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取象比类”是中医象思维运作的核心动力,其借由文学上的比喻修辞手法进行表征,奠基了中医思维的文本传承途径。清代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是中医四大经典中出现较晚的一部,其承前继后地包含着大量的取象比类思维,即在中医理、法、方、药均有运用。因此,从《温病条辨》整理出取象比类思维,按照生理病机、症状体征、治则治法、中药方剂等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则能解读出吴鞠通所拥有的取象比类思维模式,从而帮助后学者更好地理解、传承、运用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合方应用之理法进行分析,并联系中医哲学思维,认为合方的辨证方式是方剂辨证,其方式体现出中医哲学思维中的象数思维与直觉思维。合方而用可紧扣病机、全面兼顾病情、提高效率,充分体现出中医学的整体思维、中和思维、变易思维与功用思维。合方正是在这些中医哲学思维的指导下而产生,同时也是这些中医哲学思维在临床应用中的极好体现。  相似文献   

3.
立象以尽意用意以求理——浅谈中医思维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莉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31-432
中医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上,从“象”思维的角度切入,剖析了“象”的本质,阐释了“象”的思维方法及取象比类法在中医学中的运用,并以二分法辨证评价了“象”思维在中医发展史中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展望了中西贯通之路上中医思维的改善方向。  相似文献   

4.
崔艺馨  刘庚祥 《中医杂志》2011,52(11):904-906
比象思维是中医思维方式的核心,是一种以事物间象的相似性为类比的基础,万物普遍联系,其动态功能相同即可归为一象,从而推理出事物的全部特性和属性的思维方式。中医辨证论治的实质就是观象、别象、比象的过程,履象之逻辑,依阴阳五行学说之理来推演脏腑之象、四诊之象、理法之象、方药之象的过程,这便是中医思维特色之所在。把握中医最本质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思维,建立唯象中医学模型,方可为发扬中医科学性之道。  相似文献   

5.
司外揣内的象思维是中医的基本思维方式,重视整体,重视变化,重视个体化治疗的思维特点,应该贯穿于四诊资料搜集、辨病辨证、选方用药、制定调护措施的整个诊疗过程。学习中医原创性临床思维,并融合现代思维学特点对提升中医临床能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6):1163-1165
中医学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与中医思维方式本身的优势关系密切,而象思维是其中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其对疾病治疗中药物的选择亦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流的问题,中医运用象思维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辨证与治疗,选方与用药,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象思维具有两重内涵,第一层次的象思维是根据事物相似性进行简单类比的思维方式,第二层次的象思维则是以象模型为工具的模型化思维方式。中医象思维以构建与运用象模型为核心,通过提取不同物象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并根据其关联性建立不同的象模型,以此作为推演的依据。中医象思维的运行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从“物象”提炼“意象”,即选取具有特定含义的物象进而形成符号化的意象。第二,建立象模型,即以取象比类的方法将意象加以联系,进而形成一系列符号体系。第三,从“意象”反推“物象”,即再次取象比类后,根据象模型分析意象。通过象模型的转换,中医象思维脱离一般性类比的主观性,而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湿热型阳痿中医辨治的现代文献进行研究,了解湿热型阳痿中医治疗的现状。方法:对从1979—2015年间有关湿热型阳痿中医辨治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出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分析其辨证治疗、处方用药。结果:经检索筛选获得相关度较高文献30篇,其中临床报道类文献16篇,理论叙述类文献14篇。辨证标准中舌象脉象出现频次较高,为83.3%;辨证命名以湿热下注出现频次最高,占53.3%,其次是湿热型,占20.0%。治法命名以清热利湿出现频次最高,占60.0%。用方以龙胆泻肝汤出现频次最高,占75.0%。治疗的平均有效率为88.2%。结论:近年湿热型阳痿的发病率增高,有关其辨治的文献记载增多,但存在以下问题:(1)辨证命名、治法命名及处方用药无统一规范;(2)文献质量偏低。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象思维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思维就是以事物表现于外的形象、征象为依据,通过广泛联系,来探究事物内在本质和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思维方法。象思维来自于《周易》。《黄帝内经》运用象思维方法,建立了藏象理论、经络理论病因理论、诊法理论、辨证理论等中医学基本理论。象思维一直是主导中医临床思维的方法。中医象思维方法具有其科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科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的应用效果。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运用传统临床实践教学。实验组运用中医临床思维模式进行临床实践教学。以肿瘤科最常见的中医虚劳进行临床实践教学。1)望诊(4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象思维进行教学:观察患者神志、反应、双目、面色、表情、呼吸、发育、形体、舌象。2)闻诊(1天):运用象思维进行教学:观察患者语声、病室特殊气味。3)问诊(5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象思维进行教学: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的问诊。4)切诊(6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象思维进行教学:对患者的脉象进行讲解、分析。5)收集四诊资料(2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象思维进行教学:中医证型(4天):运用辨证思维、灵感思维;理法方药(4天):运用整体思维、辨证思维、灵感思维;指导临床:构建中医临床思维模式(4天):培养学生中医诊断思维、中医辨证思维、中医治疗思维,培养实习学生对患者独立诊治的能力。结果实验教学组成绩普遍比传统教学组的成绩高。  相似文献   

