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20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2例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破裂组)及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相匹配的132例未发生肝细胞癌破裂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 <0.1)指标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基于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区分度及校准度,并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国际标准化比值、谷丙转氨酶、最大肿瘤直径、肿瘤是否位于肝左叶、瘤内血管强化(增强CT)、肿瘤突出于肝脏表面、肿瘤累及肝段数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ild-Pugh分级B或C级、最大肿瘤直径>5 cm、增强CT显示瘤内血管强化、肿瘤突出于肝脏表面、国际标准化比值高是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本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从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腹水总蛋白、是否合并肝癌、ALT、AST、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等方面,分别采用单变量(t检验或x^2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BP的发生率为24.4%(42/172);单变量分析显示SBP组与非SBP组之间在MELD评分、合并肝癌百分比、血清ALT和AST、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6个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显示只有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3个因素入选回归模型(P〈0.01)。结论较高的MELD评分、较低的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浓度3者可能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该病患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8年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指标和预后随访信息,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采用一致性指数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效能。采用绘制森林图的方法对不同分期下肝癌患者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该研究共收集2018年原发性肝癌患者1 750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婚姻状况、放化疗及手术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期[T2/T3相对于T1,OR=5.142/3.390,95%CI=(3.654~7.236)/(2.327~4.939),P<0.001]、远处转移(OR=4.810,95%CI=3.384~6.839,P<0.001)、婚姻状况(OR=...  相似文献   

4.
谭人杰  徐佳丽  孙长峰  吴刚 《重庆医学》2024,(6):872-876+882
目的 分析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构建诊断模型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20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BP,将其分为SBP组109例(52.91%)和非SBP组97例(47.09%)。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SBP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验证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SBP组WBC、PL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清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血小板-清蛋白-胆红素(PALBI)评分与非SB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BC(OR=6.165,95%CI:2.459~17.145)、NEUT%(OR=2.423,95%CI:1.185~5.055)、TBIL(OR=2.850,95%CI:1.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室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室留置导尿管病例1 780例,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CAUT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风险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周期内CAUTI发生率为7.98%。与参照相比,年龄≥60岁、BMI≥30 kg/m2、导尿管留置时间≥3 d是急诊室患者发生CAUT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37,3.052,3.135,均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白蛋白(Album)水平分别为CAUT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OR=1.563、0.896,均P<0.05)。据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经检验拟合度可以接受(χ2=13.383,P=0.099)。ROC曲线分析显示该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对应的灵敏度为83.10%,特异度为78.45%。同时进行HbA1c、血清Album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分析,其AUC分别为0.759、0.618以及0.842,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52.82%、35.92%、67.61%;对应的特异度分别为90.54%、90.72%、90.90%。结论:急诊室CAUTI仍是院感的重要来源,本研究构建的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联合检测HbA1c及血清Album比单一指标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综合护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Nomogram建立肝硬化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风险评估模型。 方法选取174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发生情况分为AKI组41例和非AKI组133例。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并发AKI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Nomogram模型。采用C-index、校正曲线、ROC曲线和决策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 结果肝硬化患者AKI的发生率为23.6%。高龄、消化道出血、细菌感染、腹水、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和Child-pugh分级高是肝硬化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成功建立肝硬化并发AKI的列线图风险评估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为0.884,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AUC为0.898(95%CI 0.854~0.933),在2%~91%范围内,模型净获益,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结论肝硬化并发AKI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消化道出血、细菌感染、腹水、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和Child-pugh分级高,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硬化患者并发AKI的风险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7.
