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大鼠烫伤后早期肠粘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B组)、亚砷酸钠预处理组(SA组)及亚砷酸钠 槲皮酮预处理组(sA Qu组),另取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Western blot检测HSP70蛋白表达情况,于30%TBSA Ⅲ度烫伤后3、6、12、24、48h检测血浆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变化,肠粘膜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肠粘膜损害情况。结果 亚砷酸钠预处理可显著诱导HSP70蛋白表达,槲皮酮预处理可明显抑制HSP70的诱导;SA组伤后各时相点小肠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低于B组,大鼠烫伤后血浆内毒素及D-乳酸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A组伤后多数时相点血浆内毒素及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B组,SA Qu组小肠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与B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亚砷酸钠诱导的HSP70表达增加可明显减轻大鼠严重烫伤后早期的肠粘膜屏障破坏,降低肠粘膜通透性,减少肠道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热休克预处理(HS)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及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mSOD)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mCCO)活力的影响.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40只):烫伤后即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另取8只大鼠不致伤作为空白对照(伤前);HS组(40只):于烧伤前20 h行热休克预处理,另取8只行热休克预处理不烫伤,作为实验对照(伤前).各组于伤后3、6、12、24、48 h处死大鼠(每组每时相点8只大鼠)后留取标本检测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I)、胃黏膜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热休克蛋白(HSP)60、HSP70、mSOD、mCCO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大鼠严重烫伤后胃黏膜损害明显(伤后24 h UI值12.7±1.9),胃黏膜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显著,mSOD和mCCO活力随烧伤时间延长而降低,伤后24 h分别降至0.64±0.05、0.28±0.04.热休克预处理能诱导烫伤大鼠胃黏膜HSP60和HSP70表达显著增加.伤后24 h分别为0.53±0.08和0.64±0.09,明显高于烫伤组0.31±0.04(P<0.05)和0.27±0.04(P<0.01),并明显减轻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伤后24 h UI值6.3±0.7 vs 12.7±1.9,P<0.01);热休克预处理能显著降低胃黏膜mSOD的消耗(伤后24 h值293±32 vs 108±11,P<0.01),提高mCCO活性(伤后24 h值0.64±0.05vs 0.28±0.04,P<0.01);电镜观察显示热休克预处理大鼠胃黏膜细胞超微结构受损程度减轻,线粒体改变不明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SOD与HSP70呈显著正相关(r=0.436,P<0.05);mCCO与HSP60呈显著正相关(r=0.679,P<0.05).结论 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细胞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减轻大鼠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保护线粒体机制与HSP60、HSP70保护抗氧化酶mSOD及呼吸酶mCCO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60和70(HSP60、HSP70)的表达变化及热休克预处理(HS)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影响,探讨热休克预处理诱导HSP60、HSP70过量表达后对严重烧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大组:①烧伤组(B组)40只大鼠烧伤后即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另取8只大鼠不烧伤,作为正常对照组(伤前);②HS+烧伤组(HB组)40只大鼠于烧伤前20 h行HS,另取8只大鼠只行HS不烧伤,作为实验对照组(伤前)。各组于伤后3、6、12、24、48 h处死大鼠(B组、HB组每时相点8只大鼠),留取标本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UI)、HSP60、HSP70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大鼠严重烧伤后胃黏膜HSP60、HSP70表达迅速升高,随后开始下降,伤后24 h降至最低,此时胃黏膜损伤程度最严重(UI=12.74±1.92)。HB组大鼠较B组大鼠HSP60、HSP70表达均显著增强,胃黏膜损伤程度则明显减轻(P<0.05或P<0.01)。UI与HSP70呈显著负相关(r=-0.794,P<0.05),UI与HSP60无相关性(r=-0.625,P>0.05)。结论热...  相似文献   

4.
654-2对烫伤早期大鼠小肠粘膜HSP7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烫伤后早期给山莨菪碱(654-2)对大鼠小肠粘膜组织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烫伤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及HE染色等方法,检测伤后3、6、12、24 h和48 h不同时间点治疗前后肠粘膜组织病理改变及HSP70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各时间点HSP70表达均较烧伤组明显升高,烫伤早期SD大鼠小肠粘膜组织损伤明显,治疗组SD大鼠小肠粘膜组织损伤较烫伤组明显减轻.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SD大鼠小肠粘膜组织损伤明显,早期应用654-2对烧伤早期大鼠小肠粘膜组织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654-2明显增强烧伤早期SD大鼠小肠粘膜组织细胞内HSP70表达,这可能是其保护肠牯膜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HSP60、HSP70)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as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热休克预处理对严重烫伤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分为烫伤组及热休克预处理后烫伤组2个大组,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UI)变化.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HSP70 mRNA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胃黏膜组织中HSP60 、HSP70、iNOS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大鼠严重烫伤后iNOS表达显著增强,胃黏膜损害明显,热休克预处理能显著减轻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与烫伤组比较,经热休克预处理后再烫伤大鼠胃黏膜HSP60 和HSP70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尤以HSP70为甚(P<0.01),而iNOS表达受抑(P<0.01).结论 热休克预处理对大鼠严重烫伤后急性胃黏膜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HSP60、70诱导表达增强及iNOS表达受抑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
