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消化内镜是诊治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无痛胃镜、无痛肠镜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开展,相关报道屡见不鲜,但无痛胃镜、肠镜同时检查报道不多,我科在严格消毒诊室的条件下,从2008年2月-2011年2月应用芬太尼,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2.
3.
同时进行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进行无痛胃镜、无痛肠镜检查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随机把病人分为无痛组和对照组,无痛组又分为A组(23例)麻醉后由两位医生同时进行胃镜肠镜检查;B组(19例)在同一诊室麻醉后先进行胃镜检查再进行肠镜检查。C组(25例)麻醉后先进行胃镜检查,再送到肠镜室进行肠镜检查(无痛组)。对照组(18例)无麻醉下先进行胃镜检查,略休息后再到肠镜室进行肠镜检查。分析比较各组检查的情况。结果(1)无痛各组患者感觉满意均达100%,对照组满意55.6%,无痛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各组操作时间及用药量:A组时间最短,用药最少,C组用药最多,对照组检查时间最长,各组用药量及检查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无痛各组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但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较对照组多。结论同时进行无痛胃镜、肠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4.
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检查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无痛胃镜和常规胃镜检查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在我院胃镜中心行无痛胃镜(S组)及常规胃镜(C组)检查的患者各120例,比较两组检查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医生操作的顺利程度及检查成功率.结果 和C组比较,S组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P〈0.01),检查时中止操作的次数明显减少(P〈0.01),检查成功率明显增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胃镜具有患者耐受性好、医生操作顺利、检查成功率高等优点,不良反应少见,是一项有效及安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讨丁卡因凝胶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02例,ASA分级(美国麻醉医师协学会)I~Ⅱ级,单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基础病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泊酚静推2-2.5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无吞咽动作、呼吸平稳后行胃镜检查。试验组:先行咽部丁卡因凝胶表面麻醉,1~2min后,待咽部出现麻木感,静注丙泊酚2-2.5mg/kg,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无吞咽动作、呼吸平稳后即行胃镜检查。分别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镜检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舌后坠,恶心呕吐,兴奋躁动,头晕。并以优、良、差三个等级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两组在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中舌后坠,兴奋躁动,头晕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丁卡因凝胶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疗效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无痛胃镜下胃息肉电切术以其创伤性小,患者耐受性好.Ji发症低.医师操作精确度高,患者恢复周期短等优点等优点而迅速普及和推广,我院自2009年来开展此项技术,效果满意,总结经验与严密的临床观察及合理娴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镜面罩对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体重指数(BMI)大于28 kg/m2的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00例 ,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50例, 一组采用内镜面罩给氧(T组), 另一组采用鼻导管吸氧(C组), 氧流量均设置为3~5 L/min。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咪达唑仑(1 mg)、丙泊酚(1~2 mg/kg), 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检查, 检查中若有轻微体动及时追加丙泊酚用量。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2 min(T2)和操作结束时(T3)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 以及胃镜检查时间和丙泊酚用药总量。结果 (1)两组T2及T3时SBP、DBP和HR与T1相比均有所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T2时, C组受检者SpO2下降明显, 检查中有6例 (12%)发生SpO2<90%, 与T1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组受检者与T1相比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组SpO2(99.26%±0.90%)明显高于 C组(92.68%±2.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 T组SpO2 (99.58%±0.61%)也明显高于C组(96.24%±0.9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及丙泊酚的用量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使用内镜面罩给氧优于鼻导管给氧, 使无痛胃镜检查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操作的安全性。方法:麻醉医师予静脉内先后注入药物芬太尼及异丙酚,待患者进入昏睡状态时进镜。操作过程中麻醉医师视情况缓慢适量追加药物异丙酚剂量,以维持患者不躁动、处于昏睡状态为宜,整个肠镜操作过程一般用时10~20 min,待退镜时停止药物注入。结果:所有患者均能顺利检查至回盲部,除2例患者SpO2下降至70%左右,予暂停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停止麻醉药注入并予面罩辅助呼吸后SpO2上升至90%以上,并无留下明显不良后果外,均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麻醉睡眠情况下进行结肠镜操作,受检病人始终处于放松状态,易于接受,并省时省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无痛苦胃镜下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84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在电子胃镜下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烧灼治疗。