徐旭军  李致文  姚清深  秦军 《当代医学》2010,16(23):442-44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9年5月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1478例,发生肝癌破裂出血9例,发生率为0.6%;7例内科保守治疗,2例外科手术;死亡5例,占55.55%;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容易与肝癌化疗栓塞术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混淆;多发生于肿瘤较大、肿瘤位于肝脏表面或向外突出的患者。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破裂出血是一种少见、缺乏临床特征、严重的并发症;肿瘤较大,近邻肝脏表面或向外突出、过量栓塞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9月于笔者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8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肝衰竭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肝衰竭的Nomogram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Nomogram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性能评价,决策曲线对Nomogram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临床净收益评估。结果 纳入研究的183例患者中有11例术后并发肝衰竭。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血小板计数的AUC分别为0.699、0.75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0岁、90×109/L。合并血管癌栓(是)、肿瘤直径>10cm、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术中出血量>1000ml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部验证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肝衰竭的C指数为0.743(95% CI:0.687~0.938)。Nomogram模型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肝衰竭的阈值>0.14,Nomogram模型提供临床净收益。结论 本研究基于合并血管癌栓、肿瘤直径、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中出血量构建了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肝衰竭的Nomogram模型,该模型可提高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并发肝衰竭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能。  相似文献   

9.
刘宜翔  牛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4):491-493, 498
目的分析行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MWA)后肝癌病人影响局部肿瘤进展(LT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采用MWA治疗的肝癌病人73例共102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对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TP总发生率为15.68%(16/102);单因素分析显示,LTP与病人年龄、肿瘤类型及肝脏Child-Pugh分级无关(P>0.05),与肿瘤大小、肿瘤边界是否清晰、肿瘤是否邻近大血管和肿瘤血流灌注程度有关(P < 0.05~P < 0.01);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3 cm及肿瘤邻近大血管是LTP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肿瘤大小>3 cm和邻近大血管是MWA治疗肝癌后发生LT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采取相应措施和策略,从而提高MWA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193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从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红素、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腹水持续时间,是否合并肝癌、糖尿病、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饮酒及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等方面,分别采用单变量(t检验或χ2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BP的发生率为30.4%(45/193);单变量分析显示SBP组与非SBP组之间在合并肝癌百分比、血清白蛋白及饮酒3个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显示只有血清白蛋白及饮酒两个因素入选回归模型(P<0.05)。结论 较低的血清白蛋白及饮酒二者可能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对可能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MELD评分,脾脏厚度和腹水总蛋白最终进入了Logistic回归方程,OR分别为4.703、3.864、7.108。结论 MELD评分、脾脏厚度、腹水总蛋白可能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risk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 (PLC)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73 PLC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of which 16 patients developed liver dysfunction (persistent ascites or pleural effusion or occurrence of liver-related potentially fatal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hepatectomy, was performed. After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recorded, pre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parameters and surgery-related parameters in these patients were assessed. Seventeen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were identifi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s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nd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then was analyzed.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liver cirrhosi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preoperative total bilirubin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factorsrevealed that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600 mL and cirrhosis were two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in PLC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Conclusion: Keeping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below 600 mL can help avoid the development of post-hepatectomy liver dysfunction in liver cancer patients with concurrent hepatic schistosomiasis and chronic hepatitis. For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liver cirrhosis, every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minimize potential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induced by other adverse factors  相似文献   

13.
张玉  刘志坚  周贤斌 《浙江医学》2011,33(2):177-179,182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尝试建立预后判断指数(PI指数),以判断肝功能衰竭的预后。方法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19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估PI指数、CTP分级、MELD模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结果(1)筛选出6个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腹水程度、肝性脑病分期、上消化道出血、A/G比值、INR、肌酐。(2)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预后时,PI指数、CTP分级及MELD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分别为0.840、0.745、0.780。