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发生机制主要包括机械应力、高糖、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衰老导致的髓核细胞退变.目前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通过影响椎间盘髓核细胞自噬、凋亡、衰老及细胞外基质表达,达到保护及修复髓核细胞的目的,因此白藜芦醇在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的作用值得研究.该文就白藜芦醇对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髓核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  相似文献   

2.
下腰背部痛是一种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常归因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与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破坏,细胞增殖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目前,没有针对椎间盘退变的病理生理学的临床疗法。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分子,在转录后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miRNA不仅可以调节体内许多正常的生理过程,还可以在许多疾病(包括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多种miRNA在退变的椎间盘组织和细胞中差异表达。其中,一些miRNA已被证明与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多种病理过程有关,包括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增殖,炎症反应及软骨终板的退变。本综述将主要关注mi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和潜在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退变与细胞死亡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被认为是临床下腰痛的重要原因,其分子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椎间盘退变的分子基础研究已经成为热门.椎间盘独特的生理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导致了它易于退变的特点.椎间盘退变开始与椎间盘细胞学行为的改变有关,包括细胞死亡的增加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然而,在退变椎间盘中的细胞死亡机制仍不明确,主要包括细胞凋亡和自噬.对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能够为将来进一步改善和治疗椎闻盘退变打下基础.虽然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椎间盘本身的生物环境对生物学治疗的发展仍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用于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关于PRP治疗DLBP的相关文献,从PRP的分类、治疗机制、体内外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PRP成分、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的差异,目前较常用的PRP分类系统大致有五类。PRP通过促进髓核细胞再生、增加细胞外基质合成、调节退变椎间盘内部微环境等方式,参与延缓或逆转椎间盘退变和控制疼痛的过程。尽管多项体内外研究证实PRP可促进椎间盘再生和修复,且能大幅缓解DLBP患者的疼痛甚至改善其行动能力,但在少数研究中仍得出了相反结论,同时PRP的临床应用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结论 目前研究证实了PRP治疗DLBP及椎间盘退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同时还证实PRP具有取材及制备便利、免疫排斥反应小、再生和修复能力强以及能弥补传统治疗方式不足等优势;但仍需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优化PRP制备方法,统一系统分类准则,明确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近期研究发现椎间盘细胞老化与椎间盘退变的特征性改变,如细胞数量减少,基质降解,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合成和分泌增加相关,在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细胞老化发生机制不同,复制老化为细胞老化的固有机制,而应激诱导早衰则加速了细胞老化,在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椎间盘细胞染色体和基因表达变化、细胞功能障碍、增殖能力丧失及基质合成改变,椎间盘发生不可逆性变化。因此,干预椎间盘细胞老化途径,延缓椎间盘细胞老化就有可能成为椎间盘治疗的新思路。该文就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细胞老化研究进展及潜在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具有刺激椎间盘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代谢及抑制纤维环细胞凋亡等作用。通过观察自体PRP干预兔早期椎间盘退变,明确其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45只,体重2.5~3.0 k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假手术组(n=15)。取实验组兔耳中央动脉血,采用Landesberg等方法制备PRP,同时对全血及PRP行血小板计数。实验组及对照组采用纤维环针刺法建立L4、5及L5、6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2周后于L4、5及L5、6椎间隙分别注入100μL自体PRP及100μL PBS液;假手术组仅分离暴露椎间盘,不作处理。观察实验动物造模后一般情况;造模2周及干预1、2周时各组取5只实验动物行腰椎MRI、HE染色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腰椎MRI退变程度分级及Ⅱ型胶原阳性积分吸光度(IA)值检测。结果兔PRP中血小板计数约为外周血的4.92倍。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造模2周时,与假手术组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椎间盘信号降低,髓核细胞减少,基质退变,Ⅱ型胶原表达降低。腰椎MRI退变程度分级及Ⅱ型胶原阳性IA值结果显示,各时间点实验组、对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时,实验组MRI退变程度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仍与假手术组有差异(P<0.05);干预1、2周时,实验组髓核细胞及软骨样基质较对照组增多,基质纤维化程度轻,Ⅱ型胶原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盘内注射自体PRP可终止甚至一定程度逆转兔早期椎间盘退变,可能与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调控细胞功能、改善组织微环境、促进组织再生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7.
