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浆细胞性乳腺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浆细胞性乳腺炎32例临床分析魏新海王顺春杨武军浆细胞性乳腺炎,亦称乳腺导管扩张症。由Ewing1925年首先提出,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5%左右。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与其它乳房疾病,尤其乳癌较难区别,易致误诊误治。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浆...  相似文献   

2.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据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1.41%~5.36%[1]。因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与乳腺癌相混淆,因此误诊率可高达56.9%~73.1%[2]。随着先进医疗器械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对该病广泛深入地研究,人们已有了新的认识,现就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命名与定义、病因与病理、临床表现与分期、诊断与辅助诊断及其治疗问题分别进行介绍。一、命名与定义该病…  相似文献   

3.
<正>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好发于非哺乳期,是一种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今报道联合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发双侧乳腺炎反复发作2例。1病例介绍患者1:女,24岁,未婚未育。因确诊为抑郁症联合服用利培酮、舍曲林治疗2年余,因"右乳腺红肿疼痛10天"于2013年9月第一次入院治疗。乳腺彩超检查示:右侧乳腺脓肿形成,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 duct ectasia,MDE),亦称浆细胞性乳腺炎或闭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晕区肿块、乳头凹陷、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临床比较少见,其发病率约占同期乳房疾病的1_41%~5.36%。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误治。本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乳腺导管扩张症18例,现就本院临床资料及诊治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病变为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据国内外报导,其发病卒占乳腺良性病变的1.41%~5.36%。因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与乳腺癌相混淆,因此误诊率高达56.9%~73.1%。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扩张症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乳腺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其病因不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误治,应引起临床重视。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8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乳腺导管扩张症为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因病灶常有浆细胞浸润,故亦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1].主要体征为乳头溢血、溢液或伴有乳腺肿块.因其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可发生药物难以治愈的小脓肿,故需要完全切除.包括病灶在内的部分乳腺组织.我院自1998年元月至2007年元月共收治48例病人,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cellmastitis,PCM)又名乳腺导管扩张症(mammaryductectasia,MDE)、管周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等,是一种非细菌性炎症。PCM是由于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故称浆细胞性乳腺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PCM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现就PCM的临床特点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治:附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不完全明了。命名也不尽统一。因好发于非哺乳期且与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机制不同。故又通称为非哺乳期乳腺炎。该病由Ewing于1925年首先提出,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腺细胞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4%-5%,主要发生在非妊娠、非哺乳期的中青年女性。在临床上与其他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很难区别,处理不当易形成乳管瘘,经久不愈。为此,总结我院2002-2005年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本病的80例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浆细胞性乳腺炎,亦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好发于中年妇女的病程长,病变复杂多样的慢性非细菌性感染性疾患。其发病率约占乳腺良性疾病的4~5%。在临床上与其他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导管内突状瘤很难区别。故常造成误诊误治。我院自1986年~1996年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差异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上的差异。提出各自独立诊断的论据。方法:结合24例乳腺导管扩张症和2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对两病的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和乳腺肿物,主要与乳腺肿物和早期乳腺癌鉴别诊断,手术以局部切除多见,病理表现为导管扩张及导管周围明显炎性改变。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为乳腺肿物和炎性改变,主要与晚期乳腺癌和炎性乳腺癌鉴别诊断,手术切除的范围较大。病理变化以乳腺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多发性脓肿为主。结论:乳腺导管扩张症和浆细胞性乳腺炎有明显的差异,应作为这两种疾病独立诊断。  相似文献   

12.
非哺乳期乳腺炎由Ewing于1925年首先提出,又称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导管扩张症、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腺疾病[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Kessler等[2]认为其组织学变化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推测本病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Bani-Hani等[3]也认为其是由乳腺小叶内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的原因与应对方法。方法对我科1995年1月到2003年1月收治进行二次手术的34例乳腺良性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4例,以主诉伴或不伴有症状的局部肿块为最常见,再发是二次手术主要原因,以纤维囊性乳腺病最多见,其次为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结论乳腺纤维囊性增生、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是造成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乳腺增生有恶变可能,局部切除病变并长期随访对这类患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X线钙化在乳腺良、恶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0月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281例乳腺X线片钙化。回顾性分析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钙化特点。结果281例乳腺钙化中181例为乳腺癌,占64.4%,良性疾病100例,占35.6%。乳腺恶性钙化一般具有颗粒较细、数目较多、密度较低、分布相对较广的特点。形态多为泥沙样、叉样、短棒状、断针样、多种形状,部分钙化沿导管走行。良性乳腺钙化一般具有颗粒较粗、数目较少、密度较高、分布局限的特点。形态多为沙砾样、斑片状、轨道状、圆孔状。结论乳腺X线摄影钙化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浆细胞性乳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称管周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 ,是一种以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晕区肿块、非哺乳期乳房脓肿、乳头部瘘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乳房疾患[1] 。其发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 4 %~ 5 % [2 ] ,过去主要与乳腺癌相混淆而采取不必要的乳房单切或根治术 ,近来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1 命名本病名称繁多 ,不同时期对其认识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名称 ,多数学者认为每一名称仅反映其疾病过程中的某一病理阶段。 192 3年 ,Bloodgood因在乳晕区的皮肤下常能触及扩张的乳腺导管呈条…  相似文献   

