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性乳腺癌在临床上少见,发病率远低于女性乳腺癌,与乳腺癌家族史、BRCA2基因突变及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等因素密切相关。以手术、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为主的多种治疗手段在治疗中综合应用,使该病疗效明显提高。现就男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隐匿性乳腺癌多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临床少见,诊断是其难点。诊断过程建议先行肿大淋巴结空芯针穿刺,并加做免疫组化,如支持乳腺癌转移,同时排除其他部位原发肿瘤后可确诊。治疗以全乳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为标准,新辅助化疗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术前推荐先行新辅助化疗,术后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隐匿性乳腺癌的预后与同期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似。  相似文献   

3.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难以开展大宗的临床研究,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基本参照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数据。外科手术以全乳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为主。多数男性乳腺癌激素受体为阳性,因此,应用他莫昔芬是标准辅助治疗方法。辅助放射治疗和化疗的适应证参照女性乳腺癌标准。内分泌治疗是转移性男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和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治疗对部分病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难以开展大宗的临床研究,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基本参照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数据。外科手术以全乳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为主。多数男性乳腺癌激素受体为阳性,因此,应用他莫昔芬是标准辅助治疗方法。辅助放射治疗和化疗的适应证参照女性乳腺癌标准。内分泌治疗是转移性男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和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治疗对部分病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19例男性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1973年至1997年收治的19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并对其发病特点及诊治情况、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1.2%),发病年龄高,平均55岁,病程长,平均3.75年,病理类型均为浸润型。治疗均采用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论 男性乳腺癌较少见,病程长,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由于其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平均58岁),病程长,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肿块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男性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须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7.
�������ٰ�14������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4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平均58岁),病程长,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肿块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男性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须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8.
内分泌相关骨质疏松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急需引起人们的关注。内分泌治疗可以使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降期,有效提高保乳率。然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会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联合双膦酸盐治疗后可降低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但是不可长期服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分泌相关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与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维生素D及甲状旁腺素有关。中医药多以补益肾肝、调理脾胃、活血化瘀、抗肿瘤为主,安全有效。笔者着重分析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易导致骨质疏松及现代医学的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相关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旨在有助于中医药防治乳腺癌内分泌相关骨质疏松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新型靶点药物的研发,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科研。  相似文献   

9.
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基础治疗,可显著减少复发和病死率。然而,并非所有患者能从中获益,如何进一步提高内分泌治疗疗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是乳腺癌间质中的主要细胞成分,具有不同于正常成纤维细胞的促肿瘤特性。CAF可改变肿瘤细胞的微环境,从而影响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和内分泌治疗疗效。近年来,一些以CAF为治疗靶点的研究逐渐开展,并证实可提高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疗效。笔者对CAF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作用以及如何针对CAF改善内分泌治疗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本院收治的来自华南地区男性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为男性乳腺癌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来我院诊治的乳腺癌的男性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平均年龄55.87±2.22岁,超重、肥胖人数占比为41.9%,77.4%病理类型为浸润导管癌,90.3%激素受体表达阳性,治疗上均行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并与内分泌治疗、放化疗综合应用,5年生存率为80.6%。结论 就当前31例来自华南的男性乳腺患者而言,年纪较轻(中位年龄56岁)及肥胖可能是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三阴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缺乏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相应的靶点,对放疗和化疗敏感,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较差。本研究对近几年来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男性乳腺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术前均诊断为乳腺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2例,改良根治术12例,乳房单纯切除术2例。术后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87.5%,I期2例,II期4例,III期8例,IV期2例;5年生存率50.0%。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年龄大、病程长、预后差、容易发生转移。该病以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治疗方法,辅以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特殊类型乳腺癌是指发病率低、临床和组织学上具有特征性的一组异质性乳腺癌。其中有些亚型的生物学特性已较明确,但部分类型尚不明确。特殊类型乳腺癌发病率低、异质性大,目前认识和研究基础的分类尚有较大局限性。随着人类对乳腺癌认识的不断深入,少见乳腺癌类型会受到更多关注和研究,从而完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组形态特征与发生在胃肠道和肺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同的肿瘤,肿瘤中有50%以上的癌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其中以实性神经内分泌癌较多,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罕见。其临床特征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没有明显差别。通过乳腺X线摄影、B超检查或MRI扫描来确诊乳腺神经内分泌癌非常困难。目前对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没有统一的认识,大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男性乳腺癌: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6岁。其中Ⅰ期3例,Ⅱ期5例,Ⅲ期7例,Ⅳ期2例。以典型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乳腺癌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分别为82.4 %和72.5 %。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内分泌治疗和(或)化疗。其中1例失访,2例术后8个月~3年死于其它疾病,余14例术后已生存1~12年。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发病年龄偏大,易误诊;内分泌治疗首选他莫昔芬;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诊断时肿瘤的分期和淋巴结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前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70%~80%的乳腺癌为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针对这一类型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内分泌治疗。其中约30%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分泌治疗后发生复发转移,产生内分泌耐药,最终发展为晚期乳腺癌。针对内分泌耐药的机制已有少数有效的靶向药物获批应用于临床治疗,然而对于这些靶向药物,部分患者也会产生耐药或者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药,导致病情进展。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是多通路、多靶点共同作用的结果,仅仅抑制单个靶点,不可避免地会再次发生耐药,而多个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内分泌耐药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而中医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低毒、增效、经济等独特优势,在乳腺癌不同阶段的治疗中发挥着日渐凸显的重要作用。本文将对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克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对1986年至1999年间收治的23例男性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乳腺癌根治术16例(69.6%),改良根治术4例(17.4%),3例因为心脏原因仅行局部切除术(13.0%);2例Ⅱ期、3例Ⅲ期患者行术前化疗,23例行术后化疗;14例行术后放疗;3例行术后内分泌治疗。结果经过4~216个月的随访,5年总生存率为73.9%,无瘤生存率为60.9%;10年总生存率63.6%,无瘤生存率为45.5%。在预后相关指标单因素分析中,未能发现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应采取手术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利用Pub Med搜索相关文献,总结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结果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与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串话作用参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过程,阻断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有助于克服内分泌治疗耐药。许多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靶向阻断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药物联合内分泌治疗药物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靶向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breast,NEBC)十分罕见,占所有乳腺癌的比例<0.1%,占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比例<1%[1-2]。男性乳腺癌亦罕见,约占男性癌症的1%,在全世界总乳腺癌中约占1%[3-4]。男性NEBC则更为少见,国内外罕有报道。现报道笔者单位1例男性NEBC经单纯乳腺肿块切除术后多次复发病例。本病例经笔者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No,LW-2022-006)。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至2009年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共16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Ⅰ期1例,Ⅱ期10例,Ⅲ期2例,Ⅳ期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1例患者行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10例患者得到随访,术后随访显示:共4例死亡,其中3例死于复发及转移,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生存期为3~14年。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高,晚期病例多,预后差,应以手术根治或改良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方向,也是乳腺癌治疗成功的关键.内分泌治疗是辅助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