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插管困难改用喉罩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插管困难改用喉罩的体会唐自跃郑述碧孙志芳(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喉罩(Lanryngealmask)是英国Broun发明并首先提倡使用的一种新型通气工具,它操作简便易行,对喉头和气管产生机械损伤轻微,对循环功能影响也轻微[1]。因此喉罩通气是...  相似文献   

2.
成韶  赵凯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98-99
目的对喉罩和气管插管在妇产科手术全身麻醉中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00名,其中50名孕妇在进行诱导麻醉后置入喉罩,作为观察组,剩下的50名孕妇在进行诱导麻醉后插入气管导管作为对照组,以两组产妇置管前后的HR、MAP以及两组产妇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的产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α=0.05。结果观察组产妇的HR、MAP值在置管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产妇的HR、MAP值在置管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产妇数也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妇产科手术的全身麻醉过程中使用喉罩可以有效的减少产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同时维持产妇在麻醉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喉罩和气管内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裘燕  王平 《浙江医学》2000,22(4):217-218
喉罩通气道 (简称喉罩 )是介于气管内插管与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1] ,由于使用时不需要喉镜 ,操作简便易学 ,故常用于心肺复苏。但作为一般全身麻醉时的通气道使用 ,国内报道较少。我们自1996年起用于临床 ,并作了血流动力学方面的观察 ,同时与气管内插管作了比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级行单纯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 ,其中男8例 ,女32例 ;年龄22~55岁 ,平均38±17岁 ;体重45~82kg,平均63±19kg。随机分为喉罩和气管内插管两组 ,每组均为20例。患者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4.
曹剑  韩涓 《上海医学》2006,29(11):794-796
目的探讨喉罩在乳腺外科手术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乳腺外科手术的女性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气管插管(TT)组和喉罩(LMA)组。患者均不予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静脉,监测生命体征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观察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即刻和苏醒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_pO_2)、PETCO_2值,记录拔管时及苏醒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TT组插管及拔管即刻的MAP、HR明显高于置管前及LMA组(P值均<0.05),两组各时段S_pO_2、P_(ET)CO_2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LMA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10%)明显低于TT组(45%,P<0.05)。结论喉罩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下乳腺外科手术,可有效减少应激反应,用药量少,复苏快,气道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市中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甲组行喉罩麻醉,乙组行气管插管麻醉。对比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插管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气道峰压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插管前,两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气道峰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甲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气道峰压均明显优于乙组(P<0.05)。结论与气管插管麻醉相比,喉罩麻醉效果更佳,且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16例接受手术的患儿分为A、B 2组,每组58例,A组患者麻醉方式为喉罩麻醉,B组患者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麻醉。结果 A组患儿HR、MAP较B组稳定,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较B组短,并发症发生率3.4%明显低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15.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能够维持婴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陆化娟 《吉林医学》2015,(7):1323-1324
目的:探讨和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的患儿7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传统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行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97.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麻醉总有效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麻醉中采用喉罩麻醉能够有效提高麻醉效果,且缩短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甲亢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全身麻醉下应用喉罩(LMA)通气法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 40例甲亢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LMA组与气管插管组(TT),每组20例,两组诱导用药相同,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心率测定值。结果 LMA组置入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TT组各项参数有显著变化(P<0.05),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LMA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亦高,适合甲亢甲状腺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9.
杜伏扬 《安徽医学》2013,34(6):766-768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ETT)使用对心血管和气道反应的影响,探讨SLIPA喉罩在LC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98例LC包括喉罩麻醉患者50例(SLIPA组)和气管插管麻醉患者48例(ETT组)。全麻诱导后分别记录5个时间点插管(罩)前(T0)、插管(罩)即刻(T1)、插管(罩)后5 min(T2)、拔管(罩)后即刻(T3)和拔管(罩)后5 min(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气腹前即刻、气腹后10 min、气腹结束前即刻和气腹结束后10 min的平均气道压(Pmean)和气道峰压(Ppeak)。观察术后拔管时有无血迹,患者有无躁动、呛咳、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结果 SLIPA组患者在T1、T2、T3和T4时间点血液动力学指标相对平稳,SBP、DBP、MAP和HR均低于ETT组(P0.05),气腹前即刻、气腹后10 min和气腹结束前即刻的Pmean和Ppeak也明显低于ETT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与T0时间点比较,ETT组T1、T2、T3和T4时间点的SBP、DBP和MAP升高明显(P0.05),而SLIP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气腹后10 min和气腹结束前即刻的Pmean和Ppeak明显高于气腹前即刻(P0.05)。各监测时间点PetCO2和SpO2均在正常范围,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IPA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ETT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IPA喉罩通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咽喉及气道的刺激反应低,术后咽部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叶利 《吉林医学》2012,33(3):504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麻醉与喉罩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应用并分析喉罩麻醉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研究组则采用喉罩麻醉,对比两组患儿在麻醉控制点的血液流变学(HR)、平均动脉压(MAP)、导管拔管以及清醒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患儿麻醉监测点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并且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有着操作简便、对患儿的气道损伤小以及苏醒时间短等优点,能够满足婴儿手术的要求,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何林  李卫  陈伟 《四川医学》2011,32(3):365-367
