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29例AMI患者[A组(IVEF≥45%) 15例和B组(LVEF<45%)14例]与30例对照者,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前壁、下壁、侧壁、房问隔的应变率曲线.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的mSRs及mSRe降低,mSRa升高;与A组相比,B组mSRe降低,mSRa升高;AMI组的mSRe和mSRa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MI患者左心房的储蓄功能和管道功能减低,辅泵功能增加;STI技术能够评价左心房功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mpson's法测量冠心病组(n=28)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P容积(LAVP),计算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和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应用2D-STI技术获取距二尖瓣环6~8 mm的左心房侧壁和房间隔处的应变率曲线,测定各房壁的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Rs、mSRe、mSRa),并与对照组(n=30)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LAVmax、LAVmin 、LAVP、LAAEF显著增高(P均<0.05),LAPEF显著减低(P<0.05);mSRs、mSRe均减低(P均<0.05),mSRa增高(P<0.05)。检查者间变异系数为6.22%~7.91%,检查者内变异系数为5.31%~7.42%。结论 应用2D-STI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功能可行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不同时期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30例AMI患者接受PCI治疗,分别于PCI前、治疗后3~7天、治疗后3个月时采集左心室短轴及心尖切面图像。应用STI技术检测各梗死心肌节段应变参数: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峰值(LSpeak、RSpeak、CSpeak)及达峰时间(TPSLS、TPSRS、TPSCS);左心室短轴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Ptw base、Ptw apex)及旋转角度达峰时间(TPtw base、TPtw apex);并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及扭转角度达峰时间(Ptw、TPtw)。另选30名正常人作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各梗死心肌节段LSpeak、RSpeak、CSpeak较正常人减低,TPSLS、TPSRS、TPSCS较正常人延迟;Ptw base、Ptw apex、Ptw较正常人减低,TPtw base、TPtw apex、TPtw较正常人延迟(P均<0.05)。与PCI治疗前比较,PCI治疗后3~7天内各梗死心肌节段LSpeak、RSpeak、CSpeak增高,TPSLS、TPSRS、TPSCS缩短(P均<0.05);PCI治疗后3个月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均<0.05)。与PCI治疗前比较,PCI后3~7天内Ptw base、Ptw apex、TPtw base、TPtw apex、Ptw、TPtw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随着微循环再灌注时间的延长,PCI治疗后3个月时Ptw base、Ptw apex、Ptw较PCI治疗前及PCI治疗后3~7天内均有所增高,TPtw base、TPtw apex、TPtw亦缩短(P均<0.05)。结论 PCI治疗能有效改善AMI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改善明显。2D-STI可准确评价这一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及20例经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对照组)的心尖二腔和四腔观图像,应用STI技术获取左房前壁、下壁、侧壁、房间隔的应变率曲线。测定各房壁于左室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计算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mSRe、mSRa)。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MI组mSRs及mSRe显著降低,mSRa显著升高(P〈0.01);AMI组mSRe和mSRa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结论 AMI患者左房储蓄功能和管道功能减低,辅泵功能增加;AMI患者左房管道功能与辅泵功能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 22例CHF患者和20例正常人应用Siemens Sequoia C512的速度向量成像技术采集胸骨旁长轴和心尖四腔观的二维超声图像,测量左房内径及容积,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容积(EDV、ESV)及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及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在Syngo Workplace软件上分析左房切向和轴向运动速度(Vt-As,Vr-As)及达峰值时间(TVt-As,TVr-As).结果 cHF组Vt-AS和Vr-AS与正常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其中,Vr-AS在CHF左室充盈压力升高亚组中下降更显著(P<0.05).CHF组TVt-As和TVr-As与正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As和Vr-As与LVEF、EDV、ESV有显著相关性,Vt-As与左房容积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STI技术可准确有效地检测CHF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判断左心室充盈压力升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评价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对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7例受检者根据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分成正常组、松弛异常组、假性正常组。利用STE技术测量和计算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Ip)、左心房扩张指数(EI)、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结果 随着左心室舒张功能逐渐降低,LAVImax、LAVIp、LAVImin逐渐增加(P<0.01),LAAEF先增大后降低(P<0.01);与正常组相比,松弛异常组和假性正常组EI、LAPEF显著降低(P<0.05),假性正常组LATEF显著降低(P<0.01)。E/Em与LAVImax、LAVIp、LAVImin呈显著正相关,LAVImax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及鉴别正常和假性正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8%及97%、100%。结论 STE为评价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的左心房容积与功能提供了新方法;左心房容积及功能参数能较准确、敏感地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 方法 分别对30例PAF患者(PAF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A)、E/A、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PVs)、肺静脉舒张峰值流速(PVd)、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舒张峰值流速(S/D)、心房收缩期流入肺静脉血流流速(PVa),计算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壁各节段的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e)和左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Rs、mSRe、mSRa)。