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2.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患病率高达1%~2%。PD被认为是累及多巴胺能、去甲肾上腺素能、血清素及胆碱能系统的多系统功能障碍,以运动障碍及非运动症状(non motor symptoms,NMS)为特征。尽管早在1817年James Parkinson就对便秘等NMS进行过描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各项发生率及其与临床资料的关系。方法对71例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进行非运动症状问卷(non-motor symptom quest,NMSQ)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估和相关信息登记,研究各项发生率、总发生数特点及其与病程、年龄、H-Y分期、性别、药物剂量等可能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98.59%的PD患者伴有NMS,以记忆力下降(70.4%)、便秘(67.6%)和注意力下降(66.2%)为最常见。PD患者NMS发生数平均为(11.50±4.95)项;轻度患者NMS发生数为(8.14±3.88)项,中度患者NMS发生数为(12.89±4.08)项,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P<0.001)。重度患者NMS发生为(17.85±3.24)项。PD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数与患者年龄(r=0.301,P=0.01)、病程(r=0.463,P<0.001)、H-Y分期(r=0.664,P<0.001)、UPDRS总分(r=0.545,P<0.001)呈正相关。结论非运动症状普遍发生在PD患者中,认知障碍及便秘、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非运动症状发生数与PD的严重程度相关。应重视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给予积极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进行分析,探讨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对5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发生数排序,并与病程、年龄、Hoehn-Yahr分期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总发生率为92.3%,其中便秘发生率为76.9%,为最高、最常见,其次为睡眠障碍73.1%,夜尿69.2%,记忆力减退63.5%。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随Hoehn-Yahr分期的增高而增加,差异显著(P〈0.01),与性别、受教育年限无关(P〉0.05),与发病年龄、病程正相关(P〈0.05)。结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应常规用于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的发生、不同运动症状分级(H-Y)时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统一PD评分量表Ⅲ和Ⅴ(UPDRS-Ⅲ、UPDRS-Ⅴ)、PD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ues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及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对169例PD患者进行评估,并与102名正常组对照.结果 99.41%的PD患者存在非运动症状;76.33%的患者存在抑郁症状,80.47%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帕金森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睡眠及非运动症状明显多于对照组;不同Hoehn和Yahr(H-Y)分级问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表现及严莺度差异明显;焦虑、H-Y分级、性别、PDSS及MMSE得分进人回归方程.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明显,且在不同运动症状分级间表现及严重程度中具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6.
非运动症状(NMS)是影响帕金森病(PD)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需及早识别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PD-NMS管理的专家共识,本文分析了其制定的必要性,以及基于临床意义的治疗推荐,强调了NMS需要全程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NMS)的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北京医院门诊就诊的111例PD患者及46名健康对照,对其进行NMS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各项NMS的分布,并结合临床特征等因素分析NMS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PD组的NMS-T(NMS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每例PD患者有12项NMS,并且随病情的加重而增多.UPDRS-Ⅲ(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左旋多巴剂量、年龄与NMS.T正相关,对NMS-T的决定作用占26.9%.左旋多巴剂量、Hoehn.Yahr分级、UPDRS-Ⅲ、NMS.T与UPDRS-II(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二部分)正相关,对UPDRS-Ⅱ的决定作用占70.3%.结论 PD患者的NM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MS分布于各期PD患者,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及年龄的增长而增多;NMS对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运动症状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差异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运动症状的不同分为以震颤为主型52例(震颤组)和动作迟缓为主型68例(动作迟缓组),对两组患者的H-Y分期、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量表(UPDRS-Ⅲ)、帕金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益元饮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疗效.方法 将辨证为肝肾阴虚型的7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多巴胺制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元饮治疗,观察NMS积分的变化及多巴胺制剂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非运动症状明显减少,左旋多巴用量亦明显减少,均优于时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益元饮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有效,能减少多巴胺制剂用量. 相似文献
10.
11.
1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持续变性;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蛋白质组学是从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在不同疾病状态或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差异表达情况;已成为探索疾病发病机制、疾病诊断和药物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并为PD发病机制的研究、发现PD的诊断标记物和寻找药物治疗新靶点及研制可靠药物提供有力的依据。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PD研究中对PD细胞和动物模型、发病机制和PD的诊断以及药物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Although the validity of non-motor symptoms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NMSQuest) for Parkinson's disease has been verified in several recent researche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is still in doubt.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non-motor symptoms (NMS) in Parkinson's disease (PD) with a medically ill control group. Methods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clinic-based NMS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for PD developed by the Parkinson's Disease Non-Motor Group (PDNMG) was used. Data from 90 PD patients and 270 sex-and age-matched control subjects, including stroke (n=90), heart disease (n=-90) and diabetes (n=-90) were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NMS was more common in PD; on an average, most PD patients reported more than 12 non-motor items.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of total NMS score in PD patients with Hoehn & Yahr Staging, but not with age, sex distribution, disease duration, or age at disease onset. Additionally, depression, constipation and impaired olfaction which occurred prior to the motor symptoms of PD were reported in this study. Conclusions NMS are more common in PD patients. There are some NMS that occurred at the preclinical stage of PD and might predict the onset of motor symptoms of P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4.