11.
叶振韬  李奕祺 《光明中医》2023,(8):1476-1479
象思维是中医理论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思考方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基础理论之中。中医诊断学是研究诊法与辨证的一门学科,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学科基础,故亦离不开象思维,在诊法中多有体现。此文以中医理论的象思维为切入点,探讨其在中医诊断中的体现及运用,思考其在诊断思维中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邢玉瑞 《中医杂志》2014,(10):811-814
对于与象有关的思维方式的命名及界定,由于人们的着眼点不同而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划分为从思维客体的角度定义、从思维工具的角度定义、从思维目标的角度定义、从思维主体的角度定义4个方面。由此可将象思维定义为以客观事物自然整体显现于外的现象为依据,以物象或意象(带有感性形象的概念、符号)为工具,运用直觉、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以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把握对象世界的普遍联系乃至本原之象的思维方式。象思维是客观之象与心中之象的转化与互动过程,是将获取客观信息转化为"意象"而产生的关联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思维方式是人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从而指导自己改造世界的最基本最稳定的思维模式和程式,本质上是反映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工具三者关系的一种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结构。由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尚未完全成熟以及人们划分思维方式的标准不一,所以思维方式的分类及命名不尽一致。依据文献报道的内容大体有如下几种表述方法:如意象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取象思维、运数思维、象数思维、反向思维、类比思维、直觉思维、横向思维、整体思维、逻辑思维、模糊思维、反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14.
王巍  戴俭宇 《光明中医》2013,28(6):1281-1282
中医临床教学直接影响学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方式的形成。笔者在十多年的中医临床课教学中,应用舌诊、脉诊启发学生中医思维,使学生逐步形成中医的临证思维方式。笔者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舌象、临床病例,按观舌识体质、观舌辨证、观舌诊病、观舌知变分四大模块,制作成教学光盘,设计有针对性的舌象、脉象讨论环节,做到既不影响正常课程内容,又能通过病、证中舌脉的变化启发学生思维。此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加强了所学基础知识的横向联接,培养了学生中医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思维特征反映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中医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医思维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一脉相承,如强调关系与整体性等多种思维特征在中医理念、临床诊疗以及学术研究方面均有体现。中医学的独特优势源于以整体思维为主的综合型思维模式,文章从其派生的模糊性、复杂性思维特点窥探中医“证”研究领域的问题,提出“证”相关的规范化工作是提高辨证准确性的基础,统一辨证方法体系、形成公认的辨证标准是解决辨证复杂性的必要途径,应着力夯实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以实现辨证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独特的思维方式上,学习中医首先是对中医思维方法的学习,而教授中医学知识的首要任务是为学生培养中医思维模式.本文从注重整体研究、强调功能联系、擅长取象比类、重在辨证论治、善用中和思维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和建立学生的中医思维.  相似文献   

17.
中医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部分,所以,也一样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但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一门科学,所以,在思维方式上也相应的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形成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取象比类"思维."取象比类"思维对感性材料的抽象,远远要超过判断和推理的层次,已经开始运用比较和分类,系统化和具体化等高级的、复杂的思维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问卷调查本科中医教育中的中医思维建立情况,了解学生对中医思维的理解和认知情况。方法:以大一和大五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查,比较两者的差异,分析大五学生的状态。结果:50%的题目大五的正确率高于大一,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74%的大五学生认为其中医思维建立的具有中等程度和明显变化;中医诊疗中应用较广泛的中医思维以及中西医思维主要差异性思维依次为整体思维、辨证思维、象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等;中医思维建立的主要影响因素非单一因素;38.57%的大五学生认为自身思维认知无提升需要,42.9%的学生说不清楚。结论:大五学生的中医思维优于大一学生;大部分学生能够在本科中医教育中建立一定的中医思维,但象思维的认知有待提高;中医思维提升应从多方面入手;不少学生还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思维建立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象思维的路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象思维是中医主要的思维方式,其思维路径大体经过观天地以察象,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依象而思虑;据象以辨证,据证而施治等几个步骤,最终实现据"象"而"思","依思惟道理而生智慧"的根本目的。象思维具有原创优势,是中医自主创新的先导,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倘能将形象、具象、抽象系统整合,有利于推动证候规范研究,朝向构建统一的医药学迈步。  相似文献   

20.
象思维的路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象思维是中医主要的思维方式,其思维路径大体经过观天地以察象,立象以尽意;得意而忘象,依象而思虑;据象以辨证,据证而施治等几个步骤,最终实现据"象"而"思","依思惟道理而生智慧"的根本目的。象思维具有原创优势,是中医自主创新的先导,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倘能将形象、具象、抽象系统整合,有利于推动证候规范研究,朝向构建统一的医药学迈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