16.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种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乳腺小叶、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后期易破溃,形成窦道,呈地道式蔓延.该病较少见,目前尚缺乏充分认识,就其临床表现而论,许多方面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相似,故易与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结核、乳腺癌等相混淆.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自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共诊治32例GM,结合文献对其诊疗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是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表现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目前关于PCM的病因不明,临床采用抗生素、抗结核、激素、手术等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欠佳,且药物副作用、术后外形损伤、复发等给女性患者的身心造成重创。逐步完善PCM发病机制研究,实现精准有效治疗,减少复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点。多数学者认为PCM乳腺导管内的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会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多种炎细胞浸润。乳腺导管分泌物堆积可能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物质交换异常有关,最终引起上皮细胞坏死。物质交换通道实现细胞间物质转运的同时维持内环境稳态,新的研究表明物质交换通道与炎症和免疫密切相关。离子通道通过调节离子-水平衡和免疫启动等多种机制参与乳腺生理及病理反应,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作为机械力相关慢性炎症中的力传感器,探究机械力损伤和僵硬环境诱导促炎因子分泌和炎细胞迁移,对PCM外伤后出现的乳腺局部炎症反应有提示意义。水通道蛋白(AQP)动态调节水和溶质的转运,PCM乳腺局部病变组织迅速红肿、液化,可能由AQP介导的快速水流变化,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参与的炎症反应所导致;部分具有甘油转运能力的AQP作用于脂肪分解和脂质沉积,也可以为PCM乳腺导管内大量脂质样分泌物堆积的机制提供参考。细胞外囊泡(EV)包围并携带各种生物分子,保护它们不在恶劣的细胞外环境中降解,从而实现短距离和长距离的信息传递的功能。当内容物具有促炎性时,EV传播破坏性炎症的能力可用于解释PCM乳腺局部炎症同时出现发热、咳嗽、下肢结节性红斑等全身炎症反应的原因。PCM患者乳腺导管内分泌物聚集,管腔高度扩张,导管周围大量炎细胞浸润,因脓肿内含有大量坏死的细胞及组织碎片,若治疗延误,反复不愈者可形成瘘管。本文从离子通道、AQP和EV等物质交换通道障碍角度探讨PCM的发病机制,希望能为后续PCM关键病理机制和干预靶点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乳房肿块是妇女乳腺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者以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病等多见。恶性者以乳癌最为常见,也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9.
浆细胞性乳腺炎所致复杂窦道的保乳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 cell mastiffs,PCM)又称慢性乳腺炎或乳管扩张症,是非哺乳期的一种非感染性乳腺炎症.PCM若在急性或亚急性期未做及时正确的处置,将会形成乳房多个象限的复杂窦道和坏死病灶.  相似文献   

20.
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结节中鉴别诊断价值。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255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为乳腺癌组85例和乳腺良性结节组17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检查。比较联合检查下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结节的钙化类型、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情况和血流信号分级比较。乳腺癌的整体钙化率超过乳腺良性结节,以Ⅰ型钙化灶患者是最多见,而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中Ⅲ型钙化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的BI-RADS分级主要为4级;而乳腺良性结节主要为3级,且未检测到6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信号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大部分集中于3级,不存在0级;而乳腺良性结节的患者则集中分布在0级,不存在3级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弹性成像能够很好地用于乳腺疾病的钙化灶分型、乳腺疾病BI-RADS系统分级的诊断和分型,对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结节血流信号分级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在乳腺癌与乳腺良性增生结节的鉴别诊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