烫伤大鼠早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烫伤早期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ar diactroponinI ,cTnⅠ )的动态变化。 方法 建立 30 %TBSAⅢ度烫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8只 )和烧伤组(32只 )。烧伤组伤后立即按Barklands公式腹腔注射平衡盐溶液 12 0ml/kg ,分别于伤后 3、6、12和 2 4h检测血清cTnⅠ浓度 ,并同步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活性。结果 血清cTnⅠ、LDH、CK和CK MB伤后均立即并逐渐升高 ,12h达高峰 ,2 4h开始下降 ,但与对照组比较仍保持较高水平。① 12h段与各时相点比较 :血清cTnⅠ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LDH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CK和CK MB则无显著差异性 (P >0 0 5 )。②与各正常对照组相比 ,每个时相点升高的倍数为 :cTnⅠ浓度各时相点升高倍数最大 ,12h高达10 8 85倍 ;LDH与CK、CK MB各时相点升高倍数为 1 3~6 2倍。结论 在严重烧伤早期了解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 ,观察血清cTnⅠ是一个理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热休克蛋白对烧伤后肾脏抗氧化酶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和热预处理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72(HSP72)表达,严重烧伤和热预处理后大鼠肾脏杭氧化酶的变化,讨论了热休克蛋白72的细胞保护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烧伤组,热休克预处理后烧伤组,对照组三组。观察对照及处理后1、3、6、12、24h共6个点;采用用免疫印迹观察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1)热休克预处理后大鼠肾脏热休克蛋白表达峰值是在12h,在24h其表达水平仍比正常对照高。(2)热预处理后大鼠肾脏MDA含量低于烧伤组;SOD、CAT活性高于烧伤组。结论 热休克蛋白具有保护肾脏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热预处理能够减轻严重烧伤后,肾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大鼠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蛋白表达的改变及其意义,以探讨严重烧伤后心肌损伤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30%Ⅲ度烫伤模型,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TNFα的含量,RT-PCR和免疫组化分析GRP94的表达。结果烧伤组大鼠伤后3h血浆中cTnT含量即呈显著升高(P〈0.01),心肌中GRP94 mRNA和蛋白表达于烧伤后3h显著性升高,12h达峰值,24h还呈显著升高;大鼠烧伤后3h心肌中Caspase-3活性开始升高,12h达高峰,48h后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GRP94的表达和Caspase-3活性较烧伤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严重烧伤可引起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牛磺酸对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中热休克蛋白(HSP 72)mRNA表达的意义。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亚砷酸钠组(SA组)和对照组(NS组)。前者预先外周静脉给予SA每千克体质量6 mg,后者给予生理盐水。24 h后阻断肝脏中、左叶血供90 m in,再灌注3、6 h,分别采用RT-PCR、W estern b lot方法检测肝脏中HSP 72 mRNA和HSP 72的表达;外周血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观察7 d存活率。结果肝脏热缺血90 m in再灌注3、6 h后,SA组和对照组均有强HSP 72 mRNA表达;SA组有强HSP 72表达,对照组则弱表达;对照组血清ALT、AST、LDH显著高于SA组(P<0.01);SA组7 d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热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肝脏产生热休克反应,HSP72 mRNA的表达反映了肝脏的损伤程度;预先诱导肝脏产生热休克反应,HSP 72 mRNA的表达则反映了肝脏提前出现应激反应,HSP 72的产生直接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中热休克蛋白(HSP 72) mRNA表达的意义.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亚砷酸钠组(SA组)和对照组(NS组).前者预先外周静脉给予SA每千克体质量6 mg,后者给予生理盐水.24 h后阻断肝脏中、左叶血供90 min,再灌注3、6 h,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中HSP 72 mRNA和HSP 72的表达;外周血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观察7 d存活率.结果肝脏热缺血90 min再灌注3、6 h后,SA组和对照组均有强HSP 72 mRNA表达;SA组有强HSP 72表达,对照组则弱表达;对照组血清ALT、AST、LDH显著高于SA组(P<0.01);SA组7 d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脏热缺血-再灌注可诱导肝脏产生热休克反应,HSP 72 mRNA的表达反映了肝脏的损伤程度;预先诱导肝脏产生热休克反应,HSP 72 mRNA的表达则反映了肝脏提前出现应激反应,HSP 72的产生直接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严重烫伤后脑内GFAP表达变化与血脑屏障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GFAP表达与血脑屏障功能的关系。方法:建立严重烫伤大鼠模型。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烫伤组,烫伤组,烫伤后又设3、6、12、24、48h5个时间点,用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脑伊文蓝含量。免疫组化观察脑GFAP表达。结果: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化,胶质细胞有凋亡期表现。脑EB含量明显增高,GFAP表达增加(P<0.01)。结论:严重烫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FAP表达增加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有关,提示GFAP在严重烫伤早期血脑屏障的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卡尼汀对大鼠心脏移植再灌注损伤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L卡尼汀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再灌注2h心肌HSP70的表达,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的病理变化。结果L卡尼汀组心肌HSP70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心肌线粒体等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L卡尼汀对移植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诱导心肌HSP7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未研究发现,经热休克处理的大鼠注油酸后,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热休克使大鼠肺组织中HSP70含量明显增多;Northern印迹分析证实此乃由于HSP70mRNA转录增加所致。说明热休克处理使肺组织HSP70基因表达增强;提示热休克反应对大鼠油酸肺的保护作用与肺组织细胞中HSP70基因表达增强及与HSP70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严重烧伤后肠粘膜损伤的防治提供可行性的基因治疗途径。方法 大鼠静脉注射含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通过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病理形态学改变、损伤指数统计及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含量的变化观察基因转染后保护效应。结果 静脉转染HSP70基因的大鼠烧伤后肠粘膜组织病理改变较单纯烧伤组减轻,损伤指数明显降低,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含量明显下降。结论 大鼠静脉注射含HSP7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可保护严重烧伤后肠粘膜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为严重烧伤早期缺血缺氧性损伤的防治提供可行性的基因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生Wistar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新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点脑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6h后HSP70表达开始增高,24h达高峰,持续升高至第3天,其COD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鼠脑缺血早期可诱导海马CA1区HSP70表达和合成增加,表明HSP70参与了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内源性保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