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滥用性头痛(MOH)患者认知功能及认知电位的变化情况。 方法MOH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P300、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测。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300潜伏期、波幅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两组P300靶刺激中P3潜伏期、波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3潜伏期[分别为(393.70±42.60)ms]较对照组[(331.05±22.35)ms]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P<0.05);观察组P3波幅[(3.40±2.30)uV]较对照组[(6.20±2.40)uV]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4.59,P<0.05)。两组MMSE评分比较,观察组总分、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力、语言能力[(24.00±2.21)分,(8.15±0.86)分,(2.88±0.23)分,(3.07±1.04 )分,(1.72±0.89)分,(8.42±1.33)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07±2.06)分,(9.28±1.03)分,(3.01±0.26)分,(3.25±1.20)分,(1.92±0.90)分,(9.69±1.44)分],总分、定向力、语言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3.19,3.34;P<0.05)。 结论MOH患者存在轻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认知电位P300为MOH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提供一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厚度、CT值及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评分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6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比较心外膜脂肪厚度及CT值。分析冠心病患者造影结果,计算Syntax评分,比较不同水平Syntax评分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及CT值差异。 结果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1.62±0.68)mmol/L]、总胆固醇[(5.12±1.83)m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53)mmol/L,(4.90±1.20)mmol/L](t=4.60,3.82;均P<0.05);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9±0.43)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5±0.63)mmol/L]水平与对照组[(1.50±0.55)mmol/L,(2.50±0.55)mmol/L]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0.34;均P>0.05)。研究组心外膜脂肪厚度[(12.30±2.66)mm]高于对照组[(9.50±1.85)mm](t=8.60,P<0.01);研究组心外膜脂肪CT值[(-98.60±15.66)HU]高于对照组[(-70.55±9.82)HU](t=19.36,P<0.01);低积分组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11.30 ± 2.20)mm]、心外膜脂肪CT值[(-90.60±9.55)HU]、平均Syntax评分[(-17.32±8.42)分]低于高积分组冠心病患者[(14.50±2.76)mm、(-115.30±13.36)HU、(-30.44±9.19)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9.58,21.15;均P<0.01)。 结论心外膜脂肪厚度、CT值可能影响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结果,可作为患者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54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按参照全国新生儿窒息协作组制定的0~3岁早期教育大纲,并自行设计的HIBD0~2岁康复训练手册的训练方法进行康复训练2年,用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评价康复效果.结果 康复组2年后DQ、M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康复训练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HIBD患儿的后遗症,促进智力发育,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互联网+"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2018级90名学生(对照组)和2019级88名学生(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线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诊断学成绩及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结果实验组学生平时成绩[(89.53±7.58)分]和总评成绩[(78.72±9.01)分]均高于对照组平时成绩和总评成绩[(75.25±7.83)分,(65.71±8.87)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9.71 ;均P<0.05)。实验组学生的期末理论成绩[(86.56±7.58)分]和期末实训技能成绩[(83.79±7.77)分]均高于对照组[(73.33±8.95)分,(69.45±7.93)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3,-12.18;均P<0.05)。问卷调查方面评分显示,实验组教学模式比对照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89.77%,72.22%)、丰富教学渠道(93.18%,83.33%)、促进反复实践能力(89.77%,70.00%)、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95.45%,73.33%)(χ2=8.86,4.15,10.78,16.43,均P<0.05)。 结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互联网+"虚拟仿真教学的应用,可弥补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学信息化教学存在的软硬件短板,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诊断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30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行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评估量表(PDMS-F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儿的精细运动发育商和抓握能力、视觉-运动统合能力分均有改善(P<0.05)。