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149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对比研究,复习文献,对血液流变学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关系,与自由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中风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缺血性中风发病率有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缺血性中风与血脂改变及血黏度增加有密切关系,血脂异常升高对促进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增加血黏度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加速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1].本研究中通过检测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风预测”对中风的诊断价值刘学民,黄洁玲,尹肖君血液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人体血液循环、血液流动性、血液有形成分、流速、流态、粘弹性、变形性等,它涉及医学、力学、生物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内容。临床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中,其指标有多样,但目前...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急而危。发病率、死亡率和残废率都很高,常与肿瘤、心脏病等列为世界三大病死原因。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75%[1],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本文应用血液流变10项指标观察缺血性中风病人血液流变性改变,以探讨其在缺血性中风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意义。临床进料选择经CT确诊的1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正常对照组250例,均为临床体检无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且心电图、血脂、血压及眼底检查正常者。实验方法空腹取静脉血4ml,肝素抗凝,用上海医科大学制造的XN3型血粘自动计时仪…  相似文献   

5.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检测患者血液流变指标的改变来预报中风,今将本院1998年至2001年资料完整的高血压病及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共102例进行分析,用其血流变指标相比较来探讨中风预报的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缺血性中风 80例,并对其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临床疗效及发病后不同时间内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具有高度显著性,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达98.75%。并且治疗时间越早,痊愈率越高,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等呈升高趋势,而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尤其是在脑血栓形成患者中表现的更加显著,提示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预防性治疗在防治缺血中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伴有高脂蛋白血症的缺血性中风病人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止血功能的改变的研究,了解高脂蛋白血症对血液流变学特性和止血功能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检测患有缺血性中风病人的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正常的和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状态指标.结果 伴有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大部分都异常增高,这些指标包括全血和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和变形能力等.凝血功能呈明显活跃状态,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浓度明显升高.结论 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能对血液流变学特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影响到凝血状态.因此,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定期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状态监测对缺血性中风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资料表明 :缺血性中风其血液粘度升高改变了体内血液的流动性、变形性。降低血液的粘度成了有效地治疗缺血中风的重要手段。笔者采用大剂量静脉滴丹参注射液 ,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改变 ,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观察 68例病人 ,其中男性 42例 ,女性 2 6例。 40岁以下 3例 ,41~ 5 0岁 2 1例 ,5 1~ 60岁 3 3例 ,61岁以上 11例。病程最长者 4年 ,最短者一周。均经入院CT检查确诊为缺血性中风 (脑栓塞或脑血栓形成 )。1 2 治疗方案 先进行一般治疗二周 ,然后即予每天 10支丹参注射液 (每支 2ml,含生药 4…  相似文献   

10.
蛇毒抗栓酶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初步观察卢雪芳(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南昌330001)我们对15例有高血压史且临床出现中风先兆症状的高粘滞血症患者,采用蛇毒抗栓酶治疗,效果显著,现就其血液流变学变化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治疗对象既往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对所谓“易患卒中个体”或“中风倾向”的高血压者进行4年干预性治疗的前瞻性研究,应用血液流变学检查及24h动态血压监测,以倍他乐克或加钙通道阻滞剂及活血抗凝治疗,控制血压水平,消除中风诱发因素,对延缓或阻止中风的发生有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风病气虚血瘀型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52例健康对照组和89例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活血化瘀治疗后,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2例(男120例,女72例;平均年龄62.7岁)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回顾性调查.并进行了“中风预报”’观察。同时以120例健康人(男70例,女50例)为时照组.以了解血液流变学与缺血性中风的相互关系。回顾性的调查的结果表明: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风回报的测试有72例阳性(60%),而对照组则全部为阴性。 作者认为.利用血液流变学测定技术对高患人群进行疾病普查和临床检测.具有十分重tie的0义。ii ti可以在体检巾发现邢分您Yij#病SWIJJt状并有可能发…  相似文献   

14.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变学特性,许多疾病可以引起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又与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血液流变学检查对某些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诊断、预防、观察疗效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中风患者进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和动态观察判定中风的性质.为临床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指导用药、判断预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36例脑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3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液粘度等项目明显增高;而6 例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血液粘度等反而降低。说明缺血性中风时的血液粘滞性呈持续性升高状态.而出血性中风时血液粘滞性为反应性降低。在缺血性中风纵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有关项目的检测和观察中发现;经一个疗程《两周J 的药物治疗小吊粘、抗栓)后.血液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00例脑中风病人进行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和血球压积等)测定.以评价血液粘滞性改变对脑中风的诊断价值。其中男性50例,女50例,年龄42-91岁、经头部CT检查及腰穿证实.脑缺血者60例.脑出血者40例。经治疗存活85例,死亡15例。经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提示.出血性中风以血球压积及全血粘度降低为特征;而缺血性中风则相反,表现血球压积和全血粘度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使血液发浓、粘、聚、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和脑供血不足。笔者认为,这种变化习以作为两类不同性质中风的鉴别诊断的客观指标。血液粘度测定对…  相似文献   

17.
<正> 肿瘤、冠心病、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常见病.其死亡率之高,国内外医学界都把它列为最重要的课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从血液流变学方面对肿瘤、冠心病、中风的检测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的阶段。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和变形性,即流变性。血液的有形成分(红细胞等)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血清)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以及血液与血管和心脏间的相互作用一门边缘科学。长期以来,临床上分析血液的流动状况时,特别是在分析因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器官或组织的缺血状态和病理过程,多注意心脏功能及血管的病理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近几年来采用毛细管式粘度计进行了2000余例的血液流变学检测,观察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行病)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检测结果表明:血液流变学的测定指标在高血压、冠心病、肿痛、糖尿病、脑血管病、血栓性脉管炎等疾病时可明显增高,这显示了在这些疾病时所存在的血液粘滞性的异常。证明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以及药物疗效的观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临床价值。 本人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认为: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项目仅用干“中风预报”是不科学和不全面的,因为中风预测的研究只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一…  相似文献   

19.
血液过于粘稠,不但影响血液在血管中的循环流动,而且使血流速度减慢,更重要的是影响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脏病或中风。传统方法是应用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当然效果是满意的。今天,我在这里介绍一下抗凝的辅助治疗,即:怎样在家中用水和食物来达到抗凝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00例具有中风先兆症状的门诊病人和90例患中风的住院病人(经CT诊断为脑栓塞80例.脑出血10例)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 观察结果表明:脑栓塞和中风先兆均有血液流变学相应指标的明显增高.与本地区正常值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脑出血病人可因出血后血液粘滞性反应性降低的作用.在短期内各项指标的升高均不明显(P>0.05) 作者在治疗前后对以上190例病人进行了“中风预测”.结果有85.0%的病人提示有中风危险;而在治疗后仅有12.5%病人仍提示有中风的危险。本组病例反映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中风顶测的积极作用,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