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监护病房实行探视制度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雅凤  唐晟 《护理学报》2007,14(5):43-44
目的 寻找重症监护病房合理的探视制度,实现医、护、患及其家属四者利益共享.方法 选取2006年1-12月206例颅脑手术后清醒患者及其家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各103例,两组家属分别随患者同时分入对照组和改进组中,其中对照组有115名家属,改进组有108名家属.对照组实行重症监护室谢绝探视制度;改进组实行探视制度,即每日1次固定时间由医护人员帮助打开外走廊的门,允许家属通过监护室与外走廊之间开放的窗户进行探视、交谈(遇有急救患者时除外).对两组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医生和护士每天向家属解答问题的次数、患者医院感染率、重症监护病房居住时间、患者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重症监护病房居住时间、患者住院时间分别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家属满意度,医生和护士每天向家属解答问题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实行探视制度可以实现医、护、患及其家属四者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加强探视时间护患沟通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80例患者为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8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简单沟通,患者及家属询问时给予解答,观察组加强探视时间的有效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探视时间的护患沟通,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将视频探视系统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效果,探讨体现人文关怀、杜绝交叉感染的新型ICU探视与管理模式。方法将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期间入住创伤重症监护病房(trauma intensive careunit,TICU)的19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视频探视方式;将同期入住急救内科重症监护病房(emert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2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入室探视方式,比较两个监护室物体表面的细菌数及家属满意度、监护室在班护士压力。结果观察组监护室物体表面细菌数采样的超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4,P<0.01);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探视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P<0.01);对照组调查的15名护理人员中,有13名工作压力过大,观察组调查的15名护理人员中,有3名工作压力过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1)。结论利用视频探视系统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探视不仅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而且较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缓解了家属的焦虑情绪,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探视管理成本,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ICU层流病房应用中对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12月收治的4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4月收治42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护患沟通干预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患沟通干预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ICU层流病房中,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护患沟通,可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有利于缓和医患紧张关系,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微信视频探视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家长心理状况的效果,探讨体现人文关怀的新型探视与管理模式。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7月入住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60例患儿家属作为实验组,采取微信视频加入室探视方式;将同期入住的60例患儿家属作为对照组,采取入室探视方式,比较2种探视方式对患儿家属抑郁、焦虑、压力心理状态以及医患沟通质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抑郁、焦虑、压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医患沟通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利用微信视频对儿科重症患儿进行探视不仅可有效改善家属的心理状况,还可以提高医患沟通质量,减少了探视管理成本,体现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频探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ICU相关性感染。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ICU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以2013年7月~2014年6月ICU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限制性探视,每个床位每次探视允许1名亲属进行探视,每个床位每天探视总时间不超过15 min;观察组采用视频探视方式,每次探视时间控制在30 min。比较两组患者ICU相关性感染、家属满意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家属投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血管内导管感染、消化道感染、焦虑、抑郁、护患纠纷、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家属满意率、护士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探视能有效降低患者相关性感染,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心理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张莉  许健 《临床医学》2014,(3):125-126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入住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与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与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配合行为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无陪护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预防护患矛盾,改善护患关系,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8.
武佩佩  李秋洁  孔繁莹  吕冬梅  郭杰 《护理研究》2012,26(16):1450-1452
在家庭系统理论的视角下,分析监护室探视制度的研究现状、3种探视形式的利弊、实施探视制度的注意事项及家庭系统理论对监护室家属探视的启示。认为限制式探视模式更加适合ICU病房,能够实现医、护、患、家属四者利益的共享。  相似文献   

9.
在家庭系统理论的视角下,分析监护室探视制度的研究现状、3种探视形式的利弊、实施探视制度的注意事项及家庭系统理论对监护室家属探视的启示。认为限制式探视模式更加适合ICU病房,能够实现医、护、患、家属四者利益的共享。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免疫系统不完善,具有易感性,所以NICU是无陪护的护理模式和限制探视的制度,但是100%入住监护室的患儿家属认为探视相当重要,大部分患儿家属不能或不能完全接受,我院将照相机应用在NICU探视中,取得良好效果,不仅缓解了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也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和减少了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属微信视频探视在ICU探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的ICU住院病人家属中随机抽取80个病人家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观察组在限制性探视的基础上,采用微信视频探视,对照组采用限制性探视,比较两组病人家属的焦虑状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家属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01),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微信视频探视可有效减轻病人家属的焦虑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ICARE沟通模式在肿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6月—11月在某肿瘤医院ICU保护性隔离区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沟通方式;选择2019年1月—6月在ICU保护性隔离区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42例为实验组,与患者家属采取CICARE沟通模式进行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家属的满意度及ICU护士的沟通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依从性60.6%(86/142),家属满意度中非常满意54.9%(78/142),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1.3%(32/150)及20.7%(31/150)。护士沟通能力得分为(2.91±0.38)分,高于干预前(2.39±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ICARE沟通模式应用在肿瘤ICU家属探视期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及ICU护士的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纠纷,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家属探视中采用清单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2013年5-7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嘉兴第一医院ICU收治的84例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家属施行传统的探视流程;观察组家属在探视过程中导入清单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家属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得分为(86.8±15.8)分,高于对照组的(78.5±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3,P0.05)。观察组未发生家属投诉,对照组发生家属投诉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9,P0.05)。结论在ICU患者家属探视中,采用清单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家属满意度,能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家属探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为了更大程度地满足重症监护病房患及家属的需要,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合理实行家属探视制度。作综述了国内外ICU家属探视现状及实行该制度的四种形式。即:完全开放式探视、半开放式探视、限制性探视及严格的杜绝探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方法,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家属26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手卫生宣教与督促,研究组应用系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后手卫生知识评分和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重症监护室探视家属手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系统化管理不仅可提升重症监护室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还可增加患者家属对手卫生知识的了解,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理解,也为医患关系的改变增添力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段实施有效沟通对N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8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家属100例,2012年1月-2012年4月入院的患者50例为观察组,在上午查房之后实施主动沟通及在下午探视时间实施有效沟通;2012年5月~2012年8月入院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在下午探视时间实施有效沟通。比较2组NICU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9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在上午查房之后实施主动沟通及在下午探视时间实施有效沟通可提高NICU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冲突的产生,避免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马云峰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26-1927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6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前的120例ICU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家属干预后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的评分、患者的死亡率、感染率、家属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针对护理风险因素,加强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管理体制,改善住院环境及医疗设备,合理医疗收费。结果:重症监护室无护理安全事故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提高监护室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完善管理体制,合理收费,可以有效地防范监护病房常见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9.
赵娅  王萧萧  李清念 《全科护理》2021,19(14):1975-197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家属对探视的信念及态度,比较不同探视政策对家属信念、态度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人家属35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探视信念与态度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家属的信念及态度得分分别为(3.04±0.27)分和(5.62±1.08)分.实施床边探视制度的ICU病人家属信念、态度及对探视制度的满意度得分最高,其次为电话/视频探视,拒绝探视的ICU病人家属得分最低.结论:ICU病人家属对探视持积极看法和态度.探视政策的开放程度影响ICU病人家属的信念、态度及满意度.未来还需要对探视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建立一个灵活的,对病人、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均友好的探视制度.  相似文献   

20.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具有疾病发展迅速、病情重、管理相对复杂等特点。随着经济发展,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服务意识增强、健康需求提高,医患护患纠纷不断增加;在这种环境下,ICU护士如何在护理活动中减少护患纠纷,以及发生护患纠纷后如何应对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作者所在ICU2006年7月~2011年7月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与总结,寻求减少和应对纠纷发生措施,以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