目的观察喉罩应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Cormack-LehaneⅢ~Ⅳ类、年龄25~65岁,拟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n=20)和气管导管组(E组,n=20)。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分别置入喉罩或插入气管导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气管内插管的次数及时间,喉罩置入或气管内插管时MAP、HR及SpO2的变化,以及操作时及术后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L组1次成功置入喉罩的例数明显多于E组1次成功完成气管内插管的例数(P〈0.05);L组建立有效气道的时间明显较E组短(P〈0.05);E组气管内插管时和气管内插管后5min的MAP及HR较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E组气管内插管时SpO2较诱导后显著降低(P〈0.05);L组操作时发生口腔粘膜出血及术后发生咽喉疼痛的患者明显少于E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是解决困难气管内插管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安全、方便及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张铭  陶国才  刘蓓  李勇帅 《重庆医学》2002,31(11):1146-1146
患者 ,女 ,6 2岁 ,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快速诱导下行气管内插管 ,置入喉镜发现不能暴露声门 ,换用各种类型喉镜仍不能暴露声门 ,气管插管失败 ,面罩给氧很难 ,发现胸廓有明显起伏 ,此时氧饱和度最低降至 83%。经静脉注入万可松4mg后置入 3# 喉罩发现漏气明显 ,经反复调试仍不能纠正 ,同时发现气管左偏。此时氧流量达 5L/min ,胸廓动度小 ,气道压<0 98kPa ,BP及ECG未见明显改变 ,SPO2 波动在 87%~91%之间。经喉罩置入气管导管失败后 ,在不取出喉罩并尽力控制呼吸的条件下经环甲膜穿刺行逆行气管插管 ,导引钢丝无阻力…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分析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手术需进行麻醉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患儿。对照组采取气管插管麻醉进行干预,研究组采取喉罩麻醉进行干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采取喉罩麻醉的研究组在患儿临床麻醉效果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醉是儿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操作,小儿身体机能尚不完善,需要科学的麻醉干预。采取喉罩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98-101
目的探讨插管型喉罩(ILMA)联合气管插管在俯卧位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择期需俯卧位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气管导管组(ET_组)和插管型喉罩组(ILMA组),各40例。ET组患者诱导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后各项拔管指征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ILMA组患者诱导麻醉后先插入配套喉罩,5 min后气管导管经插管型喉罩置入,术后平卧位后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留置喉罩,待各项拔管指征恢复后拔除喉罩。记录两组T_0(麻醉诱导前),T_1(诱导用药后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_2(气管导管插入时),T_3(切皮时),T_4(术中),T_5(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时)5个时段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且观察苏醒期间的苏醒时间(T_6)、自主呼吸恢复时间(T_7),以及评估苏醒期间的并发症如躁动、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 ILMA组T_2、T_5时段HR、MAP显著低于ET组(P0.05);术后苏醒质量方面,ILMA组T_6、T_7显著短于ET组(P0.05),术后呛咳、躁动发生率也显著低于ET组(P0.05)。结论俯卧位手术的患者麻醉时采用插管型喉罩全麻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麻醉苏醒质量更高,安全性及可控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婴儿采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行喉罩麻醉的实验组与行气管插麻醉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实施喉罩麻醉,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罗晓琴 《当代医学》2013,(13):53-54
目的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幼儿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0例需择期行麻醉的婴幼儿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给予喉罩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对比两组的血液流变学、平均动脉压、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麻醉后,研究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喉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出现1例肺部感染,经过药物治疗后治愈。结论针对需行麻醉的婴幼儿患者实施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等优点,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平稳,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喉罩置入和气管插管应用于全身麻醉的不同效果。方法将60例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置入组(LMA组)和气管插管组(TT组),观察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二组通气、气体交换良好;TT组在T2和T5时间点HR明显快于T0时及LMA组(P<0.05),SBP、DBP明显高于T0时及LMA组(P<0.05);TT组麻醉并发症高于LMA组。结论喉罩置入应用于全身麻醉明显优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9.
吴前程  吴青  杨钦祥等 《吉林医学》2014,(10):2088-2089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静吸全身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手术患儿8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实施喉罩麻醉。观察不同时刻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改变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置入喉罩及拔管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与本组T0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插管后及拔管时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与本组T0时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用于小儿麻醉时效果显著,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喉罩内气管插管运用于临床急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临床急救工作探索一条更便捷、更实用、更易普及的常规人工通气方法,以提高急救工作的成功率。方法 在急救工作中随机选择100例需急救气管插管,比较运用喉罩内气管插管(intubating,LMA)与常规气管插管的所耗时间及成功率。结果 急救(非麻醉科医师)运用常规气管插管对病人进行人工通气成功率仅为9%,所费平均时间6min 26s,其余以喉罩内气管插管对病人进行人工通气均获成功,所耗时间平均2min 40s。结论 喉罩内气管插管比现行常规气管插管更简易、更可靠、更易普及推广,前可取代后作为医疗常规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