结果:除3例因息肉较多,需再行第二次治疗外,其余病例均一次微波治疗成功,胃镜复查息肉完全消失,术中患者无恶心呕吐,胃、十二指肠无频繁蠕动,术后患者对治疗过程无记忆,不给患者留下恐惧心理,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无痛苦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患者无痛苦、恐惧感,无恶心、呕吐,无胃十二指肠的频繁蠕动胃镜下病灶观察清楚,治疗时定位准确,无临近正常组织损伤,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实用于不能配合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影像技术的日益发展,常规胸部图像往往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常规CT扫描后进行过滤函数重建技术处理的研究,旨在评价这种技术的应用对胸部疾病诊断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50例经我院临床证实的胸部疾病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9~82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肺炎12例,粟粒性肺结核及孤立性小结节病14例,支气管扩张9例,肺隔离症及空洞性肺结核7例,肺癌8例。采用GE公司PROSPEEDPLUS型CT扫描机进行常规胸部平扫,层厚10mm,层距10mm,自肺尖连续向下扫描至肋膈角,扫描及显示矩阵均为512×512。扫描区采用肺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难点以及手术适应症。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9月共完成的9例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9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72±2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87±121)ml,术后(5.0±1.O)d恢复肠道功能,术后(17.2±5.1)d出院,1例发生胰瘘。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具有相对优势,但手术难度大,对腹腔镜下操作技术及开腹经验要求高,同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1998年推出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helic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是CT发展史上的巨大飞跃。笔者就MSCT原理、几个重要的扫描参数及后处理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增多之势,严重威胁着妇女健康.在我国各大城市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据资料统计早期乳腺癌生存率可达95%,而晚期仅为6%。因此,及时准确地检出和早期治疗是极为重要的。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技术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使用数字化设备,乳腺摄影技术也实现了数字化成像,并开始逐渐替代传统屏-片乳腺摄影。本文就数字化乳腺摄影与传统屏-片乳腺摄影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附6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WI技术以及口服利尿剂、钆喷酸葡胺稀释液、腹部加压等方法对55例病人和5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rography,MRU)。结果检查60例,MRU+MRI阳性56例,MRU对尿路梗阻的显示,尤其对静脉尿路造影(IVU)不能显影者效果良好,与常规MRI结合在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结论MRU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程度,与MRI结合能更清晰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MRU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性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X线与胃镜对疣状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的X线特征,研究其形成机理。方法 应用胃低张力双重对比造影,发现本病20例,男18例,女2例,全部病例进行胃镜对照及粘膜活检。结果 病灶发生在胃窦部偏小弯侧9例,大弯侧5例,弥散分布6例;多发性病灶19例,单发1例;丘状隆起病灶中心糜烂呈靶样改变13例,脐凹样改变2例,牛眼样改变3例,小息肉样改变与条状隆起2例。结论 X线与胃镜对疣状胃炎完全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刘战平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6,18(4):269-273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分析认识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在烧伤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198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应用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的1648例各类烧伤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1625例,治愈率98.60%;中途转院18例;死亡5例占0.30%。浅深Ⅱ度愈合时间较传统疗法明显缩短2-7天,经6-12个月随访,深Ⅱ度愈后不留瘢痕,部分留有色素沉着或脱失。小面积Ⅲ度创面不植皮可自愈,经12-24个月随访,留有轻度平软瘢痕,无明显功能障碍,降低了致残率。植皮创面部分留有色素沉着。结论: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理论新颖,观点正确,符合烧伤发病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和创面原位自然再生修复机理,较好地解决了创面疼痛、瘀滞带组织的进行性坏死、创面感染及深Ⅱ度创面瘢痕化愈合等国际烧伤学术界棘手的四大难题,是目前治疗烧伤的最理想药物,对基层医院相当适宜,应大力推广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Bianca Gutfilen Marcos Pinto Pellini Jacqueline de Roure e Neder José Luiz Medeiros de Amarante Maria Garděnia Evangelista Sérgio Roberto Fernandes Mario Bernardo-Filho 《Annals of nuclear medicine》1994,8(1):85-89
Several radionuclides and different methods have been employed as cellular labels to study inflammatory sites in man.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white blood cells (WBC) labeled with99mTc using a simple and low cost new technique (SnTec). WBC were incubated with 12 μg/ml of stannous chloride for 10 mi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n99mTc was added. After 10 min, the99mTc-labeled WBC were washed and injected into the patient. Comparison studies with99mTclabeled WBC using the HMPAO technique were carried out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osteomyelitis. Since the results are similar with both methods, we suggest the use of SnTec to label WBC, in cases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相似文献
20.
例1,男性,26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1048h。1994年10月6日因发作性上腹部疼痛、饱胀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飞行结束后出现上腹部疼痛,以后反复发作伴腹胀,进食后加重,曾多次呕吐。口服抗酸剂无效。胃镜检查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