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AF组LAD、LAVmax、LAVp、LAVmin增大(P<0.05),LAAEF、LAPEF减低(P<0.05);E升高、A减低、E/A升高(P<0.05),PVs、PVd减低,S/D减低(P<0.05);PAF组左心房各壁各节段SRs、SRe和SR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中,SRs与SRe及SRa之间无相关性(P>0.05),mSRa与LAAEF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对照组中,SRs分别与SRe及SRa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7、-0.384,P<0.05)。 结论 PAF患者左心房各壁应变率峰值减低,左心房辅泵功能、管道功能和储蓄功能相互代偿作用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功能早期受损可行性.方法 对154例左房容积指数<28 ml/m2的高血压患者与64例对照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存储图像.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离线测量并比较两组心尖四腔观左房整体长轴舒张晚期应变(Sa)、收缩期应变(Ss)、总应变( Stot=Sa+ Ss),及舒张晚期应变率(SRa)、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结果 高血压组反映左房储存器功能的Stot与SRs、反映通道功能的Ss与SRe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反映左房泵功能的Sa与SRa两组无差别.Ss、Stot、SRe与高血压及高血压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左房大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左房储存器功能与通道功能减低,泵功能无变化.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早期左房功能异常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测量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应变率及左房容积的变化,评价其功能.方法 对37例高血压病患者[左窀正常构型(LVN)组17例和左室重构(LVR)组20例]与26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应用STI技术获取左房前壁、后壁、侧壁、下壁、房间隔的的应变率曲线;应用RT-3DE计算左室质量、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LAV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LVN组左室收缩期的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_S)显著降低(P<0.05),LVR组的mSR_S及左室舒张早期的左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_E)亦显著降低(P<0.01,P<0.05),左室舒张晚期的左房平均峰值心变率(mSR_A)显著升高(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LVN组和LVR组的LAVmax、LAVmin、LAV_P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LVR组的LAPEF显著减低(P<0.05),LAAEF显著升高(P<0.05);③LVN组及LVR组的mSR_E与LAPEF、mSR_A与LAAEF相关性良好(分别r=0.788,P<0.01;r=0.804,P<0.001).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和实时三维成像技术可以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房功能;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构发生前其左房壁形变能力已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寿房壁形变能力与左房射血功能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定量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房应变特征,并对其同步性作初步研究.方法 应用2D-STI对30例健康受试者和35例PAF患者(其中PAF发作间歇期19例为PAF1组,发作期16例为PAF2组)左房的前壁、下壁、侧壁、后壁和房间隔5个房壁进行应变时间曲线分析,获取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各房壁平均峰值应变速度(Vs、Ve和Va)、峰值应变(Ss、Se和Sa)和峰值应变率(SRs、SRe和SRa),通过达峰值应变时间计算左房各时期的同步性参数(Ts-SD、Te-SD和Ta-SD).并分析同步性参数与应变率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对照组、PAF1组和PAF2组在年龄、心率、E/A、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AF1组和PAF2组左房前后径(LAD)较对照组增大,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缩短(P<0.05).②PAF1组和PAF2组应变速度减慢,应变减少,应变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在PAF1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s-SD和Te-SD在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AF2组更不同步;Ta-SD在PAF1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Ta-SD与SRa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61,P<0.01).结论 PAF发作间歇期左房储血功能和管道功能降低,辅泵功能部分恢复,但存在运动不同步,PAF发作期辅泵功能消失,同步程度更差.2D-STI可以较好地评价左房功能和同步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左室心肌运动的同步性.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分别于PCI术前、术后5d及术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并存储心尖3个长轴切面和左室系列短轴切面图像.测量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纵向应变率的达峰时间(TS-SRL,TE-SRL)及径向应变率的达峰时间(TS-SRR,TE-SRR),计算各节段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应变率达峰时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和标准差,比较PCI前、后各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术前及术后5d比较,术后1个月纵向应变率收缩期达峰时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SL-diff)和标准差(TSL-SD)及纵向应变率舒张早期达峰时间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EL-diff)和标准差(TEL-SD)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径向应变率收缩期达峰时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SR-diff)和标准差(TSR-SD)及径向应变率舒张早期达峰时间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TER-diff)和标准差(TER-SD)亦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脏不同步性指数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良好的负相关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着左室收缩和舒张同步性的异常,STI技术对评价左心室同步性和介入治疗后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AMl)患者左心室功能变化,探讨STI评价AMI患者随访时心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采集73例经PCI治疗首发AMI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左室图像,分析峰值纵向应变(LPSS)、峰值径向应变(RPSS)及峰值环向应变(CPSS),以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术前相比(ΔLVEF6)改善幅度>5%分为心功能改善组和非改善组;术后3个月LVEF与术前相比(ΔLVEF3)改善幅度>5%将改善组分为近期和中远期改善组.