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DT-ASCT)是目前治疗复发难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方案,但其在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上的作用及地位存在争议。根据2010年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指南建议,HDT-ASCT仍是治疗复发滤泡性淋巴瘤、初治套细胞淋巴瘤及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重要方法,但需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其作用及验证不同类型淋巴瘤最佳的诱导、动员及维持治疗方案。对于HDT-ASCT在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预处理方案的选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最佳化疗周期数、放疗在HDT-ASCT中的应用及二重癌发生的风险等。现就ASCT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自1991年6月至2000年4月,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32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3例,霍奇金病(HD)9例;行自体骨髓移植(ABMT)12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20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法均采用常规化疗(CE或CHOP)加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GM-CSF;或G-CSF+GMCSF)10μg*kg-1*d-1.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和MEL140mg/m2(或+Vp-16200mg)+单次全身照射(TBI)8Gy.结果全部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随访至2000年5月30日,中位随访1020d.处于无病生存者24例(75.0%),1,2年无病生存分别为78.1%(25/32)和46.9%(15/32),最长存活8年.8例(25.0%)复发.全组患者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HSCT联合大剂量放化疗对预后不良复发或敏感的恶性淋巴瘤疗效佳,优于常规化疗.APBSCT造血恢复比ABMT快.预处理方案中含TBI的放疗组与单用联合化疗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含放疗组副作用大.  相似文献   

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白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3年2月,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15例。外周血千细胞动员均采用CHOP方案+VP1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5~7d)。预处理方案为CBV或改良CHOP方案。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缓解,随诊至2003年12月,3年无瘤生存率为86.1%,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HSCT联合大剂量化疗对中高度、中晚期恶性淋巴瘤疗效佳,能够提高生存率并优于常规化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26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霍奇金淋巴瘤3例,非霍奇金淋巴瘤23例。预处理方案均为BEAM方案(卡莫司汀+阿糖胞苷+依托泊苷+美法仑)。结果所有患者均采集到足够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且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发生。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9d(8~15d),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0d(9~19d)。中位随访10个月(1~48个月),无病生存24例(92.3%),复发2例(7.7%),其中1例因疾病进展死亡,t例经治疗带瘤生存。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恶性实体肿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致信  陈琳军  马骏  陈文怡  宗佩  曹晶 《癌症》2001,20(4):399-402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对恶性血液病和恶性实体肿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7例恶性肿瘤中, 2例行自体骨髓移植(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ABMT),另 5例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PBSCT)。预处理方案:恶性淋巴瘤为 VCCA ( VCR, Me- CCNU, CTX, Ara- C )加全身淋巴照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M4为 VCCED( VCR, Me- CCNU, CTX, Vp- 16, DNR)加全身照射;乳腺癌为 VCCME(VCR, Me- CCNU, CTX, MTZ, Vp- 16)。采集的干细胞 1例- 80℃保存, 6例 4℃保存,不净化 ,72 h内回输。结果: APBSCT动员得单核细胞数 (7.45± 5.89)× 108/kg, CD34+细胞数 (18.62± 4.74)× 106/kg。 APBSCT和 ABMT后,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到 0.5× 109/L以上的时间,血小板达 50× 109/L以上的时间和网织红细胞比例超过 0.5%的时间 ,分别平均为+ 9.6天和+ 11天;+ 12.6天和+ 21.5天;+ 11.2天和+ 16.5天。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反应。随访至今无复发,有 4例女性发生继发性闭经。结论: AHSCT治疗恶性肿瘤疗效肯定, APBSCT较 ABMT副作用小,用 APBS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 20例恶性淋巴瘤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接受超大剂量化疗的初步治疗经验 ,评价所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peripheral blood progenitors,PBPC )动员方案的动员效果,预处理方案的远期疗效和耐受性,以及回输后造血重建情况。方法: 20例复发、晚期恶性淋巴瘤中, 1例复发霍奇金病 (Hodgkin s disease,HD),1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 s lymphoma,NHL)。经常规化疗获缓解后, 3例采用自体骨髓移植 (autologous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ABMT), 17例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动员方案为环磷酰胺 (CTX)3 500 mg/m2+ G- CSF 3.5~ 5μ g/kg+地塞米松 10 mg,预处理方案为 BEAC(CTX 3 600~ 4 000 mg/m2,Vp- 16 1 200 mg/m2,BCNU 300 mg/m2和 Ara- C 1 500~ 2 000 mg/m2),化疗结束后 24~ 48 h回输自体造血干细胞。结果: ABMT病人回输单核细胞 (MNC)1.3(1.0~ 1.7)× 108/kg, APBSCT病人回输 MNC 1.8(1.0~ 4.4)× 108、 CFU- GM 5.1 (1.9~ 9.6 )× 105/kg和 CD34+细胞 2.9(1.9~ 8.7)× 106/kg。回输造血干细胞后均获快速造血功能重建,中性粒细胞 (ANC)≥ 0.5× 109/L时间为 9(6~ 17)天,血小板≥  相似文献   

