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对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的影响。方法:将35例血透患者按CRP水平分为高CRP水平组(CRP〉10mg/L,19例)和低CRP水平组(CRP〈10mg/L,16例),比较两组间CHr、转铁蛋白饱和度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指数,并观察CHr与CRP、转铁蛋白饱和度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指数的相关性。结果:高CRP水平组的CHr、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指数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低于低(、RP水平组[(27.47±2.56)Pg vs(31.94±1.91)pg,P〈0.01;0.26±0.03VS0.31±0.02,P〈0.05;(19.64±2.45)%vs(25.45±4.93)%,P〈0.01],CHr水平与CR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3,P〈0.01)],CHr水平与转铁蛋白饱和度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指数明显正相关(r=0.52,P〈0.01;r=0.60,P〈0.01)。结论:低CHr水平可能与高CRP水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box chromosomal protein 1,HMGB1)的影响。方法:13例活动期AAV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41岁~76岁,BVAS评分(21.8±4.9)分,其中11例p/MPO-ANCA阳性,2例c/PR3-ANCA阳性,ANCA水平(295.78±52.76)RU/m L。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其冲击疗法等治疗基础上,辅以血浆置换。分别留取血浆置换治疗前空腹(TO)、治疗开始后2 h(T1)、血浆置换停止后12 h(T2)患者静脉血标本,分离血清后采用ELISA法检测其中的HMGB1。结果:本组患者行血浆置换后2 h血清HMGB1水平(3.67±0.93)ng/ml,较血浆置换前血清HMGB1水平(7.8±1.26)ng/ml显著下降,血浆置换后12 h血清HMGB1水平(5.18±0.93)ng/ml稍有回升,但仍低于血浆置换前浓度(P〈0.05);血管炎活动指标(ESR、CRP、BVAS评分)较血浆置换前均降低。结论:血浆置换能有效清除AASV患者外周血清HMGB1,可明显降低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抑制急性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发病24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d,连续治疗28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的差异。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结果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血清TNF—Ot和CRP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0.05),其中CRP在治疗后3d达高峰,TNF—α在治疗后7d达高峰。A组峰值均低于B组[(13.00±2.45)mg/L比(19.21±3.67)mg/L,(19.79±11.01)ng/L比(30.69±18.47).g/L,P<0.05]。治疗后7dA组ESS评分高于B组[(79.19±30.59)分比(63.91±27.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通过降低血清CRP和TNF—α水平而抑制急性脑缺血后炎性损伤,具有降脂以外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对其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测定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NSE和CRP水平,并分析观察组NSE和CRP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NSE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重型者NSE和CRP水平[(35.63±7.12)μg/L、(13.82±3.57)mg/L]显著高于轻、中型者[分别为(17.24±5.32)μg/L、(5.61±2.35)mg/L和(26.08±5.91)μg/L、(9.07±2.14)mg/L](P〈0.01)。不同梗死部位患者血清NSE、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SE和CRP是反映脑内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客观指标,可作为脑梗死早期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V与脂联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59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4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A I、ApoB,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oAV和脂联素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G显著高于对照组[(1.79±1.28)mmol/L比(1.27±0.79)mmol/L],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1.17±0.25)mmol/L比(1.29±0.26)mmol/L],ApoAV显著低于对照组[(186.71±78.20)μg/L比(250.29±110.38)μs/L],脂联素亦显著低于对照组[(3.81±0.15)mg/L比(5.33±0.37)mg/L],P〈0.05或〈0.01。ApoAV与TG呈负相关(r=-0.208,P=0.040),与HDL-C(r=0.241,P=0.016)、脂联素(r=0.238,P=0.018)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ApoAV和脂联素水平降低,TG水平增高。ApoAV与脂联素共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静脉营养治疗是否可以通过逆转营养不良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方法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法对65例MHD患者进行评分,按照得分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同时测定与营养不良相关的血生化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b6)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周3次在血液透析中给予肠外营养治疗(IDPN),共4周,治疗期结束后再次进行MIS评分及以上指标检测,对照组不接受IDPN治疗。