结果 改善组术前、术后STI各项参数均高于非改善组(P<0.001).近期改善组术前、术后LPSS及术后3个月RPSS均高于中远期改善组(3个月时LPSSP<0.001,余参数P<0.05).STI各项参数均与ΔLVEF3和ΔLVEF6存在相关性,其中术前LPSS与ΔLVEF3相关性较大(r=-0.781,P<0.001),术后6个月CPSS与ΔLVEF6相关性较大(r=-0.834,P<0.001).结论 STI技术能准确评价AMI患者近期及中远期室壁运动变化;心肌梗死后左室纵向运动功能的保留对心功能近期改善较为重要,环向运动功能的保留和恢复是中远期仍能持续改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评价不同节段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解旋运动的变化规律,寻找定量评价左室解旋运动的敏感指标,探讨心肌梗死部位及节段数对左室解旋运动的影响.方法 4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肌梗死部位分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组及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组,对照组31例.自动功能成像技术获取左室收缩峰值纵向应变(LPSS)及其牛眼图,评估心肌梗死的部位及节段数量.取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二维图像,计算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MVOtw)、等容舒张期解旋率(UntwR)、解旋速度峰值(PUV)、解旋角速度达峰时间(TPUV)和解旋减半时间(UHT).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整体LPSS、PUV、Untw-R明显减低(P<0.001);T-PUV(P<0.001)、UHT(P=0.028)显著增高;心肌梗死节段数量与Untw-R呈显著负相关(r=-0.420,P=0.006),与UHT、PUV、TPUV无显著相关;前-间壁心肌梗死组Untw-R明显低于下-后壁心肌梗死组(P=0.022);前-间壁心肌梗死组与下-后壁心肌梗死组之间的PTV、PTW、T-Ptw、PUV、UHT、T-P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D-STI技术可以定量观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解旋运动.Untw-R可以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解旋运动的敏感指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解旋运动明显减低,前壁、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解旋运动减低较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E)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5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有侧支循环组(CCC组)和无侧支循环组(N-CCC组)。再根据冠状动脉闭塞情况及室壁运动评分将患者左心室18节段心肌分为正常心肌组、缺血心肌组和梗死心肌组。患者分别在PCI术后72 h及1个月接受超声检查,检测并比较左心室心肌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及心肌纵向应变(LS)和应变率(LSR)。结果 与术后72 h比较,1个月时CCC组和N-CCC组缺血及梗死心肌的LS均增大(P<0.01)。术后72 h,CCC组缺血心肌LSR-s大于N-CCC组(P<0.05)。术后1个月,CCC组缺血及梗死心肌LS均大于N-CCC组(P<0.05),且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N-CCC组(P<0.05)。结论 CCC可显著改善AMI患者PCI术后72 h缺血心肌和术后1个月缺血、梗死心肌的收缩功能及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心肌力学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TI测量42例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术后(72 h内)以及同期47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左心室心尖旋转角度峰值、心底旋转角度峰值、扭转角度峰值、扭转速度峰值、扭转达峰时间、解旋速度峰值、等容舒张期解旋百分比的数值,分析扭转参数与常规超声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术前收缩期左心室心尖旋转角度峰值及扭转角度峰值减小、扭转及解旋速度峰值减低、收缩期达峰时间提前,等容舒张期解旋百分比减小(P均<0.01),同时心底旋转角度峰值减小(P<0.05)。对照组及AMI患者术前及术后心尖旋转角度峰值及扭转角度峰值均与射血分数(EF)明显相关(r=0.706、0.774);心底旋转角度峰值、扭转速度峰值及达峰时间与EF无明显相关性;解旋速度峰值、等容舒张期解旋百分比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速度比值(E/A)呈明显直线相关关系(r=0.873、0.830)。PCI术后各扭转参数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TI能无创、准确评价AMI患者心肌扭转力学参数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AMI预后提供较全面的左心室心肌功能信息;PCI术后左心室扭转运动虽可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恢复至正常仍需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急件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扭转及解旋运动的变化.方法 38例AMI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两组:LVEF正常组(LVEF≥45%,21例)和LVEF减低组(LVEF<45%,17例).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取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二维图像,应用EchoPAC超声工作站进行脱机分析,计算左室扭转角度峰值(Ptw)、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MVOtw)、解旋率(UntwR)、扭转速度峰值(PTV)、扭转速度达峰时间(TPTV)、解旋速度峰值(PUV)和解旋速度达峰时间(TPUV).结果 与对照组及LVEF正常组相比,LVEF减低组Ptw、AVCtw、MVOtw、UntwR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PUV、PTV及TP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ntwR与LVEF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有相关性.结论 STI技术可准确评价前壁AMI患者左室扭转及解旋.AMI患者LVEF减低组左室扭转角度及UntwR明显减低;左室扭转及解旋影响左窒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