专业类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合格率高于女性、低年级(大一到大二)、艺术类大学生(P 0. 05)。结论某高校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大学生对于艾滋病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根据这一情况,应加强对女性、低年级、艺术类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全面优化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韩英 《护理学报》2005,12(10):21-23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为学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257名学生掌握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正确使用安全套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257名学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方面,对AIDS的传播途径和使用安全套前查看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是否必要掌握最好,对义务献血可以预防AIDS传播和性交时一次使用几个安全套是安全的掌握最差。不同年级护生对AIDS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四年级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最好,一年级学生掌握情况最差。结论护理本科学生对AIDS相关知识了解不够,学校应对护生进行系统正确的AIDS相关知识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一年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教育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匿名调查,整群抽取长沙市3所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长沙市大学一年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29.4%;3大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0%以上;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普遍存在恐惧和歧视;对艾滋病主要高危行为和高危人群的知晓率均在68.3%以上;95%以上学生愿意接受艾滋病知识教育并参与艾滋病知识宣传。[结论]长沙市大学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艾滋病知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延边皮肤病防治院承担延边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为了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和上升,切实提高青少年生活技能,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抵御不良行为的诱惑,结合我州实际,从2006年起在全州选择一些重点中学对学生进行生活技能培训和同伴教育活动,使中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程度有了较大提高,高危行为明显降低。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也得以显著提高。具体实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