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1岁,已婚。因发现会阴部包块半个月入院。患者于半个月前洗澡时发现会阴部包块,质硬,无疼痛,无行走困难等不适,未经任何治疗,包块逐渐增大,无发热、腹泻等不适,无外伤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肛门检查:截石位6~7点肛门近外阴处有一约4.0cm×3.0cm包块,表面皮肤色泽正常,质硬,无明显压痛,未触有波动感,未触及条索状物。  相似文献   

2.
血管瘤属良性肿瘤,从性质上往往难以区分是真正的肿瘤还是血管变形[1]。一般可分为全身和局部二类。全身可侵犯皮肤、皮下、神经、肌肉,亦可侵犯骨和腱鞘。局部较全身常见。但源于旋前方肌血管瘤罕见。病例报告:患者,男性,12岁。4岁时发现左腕掌侧有一米粒大小肿块,无痛。8岁时肿块为黄豆大小。近2年来肿块生长速度,并出现手指麻木和活动受限等症状。检查:神清,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左腕掌侧触及12cm×7cm大小的肿块,质软、无活动、无压通,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左大鱼际见萎…  相似文献   

3.
旋前方肌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瘤属良性肿瘤 ,从性质上往往难以区分是真正的肿瘤还是血管变形。一般可分为全身和局部两类。全身可侵犯皮肤、皮下、神经、肌肉 ,亦可侵犯骨和腱鞘 ;局部较全身常见 ,但源于旋前方肌血管瘤少见。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12岁。 4岁时发现左腕掌侧有一米粒大小肿块 ,无痛。 8岁时肿块为黄豆大小。近 2年来肿块生长迅速 ,并出现手指麻木和活动受限等症状。检查 :意识清楚 ,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 (- ) ,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发现。左腕掌侧触及12cm× 7cm大小的肿块 ,质软 ,不活动 ,无压痛 ,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肌间血管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例肌间血管瘤患者,术前行CT、CT血管造影、MRI检查确定血管瘤侵及范围及血供特点,其中3例行手术前介入血管栓塞,1例行颈外动脉临时阻断。结果本组7例患者的疼痛、肿胀症状明显好转,肢体和躯干功能恢复良好。6例经Ⅰ期完整切除后无复发,1例切除后复发经Ⅱ期手术切除。结论早期手术彻底切除瘤体,防止病情快速进展是治疗肌间血管瘤的最有效方法,围手术期对手术难度和并发症要有充分准备;对于瘤体巨大或邻近重要器官的患者,可术前行介入治疗或术中阻断主要供血动脉以控制术中致死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收集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通过住院手术治疗且资料保存完整的肌间血管瘤患者13例,经临床、X线等检查,均误诊为软组织肉瘤。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左心室憩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31岁。生后即发现剑突下至脐上有鹅蛋大小搏动性肿物,呈长囊形,有狭颈与剑突下相连。肿物随年龄增长稍有增大,近2个月出现无明显诱因疼痛,肿物上方出现一约1.5cm大小红肿性突起,有压痛。查体: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听诊未闻及杂音。心脏X线胸片示心脏外形无明显改变。心电图检查示ST-T改变(STI、AVL、V5、V6压低),T波复极异常。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心尖前移位于剑突下,上腹可见膨胀性肿物,内部回声欠均匀,内可探及少许血流信号,肿物与心尖相邻,似在心包腔内。MRI示左心室下方约11cm×3cm×3cm大小索条状等下信号影,信号均匀,边…  相似文献   

8.
病人 男,44岁.活动后胸闷、胸痛1年,休息可缓解,未行药物治疗.胸闷、胸痛加重1天.既往吸烟史20余年,饮酒史10余年.心脏超声示左房内径39 mm,左室舒张末内径57 mm,左室收缩末内径44 mm;心尖区饱满,有一腔与左心室相通,呈矛盾运动;左室壁呈弥漫性运动减弱;射血分数0.45.心电图示Ⅱ、Ⅲ、avF、V3-6导联ST段抬高0.05~0.10mV,Ⅰ、avL导联T波低平,Ⅱ、Ⅲ、avF、V3-6导联T波倒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在四肢肌间血管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DSA引导下对24例四肢肌间血管瘤患者共施行31次超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上臂或肩部5例,前臂2例,大腿14例,小腿3例,全部病例随访26~74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的载瘤动脉及其周围畸形血管团得到全部或大部分闭塞,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2例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2例无明显变化;其中13例稳定至今,5例于肿块缩小后外科手术完整切除,6例复发增大者经瘤内注射硬化治疗后稳定。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四肢肌间血管瘤安全有效,联合外科手术或瘤内注射等可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4岁。该患者因左侧睾丸疼痛肿胀于2009年2月入院。14年前因阴囊肿物行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和左睾丸鞘膜翻转术,术后肿物未见消失,并逐渐增大。入院体检:左侧阴囊皮肤未见异常;阴囊肿大,触及7cm×4cm实性肿物,质硬、与阴囊粘连、触痛阳性;睾丸与附睾界线不清;左侧精索明显增粗、无触痛。  相似文献   