结论腹水程度、肝性脑病分期、上消化道出血、A/G比值、INR、肌酐是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6个独立危险因素;PI指数在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预后的精确性优于CTP分级、MELD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旨在分析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诊断肝硬化患者并发腹膜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集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自发性腹膜炎进行有效分组,其中未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7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并采用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分析PCT与IL-17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分别与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及其诊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腹水中PCT、IL-17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血清中PCT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707,P<0.001),腹水中PCT与IL-17水平呈正相关(r=0.675,P<0.001);将肝硬化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作为因变量,将血清与腹水中PVT、IL-17分别作为自变量,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过表达均可能是造成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主要因素(OR>1,P<0.05);将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参数水平分别作为检验变量,将肝硬化患者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参数水平分别预测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AUC分别为:0.973、0.950、0.916、0.949,均>0.9,预测价值均理想。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过表达与其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密切相关,可用于早期自发性腹膜炎的风险预测及诊断,临床可考虑通过早期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与腹水中PCT、IL-17水平,来预测肝硬化患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风险或诊断疾病的发生,这对早期疾病的风险预测、检出及干预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行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随访调查,分析术后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的肝癌患者病历和随访资料,以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对术后预后有影响的相关因素10项进行单因素定量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的3年随访率为96.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血管癌栓、肿瘤包膜、远处转移是与预后相关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大致相同。结论 行肝段切除术结合肝段门静脉阻断术治疗的肝癌患者预后取决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血管癌栓、肿瘤包膜、远处转移等方面,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肝硬化、血管癌栓、远处转移为危险因素,肿瘤包膜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47例(研究组);另外,选择肝炎后肝硬化未并发肝癌患者47例(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饮酒史、糖尿病、HBV阳性、Hbs抗原阳性等是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HBV阳性、HBs抗原阳性、糖尿病为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并发肝癌有多种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HBV DNA阳性与HBs抗原阳性是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糖尿病、HBVDNA阳性与HBs抗原阳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应予以注意和预防,以防止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多维度指标构建肝硬化病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门静脉血栓(PVT)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448例,按照3∶1的比例分为研究队列336例和检验队列112例,2队列再根据是否发生PVT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研究队列肝硬化病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发生PVT主要风险因素,采用RStudio软件中的rms程序包构建列线图并进行验证。结果研究队列中77例(22.92%)发生PVT,其中出血后最快形成PVT者用时2周,49.35%(38/77)在1年内发生PVT,79.22%(61/77)在2年内合并PVT。检验队列中26例(23.21%)发生PVT,出血后最快形成PVT者用时12 d,50%(13/26)在1年内发生PVT,80.77%(21/26)在2年内合并PVT。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队列PVT组与无PVT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P-选择素、三酰甘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P-选择素、三酰甘油均为肝硬化病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PVT的风险因素(P < 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在研究队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CI:0.931~0.976),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4.2%;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在检验队列的AUC为0.944(95%CI:0.904~0.984),灵敏度为98.9%,特异度为81.4%。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内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P-选择素、三酰甘油均为肝硬化病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PVT的风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3月到2012年10月的134例就诊于我院肝胆外科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入选病例在手术后均由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混合细胞癌),术后随访临床资料完整,1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术后生存时间,分为存活1、3、5年,并且所有入选病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转移复发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84例和非复发转移组50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病理分型及手术中情况等因素对术后生存率及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结果 (1)1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随访,术后生存情况为1年的生存率为85.5%,3年生存率为66.7%,5年生存率为20.7%,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是影响术后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复发转移组84例和非复发转移组50例,其中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是影响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发转移组84例和非复发转移组50例,比较其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范围、手术时间、肿瘤是否破裂及有无血管侵犯等因素和术后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率及复发转移的发生取决于乙肝情况、肝硬化情况、AFP值、癌肿大小、包膜情况,密切关注以上危险因素可提高患者手术疗效,改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对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腹水患者68例,其中肝硬化(A组)21例,原发性肝癌无腹膜转移(B组)10例,在失代偿肝硬化基础上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组)5例,结核性腹膜炎(D组)20例,癌性腹水(E组)12例。于治疗前腹腔穿刺取腹水及抽取肘静脉血,检测白蛋白浓度,并计算SAAG。结果:A、B、C三组SAAG均显著高于D组和E组SAAG。合并A、B、C三组为门脉高压组,合并D、E组为非门脉高压组,门脉高压组SAAG显著高于非门脉高压组SAAG。以SAAG≥11.0 g/L为界,SAAG对门脉高压诊断的敏感度94.4%(34/36),特异度为96.9%(31/32),准确度为95.6%(65/68)。结论:SAAG对门脉高压性腹水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评估量表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23例单纯肝硬化患者(对照组)与85例肝硬化伴肝性脑病患者(研究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模型评价肝性脑病患者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C级、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是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依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估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81(95%CI:0.718~0.844,P<0.05),最大约登指数时肝性脑病发生概率为0.694,对应敏感度与特异性分别为0.694和0.756。结论 年龄、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C级、TBIL、BUN是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以上述因素为基础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对肝性脑病发生风险预测价值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