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VP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确诊的VPA患者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34岁,因性生活后阴道流血就诊,妇检宫颈见一息肉样赘生物,超声提示宫颈外口占位性病变,辅助检查13种高危型HPV—DNA阳性。临床行宫颈赘生物切除术。镜下观察,肿瘤由复杂的分支乳头和腺管组成绒毛腺性结构.表面被覆上皮细胞为高柱状.呈假复层或复层排列。结论VPA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宫颈高分化腺癌,好发于年轻女性,预后良好。其常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或阴道排液等。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临床处理倾向于采取保守性手术或者创伤性小的手术治疗,并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
3.
宫颈绒毛管状腺癌2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2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宫颈绒毛管状腺癌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发病机制、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对2例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DNA,分别采取单纯子宫全切除术与广泛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2例均表达CK7、CA72.4、CEA、P16,其中1例也表达CA125,2例ER、PR、P53、Vimentin表达均阴性。其中1例HPV16/18、HPV31/33 DNA阳性。其中1例浸润宫内膜,为目前文献报道的第2例浸润宫体的病例。2例年龄分别为50岁、72岁,其中1例为目前文献报道年龄最大的患者。随访2年与4年,患者无复发。结论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也可发生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部分病例的发病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因其可浸润宫体,临床在选择保守治时,要警惕是否存在宫内膜的浸润。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通过对宫颈绒毛管状腺癌临床病理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该疾病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方便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2002年2月—2014年2月间所收治50例宫颈绒毛管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随后进行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观察。结果该次研究50例患者中,27例表现为息肉状,且肿物直径为1.3~2.1 cm,另外23例则表现为生菜花状,最大直径1.8~3.2 cm,平均(2.1±0.4)cm。镜下观察中肿瘤组织表面由多极分支的乳头构成,末梢呈绒毛状;乳头表面被覆轻、中度异型性的假复层或复层柱状上皮细胞,排列拥挤,极向消失,部分细胞质含黏液,并且中央为含炎性细胞的纤维血管轴心;肿瘤基部大多有浸润灶,主要由不规则分枝乳头状或筛网状管状腺体构成;50例患者HPV检测结果以及例数分别为:阴性(12例),18、45型(16例),18型(8例),18、56型(5例)以及18、58型(9例)。免疫表现:该次研究中50例患者免疫表现大体相似,主要表现为癌细胞CEA弥漫阳性、雌激素受体(ER)阴性,局灶阳性、Ki-67阳性指数20%~50%、CAl25局灶阳性、p53、孕激素受体(PR)都阴性。该次研究50例患者治疗后6~60个月进行随访,患者都存活且无复发或转移。结论针对肿瘤浸润程度不同以及患者年龄或生育需求等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8.
9.
鼻腔鼻窦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占鼻腔鼻窦癌的5%~20%[1].绒毛管状腺癌(villous-tublo adenoma)为腺癌的一种组织类型,常见于消化道,原发于鼻腔及鼻窦者,因其组织学形态和结肠腺癌完全相似,BARNES[2]称其为肠型腺癌(cintestinal-type adenocarcinoma,ITAC),少见.我科2007年1月收治1例鼻腔、鼻窦绒毛管状腺癌病例,现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我院确诊的宫颈髓系肉瘤?(MS),并搜集近10年文献报道的相关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宫颈M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预后.宫颈MS临床罕见,以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确诊依靠免疫组化.治疗尚无统一规范,临床上首选类似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膀胱腺癌患者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3例,脐尿管癌4例.经尿道电切术1例,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4例.结果:6例获得随访,1年生存率46.2%,5年生存率16.7%.结论:提高膀胱腺癌的早期诊断水平、严格术式选择、术后辅助放化疗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等特征.方法 对6例诊断为宫颈微偏腺癌的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临床症状以大量水样白带和(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为主,查体多为宫颈肥大和(或)宫颈糜烂,病理特征为高分化腺体,呈结构异型性,浸润性生长.免疫组织化学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6/6阳性,组织化学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pH 2.5)呈红色反应.结论 宫颈微偏腺癌以向宫颈壁深层浸润的腺体、间质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为特征,CEA阳性.由于异型性轻,故早期诊断困难,常易误诊与漏诊. 相似文献
13.
14.
病例介绍患者女 ,5 0岁。 49岁闭经 ,因粘液样白带增多伴阴道流血半年余 ,近日阴道流血增多于 1998年 9月 5日入院。妇科检查 :阴道通畅 ,宫颈稍肥大 ,宫颈口有约 1.0cm粉红色息肉状物突出 ,宫体前位 ,大小正常 ,未触及包块 ,质软 ,附件正常。曾先后 3次钳取息肉及宫腔内膜分别做活检 ,病理诊断均为 :①宫颈息肉 ;②增殖期子宫内膜。后因宫颈息肉多次复发 ,而切除子宫及右侧附件。病理检查 :子宫约 7.0cm× 4.0cm× 3.0cm大小 ,浆膜面光滑 ,宫颈肥大 ,质硬 ,宫颈外口有约 0 .3cm大小的息肉 ,有细蒂与基部相连。切面灰白色 ,内膜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of cervix,MDA)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MDA的临床特征、细胞学、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结果:本例临床表现为大量稀薄黏液性白带、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组织学呈现为腺体分化较成熟,镜下难与宫颈内膜的正常腺体相区别,但浸润深度超过正常腺体的深度。免疫组化示癌胚抗原(CEA)和p53阳性。结论:MD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病程发展快,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腺体的浸润深度超过正常腺体深度的病理特点,可联合应用CEA、Ki67、p53等免疫组化标记区别宫颈良恶性诊断。MDA需要与宫颈高分化腺癌、宫颈腺体不典型增生、宫颈微腺体增生等鉴别。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蓝痣是一种罕见的色素痣,又称良性间叶性黑色素瘤或黑色素纤维瘤,多发生在面部、四肢、手腕、背部和臀部等处皮肤,发生在皮肤以外部位的蓝痣极少见,本院最近遇有一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意外发现宫颈蓝痣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宫颈腺癌与鳞癌生物学行为比较及宫颈腺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与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宫颈腺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2007年6月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54例宫颈腺癌患者(研究组)与同期453例宫颈鳞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1998~2007年所有宫颈腺癌患者中位年龄为43.5岁,较以往文献有所提前.与同期鳞癌患者比较,腺癌患者以阴道排液症状就诊的病例比例,宫颈肉眼观呈内生型所占比例,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鳞癌患者(均P<0.05).宫颈腺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同期鳞癌生存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均P<0.05).在治疗方式分组中,手术结合化疗组的预后优于手术加化疗加放疗组及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 宫颈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宫颈腺癌预后较鳞癌差,盆腔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术前辅助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