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先应用17β雌二醇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8在锦州医学院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18只,仅暴露不损伤神经;手术对照组18只,制作坐骨神经钳夹伤模型;17β雌二醇处理组18只,损伤前1周给予17β雌二醇(1mg/kg)腹腔注射,1次/d。余二组在手术前1周仅腹腔注射同体积的蓖麻油,1次/d。①于术后2,4,7,14,21,28d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评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38.3(实验侧足印长度-正常侧足印长度)/正常侧足印长度 109.5(实验侧足印宽度-正常侧足印宽度)/正常侧足印宽度 13.3(实验侧足趾宽度-正常侧足趾宽度)/正常侧足趾宽度-8.8。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以0为正常值,-100为神经完全离断指标。②术后7,14,28d各组取损伤近段坐骨神经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醋酸铀和枸橼酸铅染色电镜下观察神经纤维超微结构。计算横断面单位面积的平均神经纤维个数和直径、轴突直径及髓鞘厚度。③术后7,14,21,28d各组大鼠取损伤近段坐骨神经进行S-100蛋白检测。结果:纳入动物5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假手术组术后2,28d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值分别为-6.42和-5.7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手术对照组和17β雌二醇处理组术后4,7,14,21d坐骨神经功能开始恢复,17β雌二醇处理组在术后21,28d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值分别为-16.73和-16.14,而手术对照组在术后28d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值为-16.32,可见17β雌二醇处理组大鼠功能恢复比手术对照组早1周左右。②光镜下观察术后14d17β雌二醇处理组损伤近段坐骨神经新生纤维较多,轴突直径较大且形状规则,纤维密度大、髓鞘较厚,明显高于手术对照组。术后28d手术对照组与17β雌二醇处理组变化基本一致,接近假手术组。③术后14d17β雌二醇处理组损伤近段坐骨神经电镜观察见大量新生神经纤维密集,许旺细胞包绕,轴突大小接近、形态均一,鞘内细胞器较多且清晰,明显优于手术对照组。术后28d手术对照组、17β雌二醇处理组新生神经纤维均基本成熟,差异不明显,已接近假手术组。④在周围神经损伤中S-100仅表达于许旺细胞中。术后14d17β雌二醇处理组阳性显色深且范围宽,与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21,28d手术对照组与17β雌二醇处理组又无明显差异。结论:17β雌二醇能加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的恢复以及神经纤维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改变。方法:实验于2003-06/09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一室完成。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组,每组6只。按Bennett法,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后,假手术组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不结扎,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组在该神经主干部位,用4-0铬制羊肠线松结扎4道。两组术后7和14d以von-Frey filaments和冰水测定触痛及冷刺激反应,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改变。结果:1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7和14d.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组(术侧)触痛阈值分别下降80.3%和84.8%,冷刺激反应分别升高309.4%和336.20h,,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术后14d,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大鼠双侧脊髓背角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均有增加,手术侧分别增加246.4%和173.6%,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1)。结论: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激活,可能参与慢性神经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4-6脊髓中神经调节蛋白(NRG) 1及其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 2表达以及坐骨神经损伤点处髓鞘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7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19只。模型组和推拿组夹持右侧坐骨神经造模;假手术组仅分离后暴露坐骨神经,不夹持。术后7 d,推拿组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模拟点法、拨法、揉法,作用于殷门、承山、阳陵泉,分别于造模前、术后7 d、28 d行斜板测试,于术后3 d、7 d、28 d,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4-6脊髓NRG1、ErbB2蛋白表达,术后28 d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损伤点处髓鞘的变化。结果 术后7 d和28 d,模型组和推拿组斜板测试角度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28 d,推拿组评分高于模型组(P< 0.05)。