结论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指针推拿法对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20)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指针推拿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使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进行精细运动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01);组间对照,观察组精细运动各项评分及发育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指针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精细运动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4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对研究组年龄、病程、性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进行Person相关分析。 结果研究组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水平治疗前[(1.27±0.37)nom/L、(97.29±19.69)nmol/L、(1.82±1.11)mU/L]与对照组[(1.93±0.28)nom/L、(113.51±18.92)nmol/L、(2.59±1.10)m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5.50,4.57;均P<0.05);研究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不同病程组与对照组比较T3偏低(T3:t=7.16,9.01,8.90,8.90,8.47;均P<0.05);T4在病程2年以上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3.93,4.27,4.10;均P<0.05),TSH病程在2年以下的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4.02,均P<0.05);在不同年龄的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发现研究组血清T3、T4偏低(T3在≥20岁病例组中:t=7.93,8.86,9.71,7.76,9.01;均P<0.05;T4在<50岁研究组中:t=3.70,4.28,5.04,3.77;均P<0.05);TSH在≥50岁研究组中t=2.91,P<0.05)。T3水平与PANSS中精神病理分呈现正相关(r=0.176,P<0.05);T4水平与病程成负相关(r=-0.188,P<0.05);TSH水平与PANSS中精神病理分呈现正相关(r=0.199,P<0.05),与PANSS中阴性症状分呈现负相关(r=-0.202,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调节紊乱,与病程、精神病理分、阴性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在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3日至29日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11例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院内实施呼吸康复训练2周前后运动耐力、肺功能进行比较。 结果患者呼吸康复训练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1.73±0.46)L/min,用力肺活量(FVC)(2.34±0.64)L/min,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74.82±11.9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为(60.17±7.91)%,Borg呼吸困难评分(2.81±0.40)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D)(348.45±83.29)m。训练2周后,Borg呼吸困难评分(1.50±0.74)分,较前下降(t=-6.80,P<0.01);6MWD(425.00±68.29)m,较前增加(t=7.94,P<0.01);FEV1[(1.92±0.43)L/min]、FVC[(2.51±0.67)L/min]水平均较前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6.95;均P<0.05);FEV1%pred[(67.32±6.63)%]、FEV1/FVC[(77.82±8.39)%]较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5,0.96;均P>0.05)。 结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恢复期肺功能仍存在不同程度气流受限,短期的呼吸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增强活动耐力,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重庆市公交车驾驶员的睡眠、疾病、情绪以及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其睡眠质量与职业健康关系。 方法对重庆市299名公交驾驶员进行一般人口学问卷、STOP-Bang问卷、健康抑郁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筛查量表(GAD-7)、职业倦怠问卷和疲劳驾驶情况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将公交驾驶员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高风险组(225例)和低风险组(74例),存在失眠症状组(254例)和没有存在睡眠症状组(45例)。 结果公交驾驶员OSAHS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在年龄[(41.04±7.92)岁,(37.32±8.45)岁,t=-3.34]、体重指数(BMI)[(25.37±3.30)kg/m2,(24.18±3.42)kg/m2,t=-2.63]、高血压病史[24.32%(18/74),3.11%(7/225),χ2=32.71]、GAD-7评分[(7.32±6.47)分,(2.55±3.76)分,t=-7.80]、PHQ-9评分[(9.69±7.71)分,(3.56±3.84)分,t=-9.00]、职业倦怠[50.70%(39/74),23.56%(53/225),χ2=22.21]和疲劳驾驶[22.97%(17/74),59.11%(133/225),χ2=29.0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公交驾驶员是否存在失眠症状在年龄[(40.82±7.93)岁,(37.78±8.49)岁,t=-2.24]、GAD-7评分[(11.27±6.71)分,(2.39±3.14)分,t=-8.71]、PHQ-9评分[(14.71±6.63)分,(3.37±3.38)分,t=-11.22]、职业倦怠[68.89%(31/45),24.02%(61/254),χ2=36.14]和疲劳驾驶[24.44%(11/45),54.72%(139/254),χ2=14.02]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OSAHS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OR=1.16,95%CI:1.04~1.30)、高血压病史(OR=16.96,95%CI:5.39~53.34)和PHQ-9评分(OR=1.19,95%CI:1.05~1.34)为公交驾驶员发生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公交驾驶员睡眠质量与职业健康有关,高血压、超重和抑郁症状会加重患OSAHS风险,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肾脏损伤的病理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SPF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在SPF级环境适应性饲养1周,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常温对照组、干热对照组、姜黄素低浓度处理组(50 mg/kg)、姜黄素中浓度处理组(100 mg/kg)、姜黄素高浓度处理组(200 mg/kg),每组10只。