结果治疗期末,治疗组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17.14%和2.86%)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MIS评分下降[治疗前为(13.92±2.18)分,治疗后为(8.48±1.32)分,P〈0.05)];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升高,铁代谢和贫血指标改善;治疗后CRP和IL-6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RP治疗前为(6.82±2.71)mg/L,治疗后为(3.05±1.86)m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治疗前为(82.65±22.38)ng/L,治疗后为(33.19±12.50)n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PN可改善MHD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与营养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143例慢性肾脏病(CKD)4~5期的非透析CKD患者通过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法分为营养良好组和营养不良组,测定白蛋白、前白蛋白等生化营养指标,同时应用DEXA法测定所有患者全身肌肉组织及脂肪组织含量,以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慢性炎症的状态。结果:143例患者平均CRP(4.64±7.51)mg/L,CRP升高(〉8mg/L)的比例为21.67%,营养不良组平均CRP及CRP升高比例均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P〈0.01),营养不良组的前白蛋白水平较低(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水平与血清Alb呈极显著负相关(Rho=-0.338,P〈0.01),与Pre—Alb呈极显著负相关(Rho=-0.347.P〈0.001)。Pre—Alb水平与LBM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ho=0.2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FMDXA百分比、高血清CRP水平和低肾小球滤过率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透析CKD患者中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与CKD患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直接相关,血清前白蛋白较白蛋白更好地反映非透析CKD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单纯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1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40例,入组前患者均每周3次行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剂(eryhropoises stimulating agent,ESA)纠正贫血。按照随机数表法将MHD患者40例分为单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组(HD组)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组(HD+HP组),每组20例。HD组仍每周3次均行HD治疗;HD+HP组每周行2次HD治疗,1次HD+HP治疗,仍继续使用ESA;治疗12周。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ESA用量,计算ESA抵抗指数(ESA resistant index,ESARI)评价ESA治疗的反应,同时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铁、白蛋白(albumin,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ism hormone,iPTH)水平及透析治疗的单室模型尿素清除指数(singlepool Kt/V,spKt/V)。结果40例患者均随访至第12周末。第12周时,HD+HP组患者Hb水平较基线时显著升高[(119.27±12.16)g/L比(106.59±6.51)g/L,(P〈0.01)],而ESA剂量低于基线时水平[(76.99±16.6)IU·W^-1·kg^-l比(128.96±33.47)IU·w^-1·kg^-1(P〈0.05)],ESARI亦低于基线时水平[(0.56±0.20)比(1.30±0.47),(P〈0.01)]。第12周时HD+HP组患者的iPTH水平较基线时显著降低[(161.09±63.70)ng/L比(256.23±56.77)ng/L,(P〈0.01)],CRP水平较基线时降低[(4.65±1.32)mg/L比(7.55±3.23)mg/L,(P〈0.05)];而第12周时HD组患者的Hb水平、ESA用量、ES—ARI值及iPTH、CRP水平与基线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D联合HP治疗较单纯HD治疗能更有效清除CRP、iPTH,提高MHD患者对ESA治疗的反应性,减少ESA使用剂量,改善MHD患者纠正贫血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MHD患者96例,记录所有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病史、性别、年龄、血压、身高、体重,同时透析前采血查血清CRP、白蛋白、血红蛋白、尿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p(α)等。随诊2年,评价CR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64例,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2例,心血管疾病组的CRP(15.6±4.9)mg/L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4.6±4.2)mg/L,P〈0.01。96例患者中有36.5%(35/96)的患者(、RP超过正常值(正常值〈8mg/L),平均血CRP值(14.5±5.9)mg/L(9.2~28.8rag/L)。CRP升高组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CRP正常组(P〈0.001)。死亡原因多为心力衰竭及脑出血。结论:MHD患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慢性炎症状态是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强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的变化;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炎症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的变化以及脂联素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分析脂联素对炎症、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30例体检健康者与7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凝固法测定血浆Fbg水平。结果:尿毒症组患者血脂联素CRP、Fb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或P〈0.01)。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RP、Fbg、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0.37、-0.34(P〈0.05或P〈0.01)。将尿毒症组依据cRP水平分为A、B两组,A组CRP〈5mg/L,B组CRP〉5mg/L。A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脂联素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与下尿路症状的关系。