坐骨神经损伤点中,术后3 d,模型组和推拿组NRG1、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7 d和28 d,各组NRG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28 d,模型组和推拿组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L4-6脊髓中,术后3 d,模型组和推拿组NRG1、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7 d,模型组和推拿组NRG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 0.05),模型组和推拿组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28 d,推拿组NRG1表达高于模型组(P< 0.05),ErbB2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28 d,模型组髓鞘崩脱严重,推拿组神经损伤点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神经纤维髓鞘保留较完整;模型组g-ratio值低于假手术组(P< 0.05),推拿组高于模型组(P< 0.05),且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三法三穴”推拿手法能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推拿干预周围神经损伤起效机制与维持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 4-6脊髓中NRG1和ErbB2蛋白表达,维持正常髓鞘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激光损伤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健康有色家兔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除不进行532nm绿激光照射外,其余操作与损伤组相同)、损伤组(532nm绿激光进行视网膜激光损伤照射造模)各24只,以术后7d、术后14d、术后21d、术后28d作为观察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处死对照组、假手术组、损伤组家兔6只。观察并计算各时间点家兔的视网膜细胞的凋亡指数,记录视网膜组织中IL-1β表达变化视网膜损伤形态与病理变化。结果损伤组术后7d激光斑中心呈灰色改变周围可见灰白色边缘;术后14 d激光斑呈黑灰色改变;术后21d和28d激光斑之间有融合的趋势。术后7d、14d、21d和28d损伤组家兔的视网膜细胞凋亡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d损伤组的IL-1β蛋白阳性信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4d、21d和28d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组术后7 d视细胞内外节数量显著减少术后14d、21d和28d外节部分再生,盘膜排列疏松线体肿胀减轻。结论激光损伤家兔视网膜组织中早期伴随有IL-1β的大量表达,随着损伤愈合的进行,IL-1β表达量逐渐减少,可反映视网膜功能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低温处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脑组织神经干细胞(NSC)增殖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损伤3,7,11,14,18,28 d,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亚低温组缺血侧脑组织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结果 假手术组缺血侧脑组织存在少量BrdU阳性细胞,亚低温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3,7,11,14,18,28 d时缺血侧脑组织Brdu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且亚低温组缺血侧脑组织NSC的增殖高峰期茹对照组延长.结论 亚低温促进大鼠腩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脑组织NSC的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背景:天然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具有与雌激素类似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且副作用明显低于雌激素,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补充外源性17β-雌二醇及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对去卵巢大鼠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并对二者的药物作用进行比较分析。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和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生理学系。材料:实验于2003—07/09在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完成。选择36只12周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体质量(250&;#177;10)g,清洁级,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对照组、去卵巢组、去卵巢+17β-雌二醇组及去卵巢+α-玉米赤霉醇组各9只。方法:假手术对照组开腹而不摘除卵巢。去卵巢组在无菌条件下摘除双侧卵巢复制去卵巢动物模型。去卵巢+17β-雌二醇组和去卵巢+α-玉米赤霉醇组分别在去卵巢14d后肌注17②-雌二醇(1mg/kg)和α-玉米赤霉醇(1mg/kg),3d注射1次,共35d。实验结束后大鼠经颈总动脉采血,分离血浆备用。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测定均采用发色底物法。同时分离子宫,计算子宫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主要观察指标: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浆组织因子水平、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②子宫质量/体质量的比值。结果:3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凝血酶原时间变化:去卵巢组显著短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补充17β-雌二醇和补充α-玉米赤霉醇后长于去卵巢组(P〈0.05-0.01)。②纤维蛋白原和组织因子水平变化:去卵巢组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5加.01);补充17β-雌二醇和补充α-玉米赤霉醇后低于去卵巢组(P〈0.05-0.01)。③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变化:去卵巢组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0.33&;#177;0.33)μkat/L,(4.00&;#177;1.50)μkat/L,(q=94.3,P〈0.01)]。补充17β-雌二醇和补充α-玉米赤霉醇后[(1.83&;#177;0.67)μkat/L(1.17&;#177;0.83)μkat/L]显著高于去卵巢组(q=13.50,P〈0.01;q=5.00,P〈0.05)。④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变化:去卵巢组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2.33&;#177;0.67)μkat/L,(1.17&;#177;0.33)μkat/L,(q=10.5,P〈0.01)]。⑤子宫质量/体质量比值:去卵巢+α-玉米赤霉醇组明显低于去卵巢+17β-雌二醇组[0.66,1.96,(q=14.67,P〈0.01)]。结论:补充外源性17β-雌二醇或α-玉米赤霉醇后,均可使去卵巢大鼠重新建立起凝血-纤溶的动态平衡,表明α-玉米赤霉醇具有同17β-雌二醇相似的心血管保护作用,且其致子宫增生的副作用明显小于17β-雌二醇,是一种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雌激素替代药物。  相似文献   

7.