常温及干热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组大鼠给予不同浓度姜黄素溶液灌胃,连续7 d。第8天除常温对照组外,其余4组大鼠均转移到模拟干热环境实验舱中。入舱实验的第150 min达到热射病状态,麻醉处死大鼠后留取尿液、肾组织进行分析,肾损伤分子-1(KIM-1)试剂盒检测尿液KIM-1水平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进行肾损伤病理学评分,细胞凋亡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 结果常温对照组尿液KIM-1水平、肾损伤病理学评分、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0.36±5.54)ng/L]、[(35.50±9.52)分]、[(0.55±0.04)%];干热对照组大鼠各指标分别为[(1 060.57±75.50)ng/L]、[(710.67±74.60)分]、[(5.53±0.48)%];姜黄素低浓度处理组各指标分别为[(945.73±48.07)ng/L]、[(701.67±64.84)分]、[(5.10±0.37)%];姜黄素中浓度处理组各指标分别为[(639.17±44.71)ng/L]、[(365.00±34.06)分]、[(2.05±0.35)%];姜黄素高浓度处理组各指标分别为[(592.67±34.29)ng/L]、[(289.00±35.08)分]、[(1.33±0.20)%]。各项指标水平在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70,203.16,289.81;均P<0.01),干热对照组KIM-1水平和肾损伤病理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温对照组(t=31.04,21.99;均P<0.01)。肾损伤病理学评分和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在姜黄素低浓度组和干热对照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1.74;均P>0.05),姜黄素中浓度处理组(t=10.33,14.43)、高浓度处理组(t=12.53,19.82)与干热对照组之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阻断肾细胞凋亡通路发挥对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整体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现代医学康复+传统医学康复+家庭医学康复”的三结合康复模式治疗,观察组应用“医学、教育、家庭与医务社工”四位一体全人康复模式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项)、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发育商(DQ)、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GMFM-88项评分、PDMS-FM评分、DQ值、PedsQL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1),观察组各项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学、教育、家庭与医务社工”四位一体全人康复模式能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整体功能,即实现了从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个人及环境因素三个层面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对脑缺血大鼠躯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脑缺血+单纯运动治疗(跑台训练)组、脑缺血+运动(跑台训练)+皮层电刺激组,每组15只。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筛选成功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在患侧肢体相对应的皮层脑区外埋置刺激电极,术后第3天开始皮层电刺激,治疗持续至第13天。第14天时进行Bederson评分、疲劳转棒实验,之后取材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检测缺血侧脑组织酪蛋白激酶Ⅱ α亚基(CK2α)和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 Ⅱ)表达水平,研究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可能的作用机制。 结果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组大鼠存活率改善,Bederson评分为(0.38±0.15)分、疲劳转棒停留时间为(155.37±42.44)s,较脑缺血组有明显好转(t=7.58,8.95;均P<0.01),且结果优于单纯运动治疗组(t=3.80,5.58;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见脑缺血组CK2α及CaMK Ⅱ阳性率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9,12.39;均P<0.01)。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组CK2α、CaMK Ⅱ阳性比例分别为(24.75±4.55)%、(33.48±3.23)%,较脑缺血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7.99;均P<0.01),且阳性比例高于单纯运动治疗组(16.40±2.59)%、(22.53±6.44)%(t=4.52,4.62;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脑缺血组CK2α及CaMK 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分别为假手术组的(0.31±0.12)、(0.39±0.12)倍,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组CK2α及CaMK Ⅱ表达量明显升高,分别升高至假手术组的(0.81±0.08)、(0.76±0.19)倍,与脑缺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4.73;均P<0.05)。 结论皮层电刺激联合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运动皮层区CK2α及CaMK 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6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n=30)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在每次运动疗法训练中抽出10~15 min 接受专门提高核心稳定性的训练。两组均治疗3 个月。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的D区、E 区及足印分析法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的D区和E 区评分、步长、步宽、步速均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家庭康复对脑瘫高危儿(IHRCP)运动和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15例脑瘫高危儿采用单双号随机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2组均采用脑瘫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6个月,干预组另加用门诊早期家庭康复指导和家庭康复。干预前和干预后3及6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及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DS)进行疗效评估。纠正胎龄后12月龄进行随访,判定诊断为全面性发育迟缓(GDD)、脑性瘫痪(CP)、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高危儿(ASD/IHRASD)的人数。结果:干预后3及6个月,2组GMFM评分、FMFM评分、适应性行为评分、语言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提高趋势(均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均P<0.01)。纠正胎龄后12月龄,干预组诊断为GDD、CP、ASD/IHRASD的人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早期家庭康复可以提高脑瘫高危儿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及认知、语言功能,能够改善脑瘫高危儿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5.