11.
男患,37岁。进食异物感缓慢加重2年。食管钡餐透视见主动脉弓上缘食管腔内有半球形充盈缺损,随食管蠕动,瘤体变形。食道镜检:距门齿26cm处,食管右侧壁有1.5×1.5cm大的半球形紫红色血管瘤,压之凹陷,抬起随之充盈。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以食道血管瘤之诊断开胸手术,局部切除病变。病理报告:血管瘤。病人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2.
病人女,51岁。活动后胸闷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查体:双下肢轻度水肿,无其他阳性体征;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心电图正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示右心房内一囊性肿物,有蒂连于房间隔卵圆窝上方,约5.4cm×2.8cm,壁薄,光滑,囊内透声好,舒张期入右心室,收缩期回右心房。诊断为右心房肿物,性质待查。2004年10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见右心房一薄壁囊性肿物,约5.5cm×3.5cm,有直径1cm蒂连于卵圆窝上方的房间隔。肿物内容物为血液,阻断主动脉后即瘪缩变小。完整切除肿物及附着处周围1cm的房间隔,扩大切除有残留扩张血管的房间隔,…  相似文献   

13.
右心室血管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心室血管瘤1例姚国庆张殿堂丁琴张荣华朱水波病人女,23岁。胸闷、心悸、发热并发现心脏杂音半月。查体:体温38.8℃,无发绀,右下胸部叩诊浊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2~3/VI级收缩期杂音,向上传导,P2减弱。X线胸片示右下肺野...  相似文献   

14.
肾血管瘤1例     
患者 ,女 ,37岁。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腹隐痛5d于 2 0 0 1年 9月 1 9日入院。无放射性疼痛 ,不伴畏寒、发热、黄疸、恶心呕吐。B超检查提示右肝肾间腹膜后占位性病变 ,5 8mm× 5 2mm大小 ,边界尚清 ,其内光点分布欠均匀。X线胸片示右侧膈肌位置上升至第八后肋水平 ,膈面光滑 ,提示右膈下占位性病变。CT示右肾中下极巨大软组织肿块 ,CT值为 63.9Hu ,大小 3.5cm× 5 .0cm ,边界较清楚 ,有分叶征象 ,右肾收集系统受压内移 ,提示右肾癌。肾动脉造影示右肾中极占位性病变 ,约 5cm× 5cm大小 ,血管纹理清晰 ,走行自然。拟诊右肾肿瘤。于 2 0 0 1…  相似文献   

15.
16.
小儿咬肌血管瘤张力平杨露管宇孙家和姜风英张平小儿咬肌血管瘤少见,临床医生不熟悉,误诊率高。我科1978~1994年16年间共收治12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21个月~6岁,平均3.5岁。左侧8例,右侧4例。多是父母为孩子洗脸时,或无意中于...  相似文献   

17.
小儿咬肌血管瘤少见,临床医生不熟悉,误诊率高。我科1978~1994年16年间共收治12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21个月~6岁,平均3.5岁。左侧8例,右侧4例。多是父母为孩子洗脸时,或无意中于孩子咀嚼时,发现肿物,不影响咀嚼功能。肿物  相似文献   

18.
左心室恶性间皮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男 ,55岁。活动后心悸半年 ,加重半月 ,无栓塞及晕厥史。查体 :一般情况较差 ,颈静脉稍怒张 ,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尖区闻及 3/VI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中晚期杂音 ,肝肋下 2cm ,剑突下 4cm ,双下肢轻度水肿。彩色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巨大肿块 (图 1)。2 0 0 0年 3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见左心房、室明显增大 ,经左心室心尖处纵切口发现左心室内有一10cm× 4cm× 5cm巨大肿块 ,基底约 2cm× 3cm ,附着于室间隔左室面。较完整切除肿块 ,用毛毯片、3 0prolene褥式及连续两层缝合左室切口 ,止血满意。术后…  相似文献   

19.
正肾上腺血管瘤是一种罕见的肾上腺无功能良性肿瘤,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误诊率极高,因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未统一的治疗规范。我科2017年10月腹腔镜手术切除右肾上腺肿物1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血管瘤,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因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区肿物1个月于2017年10月入院。1个月前常规体检B超发现右肾上腺区一肿物,无头痛、头晕、心悸,无恶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68岁.体检发现左侧纵隔肿物.外院胸部CT检查示左后纵隔第5椎体旁约3 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滑(图1).查体无特殊.人院后行胸椎磁共振检查提示肿瘤与脊髓无明显关系.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在全麻胸腔镜下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第5椎体旁,大小约3cm,色紫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完整切除肿瘤,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病理回报:海绵状血管瘤(图2). 讨论 纵隔血管源性肿瘤罕见,约占纵隔肿瘤的1%,多数位于前纵隔.肿瘤起源由血管增生形成或血管外、中、内膜细胞增生形成.按肿瘤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