影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NMS)分布状况和影响NMS发生数的主要因素。方法对128例PD患者(PD组)和健康成人(对照组)进行NMS问卷(NMSQuest)调查,比较PD组和对照组各项NMS的分布,并结合临床特征等因素分析NMS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结果PD组与对照组的NMS发生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每例PD患者有12项NMS,NMS分布于临床各期。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ehn-Yahr分期是影响NMS发生数的唯一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占34.1%。结论NMS普遍存在于PD临床各期,其发生数随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显著递增。NMSQuest应常规用于PD NMS的筛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农村和城市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NMS)的特点.方法 对32例农村和39例城市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Ⅲ(UPDRSⅢ)和非运动症状量表(NMSQuest)问卷调查.比较农村和城市PD患者运动症状和NMS发生特点.结果 农村和城市PD患者UPDRS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和城市PD患者发生NMS的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间NM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PD患者较城市PD患者运动症状重;NMS的发生都非常普遍,但城市PD患者NMS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搜集自建库至2018年7月所有中药联合西医基础治疗与西医基础治疗(和中药安慰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并提取资料,依据Cochrane Handbook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篇RCT,共计1 836例患者,分别采用主要指标及次要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NMSS量表[MD=-6.19,95%CI=(-7.68,-4.69),Chi2=0.83,DF=3,n=302];NMSQuest量表[MD=-2.17,95%CI=(-2.67,-1.68),n=601]UPDRS I量表,未进行Meta分析[Chi2=75.91,DF=10,n=882],UPDRS II量表[MD=-2.71,95%CI=(-3.34,-2.08),n=1164];PDQ-39量表[MD=-7.81,95%CI=(-9.97,-5.64),n=40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有效,且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17.
52例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率进行排序,探讨非运动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30题问卷"对5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发生率进行排序,并结合性别、族别、临床类型、病程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对非运动症状中发生率最高、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30题问卷"调查,具备上述临床表现任何一种症状的总发生率为90.4%(47/52),其中尿急、夜尿症的发生率为69.2%(36/52),为最高、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此后依次为便秘、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多汗、焦虑、抑郁、夜间肢体不适感、流涎、不能解释的疼痛等。同时显示,男性尿急、夜尿症发生率(80.7%)较高,与女性相比,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病程>5年的28例中有24例出现尿急、夜尿症(85.7%),与病程≤5年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汉族与维吾尔族尿急、夜尿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临床症状为僵直型或是震颤型的帕金森病患者其出现尿急、夜尿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率非常高,其中尿急、夜尿症的发生率最高、最常见,性别及病程的长短是尿急、夜尿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应重视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给予积极治疗,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非运动症状。近年来,运动疗法在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及抑郁焦虑情绪、提升生活质量等非运动症状方面得到广泛认同,中医传统运动也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备受关注。综合了近期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五禽戏、八段锦和太极拳三类传统功法在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方面的作用,望有助于将传统运动更好地结合至帕金森病的综合治疗计划中,为科学开展标准化运动程序、提高治疗的可行性与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19.
目的:对普拉克索在早期帕金森疾病中的治疗作用进行综合全面地评价。方法:将早期帕金森病60例患者,按服不同的药物分为美多巴治疗组(30例)和普拉克索治疗组(30例),在0年、0.5年、1、2年内比较2组运动症状及运动并发症、非运动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2组采用统一评定相关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在0.5年、1年、2年观察窗内,美多巴组的UPDRSII评分、UPDRSⅢ评分、H-Y分期和普拉克索组的UPDRSⅢ评分,较基线相比均获得明显改善(P<0.05),普拉克索组从1年开始,UPDRSII评分和H-Y分期较基线相比获得明显改善(P<0.05)。在第1年和第2年时,美多巴组的H-Y分期和UPDRSⅢ评分明显低于普拉克索组(P<0.05)。在观察终点时,美多巴组症状波动发生率较普拉克索组明显增加,非运动症状发生率美多巴组明显高于普拉克索组(P<0.05)。在0.5年、1年、2年观察窗内普拉克索组的UPDRSI评分、HAMD-24、HAMA-14、PDSS、FSS、SCOPA-AUT均明显改善(P<0.05),而美多巴组无改善。观察终点普拉克索组嗜睡、视幻觉、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均高于美多巴组(P<0.05)。结论:在早期帕金森疾病中普拉克索和美多巴都能改善运动症状。虽然普拉克索对运动症状的改善不如美多巴,但可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且对部分非运动症状的发生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