邵磊  张明  刘鹏  张亚男  贾梦怡  苏春 《中国康复》2022,37(10):588-591
目的:探讨仿生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仿生训练(兔子跳跃、蜥蜴行走、猴子攀爬)。在训练前后分别对2组患儿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PDMS-GM)进行评估,并利用关节量角器对其内收肌角、足背屈角进行测量。观察训练前后2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GMFM、PDMS-GM原始分差异及患儿内收肌角、足背屈角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2组GMFM及PDMS-G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儿内收肌角及足背屈角均大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仿生训练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督脉及夹脊穴对脑瘫患儿核心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性瘫痪患儿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治疗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按摩督脉及夹脊穴的方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周时,运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和表面肌电图(SEMG)对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核心肌群肌力进行评估。结果:最终治疗组完成35例,对照组完成33例。治疗后,两组脑瘫患儿GMF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且治疗组脑瘫患儿GMFM总评分大于对照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脑性瘫痪患儿在中立坐位、仰卧起坐位、后伸位这三种体位下,检测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平均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且治疗组脑性瘫痪患儿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平均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推拿按摩督脉及夹脊穴能够提高患儿自身的核心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对弛缓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表面肌电变化。方法40 例弛缓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均接受30 d 的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另外对股四头肌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每周5 次,治疗30d。治疗前后按改良Lovett 肌力测定法进行股四头肌肌力测定(Lovett 分级),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定患儿粗大运动发育情况,同时运用表面肌电仪测定股四头肌自主收缩位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脑瘫患儿的Lovett 分级、GMFM评分、iEMG和RMS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有利于提高弛缓型脑瘫患儿股四头肌肌张力,增强肌力,改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2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分别测量足背屈角和进行粗大运动功能(GMFM 88)、三维步态分析评估运动功能。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儿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GMFM评分D、E区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儿步长较治疗前明显变长、步速更快(均P<0.05),支撑相明显缩短、摆动相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的步速、支撑相和摆动相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能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的足背屈角,提高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步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引导式教育。比较2组患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和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s,Gesell)评分。结果 2组患儿干预前GMFCS及Gesel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GMF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8.126,P<0.001),Gesell量表中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言语能力、社会交往、适应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引导式教育可以更加有效地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CP)的疗效。方法将 87例CP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 5 1例 )和对照组 ( 3 6例 ) ,予以物理疗法、针灸、按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 ,观察组患儿同时静脉滴注神经节苷酯 (GM 1)。采用Gesell发育量表测评治疗前后两组患儿发育商 (DQ) ,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及DQ值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神经节苷酯可提高CP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