细胞老化与椎间盘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研究发现椎间盘细胞老化与椎间盘退变的特征性改变,如细胞数量减少,基质降解,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合成和分泌增加相关,在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细胞老化发生机制不同,复制老化为细胞老化的固有机制,而应激诱导早衰则加速了细胞老化,在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椎间盘细胞染色体和基因表达变化、细胞功能障碍、增殖能力丧失及基质合成改变,椎间盘发生不可逆性变化.因此,干预椎间盘细胞老化途径,延缓椎间盘细胞老化就有可能成为椎间盘治疗的新思路.该文就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细胞老化研究进展及潜在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退变是一种以髓核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加速为主要病理特征,常伴随慢性腰痛或下肢神经根性疼痛等临床表现的脊柱疾病。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及椎间盘退变机制的不断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作为一种用于细胞间通讯的活性生物物质,已被证实在椎间盘再生中具有治疗潜力。其可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系统,促进髓核细胞增殖和再生,提高体外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具有逆转或者中止椎间盘退变的潜能。综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及其在椎间盘退变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含量与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有相关性。它可能通过生成非酶糖化交联而直接影响椎间盘基质的理化特性,还可能间接通过氧化应激和一些细胞因子的作用,减少蛋白多糖等基质的含量,影响椎间盘细胞的功能及细胞外基质平衡,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发病率与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日常生活。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缓解疼痛症状或神经受压症状,却无法阻止退变进程,这也是导致高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研究认为,椎间盘退变是一个与细胞外基质数量减少、细胞老化凋亡、炎性介质刺激和血管增生等相关的复杂程序。大量实验研究提示,椎间盘再生活性物质、干细胞移植、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椎间盘细胞和基质数量,促进椎间盘再生或修复,从而逆转退变进程。  相似文献   

11.
椎间盘退变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椎间盘退变是由多种因素影响所致。长期过高和过低的压力负荷均为椎间盘退变的病因之一。近年研究证实软骨终板钙化引起的椎间盘营养供应减少可能是启动椎间盘退变的关键因素。椎间盘老化或营养供应障碍时椎间盘细胞合成一些细胞因子,影响细胞活性和细胞间信息交流,导致细胞凋亡。椎间盘内环境改变后激活潜伏状态的降解酶,使椎间盘基质分解加速,导致椎间盘退变。该文就生物力学、营养、细胞凋亡、细胞因子及降解酶等因素对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IL-1β与TNF-α炎性因子作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椎间盘退变并最终导致下腰痛及神经根性症状全过程中,炎性因子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机械创伤、过度负荷、基因易感及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下,纤维环及髓核细胞合成TNF-α、IL-1β。这些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作用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目前关于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病理生理过程中确切的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重点将在于阐述炎性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调控机制、椎间盘退变的分子靶向治疗、细胞信号通路干预及寻找抗炎治疗的最佳时机上,为其将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一类患病率很高、严重影响牛活质最的疾病.椎间盘组织以大量基质为主要组成结构,少最细胞散在分布于其质中.蛋白多糖和胶原是构成椎间盘基质的丰要蛋白质,决定基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凶而它们的损耗是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脊索细胞埘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重要作用,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笔者着晕从脊索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其促进椎间盘髓核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应力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间盘退变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异常应力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异常应力可以直接影响纤维环、髓核及终板的正常结构和生理代谢,也可间接影响椎间盘营养途径,使椎间盘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外基质丢失增多,分解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加,同时可使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下降,炎性反应增加,从而影响椎间盘的力学特性,加速椎间盘退变。因此研究各种负荷和应力(压缩、拉伸、扭转、弯曲和剪切力等)对椎间盘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退变的近期相关研究提示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可能是直接导致其退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改变与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密切相关,该酶的很多特性使其成为椎间盘退变的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对近期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供科研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7):1585-1588
椎间盘位于椎体之间,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构成,其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胶原纤维、弹性蛋白和水。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况有限以及常处于应力状态下,在外伤、职业、妊娠、遗传及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作用下,极易发生退变。随着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的深入,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可能通过调控髓核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降解,参与炎症反应等过程,在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拟对长链非编码RNA的特点及其介导椎间盘退变的不同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腰背痛的病理生理学原因之一。多年来,对椎间盘细胞、生化特性以及微环境的研究,发现椎间盘退变时呈现细胞凋亡、细胞数减少、重要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降低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加等。因此,20世纪90年代后期许多学者开始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即椎间盘退变的生物学治疗。生物学治疗包括细胞治疗、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9):1788-1792
椎间盘退变作为一种导致下腰痛的重要病因,近些年来广泛被学者关注。目前引起椎间盘退变的机制尚无定论,但大量的实验表明椎间盘细胞凋亡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椎间盘细胞凋亡的产生与众多因素相关,本文将以细胞因子、氧化应激、MicroRNA、生物力学、NO等以上几个方面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转基因修复退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发展及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转基因调节椎间盘ECM合成和分解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椎间盘正常的形态、功能与ECM的合成、降解密切相关。ECM已经成为转基因修复退变椎间盘的标靶。转基因治疗目前在载体的选择、靶基因的转导、转入基因的调控与安全性等多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结论转基因修复退变椎间盘是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研究的深入,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在椎间盘退变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在椎间盘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椎间盘退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就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有关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