方法共141例在我院就诊的前列腺增生并有下尿路症状患者,所有患者行IPSS评分、体格检查、最大尿流率测定、尿量、残余尿、前列腺体积、血PSA和CRP测定。计算排尿期评分(IPSS-V)与储尿期评分(IPSS-S)的比值(用IPSS-V/S表示),当IPSS-V/S≥1时给予患者α-受体阻断剂口服,当IPSS-V/S1时给予患者抗毒蕈碱剂口服。比较血CRP水平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及服药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平均血CRP值为(3.43±2.30)mg/L,单因素相关分析提示血CRP与年龄、PSA、排尿量相关,与残余尿、前列腺体积无关,与总IPSS、IPSS-S正相关,与IPSS-V/S负相关。多因素分析血CRP与年龄、总IPSS和IPSS-S相关。IPSS-V/S1患者给予托特罗定治疗3月后血CRP明显下降。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血CRP与储尿期症状及膀胱功能障碍相关,表明慢性炎症是储尿期症状为主的下尿路症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炎症反应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90例,按照房颤持续时间分为阵发性房颤组(22例)、持续性房颤组(28例)和永久性房颤组(40例);对照组78例为同期住院的窦性心律的患者.各组患者于入院后24~48 h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超声心动测定左房内径.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患者hs-CRP为(5.98±2.0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2.07±0.48)mg/L(P〈0.05);持续性房颤组hs-CRP为(10.32±3.14)mg/L,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永久性房颤组hs-CRP为(2.20±0.86)mg/L明显低于持续性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永久性房颤组左房内径大于持续性房颤组和对照组(P〈0.05);持续性房颤组左房内径大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结论:hs-CRP水平在房颤发生早期明显升高,随房颤持续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至正常,提示炎症反应在房颤发生与维持中起一定作用;随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左房内径逐渐扩大,提示房颤的维持与心房结构重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对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38例,同时设立健康人员对照(对照组)34例,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IL-6、IL-10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观察患者关节置换术前1 d及术后1、3、5、7d血清IL-6、IL-10、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血清IL-6、IL-10、CRP水平分别为(3.24±0.56)ng/L、(8.15±2.28)ng/L、(1.68±0.31)mg/L。术前1 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IL-6、IL-10、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观察组IL-6、IL-10、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IL-6、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血清IL-6、IL-10水平明显升高,术后3、5、7 d逐渐下降(P0.05),术后1、3 d血清CRP水平逐渐增加,术后5、7 d逐渐下降(P0.05),术后7d患者血清IL-6、IL-10水平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血清CRP水平高于术前1 d(P0.05)。结论血清IL-6、IL-10及CRP均能于早期反映全关节置换术后炎症状态,但IL-6、IL-10更敏感、准确率更高,对早期诊断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一炎症反应综合征现象普遍存在而且目前为止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探索新的组合型治疗方式——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筛选C-反应蛋白(cRP)大于8mg/L的MHD患者20例,先HD治疗3个月,每周透析3次,之后改为HD联合HP治疗3个月,每周透析3次,其中一次为HD联合HP,再改为HD治疗3个月。于0,3,6,9月时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各项指标并进行营养相关的体格测量和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结果:(1)患者CRP水平在0、3、6、9月时分别为:(18.62±12.71)mg/L,(23.60±12.16)mg/L,(10.91±7.14)mg/L,(12.13±6.95)mg/L,加用HP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停用HP后CRP水平有所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D+HP治疗能降低Leptin、IL-8、TNF—α水平(P均〈0.01),停用HP后Leptin、IL-8、TNF—α水平有所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在O、3、6、9月时分别为(35.4l±0.88)g/L,(35.49±O.96)g/L,(36.89±0.66)g/L,(36.54±0.5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用HP后Alb水平有所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联合HP能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CRP水平及部分中分子毒素水平.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Alb水平,从而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物质A(SAA)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AECOPD患者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46例。采用ELISA法测定sAA,对AECOPD与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比较,并比较AECOPD患者治疗前后SAA、WBC、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AECOPD患者SAA水平较COPD缓解期患者明显升高[分别为(182.33±50.12)、(6.24±3.05)ms/L,P〈0.05]。AECOPD患者随着抗生素治疗的起效,SAA、CRP逐渐下降,WBC、中性粒细胞计数也有下降趋势。SAA对诊断AECOPD患者肺功能严重程度较CRP敏感。结论SAA对AECOPD的诊断及评价其肺功能严重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