8.
高剂量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dose therapy/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DT/AHSCT )是目前治疗复发/难治侵袭性淋巴瘤的标准方案。然而,HDT/AHSCT作为淋巴瘤一线治疗的地位尚存在争议,对于其在不同亚型淋巴瘤中的应用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HDT/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进展作系统回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例(均为复发病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2例(Ⅲ、Ⅳ期或复发病例,IPI评分2-4分)。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前均经化疗及动员剂动员(CHOP方案9例,CHOP+MTX 3例,CEP、大剂量MTX、单用G-CSF各1例)。预处理方案为联合化疗10例(BEAC、CBV方案为主),联合化疗加放射治疗5例(TBI、TLI各1例,提前局部照射3例)。结果:移植后白细胞≥1.0×109/L的中位时间为10(9-13)天,血小板≥50×109/L的中位时间为14(11-17)天。随访时间为1-110.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3(1-110.5个月)个月,3年总生存率(OS)为66.7%。结论:AHSCT是一种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1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例接受AHSCT治疗的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34岁(20~50岁);复发4例,难治6例;霍奇金淋巴瘤(HL)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例.移植前经过多个疗程的放化疗,予大剂量甲氨蝶呤(CTX)+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用BEAM(卡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美法仑)、CBV(环磷酰胺+卡莫司汀+依托泊苷)或全身照射(TBI)方案进行预处理.结果 10例AHSCT患者单个核细胞(MNC)中位计数为7.385×108/kg,移植后8例完全缓解,2例复发.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20~50个月),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均为80%(8/10).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AHSCT是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治疗复发难治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AHSCT治疗后长期随访的TLBL16例,预处理方案主要为BEAM和BEAC。结果 15例患者可评价疗效,1例失访。中位随访37个月(12~13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34.5个月。预计中位总生存时间49月。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53%、32%。初治患者一线治疗有效者,接受AHSCT者预计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08个月,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63%;复发患者挽救治疗后接受AHSCT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2.8个月,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3%、22%。初始治疗未达CR/PR的难治患者,中位生存仅21个月,5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0%和29%。结论 AHSCT常规化疗治疗TLBL安全、有效,可提高复发难治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的远期生存,延长初治TLBL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复发率仍偏高,值得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目前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high-dose chemotherapy,HDC)已成为复发或难治性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选择的ML是否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目前尚不明确.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HDC/ASCT作为一线方案治疗ML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7年6月, 连续收治28例ML患者,中位年龄32岁(8~60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组织学类型包括2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霍奇金淋巴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采用化疗药物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HDC方案采用BEAC(BCNU、CTX、Ara-C 、VP-16)方案.随访日期自干细胞回输之日期开始,末次随访日期为2007年7月30日.结果:28例患者均移植成功,重建造血功能.移植前CR 14例,PR 14例,移植后CR 22例,PR 6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07年7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1.5~82个月),移植后4例病情进展,其中2例死亡,3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和76%.大剂量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HDC/ASCT作为一线方案治疗ML是安全、可行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HSCT)是高度侵袭性和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近年来,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细胞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药给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AHSCT在淋巴瘤治...  相似文献   

14.
Multiple myeloma (MM) is refractory to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To achieve a sustained complete remission, we performed planned non-myeloablative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NST) after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in a patient with stage III MM. Autologous HSCT was performed using high-dose melphalan after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NST from an HLA-identical sibling using low-dose total body irradiation (200 cGy) for conditioning. Cyclosporine and mycophenolate mofetil were used for graft-vs-host disease (GVHD) prophylaxis. Acute GVHD was transiently seen in the skin and intestine, while, in addition, mild chronic GVHD was seen in the oral mucosa and skin. Complete donor chimerism was achieved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tumor-derived monoclonal B cells was confirme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messenger signals on day 156 when chronic GVHD occurred. The clinical course in this case strongly suggested the existence of a graft-vs-myeloma effect.  相似文献   

15.
16.
骨髓瘤患者动员造血干细胞失败的因素包括高龄、疾病状态、以前使用过美法仑、化疗次数、经历过放疗、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数低。常用的动员方案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化疗联合G-CSF,一些研究显示后者动员效果可能好于前者,但毒副作用也增加。应依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动员方案。普乐沙福是一种新型动员剂,可用于动员失败的高危患者,能获得良好的动员效果。目前,一些含新动员剂的方案正在临床试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