陈晶  周亮  王亚云  李云庆  武胜昔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2):95-98,i0003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5-羟色胺4—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第四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进行。①取SD大鼠27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手术组24只。②手术组大鼠在戍巴比妥钠(40mg/kg)腹腔麻醉下,切开左侧后肢皮肤暴露并钝性分离腓肠肌两头,暴鼹坐骨神经,在邻近坐骨神经分叉处结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于结扎远端0.5cm处切断神经,建立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大鼠模型,全过程中注意勿伤及腓肠神经;右侧为假手术对照.只暴露不结扎切断坐骨神经,其余过程同手术侧。③分别在术后1,2,3,4,7,14,21,28d,取b~k节段脊髓背角,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脊髓背角内5-羟色胺4—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变化。 结果:27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大鼠脊髓背角检测到5一羟色胺4、5-羟色胺5A、5-羟色胺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但未检测到5-羟色胺5B.5-羟色胺6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②手术组手术侧检测到5-羟色胺4、5-羟色胺5A和5-羟色胺7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上调。其中,5-羟色胺4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4d明显升高,21d达高峰后下降,28d趋于正常。5-羟色胺5A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在术后3d开始升高,持续升高至28d。5-羟色胺7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变化同5-羟色胺5A受体亚型。假手术侧的脊髓背角,各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未出现明显变化。在脊髓背角未检测到5-羟色胺5B和5-羟色胺6受体亚型mRNAs的表达。 结论:5-羟色胺受体亚型mRNA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具有不同的时程变化特点,提示它们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痛中发挥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敏  陈利民  项红兵  甘国胜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0):63-65,i0002
目的:探讨曲马多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突触重塑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9/2005-02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各组6只,慢性压迫性损伤组、假手术组、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制作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麻醉后,暴露右侧坐骨神经,在最靠近坐骨神经分叉处,把神经从附着的组织中游离出来,套上4根4—0铬制羊肠线,将神经松弛地结扎,直到神经的外膜稍稍受压为止,每个结相距1.0mm。慢性压迫性损伤后4d开始每天腹腔注射曲马多,早晚各1次,剂量5或10mg/kg,持续10d。于慢性压迫性损伤前、损伤后4,7,14d观察大鼠机械痛阈的变化。所有大鼠在损伤后14d行组织灌注固定,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同时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体素在脊髓组织的表达。 结果:纳入动物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压迫性损伤组在损伤后4d痛阈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此后痛阈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即痛敏状态,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痛阈变化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差别不大,而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痛阈变化与假手术组基本一致。②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脊髓患侧背角浅层,慢性压迫性损伤组、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突触体素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阳性产物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多。③慢性压迫性损伤组损伤侧脊髓突触体素免疫阳性产物A值与假手术组手术侧相比高66%(分别为21.1&;#177;0.9,12.7&;#177;1.2,P〈0.01);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损伤侧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低3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3.1&;#177;0.9,21.1&;#177;0.9,P〈0.01),而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损伤侧(19.2+1.3)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阳性产物A值慢性压迫性损伤组损伤侧与假手术组手术侧相比高43%(分别为5.7&;#177;0.4,4.0&;#177;0.5,P〈0.01);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10mg/kg组损伤侧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低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9&;#177;0.4,5.7&;#177;0.4,P〈0.01),而慢性压迫性损伤+曲马多5mg/kg组损伤侧(5.4&;#177;0.6)与慢性压迫性损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慢性压迫性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突触体素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多,曲马多10mg/kg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改变。方法:实验于2003-06/09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一室完成。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组,每组6只。按Bennett法,大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后,假手术组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不结扎,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组在该神经主干部位,用4-0铬制羊肠线松结扎4道。两组术后7和14d以von-Freyfilaments和冰水测定触痛及冷刺激反应,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大鼠脊髓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的改变。结果:1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7和14d,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组(术侧)触痛阈值分别下降80.3%和84.8%,冷刺激反应分别升高309.4%和336.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术后14d,慢性坐骨神经挤压损伤大鼠双侧脊髓背角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表达均有增加,手术侧分别增加246.4%和173.6%,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坐骨神经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激活,可能参与慢性神经痛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兔脊髓损伤不同时期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的不同效果,探讨脊髓损伤移植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体外培养、诱导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为NSC并行5-溴-2-脱氧尿苷(bromodeoxy uridine/5-bromo-2-deoxy uridine,BrdU)标记。手术造成兔脊髓全横断模型。在术后即时,7,14,21,28d分别行NSC局部移植,同时设立脊髓全横断空白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于移植后3个月观察动物脊髓损伤局部病理变化。结果:术后即时移植组局部仅有少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少;7,14d移植组局部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多。神经纤维排列较整齐;21,28d移植组局部有大量Brdu标记阳性细胞存活,但通过脊髓损伤区的神经纤维数目少,且再生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空白对照组未发现Brdu标记阳性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域未发现再生通过的神经纤维。结论:实验证明了脊髓损伤后7~14d为NSC最佳移植时期,同时提示NSC移植对动物脊髓损伤后的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